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作者:
七月田 更新:2025-09-11 11:25 字数:3860
第80章 闪闪发光
田园和陈向兵出发南下,这在家属院并不是什么秘密,对于母子两人的出行,大家倒是不怎么担心的,毕竟,两人如今军体拳打得炉火纯青,还不是说说而已,五六年从不间断的练习,真打起来,拳拳到肉,够对方喝一壶的。
大家只是震惊。
而范树云对此最有感触,几年发展,家属工厂已经找不到当年那个小作坊的样子,高大的门楼,从大门开始,传达室、厂房、仓库、办公室、食堂、会议室一应俱全,如今他们的工人多达五百人,几种烤鱿鱼丝口味全部进入商业部,每天火力全开的生产,效益节节攀升,而工人也再不局限于四方岛,开始朝着舟市开放。
而工人在舟市和四方岛来往之间,又催生很多的机会。
如今的四方镇已经很是繁华,四方小学集资扩建,大了一倍,如今的四方岛,只要是适龄儿童,基本都在学校,而渔家是支持孩子们上学的,因为以前孩子上学和工厂名额挂钩,现在更是和工资挂钩。
因着来往人多,供销社国营饭店生意红火,招待所也是人来人往,更不用说,主干道的街上,早餐店,小饭馆,服装店,修车店陆续出现,并不输舟市什么,甚至更好。
四方岛,已经逐步开始变队为村的各个村子,气象已经大不相同,曾经的茅草屋开始变成一水的土坯平房,家属工厂很多工人都在附近租房,自然又催生一些经济发展。
让范树云感慨的是,在他们还沉浸在家属工厂繁荣景象的时候,田园又一次走在所有人前面,开始踏上新的路途。
家属工厂,午饭时候,范树云和工厂几个老员工坐在一桌吃饭,曾经的老员工,如今已经是工厂的领头人,姚守勤性子细腻,能力在线,铁板钉钉的副厂长,马红和李于蓝一个刚毅一个温婉,分管两个生产线,是平起平坐的生产主任,就连曾经还是新人的宋来苗和何二妮,如今也已经是能带徒弟的大师傅。
而这所有人里面,田技术的资格,绝对是板上钉钉的牢固,她是整个工厂的灵魂,这是所有人刻在骨子里的认知。
她请假带着孩子远行,工厂自然都知道。
马红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多少次发出感慨,“你说这田技术,以前虽然也就隔三差五来一趟工厂,可都知道她就在家属院,我这心里就是稳的,现在一想到她不在四方岛,还挺不得劲。”
范树云正有一肚子感触呢,马红说完,她接茬,“说实话,如今咱们也是几百人的大厂,在舟市都排的上名号,这么个工厂,要是都放在我的肩上,我还真弄不来。”
“最开始,咱们三五个人,想的最多的就是什么,有活干,能把东西卖出去,可现在呢,不说别的,这人员管理就是大头,五六百个人啊,关系复杂,光协调人际关系,这就够我喝一壶的。”
“让大家关系融洽就很难,更不用说,咱们这工厂发展、生产计划调整、员工福利、级别调整、家属保障,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都有田技术的影子,马红,别说你,小田这一
走,我心里都空得慌。”
范树云示意大家别光听不吃饭,她自己夹一筷子凉拌黄瓜,继续说,“我有时候就想,这厂长我就是名义上的,实际的厂长,是小田才对,你说这几百人的工厂,怎么在她手里就和各溜溜球一样,她就能玩得转呢。”
她抬眼看听得入迷的一桌人,“现在我才明白,搞管理,我的上限是十几个人,可人家小田呢。”
马红忍不住伸着脖子听后续,“咋?”
范树云啧一声,“她没啥上限。”
这话一出,桌上一静,随即又是理所当然。
姚柳琴率先赞同,“我也觉着是,反正在小田那里,没什么难事,也没什么不能解决的事。”
马红摇头,“这人和人可真不能比,不说小田,咱就说向兵,你说才十来岁的孩子,搁着咱们自家的,这么大也就是个吃心眼,可人家呢,开好几个店了吧,什么肉夹馍酱海鲜杂货铺,说是还整那么老大个院子收那些物件,这小子可真敢弄,偏他还能找着人给他干活,有门路有手段,你说这可是神了。”
李于蓝听得笑起来,“圆圆说,他这是做当初说的事情呢,当初育红班那航母模型做出来,他咋说的,他哥练技术,他挣钱支援航母建设,瞅瞅,现在就干起来了。”
一群人聊得兴致勃勃,说陈向兵这个体户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后应该会很不一般。
她们并不知道,对相邻桌上新入职的几个工人来说,她们这样带着赞赏的语气谈论个体户,这件事本身就不一般。
很多人察觉到,在家属工厂上班时间越久,越能感觉到四方岛和外面人的不一样,这里人的思想好像自成一个体系,在他们面前,从没有低人一等这个说法。
个体户,虽然舟市已经有很多,开店的开铺的,走街串巷的大有人在,可很多人都是羞于启齿的,而大多数人也看不上他们这一行,可在这里,截然相反。
对个体户歧视的消失,在八十年代之初,直到关于‘万元户’的报道从报纸上出现,才初见端倪,而在四方岛上,有家属工厂这个思想领头羊,在一开始,个体户和工厂工人就站在平等地位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四方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海镇,才能在八十年代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绽放光芒。
而这其中,翘楚中的翘楚,就是陈向兵。
此刻,陈向兵已经和田园来到南下第一站,温市。
这第一站,就让陈向兵大开眼界。
他就在舟市上学,舟市的大街小巷自然都走过,让他说,舟市的主街道如今已经很有看头,店铺不少,来往的货郎也挺多,称得上繁华,可此刻,来到温市,他才察觉,舟市和温市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在乐清柳市,在永嘉桥头、在苍南龙港,数不清的商户,商棚远远排开,买卖的人来来往往,人流如织。
针线纽扣,衣帽鞋袜,五金配件,电子零件,电灯电池,瓜子炒货,小吃摊,营造出一种熙熙攘攘的繁华来。
陈向兵站在街头,眼里带着光,“妈,这可比咱们舟市厉害的多啊。”
田园点头,试点城市,自然是不一样的,在别人还沉浸在投机倒把中不敢伸手的时候,温市已经开始孕育八大王,开始卖各种手工品,而在以后,等别人敢抬脚踏进这个行业搞零售,温市已经走上批发的道路,关于从商,这片土地永远先人一步。
“走吧,咱们逛逛。”
这一逛,陈向兵就有些停不下来,从街头走到街尾,他吃了个肚皮溜圆不说,还买了一堆好玩的玩具。
经典的铁皮青蛙,最新潮的俄罗斯方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珠,这在舟市都还是稀罕东西。
玩着玩着,陈向兵脑袋又开始转起来,“妈,我要买些新潮东西带回去,想都不用想,指定好卖。”
田园欣然点头,对孩子的所有想法,她都是支持的,“好啊。”
温市之行,陈向兵大受触动,等到了深市,他就更觉着自己的眼睛不够看的。
已经初具现代规模的深市,带着一股新潮的气息,让人只觉眼花缭乱。
“妈,我觉着我哥说的国外,也就是这样了吧。”
宽阔的街道,巨大的横幅广告,公交车在路上穿行,两边是高高的楼房门市,让人不自觉仰望。
陈向兵喃喃,“和这里比,咱们四方岛,就像是个不开化的小山村。”
田园带着他踏进最繁华的街道,“只要你想,四方岛能比这里还繁华。”
陈向兵嗯一声,“妈,你说的对,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还是得挣钱啊。”
田园看他,“所以这次来,咱们就不能空手而归。”
两人边走,田园边说,“想要快速的积累财富,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
陈向兵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投资什么比较好?”
田园望着这片刚刚苏醒的土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投资,自然要投资前沿科技,电子、网络、激光、光刻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些都可以。”
陈向兵听得神往,“妈,咱们真能做到你说的这些吗?”
田园斩钉截铁,“能。”
虽然现在家里的家底还很弱,可等到后面,抓住股市和房地产这两个大头,一夜暴富也不是空话。
她牵上陈向兵的手,“走吧,先去注册我们的第一个正式公司。”
把公司注册在深市,这是田园早就想好的事情,毕竟这里是享受特权的,走在发展前沿,有很多的便利,当然,如果不是港市此时还不能随意进出,还是港市更好些。
‘融航投资’,在这个夏季正式创立。
之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陈向兵真真正正见识到了田园的商业能力。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 target="_blank">七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