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者:戋离      更新:2025-09-15 09:02      字数:3299
  “当真?”
  “现在卖吗?我身上有银子。”
  “老板,我想买,我有银子。”
  见过流民的疯狂,循规蹈矩的百姓围堵并不令他惊慌。
  孙无畏站在台阶上,道,“店铺尚未开业,需要整顿清扫。若各位有意,现今大米1200文一石,暂不按斗售卖。”
  一石正好是一个麻袋,卖出去一些,正好省了他们往店铺搬运的力气。
  有那正好有银子的当即就要付钱,没有的赶忙往家跑,连鞋子跑掉了都顾不上,捡了只揣在怀中。
  还有家中没有这么多存银的,担心来晚了买不上,互相商量着几家购买一袋。
  一袋子米价格好算,麻烦的是需要数铜板,有银子的都是先一步完成交易。
  有那机灵的赶紧往钱庄跑,将铜板换了银子,很快买上了,看得一旁等待清点的百姓急得不行。
  巷尾有粮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西街,顿时一片热闹。
  孙无畏暂时没有售卖水,担心乱起来顾不上。这些持刀的汉子其实都只是个架子货,没砍过人,拿着不过是唬人的。
  即使如此,还有人浑水摸鱼,让他们逮到了好几个。
  一辆辆车很快空下来,往店铺后头的院落走,空出街巷的位置。
  眼见着离开的车架越来越多,虽然留下的更多,百姓们心中仍不免焦急。
  留了几个人在后头看守车马,剩余的人空出手维持秩序,乱象渐渐平息,直接在店铺门口做起了生意。
  已经买到米的回到家,戳开袋子一瞧,那白花花的米粒晃花了他的眼,当即道,“家中还有多少银子,我们再去多买些,这么好的米,竟然只要一两多钱。”
  经历过灾情,百姓们很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前不久几家粮铺不知从哪弄到的粮食,售价昂贵,便是此等品质的大米。
  这真的不是老天爷给他们发的善心?
  那婆子附和点头,从藏着银钱的地方取出大半银子,带上家中的男丁,拉上板车,一同往粮铺去。
  与他们一般的不止一家,路上碰见了人,一个个心照不宣,担心去晚了买不上。
  队伍从街尾排到街头,这会子没有人指责他们占着道了,那是巴不得他们将整条街都占满了。
  孙无畏没想到生意如此火爆,眼见着卖粮的人越来越多,赶紧道,“一人只能买一袋,卖完还会有,各位不用担心。”
  有不满的说他们有钱为什么不能买,孙无畏没有不耐烦,解释道,“大家都需要粮食,有人多买了,便有人买不上,那可能就是救命的粮食,互相体谅。”
  一石米省着可供一家三口吃上两个月,他一趟来回最多半月,完全接替得上。
  他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明,那些激动的百姓已然冷静下来。家里人口多的换人多买些,人口少的一袋米足够支撑一阵子。
  孙无畏等人刚到府城,都没来得及休息,直忙到了天黑宵禁。
  有衙役前来驱赶,没买到粮食的百姓不得不离开。
  商队一行人尚未安顿,见衙役仍盯着他们的米袋,孙无畏忙道,“辛苦各位差爷,几袋米便送给各位,劳烦通融通融。”
  平白得了一袋米,这些官差自然乐意,有那生了别的心思的便问,“你这米还卖不。”
  孙无畏不是不会看脸色的人,笑着道,“别人是不卖的,若是官爷想要,尽管遣人来买。”
  这会宵禁,能在外行走的都是府兵,有人往回赶去通知。
  孙无畏露出为难的表情,“能够劳烦各位官爷说这些米是您们买的,我这小本生意,若是都送上一份,怕是送不起。”
  领头的府兵得了好处,自然愿意,也担心对方往后不来了,话里话外探听粮食的来源。
  孙无畏没有任何隐瞒,将距离地点细细说了,听得那些府兵一愣一愣的。
  这么赚钱的买卖,居然愿意直接告诉他们?
  顿生好感。
  于是本就剩下不多的粮食,直接售卖殆尽。
  有府兵看到了另一车货物,问是什么,孙无畏说是水,没敢多卖了,只说三文钱一筒,甚至还告诉了对方超市卖的水是2文一筒,多一文是为了赚个路费,好回去进货的。
  府兵们有钱,府城内的水价居高不下,心中一琢磨,将这些全部包圆了。
  孙无畏原是想着售卖给百姓,可势单力薄,他们无法跟官府抗衡,只得同意。
  好算是没白要他们的,已是幸运。
  突然就觉得这商队的活也不是那么好干的,盼望着多些人去进货,他也好正经做生意。
  如果他们卖的价格跟城内粮铺一样,可能不会有这么多波折,但这是姜老板的吩咐,不赚钱都得干下去。
  忙了一晚上,一行人才彻底睡下,留了几个看守车架。
  第二天宵禁解除,有昨日没有买到粮食的百姓赶早过来,得知已经售罄,顿生不满。
  孙无畏早有预料,不经意说漏嘴,说是昨日巡逻的府兵给买了,百姓们只能咽下苦果,琢磨着认识的哪个买到了粮,可以接济一番。
  之后便是问他们什么时候再来。
  孙无畏打算休息一天,第二天出发,给出一个大概的时间,百姓们这才满意离去。
  不过半天,他们这一行人便在关宁府城出名了。官府找上门来询问粮食来源是否可靠,准备前去购入。
  孙无畏不假思索,“各位官爷若是不介意,可以跟我们一同出发。”
  就此商定。
  另一头,金满银等几位买过粮的商人听说了这件事,由跟对方交流过的金满银作为代表,上门探寻情况。
  自从他们带着这一批上等的米面回来,那是赚的盆满钵满。往日见不到的老爷们都邀请他们吃饭,想要收购全部的粮食。
  他们求而不得。
  如此也能尽快上路,购入下一批粮。
  有了这么一批好米,他们也不介意将店内的普通米面降价,间接给百姓带来了一部分好处。
  西街的粮铺大门紧闭,时不时有百姓前来路过。金满银绕到后门,敲开了门。
  商队对金满银还算面熟,直接请对方进来,通知了孙无畏。
  孙无畏笑脸相迎,“欢迎欢迎。”
  闲谈几句,金满银用带着玩笑的口吻道,“老弟,你这是不是不厚道啊?”
  孙无畏不解,“金老爷何意?”
  金满银不知对方是故意还是真,不再费口舌,平铺直叙,“关宁府城的粮价一直在350文上下浮动,你们这么卖粮食,让我们为难啊。”
  见人三分笑,金满银语气不带质问,却透着隐约不满。
  “您该知道我们店内的米粮价格,这是我们东家的要求。”
  孙无畏转达姜白的意思,说道,“您售卖的价格我了解过,已经赚的不少。粮价总有会降的一天,您与其跑来与我商议,不若抢占先机。”
  官府已经下场,他们能赚的不多了。关宁府城不小但也不大,总有饱和的一天。
  金满银这才顾不上,忙回去商量对策。
  他们当然可以将这些物品售卖至其他府城,但是同等的粮价,关宁府城距离近,周期短,性价比更高,又是他们自个的地盘。
  商队行的越是远,路上越容易遇上危险。
  这个时代,走商是一桩不下于押镖的危险生意。
  第67章
  关宁府城派的一队人跟着孙无畏的商队一块走,刚好跟长宁府的人前后脚,在超市不远处碰上了。
  那领头的原本打着别的主意,一听对方来头,当即将心中的那点念头压了下去。
  得,钦差都老老实实交钱呢,他这一动手,保准让人抓了把柄。
  于是和和气气完成了这一次的交易。
  孙无畏这一次没有跟着对方一起出发,刚回来,少说需要歇上两三天。外头的伙食没有这边好,一回来大家跟回了家一样,一个个都是乐呵呵的。
  姜老板也大方,给了米面肉,还给一人分了半个西瓜,那滋味。
  回来之前孙无畏都打听清楚了,关宁府城老百姓过的一般,但有钱的过的跟之前没两样。这西瓜个头大又不贵,他准备下回带上一块售卖,路上也能吃点爽口的。
  粮食和水不能少,上一回没卖上,这一回得卖出去。
  他没卖大桶的水,不好携带,也是顾着姜白定下的规矩。虽说这水卖出去如何他们不清楚,但他是超市的员工,一定要遵守这些规矩的。
  上回赶得紧,这次他叮嘱了商队的兄弟们都去捡柴烧水,将空余的竹筒灌满了,能省出一大笔银子。
  这些竹筒姜白没有回收,到时候如果买水的人只要水,就让一筒水给个一文,怎么都比超市卖的水赚得多。
  姜白知道他们的操作,这还是孙无畏特意请示过的。
  他没管,商队当然是要怎么赚钱怎么来,那些竹筒放着也是浪费。这么一操作,买水的得了实惠,卖水的也赚了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