第60章
作者:七月田      更新:2025-09-11 11:25      字数:3889
  
  方东晓一下明白过来,“田老师?”
  田园笑起来,“向军向兵是我家的,这俩孩子,你看着是挺好,其实和别家一样,也会吵嘴,俩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我们当父母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教育就行,没什么特殊的。”
  田园不愿意当这个典型,“反正还有好几天的时间,你们再慢慢观察,其实我们育红班的孩子,各有特点,到时候你们再确定人选也不迟。”
  这倒是,方东晓也不是毫不变通的人,她先点头同意,听着游戏室里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到底是没忍住,问田园和邱芳,“我发现,咱们育红班的孩子们,都很快乐。”
  田园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小孩子嘛,没什么心事,就是吃喝玩乐,想不开心都难。”
  邱芳在一边补充,“就是,我们育红班并不和小学一样,孩子们半学半玩,又有这个游戏室,孩子们可不就撒了欢,”
  道理是这么道理,方东晓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吧,就是你们这育红班的孩子,好像特别快乐,不是那种憨吃憨玩的快乐,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就好像特别有主意,你懂那种意思吗,就是……”
  她一时有些泄气,“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田园懂她的意思,“我明白了,也许这个回答能解释你的问题,因为孩子们精神满足。”
  “精神?”
  这也算是育红班的办学理念,没什么不能说的,田园解释,“很好理解,你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实事求是的说,和西方国家比,我们是暂时落后的,可是我们从没有自暴自弃,我们整个国家,尝试不同方式,不同手段进行追赶,万众一心,同心协力,而且我们始终相信,我们会超过他们,成为强者。”
  她总结,“因着这个心念作为指路明灯,心有目标,不会彷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样的道理。”
  廉惠民笔下不停,方东晓心底惊讶,她面上不显,只是问,“可是他们都是孩子,他们能懂我们的目标?”
  田园点头,“不需要懂,只需要他们拥有参与感,参与感是培养责任和爱国心的开始,既然你们好奇,也别特意选我们谁的课听了,就跟着孩子们上接下来的课吧。”
  “上课?”
  “对啊,上课,不要把自己当成有任务在身的记者同志,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育红班的孩子,去感受一下,孩子们为什么快乐。”
  家属院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快乐,为什么在很久以后,里面的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那么高的个人成就,甚至成为推动祖国进步的中坚力量,方东晓是这些人孩童时代的亲历者,虽然只有一天,可她懂得。
  她总会跟认真的告诉别人,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育红班都教什么呢,最开始方东晓跟着孩子们坐在教室的时候,其实没觉得有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一笔一划带着孩子们认,她听得出来,老师讲得很好,认真仔细,孩子们听得也很认真,学得也快。
  可慢慢的,她察觉出一些不一样来,特别是在田园身上,这种不一样体现的很明显。
  讲‘土’,她会先说土地的重要,说土地有很多颜色,让孩子们说什么土适合种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东西,让她觉得不平常的,是别的。
  她会讲黄河,大海是蓝色的,可是黄河是黄色的,为什么是黄色的呢,因为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土,从一个叫黄土高原的地方冲下来的土,河水带着土流下来,等到平缓的地方,水流变慢,土就会沉下来,很多的土聚集,就会形成平原,这些地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
  可是同样的,土被冲刷下来,也会带来危害,土在水坝河坝堆积,就会让水位上升,遇到暴雨,水坝可能被冲断,这非常危险,而且,上游流失土地的地方,也有很多问题。
  她就好像站在整个国家的地图上,带着孩子们从源头开始,一直讲到河水汇入大海,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当然,问题也层出不穷。
  “老师,就不能想个办法,不让土流失吗,黄土高原的土都被冲下来,他们怎么种地呢。”
  “对啊,没有地,就没有粮食,那样就挨饿啦。”
  田园点头,“是的,黄土高原属于陕甘地区,那里的人非常辛苦,一年到头劳作,可是因为土地不肥,粮食收的很少,挨饿是常有的事情。”
  这一句话,让孩子们更加上心,“所以,该怎么不让土被水冲走呢。”
  孩子们自问自答,“可以建造河坝,把水都拦住。”
  田园不会禁止孩子们发散思维,还会适当进行总结引导,“这是个好办法,从古到今,我们都会用这个法子治水,如果一个河道每年都会发大水淹没农田村庄,人们就会选择新的河道,让河水改道,不过黄土高原面积太大,如果要建造河坝,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这么一说,孩子们又开始冥思苦想,“那不能让河水按照我们的指挥走,让土留下来也行,可是土也不能听话啊。”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土自己一个人力量太小啦,水一冲就走,可是土上如果长着草,就不容易被水冲走。”
  这话一出,又有了新方向,孩子们已经
  开始自发讨论。
  “可是草太小啦,黄河水那么那么多,力量超级大。”
  “用树!种树,种很多很多树,树根连成片,是不是就能拦住土?”
  “对,人多力量大,树多一样力量大,能抵抗水。”
  又有了新答案,孩子们迫不及待看向田园。
  田园听得一笑,“嗯,很棒的主意,通过种树来防止土地流失,它其实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不仅用在防止土地流失上,还可以用在沙漠,防止土地变成沙子。”
  “来吧,我们再复习一下土这个字。”
  不用说孩子们,就连方东晓再看土都觉得不一样,简简单单一个‘土’字,变得很有意义。
  她好像真的忘记自己是个记者,开始跟着田园学下一个字,‘石’。
  石头硬邦邦的,有什么好讲的呢,可是愣是让她讲得很有意思。
  田园并没有因为教室里多了两个大人就变得不同,她随意又自然,“石头,随处可见,如果土代表柔软和生命,那石头就是坚硬和防护。”
  立即就有孩子举手,“老师,石头很讨厌,它占着土的地方,都没法种地了。”
  田园点头,“嗯,石头不和土一样能在上面种粮食蔬菜,可是它也有自己的用处啊,谁来说说。”
  孩子们很是踊跃,“石头能造大桥,拦住大水,保护我们!”
  “石头还能造房子,要不然我们晚上就冻死啦。”
  “石头能铺路,走起来又快又方便。”
  “小石头能当做石子玩,可好玩啦。”
  孩子们七嘴八舌,一会就说出来十几条,田园总结,“所以,石头也有石头的好,对不对?”
  她从石头,讲到人类的劳动力,“石头硬邦邦的,有很多坏处,不过呢,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总是能发现它有用的地方来进行利用,就像你们说的,把石头打磨成规整的形状,造桥铺路修房子。”
  孩子们又有话说,“可是打石头真的很累,我哥说,咱们造家属院的时候,所有大人每天都弄灰白砖,打石头铺路,那么大的石镐天天敲,可累了,晚上大家都疼得睡不着觉。”
  这又是另一个问题,田园点头,“是的,打石头很累,那是因为我们工具太简单,只靠个人的力量来打磨石头,就是会很辛苦,不过这都是暂时的,我们国家呢,有无数的人在进行研究,在以后,我们可以做出来石头切割机,大型挖掘机,用它们来进行辅助工作,就会简单很多。”
  有孩子举手,“我知道挖掘机,报纸上写过,有大大的挖斗,能挖起来和我这么的的石头,可是现在我们没有。”
  立即有孩子好奇,“老师,我们可以造出来挖掘机吗?”
  田园非常肯定,“当然,挖掘机是非常厉害的工程车,修桥铺路搞建设,它能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可是有那些研究员同志不断研究,还有等你们长大了也能参与研究,以后,咱们一定会有挖掘机的。”
  她举例子,“就像是拖拉机,以前呢,咱们国家,只有普通的平地拖拉机,进行抽水灌溉时,只有平坦的地方才能满足要求,那些山地,就只能靠人工担水。”
  田园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拖拉机,然后对比着她,画了个更小更矮的拖拉机,“可是现在,经过机械厂那些工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已经有了山地拖拉机,它非常厉害,小巧灵活,即使有些陡峭的山地,也能来去自如,有了它,就能多收获很多粮食,你们说厉害不厉害?”
  “哇,好厉害啊。”
  “在山地都能开的车。”
  “等我长大了,我就研究挖掘机,到时候不管多大的时候,它都能给挖起来!”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 target="_blank">七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