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
蔚溟 更新:2025-09-15 09:12 字数:3808
沈蕙娘奇道:世姨却怎生认得小妹?
方明照只道:她与宝璎作了同窗,如今也有些往来。
两个吃过一回茶,沈蕙娘便向袖中取了那婚约,问道:世姨可还记得这婚事?
方明照听得此言,笑吟吟接过婚约来,却并不相看,只道:恩人竟肯认下这门亲事。
她又将沈蕙娘打量一回,愈发喜不自胜:你与小儿宝璎两个,正是议亲年纪了。
沈蕙娘观她神色,心下虽生出三两分不忍,却仍斟酌开口:蕙娘今日叨扰,原是为
一语未了,忽听门外一人高声道:我愿同她成亲!
满室寂然之中,那人已经急急奔进花厅来。
沈蕙娘愕然看去,那人非别,正是方家小姐,名唤方宝璎的。
只见她发髻乱蓬蓬欲散,金钗歪斜斜欲坠,衣裳外头胡乱罩了一件外衫,脚上却连绣鞋也不曾穿。
往那粉扑扑脸上瞧去,便见一双杏眼红彤彤瞪着,还蕴了濛眬眬一层水雾。
沈蕙娘斟酌再三,方开口道:方小姐,这般大事,还须
方宝璎兀自不理,只管上前来,劈手夺了婚书,仍嚷道:凭是谁来了,也要与我拜了天地!
方明照早沉了脸,这时将茶几重重一拍,斥道:怎的这般胡闹!
一语未了,忽见方宝璎颤巍巍倒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沈蕙娘早抢上前去,展臂将方宝璎接个正着。
沈蕙娘一时只觉药香隐动,浸着方宝璎发上茉莉香气甜丝丝萦来。
那金钗坠将下来,方宝璎满头青丝一瞬散落,发尾柔柔在她腕间一拂。
她掌心恰贴在方宝璎腰间,这时愈觉火灼也似滚烫。
方宝璎抵额至她心口,她一时僵立,敛声屏气,只极小心垂眸看去,却瞥见一粒朱砂小痣,正缀在方宝璎莹白颈侧。
她慌忙移开眼去,心窝里却止不住突突乱跳。
方明照吩咐下人去请医工,两个老仆忙过来搀着方宝璎去了。
沈蕙娘却兀自握着那股金钗,一时怔然。
方明照过来歉然道:我养的好孽障,倒教侄儿见笑了。
沈蕙娘方回了神,只道:小姐赤子心肠,最是难得。
方明照叹一口气,又道:侄儿眼下无处落脚,若蒙不弃,便在我这府中住下,也好过在外风吹雨淋。
沈蕙娘不好推拒,垂首应道:全凭您老人家安排。
方明照遣人在西院拾掇出一间客房,又差人往客栈去取了行李,沈蕙娘便在方府住下。
为着方宝璎抱病,方府上下一日间煎汤熬药,直闹到金乌西坠。
沈蕙娘坐在房里,心下忖道:原是我多事惹出这场风波,如今倒累得人家这般忙乱。
挨至掌灯时分,她方遣侍人往方宝璎院中探问。
侍人去了半盏茶功夫,回来说不过是寻常伤风发热,沈蕙娘这才略略宽心,却犹将方宝璎那般狼狈模样在眼前晃荡。
夜里过了三更,沈蕙娘一时记挂妹妹,一时记挂方宝璎,犹自辗转难眠。
次日起来到镜前梳头,便见眼窝下面浮着淡淡两痕黛青。
吃过早饭,沈蕙娘正盘算着往方宝璎院中探视,忽见门帘一掀,走进个青衣的侍人来,与她见了礼道:小姐请娘子过去说话。
沈蕙娘跟着侍人进了院子,但见蔷薇满架,花叶葳蕤。
和风轻拂,花香馥郁间只听得叮铃铃一阵脆响,原是檐下一串金丝缠铃铛的风铎。
进得屋去,只见方宝璎歪在榻上,裹了锦被,正听侍人念话本子。
见了沈蕙娘进来,她便将旁人屏退了,只教沈蕙娘近前来说话。
沈蕙娘挨着榻边坐下,却见方宝璎将眼睁大了,讶异道:竟然是你。
沈蕙娘观她面色红润,想来已是无虞,方才定下心来,只道:昨日之事,多谢小姐出手相助。
方宝璎却倏然支起身子,挨近她仔细瞧了一瞧,笑道:沈娘子,你心悦我,是也不是?
庭中蔷薇花气挤将进来,甜津津的香雾直往人衣襟里钻。
沈蕙娘面上发热,忙后靠避过了,只道:蕙娘昨日才见过小姐一回,怎会心悦小姐?
方宝璎朝后倚了软枕,气定神闲笑道:沈娘子却不信么?且答我三桩事。
她伸出指头来,挨着沈蕙娘颊边数来。
只听她道:头一桩,昨日市集上那同心结络子,可是沈娘子送了我的?
沈蕙娘道:正是。
她便又道:二一桩,昨日晚间,沈娘子可是遣了人来,问我是否安好?
沈蕙娘应道:正是。
方宝璎笑涡愈深,只拖长了音道:这第三桩么昨日夜里,沈娘子可是睡得不甚安稳?
沈蕙娘奇道:小姐却怎生得知?
方宝璎吃吃笑道:这便是了。赠物定情,牵肠挂肚,辗转反侧何况昨日,沈娘子巴巴地捧着这婚书,便与母亲过了目。我若迟来半步,只怕合卺酒也备好了。
沈蕙娘默然片刻,只叹道:小姐原是会错了意。蕙娘此番登门,却是为退婚而来。
方宝璎乜斜杏眼,问道:沈娘子莫不是瞧不上我?
沈蕙娘缓声道:蕙娘并无此意。只这婚姻之事,须是两情相悦,方得长久。若只为礼数便与小姐成亲,来日倘或妻侣不睦,生出些闲气来
只听得方宝璎嗳呀一声,嗔道:这起子话,若是母亲说来便也罢了,谁却要听你说来?
不及沈蕙娘应声,她却又笑道:沈娘子虽有些呆气,倒也是个实诚人。今日实对你说了罢,我同你成亲,原不是图甚长久。
沈蕙娘不解:却是为何?
方宝璎问道:昨日与我同行之人,你可还记得?
沈蕙娘心知她说的是徐小姐,只道:自是记得。
方宝璎恨声道:我同徐世姐自小一处长大,情分自不必说,端的是越州城中天造地设一对璧人。可恨这天杀的,却对我全无情意!
沈蕙娘恍然大悟道:方小姐为此,便要与我成亲么?
方宝璎咬牙切齿道:正是。离了她这锅灶,姑奶奶便开不得筵席了么?待我风风光光地办了婚事,管教她追悔莫及!
沈蕙娘却肃了颜色,只道:这般大事,方小姐岂能如此儿戏?
她将昨日那股金钗取了递与方宝璎,又道:我不愿同小姐成亲,还请小姐早些断了这般荒唐念头。
忽听得门外侍人道:小姐,药已煎好了。
方宝璎定定一瞧沈蕙娘,接了金钗往枕下一掖,却瞬息敛了怒色,只低眉垂目,露出好生可怜一副神色来。
只听她乖巧道:沈家姐姐教训得是,我知错了。我只求姐姐一桩事,若得姐姐应承,往后再不与姐姐歪缠。
沈蕙娘观她眸中一片澄澈,争如稚子,不疑有它,只道:却是何事?
第三章(修)
方宝璎道:旁人病中,皆有个同胞的姊妹端汤喂药,母亲却只得我一个孩儿,教我病中孤零零的,好不凄惨。姐姐若肯喂我将那汤药吃了,也算全个念想。
沈蕙娘虽觉蹊跷,却为那不再歪缠之言,到底应了。
青衣侍人捧了木托盘进来,自去门外候着。
那托盘上头放着热腾腾一碗汤药,并着一个镶金带玉的蜜饯匣子。
沈蕙娘方端了药碗,却见方宝璎将一双杏眼直勾勾盯了她,笑道:好姐姐,这苦汁子烫嘴得很,倒要吹凉些。
沈蕙娘只好搁了碗,取过瓷匙舀了药汤,垂眸轻轻一吹。
忽觉腕上一痒,原是方宝璎又挨近了,发丝正蜻蜓点水一般拂过。
只听方宝璎道:若真得这般体贴的姊妹,我便是日日在这房里喝药,又有什么要紧?
沈蕙娘蹙眉避开,只将瓷匙递到她唇边,说道:莫说胡话。
偏生方宝璎又别过头去,嚷道:苦得很,须要吃了蜜饯才喝得下。
沈蕙娘只得又搁了瓷匙,去取那蜜饯匣子,却被方宝璎趁势捉了袖角。
只听得方宝璎软声道:病中乏力,还劳姐姐将这蜜饯一齐喂我吃了。
沈蕙娘待要推拒,方宝璎却只在眸中滟滟泛出水光来,委屈道:姐姐倘不喂了蜜饯,我便决不喝药。
沈蕙娘无法,只得开了那匣子,颤巍巍拈起一枚糖渍梅子来,递至方宝璎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