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手动生成      更新:2025-09-12 08:59      字数:3425
  余昼“噗嗤”一声笑了,用比较干净的手背去擦他脸上的泥印,被父爱压制许久的恶趣味卷土重来,他促狭的笑道:“怎么样啊我的宝~爸爸给你的童年回忆美好吗~”
  安和意垂眼看他,轻轻的问:“余昼,你感觉到安慰了吗?”
  余昼笑容依旧,眸光变得更温柔,凝视着他的眼睛,轻轻轻轻的点了下头。
  第114章 正文完结
  德赛星历631年10月8日,余昼作为“科学家”的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实验终于成功立项,只等人员到位,就能正式开始了。余昼邀请南军医作为实验的主持人,他自己只把控关键环节,其他时候当甩手掌柜,连实验记录和论文都推给南军医了。
  项目名称叫“未成年人觉醒机率探索(编号63110089987)”,很朴素很直白的名称,看那长长一排编号就知道,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一类研究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实验样本,即——婴儿。
  联邦是所有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提供最大限度的照顾和保护。如果余昼不是有红医生的论文打响了名气,他真未必能申请到婴儿参与实验。
  一万名来自“联邦补充人口”的新生婴儿,同时邀请了两万名已经迈入社会的成年人作为志愿者。
  这两万名志愿者都经过了ai面试和大数据审查,专门挑选出来的,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耐心、相对而言的爱心、出众的责任心、并且情绪较为稳定等特征。
  在他们加入实验前,余昼亲自编写了一本《亲子关系指导手册》的小册子,交由ai教师对这两万人进行了培训和考试。
  他们被分配的角色是,“父母”。
  对于这个身份,很多志愿者是不理解的。早在许多年前,联邦就从法律上否认了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和“家人”作为一种旧时代的陋俗被主流价值观抛弃,联邦公民们已经习惯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认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余昼这位提出了重大猜想的科学家要在重要的实验中复刻旧俗,但没关系,他们并没有表示质疑,而是乖乖听话,认真做事。
  不得不说,联邦的洗脑教育结果放在这里真是太好用了!
  这些从社会上邀请来的志愿者是“纯志愿”啊,一分一毛的实际利益都没有,但是每个人都怀抱着“为联邦的科学事业奉献己身”的伟大情操,认认真真的践行着《指导手册》。
  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多累,也不难。参与实验的一万名婴儿都有他们一对一专属的保姆机器人,所有照料婴儿的繁琐工作都由机器人承担,扮演“父母”角色的志愿者们最大的工作任务是:拥抱,爱抚,教说话,教走路。
  等婴儿们大一点,开始展现出丰富的好奇心和行动力,“父母”们还要陪着玩一些亲子游戏。
  都是些很简单的工作——改变却极其巨大!
  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南军医发现,婴儿们体内的正向激素水平慢慢增加了,并且出现了大脑发育速度加快的现象,他们变得更活跃,开始有了越来越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其中一些个体开始尝试学习发音。
  也有奇妙的变化发生在成年志愿者身上,几乎所有人反馈说,自己的情绪变得更积极了,而且心情变化更复杂丰富,并且对婴儿们有了更强烈的感情,对自己亲自照料的婴儿尤甚——激素检测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所有人体内的内啡肽和催产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他们感受到平和、愉悦、满足。
  事实再次证明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再怎么独立的个体,也能从族群中得到他需要的那一部分,爱与被爱,同样是一种本能。
  其中一位女性志愿者在自己的实验日志里写道:……变化是很明显的,刚刚加入实验的时候,我就认真负责,但那只是在对待一份重要的工作。现在事情变得不一样,我还是认真负责,但我开始渴望每天的工作开始,工作结束又变得有些失落,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我想,我应该是在想念她,我的工作对象,一个全宇宙最可爱的小姑娘,她(此处省略一百字夸夸),她的每一个变化都令我兴奋,照顾她带给我的乐趣不亚于资源星开荒,我爱这份工作,感谢联邦。
  而另一位志愿者是这么写的:毫无疑问,没有什么东西的重要性是能和机甲并列的。我自从因为负伤离开了机甲竞赛的世界后,一度觉得生活失去色彩,社会福利让我温饱无忧,人生中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点燃激情。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不能再驾驶机甲是我最大的遗憾,尤其在普通人可以参军的今天,但是,志愿者的工作让我心中产生了新的力量,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有时哭闹有时要抱的小东西给我的人生注入了新鲜色彩,对付他不比对付机甲的操作系统简单。
  也有人这么写:我很害怕,我现在竟然会因为要和工作对象分开几个小时而难过,哦——设计这个实验的人真是魔鬼,他的小恶魔在试图控制我!这个可恶的小东西,才这么一点点大,为什么哭声那么响亮,每次我抱她的时候都要冲我笑,哦——这小东西,可恶的小恶魔,我总是控制不住想摸摸她,快乐的心情让我害怕,但是检测结果是正常的,我应当没有生病。
  ……
  十二年过去了,志愿者中始终没有人退出,婴儿们长大了,长成少年的他们和长期照顾自己的志愿者之间明显有着区别于主流价值观的感情联系,这为余昼和他的实验招致了不少非议,很多人、尤其军部,传达过措辞语气程度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余昼设计的实验让这些孩子变得软弱和依赖,不够坚强独立。
  这样的意见也会流入到社会上,招致联邦公民的议论,甚至有危言耸听者说:余昼的邪恶实验在毁灭联邦的下一代。
  这十多年来,余安二人始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活跃,他们在网上的关注度不小。
  因为联邦公民要求信息透明,军部从星历635年开始,会定期公布作战情况和军队的一些信息,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总是冲在高烈度战场第一线的安上将和余向导——顺便一提,因为余昼在作战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安和意始终健康稳定的精神状态,早就有人怀疑余昼不只是A级向导,但是无所谓,余昼的能力特殊,只要他自己不暴露,谁也发现不了——他俩在网上热度很高,或者说SSS级觉醒者热度都高,再加上联邦庞大的人口基数,关注者亿万。
  而在不打仗的日子里,余昼热衷于分享菜谱,以及成品菜肴的虚拟体验视频,这类日常内容的评论区堪称两极分化,真好吃党和营养剂派各据一半江山。
  营养剂派:什么麻的辣的酸的咸的东西,觉醒者怎么能吃这种东西!邪教退散!自然食材最好的烹调方式是水煮,最优秀的食物是营养剂!
  真好吃党:可是真的很好吃啊!
  营养剂派:生气!
  真好吃党:真的!来试试这个,肉馅藕夹!把新鲜的肉切成碎沫,再加入切碎的碧衣佳人(大葱),和蛋类的液体,加一点盐,还有花椒粉和姜粉,搅拌均匀,塞进莲藕的孔,裹上面糊,然后下锅油炸……
  营养剂派:闭嘴!滚啊!!!
  德赛联邦星历646年6月1日,余昼设计的亲子关系实验中那一万名未成年人中,诞生了第一个觉醒者,B级,她的“父母”流着泪送她去了觉醒者学院。
  那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觉醒。到这批孩子都满18岁时,一万人中竟然出现了一千五百七十三名觉醒者。
  15.73%的觉醒率!
  是联邦现有数据的15倍!!
  真真正正的轰动!
  随着这批孩子成年,实验宣告结束,南军医提交的实验报告和论文成了研究院的重点研究对象。在他们来函询问时,余昼大方的放弃了专利权。
  之后,联邦几乎是完全照搬了余昼的实验思路,在全社会范围内征召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所有未满六岁的“补充人口”都被分配了一名“父母”。
  在余昼的建议下,联邦暂停了“人口补充”项目,静静等待已经出生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
  这期间,基数庞大的普通人中涌现无数英才加入军队,大大缓解了觉醒者的压力。
  又是十多年过去,分配到“父母”的孩子们长大了,开始进入觉醒期,最终的数据为11.64%。
  同年,联邦扩大化会议通过提案,“父母”作为伟大而庄严的职业被写入宪法,福利待遇底线就是联邦平均工酬的最高线,所有想成为“父母”的公民都必须通过培训和考试才能上岗,没落已久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重新兴起。
  “人口补充计划”废除,更名为“育儿统筹”。
  同时,定向培育增加了一个条件:所有想通过定向培育方式生育孩子的公民都必须持有“父母”合格证。
  许多传承已久、掌握权势的家族,因为通不过考试,拿不到“父母证”,无法申请定向生育,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他们对带来这一切的余昼又爱又恨:站在家族的立场上,他们痛恨余昼打破了平衡;而站在联邦的立场上,他们感谢余昼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