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者:
戋离 更新:2025-09-15 09:02 字数:3281
李春花用自己的竹筒给他们示范,“要这样,拧着开。”
男人没试,这是店家的东西,他们拿着就挺不安,上手试了担心不好卖。
看出他们的顾虑,李春花将自己手上的竹筒给他们,“你们试试这个。”
她的竹筒里没有水,就是拿着给人看的。
姜老板说可以试用,她可不想糟蹋了这些好东西。竹筒多的是,用自个的一样。
三个男人都试了试,一脸惊奇。
这样的竹筒还是会漏水,不过不去剧烈晃动问题不大。正如李春花说的,他卖的是水,竹筒就是个容器,怎么也比开口的罐子强些。
村长确认,“真只要两个铜板?”
李春花肯定,“真的!我发誓,不是两个铜板就让我以后都吃不上饭。”
这下三人都信了。
他们没多拿,担心最后付不起价格,每人只要了两筒。
李春花又带他们去看了米、面、调料等,三人都是心动不已。
这个价格,比他们平时吃的都便宜,那米白花花的饱满晶莹,面粉雪白雪白的,都是粮店都看不着的上等货。
不过他们暂时没买,先去了卖牛奶的区域。
三人中就有之前抱着娃娃的女人的男人,他看着不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盒子,咬着牙拿了一盒。
李春花还教他们怎么用,“这里扯个开口,就能喝了,觉着不方便就倒碗里。”
牛奶包装用的是超市常见的那种酸奶的开口包装,不是鲜奶,能放久一些。
购物车不大,但里面只放了三筒水、一盒牛奶,就显得有些空荡荡。
三人不是不想要买那些东西,只是他们得先跟家里人商量下具体的章程。如今这个世道,没个进项,什么都得紧着花。
姜白没有在意,脸上带着些微的笑,让他们将铜钱放入收银柜。
买了水的人都给了4个铜板,买了牛奶的多10个铜板,一共14个铜板。
三人不敢置信。
居然真的只要这么点钱就能买到了?!
姜白提醒了句,“天气热,牛奶开封后最好一天内喝完,特别是小孩,千万不能喝。”
男人知道牛奶放不久,也当姜白卖的牛奶跟他们知道的差不多,千恩万谢地应下了。
方荷蕊听见,默默在一旁记下。
往后也得记得提醒一句,哪些东西都能放几天。
农家没那个讲究,但这是姜老板的规矩,她们都得记着。
第37章
三人带着几个竹筒回到队伍,顿时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村长小心翼翼按着李春花的法子打开竹筒,往里一看,装着的水干干净净,几乎是满的,带着山泉的清冽。
“嚯,这么好的水。”
“真只要2个铜板啊?”
“孩他爹,我们也去买一些,多买些攒着,还能擦个脸。”
买了牛奶的男人身边围的人更多,好奇这个牛奶是不是真的跟他们见过的一样。
竹筒一打开,奶香渐渐散出来,小声抽泣的婴儿停了下来,哼唧着抬手要去抓。
女人忙道,“快给孩子喝些。”
没人想过这会是不好的东西,男人忙取出一个碗,倒了些在里面,由女人拿着勺子一点点喂。
婴儿喝的很快,狼吞虎咽的。
有了人打头,很快又有一群人想要去买水。李春花等着呢,带着他们买了水和一些鸡蛋。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张家村的人在不远处修整,打算在这里过个夜。空地上架起了锅,有了水好下粥。
天气很热,但她们的心是畅快的。
见外头有炊烟升起,姜白和邢远暂时关了超市的门,去后头吃晚饭。李春花和方荷蕊也拿到了今天的两个面包和一筒水。
现代的女人这么一个面包或许够了,但乡下女人干的都是重活,得两个面包才能吃饱了。
母女二人开都不敢接,担心吃得太多被赶走,只说要一个够了。姜白没多说,直接塞给了她们。
超市檐下摆了长条的桌椅,母女二人坐着吃起来。
那头张家村的人也好奇地看着她们,吃过了饭,有几个女人就相伴着走了过来,跟她们打探情况。
李春花没什么防备,将她们的来处和为什么会在这里帮忙都说了。
就有人问,“姜老板还招人不?”
母女二人面面相觑,没想过这个问题。
担心问了会保不住这个位置,不问又显得小气。
好一会才道,“得问问姜老板。”
另一个女人问,“你们吃的什么?”
说这个李春花话就多了,“这是面包,又甜又软,这么大个,才1个铜板。你们要是想吃,可以买一个试试,保管好吃又解饿。”
接下来,李春花就围绕着超市的货品,仔仔细细讲了一通。
她今天这么一讲,明天那些人应该就都知道了。
夏天天黑的晚,七点多才算是暗了下来,姜白等到了八点,让李春花母女取了帐篷,关了门。说如果有半夜来的客人,不必喊他,等第二天开门就成。
李春花忙应下。
她们搭着帐篷,又是引来了几个女人的围观,啧啧称奇,问起了价格。
李春花为难道,“这我不知道,姜老板只是提供给我们住的,不是送给我们。”
但第二天见面,李春花还是问了价格。
姜白给她们的帐篷价格中等,八百块钱,算一两银子。李春花就去告诉了之前问她的那个女人,对方啧啧称奇。
1两银子很贵,够普通的农户用上半年,但跟这东西的稀奇程度一比,又好似能接受了。
有了买水的经历,第二天张家村的人几乎都轮流在超市逛了一圈,买了不少东西。
他们是不准备留下的,虽然有个店铺商品价格低廉,但流民抓住了是要被拉去充军当徭役的。
虽说现在世道乱,没有人管这些,大家伙想的仍是找个地界安顿下来。
走到冰柜前,一行几十人看着透明的玻璃台面惊叹又新奇,不敢上手碰。北方冬日冷,冻着的饺子馒头他们是有过的,却从未在夏天见过。
介绍到红豆绿豆冰棍时,有人问,“是不是酥山?”
李春花忙点头,“就是红豆味绿豆味的酥山,用棍子冻起来,大家吃着也方便。”
冰块是是个铜板1斤,冰棍不过1个铜板一个,赶集的时候给娃娃买个糖葫芦少说得1文,一时便有人心动起来。
只是看着那怪模怪样又嵌着琉璃的柜子,大家没赶上手。
这么干净敞亮的地儿,能让他们进来就不敢置信了,都控制着不去乱拿乱碰,唯恐弄坏了东西得赔钱。
这里的物件,哪一样他们都瞧着赔不起。
李春花和方荷蕊也不敢碰,然而此刻她们衣着整洁,手上也都仔仔细细洗干净了,方荷蕊瞧着,便忍着忐忑上手拉开了冰柜。
这时候他们便有些理解姜老板让她们清洁的意思了,若是满手满脸的灰,她们定是不会碰的。
贵人们讲究,放吃食的地方定然是纤尘不染,她们那么一靠近,都是要嫌弃的。
冰柜门划开,顿时一阵凉气涌出来。店内已然足够凉爽,这冰柜竟是带着寒气。
一伙几十人的男男女女看着手上布满污渍泥土的手,对两人道,“劳驾伙计给我来两个冰棍,一个红豆一个绿豆。”
水是救命的东西,他们都是省着喝,哪有多余的打理自己。
两个冰棍不过2文,家里人多,一人一个他们舍不得,但买上两个分着尝尝味道,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
这可是冰!平时那些商户们都不一定用得起,只有贵人们才能使用的东西。
单是这一点,便令人止不住心动。
若是没有廉价的水,他们再如何心动都不会买,可买上几筒水装满一个桶,才二十来文,便有了多余的钱去买这些瞧着新奇的吃食。
从前说让他们买水,他们听了只会觉着发笑。这漫山遍野的,想要水没有井,也能上山去挑,哪里要花费那个钱。
然而这一路从高价水到买不到水,他们对水价的接受程度徒然高起来。
张家村在魏县算是富裕的村子,家家户户平时都能有个余钱买肉吃,花几个铜板倒是没那么心疼。
“好嘞,”李春花赶紧上去捡了两个冰棍,给了方才说话的男人。
有了第一个开头,几乎每家都买了一个或两个冰棍,有犹犹豫豫挑不出口味的,李春花也是耐心等候着。
方荷蕊便带着几个等不及的客人去了另一处。
冷冻的水饺馒头他们没敢买,不管李春花怎么保证都是能吃的,但没吃过的东西,他们心里不安心。
何况这买了得立刻煮上了,这么热的天,拿出去没一会就该化了。
方荷蕊带着剩下的人来到售卖筒面的货架,米面粮油甚至是肉,他们都看过了,都是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