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者:冬日解剖      更新:2025-09-15 09:31      字数:3292
  姜颜林听完,就冷笑了一声。
  “还能为什么,常在河边走,踢到铁板了呗。”
  姜颜林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评价,哪怕是裴挽意认识的人,也不遮掩自己的刻薄态度。
  “当他在师生关系里,对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未成年出手的时候,他做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已婚,都不重要了。因为他是有充足社会阅历的成年人,而对方是一个连健康的心智都没有的未成年,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权力压迫。”
  裴挽意揽着她的腰,听得很认真。
  姜颜林说到这里,又冷冷一笑,“可能在你们这种人看来,不完美的受害者就可以给他的行为兜底,甚至是免死金牌。但他这场仗必定是会输的,因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是不被大众允许的,哪怕这女孩只是时隔几年单纯想起来这件事,看他不顺眼,就想这么搞他,那也是她的自由。”
  裴挽意听着,一时间不敢说话。
  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姜颜林这么直白的锐评,甚至像是有点生气。以至于都不敢反驳那一句“你们这种人”。
  姜颜林瞥了她一眼,笑了一声,最后道:
  “踢到铁板的人,怪铁板太硬不讲道理,却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非要去犯这个贱,事后付出惨痛代价了,还觉得委屈上了。这不荒谬吗?”
  裴挽意却叹了口气,“说是这么说,但他这一次的代价真的太大了,已经被公司约谈,大概率会被辞退。虽然表面上不是因为这件事,但行业内的都知道是因为什么,因为那女生把这事情闹得很大,发在了所有社交平台上,连领英都没放过。之后也不会有公司敢聘用他了。这对冉冉来说,才是无妄之灾,他们的房贷车贷都是要靠男方的收入的,之后最严重的情况,恐怕是卖房卖车,在北美都呆不下去了。”
  高收入的工作才能供养高质量的生活,一旦收入来源被切断,引起的连锁反应就会让一切心血崩塌。
  裴挽意从个人角度出发,或者是以朋友角度出发,都不想看到自己好朋友的人生遭遇这样的巨变,说到底,冉冉才是最无辜的那一个,她什么也没做错。
  姜颜林沉默了片刻,还是说了那一句:“她的确什么也没做错,但她是有选择余地的。”
  裴挽意摇摇头,“她需要一个家庭给她安全感,她是爱对方的,也不想轻易放弃自己步入婚姻时的宣誓。”
  这就是没苦硬吃了。
  姜颜林不想评价他人选择的人生,最后只能说一句:
  “所以企图用婚姻来改变人生,或者解决问题的人,到最后只会发现,问题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裴挽意揽着她的腰,汲取着她身上的温度和气味,片刻之后才开口道:“听起来,你对婚姻这种关系形式的意见很大。”
  姜颜林觉得这没什么好讨论的,随口回了句:
  “你要知道,一切宽进严出的路,都是陷阱。”
  裴挽意就笑了一声,没再讨论这些惹她不开心的话。
  她抱着姜颜林,让她坐在自己身上,又仰起头去吻了那唇,只是吻着,来缓解无言的焦躁,填补缺失的能量。
  姜颜林觉得她越来越粘人了,稍微拉开距离一段时间,都要加倍地粘回来,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些年她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在每一段关系里都这个德性吗。
  可她要真是一直这样体贴粘人,又怎么会把宓芸和李雨晴逼成那样。
  是的,姜颜林从来就没有觉得宓芸和李雨晴后来的下场,是她们自己导致的。
  之前姜颜林不过问,不干涉,只是在旁边观察,却也早就有了大致的结论。
  她哪怕没有和这两个女孩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也基本可以确定,她们会沦落到这般田地,都是裴挽意逼出来的。
  初见时,她们看到的裴挽意自然是光彩夺目,诸多光环在身,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那一颗星星,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清冷月亮。
  一旦这样的人释放出一丁点的对你的好感,都会被视为垂怜,感动和心动都无以复加。
  尤其是宓芸和李雨晴这样本就缺乏安全感,又精神状态脆弱,对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都很迷茫的人。
  在得到这样看似完美的人给予的一点恋爱甜蜜时,引发的幸福假象将是前所未有的浓烈。
  姜颜林甚至都能推断出,沉浸在这种幸福假象里的女孩会多么努力去把裴挽意放在心上,会担心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会虔诚又热烈地去付出和奉献,但也会因此而敏感多疑,经受不起一丝一毫的被冷落。
  那么裴挽意又是怎么做的呢。
  她会因为忙碌,或者别的原因,演都不演地去冷落对方。
  可她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态度,会引发什么样的情绪反扑吗。
  姜颜林很早之前就知道——裴挽意是知道的。
  当裴挽意第一次把这样的伎俩用在姜颜林的身上时,无论是早上起来忽然不打招呼人间蒸发,还是同一天里买了情侣拖鞋送到家里的越界试探,甚至在电话里故意透露她在酒吧消遣,桩桩件件,都是要引出姜颜林的“情绪”。
  裴挽意想看到这样的情绪,这是旁人对她在乎的程度的最直观证据。
  可惜姜颜林没有让她如愿以偿。
  那之后,裴挽意的确老实安分了一段时间,没有再频繁故技重施。
  聪明人自然是会随机应变,不断因地制宜,调整策略的。
  她明白姜颜林不是过去那些“吃这套”的人,很迅速地就改变了行动方针,开始摒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不再维护她那完美到虚假的形象,用“厚脸皮”这一招数持续到了今天。
  但在中途的时候,裴挽意其实还是本性难移,故技重施过一次。
  那就是海边旅行之前,故意打电话约了姜颜林在家见面,又一言不发地放鸽子,不回消息,人间蒸发。
  那一瞬间,姜颜林就知道她在做什么,甚至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你背着我做了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
  这两次的行为本质,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裴挽意要看到姜颜林的情绪,而她应当十分擅长这样去逼迫一段关系里的对方给她想要的情绪表露,无论以什么样的手段。
  姜颜林都已经看到了宓芸和李雨晴这两个血淋淋的例子,又怎么可能惯着她的劣根性。
  所以第一次不理睬,是识破后的无动于衷。
  第二次,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姜颜林绝不会容许她在这种手段上尝到甜头,再三番四次来挑衅自己。
  所以哪怕在祁宁这件事上,她从一开始就欠了裴挽意一个合理的交代,姜颜林也没有主动去做这件事。
  起初也许是无暇顾及,再之后,却是悄无声息的较量。
  在海边的那几天,裴挽意似乎以为她的较量对手是祁宁。
  姜颜林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听话的小狗就是该得到一些教训的。
  而姜颜林也很想知道,当裴挽意被人用她自己最擅长的伎俩对待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又会做出怎样的应对。
  是自尊心占据上风,果断地切断关系,高姿态地宣布游戏结束,走得头也不回。
  还是胜负欲更胜一筹,耐住性子,忍住脾气,见缝插针地争夺她想要的东西。
  姜颜林始终一言不发地观察着,看她走在一条由自己划分好区域的黑白格子的道路上,在裴挽意还未察觉的时候,这场游戏的规则就已经变成了——“别踩白块”。
  但结果是令人讶异的。
  姜颜林以为,凭自己对裴挽意的了解,无论是自尊心占据上风让她厌倦了这种拉扯,还是心态轻松地当作一场游戏去争夺胜负,都是有着不相上下的概率的。
  不如说,姜颜林几乎不觉得,还会有第三个可能性。
  直到那个深夜,她从祁宁的房间里出来,已经做好裴挽意翻脸走人的准备,却毫无心理预期地,收获了一张堪称满分的答卷。
  姜颜林扪心自问,如果是别人这么对自己,哪怕目的只是为了看自己会产生什么情绪,也会在那几句话说出口的一瞬间,被她宣判出局。
  ——“我也没有拦着你和别人做。”
  ——“你为什么这么斤斤计较,不能学着像我一样大度点?”
  ——“又不是没跟你做。”
  裴挽意最该早些知道,在逼出对方的情绪这件事上,姜颜林早已经登峰造极。
  所以对她不自量力的惩罚,就是要一句更比一句的用心险恶,伤人至极。
  通常情况下,姜颜林绝不会做到这份上,因为没人能在这样的言语面前不受伤,是个正常人都会扭头就走——以暴力操作结束游戏,不是个合格的玩家该有的水准。
  但还是那句话——“裴挽意,你自找的。”
  姜颜林不会同情以这种手段来透支别人的爱意与情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