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者:喜英      更新:2025-09-12 09:34      字数:3865
  
  宝嵘还捂着眼睛,气的原地跺脚:“肯定是你胁迫皇嫂的!你要是再这样,我就去告诉皇祖母,就说你欺负她!”
  圣德帝这时候才站起来,低头整理了一下因方才和巧儿亲热被揉乱的衣领,又对她道:“朕先回去了。”
  巧儿点头,在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又拽了一下圣德帝的衣角,轻声道:“晚上再来。”
  圣德帝忍笑,朝她眨了下眼,而后又佯装平静地向外走。临经过宝嵘身边的时候,又记仇地说她:“哼,告状精。”
  宝嵘听到他的脚步声远去,才放下捂眼睛的手,朝身后道:“你要是不做坏事,还怕我告状?”
  顾忌着圣德帝并未走远,她的声音并不大。
  但下一刻,门口传来圣德帝散漫的声音:“朕听见了!魏宝嵘,你给朕等着!”
  吓得宝嵘腰背一弯,跑到巧儿身后藏了起来,紧张地盯着门口。
  等了好一会都没有再听到圣德帝的声音,确认他已经走远了之后,宝嵘从巧儿身后走出来,自己哈哈笑了两声打破尴尬:“皇兄就爱开玩笑。是吧皇嫂?”
  巧儿点头。
  宝嵘哪看不出巧儿是在取笑自己,笑就笑吧,反正她又不会掉块肉。想到等会要说的话,宝嵘又恢复激动:“皇嫂,我今日探到个大消息。”
  巧儿来到花廊下坐着,“坐这说。”
  宝嵘朝她走过去。
  她一动,跟在她身后的陈嬷嬷,也跟着来到了花廊下。
  看到陈嬷嬷,巧儿略带惊讶。午间两人分别时,那句她未说完的话就是‘若是你得空,可以常来锦绣宫找我’。
  她未出口,嬷嬷就看透了她的心里话。
  巧儿的内心,升起一股窃喜。
  宝嵘顺着她的目光看到陈嬷嬷,低声道:“你也觉得奇怪吧,从前嬷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让她出长安宫简直像是杀了她一样。方才听说我要来锦绣宫找皇嫂,嬷嬷自己跟着就出来了。也不知道这锦绣宫里有什么,能让嬷嬷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宝嵘自顾自地感慨,巧儿道:“可能是嬷嬷看我面善,想和我多说说话,对吧,嬷嬷?”
  陈嬷嬷温声一笑:“娘娘说的是。”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眼缘’吧,和那个‘一见钟情’是同样的道理。”宝嵘说道,她仔细地看着巧儿,又去看陈嬷嬷,“说起来,我还没发现呢,陈嬷嬷和皇嫂长的还有三分相像呢,果然,有缘的人总是能聚在一起的。”
  巧儿:“你说的对。”
  宝嵘收下她的夸奖,喜滋滋地安排道:“嬷嬷,那你以后有时间,就多来锦绣宫,和皇嫂说说话。她平时没什么人说话,我又有别的事,就指望你能帮她排解孤寂了。”
  陈嬷嬷道:“是。”
  说完这个,宝嵘又恢复正题:“我今日出宫,去打探赵中瑞的消息,皇嫂你猜怎么着。”
  巧儿附和她:“怎么了?”
  宝嵘道:“哎呀,真是不得了,赵中瑞被他祖父用拐杖打了好几下,现在床上躺着都起不来,整个赵家都乱了,啧啧,真是可怜哟。”
  巧儿盯着她,“我怎么瞧着,你还有些幸灾乐祸。”
  宝嵘揉揉自己的脸,道:“我可没有,我觉得赵老爷子打的好,让赵中瑞早些认识到现实,早些明白过来凭他自己的力量,根本撼动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省的以后吃更多的亏。”
  “你这就是典型的口不对心,其实你内心里,害怕赵中瑞就此被打趴下吧?”巧儿笑道。
  “我哪有!”
  宝嵘嘴硬,红
  着脸大声反驳,看着巧儿那双了然的眼睛,宝嵘又干脆承认,“好吧,是有一些担心。不过我这都是为了皇兄,像赵中瑞这样耿直单纯,精心为学子办实事的人,不多吧。我担心一下怎么了。”
  巧儿点头:“嗯,你担心的有道理。”
  什么你担心的有道理呀,她明明就是在调侃自己,宝嵘气的站起来,“不和你说了,我累了,要回去休息。”
  巧儿朝她的背影挥手:“好好休息哦,打探那位‘耿直单纯,精心为学子办实事’的公子的事,以后还要继续劳烦你呢。”
  宝嵘的脚步越走越快,颇有种恼羞成怒又落荒而逃的意味。
  她是走了,陈嬷嬷却站在原地,“娘娘,公主和赵家公子?”
  她看向巧儿,语重心长地道:“赵家注定会落败,务必不能让公主和赵家的人扯上关系。不然未来,这段感情会影响圣上对此事的裁断。”
  巧儿应声,心中佩服她毒辣的眼光和远见,“我知道,嬷嬷放心。”
  她曾听太皇太后提起过,要给宝嵘说亲的事,太皇太后选的那三个世家公子的名单,可和赵家没有丝毫的关系。
  至于宝嵘,在陈嬷嬷的耳濡目染之下,现如今她只是对特立独行的赵中瑞有些好奇,待时间长了这份好奇消散,她也就没有兴趣了。
  被精心教养长大的公主,心怀天下子民,怎会为了儿女情长一己之私,扔下自己的重担和责任。
  陈嬷嬷暗自决定以后要严加管束公主的出行,她道:“那娘娘,老奴也先回去了。”
  巧儿点头,“宝嵘方才说了,你得空可以多来看看。”
  “是。”陈嬷嬷抬头,深深看她一眼,才转身离开锦绣宫。
  第68章 喂他吃饭
  陈嬷嬷没过几日就送来了飞燕的回信。
  她亲自拿过来,交给了巧儿。
  “娘娘,飞燕正在安排家中事宜,预计三日后启程回京。”
  巧儿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完,陈飞燕的字写的很秀气温和,都说字如其人,想来她应该也是个很温柔的人。
  和巧儿印象中豪爽的江湖人士完全不同。
  巧儿叠好信纸,还给陈嬷嬷:“这些年,嬷嬷从没有和她提起过落霞山庄的事情吗?”
  陈嬷嬷坐在她对面,低头看着信纸,“庄主的遗愿,让大小姐安稳度过此生。我们两个无权无势,哪有本事和韩影对抗呢。唯有隐姓埋名,才能安稳。”
  巧儿理解她的做法。如果只有陈嬷嬷一人,按照她的聪明才智,躲藏在韩影的身边,哪怕要蛰伏多年,她也能坚持下去,直到杀了韩影为家人们报仇。
  可是她身边还有陈飞燕,那是她最看重的庄主的遗孤,有了软肋,就再也无法自由随性地生活。
  她不得不为陈飞燕的一生筹谋。
  巧儿伸手,覆在陈嬷嬷的手上,“嬷嬷这些年,过的很难吧。”
  陈嬷嬷的眼一热,几乎要落下泪来。她快速眨了几下眼睛忍过去,“还好,陈二是个听话的,陈家人也都很好相处,飞燕也很乖,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心。”
  “如此便好,”
  巧儿看着她鬓角冒出来的零星白发,心中对陈嬷嬷的话是不信的,但是她不想说,怕惹起她的伤心事,巧儿也不再问,便说起了别的话题:“我听陈清说,你在陈家又生了个儿子。”
  说起小儿子,陈嬷嬷的眼中冒出了些笑意,“是,叫陈平,平安的平,今年13岁了,正是调皮的时候。天天连书都不读,非要闹着和陈清一起来当侍卫,说是威风。”
  说完,看着巧儿,陈嬷嬷又敛住脸上的笑,对着她解释道:“陈家待我不错,陈二原先的妻子是难产而亡,也没能为他留下一儿半女。他们收留了我和飞燕,五年待我如一日,对飞燕也是尽心尽力,我该为他留个后的。”
  “这是应当的。”
  巧儿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她的生身父亲已经故去多年,无需为他守身。再说陈嬷嬷带着飞燕,两个女子在偌大的京城里,举目无亲,无处可去。如果没有陈家的收留,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巧儿笑道:“听你这么说,陈平骨子里倒是还有野性。皇家有个向天武院,里面都是皇室和朝中武将的子弟,教学的夫子们也都是很有作战经验的将军们。若是陈平真的向武,就把他也送去吧。就算以后有了别的出路,和这些权贵子弟有过同袍之情,对他之后的发展也好。”
  陈嬷嬷是知道向天武院的,也知道那里面选拔严格,不看身份地位,只看个人资质。如果不够资格,就算是王室贵族的子弟也会被拒之门外。相反,如果有天赋,就算是个小乞丐,武院也会免去所有费用,尽心培养。
  往年从这个武院里,出过不少家世平凡但大有能力的将军。
  陈平去年就曾参加过武院的选拔,只可惜在最后一关的时候没有通过落选了。陈父不忍心儿子失望,找了很多人走动,都没有把陈平送进去。
  有了婕妤娘娘的话,陈平进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陈嬷嬷犹豫道:“这个会不会影响到娘娘?”
  如果被人知道,说娘娘以权谋私,辱了娘娘的名声,她宁愿陈平不去武院。
  巧儿道:“无事,进去只是最小的事。能在里面坚持下来,不被退学,不主动退出,才是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