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作者:冬日解剖      更新:2025-09-15 09:31      字数:3326
  “你好,她点的菜都上双份。”
  偷懒就是最爽的,裴挽意直接抄方案解决了“吃什么”这一千古难题,随后就好整以暇地坐在吧台上喝水,等着好吃的端上来。
  店里的人不少,等上菜需要一段时间,裴挽意漫不经心地打量了一圈周遭的环境,脑子也跟着放松了下来,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都过滤掉,也顺带过滤了这一路上并没有得到满足的黄色废料。
  ——实在是摩天轮上的画面太过于香艳,下来的一路上她都忍不住分出心神去回味,恨不得再买十张票在上面坐十轮,一轮换一个玩法。
  可惜这种念头只能在脑子里转一圈,配合她丰富灵动的想象力,稍作修饰,就能变成一个个画面。
  而她面上一点端倪都没有,直到坐到这家店的吧台上了,还是一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体面模样。
  等这些躁动的东西都被过滤了之后,裴挽意才有些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什么,表情一顿。
  她看向旁边已经在玩手机的人,忽然问了句:
  “等等,你什么时候在东京生活的?”
  第185章 你只能想我
  Chapter 185
  裴挽意记得很清楚, 两人第一次聊起这个话题,还是刚认识的那段时间。
  她们去埃尔的店里帮忙,一个帮着收银, 一个帮着点餐,一晚上下来应对了好几桌外国客人。
  也就是那个时候, 裴挽意透露过自己在韩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又问姜颜林是不是也在日本呆过一段时间,口语才会这么地道。
  那时候, 姜颜林对这件事一笔带过,就像裴挽意那样, 彼此都没有深入过这个话题。
  后来裴挽意倒是交代了自己在韩国生活了多久, 又是因为什么,虽然不能说是事无巨细,但也起码是讲明白了前因后果。
  但她却没想起来——又或者是没找到机会问一问,姜颜林又是为什么会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具体又生活了多长时间。
  看她和本地人交流起来都没什么障碍, 总不会仅仅只是来旅游的时候学的吧。
  点的菜开始上了, 一叠叠新鲜切好的和牛摆上来,裴挽意谢过店员,才拿起夹子往烤盘上放牛肉,一边问:
  “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去?”
  姜颜林见她主动包揽了烤肉的工作,也不跟她抢活儿干,就这么坐在吧台前等着开吃。
  闻言她也只是随口回了句:“两年前的时候,读了一段时间的语言学校。”
  裴挽意就挑了挑眉, 看了她一眼,一边给牛肉翻面, 一边道:“你的口语就是在语言学校里学的?”
  怎么听说语言学校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进度很慢,而且学费还不便宜,她居然舍得花这个冤枉钱?
  裴挽意觉得有些稀奇,身旁的人就客观地说了句:“其实语言学校是很多国家拿短期签证的最简单的途径,一般都能拿到半年以上,如果能找到学费半年付的语言学校,基本就能实现半年换一个国家的旅居生活了。”
  这种学校也不会要求学历和年龄,申请的难度不大,只要经费够,履历上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可操作性还是很高的。
  裴挽意顿时被这个话题给带跑了,顺着问了句:
  “所以你想到处旅居?去什么地方?”
  姜颜林单手撑着下巴,看着她烤肉的动作,语气还算轻快地回答:“这是一个很长远的目标,消费高和治安差的地方是不太能考虑的,但我的确很想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样子,不是旅游三五天的那种囫囵吞枣,是真正生活在一个地方,感受生活节奏和文化差异的那种看。”
  要实现这个未来的人生计划,是需要很漫长的准备时间,也需要充足的启动资金的。
  姜颜林必须要保证自己随时都能养活自己,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在各种自由职业里打拼,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存钱早日退休,而是让她能走得更远一点。
  烤盘里的第一盘里脊肉已经烤好了,裴挽意拿着剪刀把肉切成了一块块的小块肉,放到了姜颜林的盘子里。
  姜颜林不知道她到底是掌控欲在作祟,还是真的就喜欢给人当保姆,但都不影响自己理所当然地偷懒,拿起筷子就开吃。
  裴挽意也尝了一块烤好的和牛,味道的确很不错,虽然不是刚刚那家噱头满满的神户牛肉的级别,但肉质和腌制的调味都很特别,价格虽然也不算便宜,总体来说却还是让人有种钱花得很值的感觉。
  她吃完一块肉,就把第二盘的和牛都夹着放上烤盘,才说了句:“其实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每个都没呆多久,唯一一个呆了三个月的还是我不太喜欢的地方。最后兜兜转转最喜欢的,可能还是波士顿。那边是个很宜居的地方,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很高,时不时就搞一些好玩的活动,我见过的人也都很有素质。不像纽约那边,一言难尽。”
  姜颜林就笑了笑,“毕竟是麻省理工和哈佛面对面做邻居的城市,还难得是个禁枪的州。纽约实在不太能和它比。”
  美国不同的州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而纽约更是其中的翘楚,在纽约市内,只隔了一条街区也可能是天上地下的差别。某个住在布鲁克林多年的朋友就从来都不喜欢纽约,只是碍于从事艺术行业,没办法脱离纽约的那个圈子去发展。
  裴挽意给烤盘上的肉翻着面,才看了她一眼,说:“所以波士顿算是美国很宜居的城市了,有些州可能风景很好,但城市化建设和医疗交通都不太完善,治安也比不上,综合来看,还是波士顿住着最有生活质量。”
  她像是在客观评价哪个地方更适合居住,但姜颜林却不太给面子,直接跟她唱反调:“消费水平和房价也是居高不下,只适合有钱人住罢了。”
  ——她又不是没去住过,还能不清楚这些吗。
  裴挽意又夹了几块烤好的牛肉给她,见她慢吞吞地吃着,才面色如常地问了句:“你在波士顿住了多久,不喜欢那边吗?”
  姜颜林吃着东西,没忍住无声地笑了笑。
  问来问去,说到底还是等着问这一句。
  她想着,却也只是随口回答:
  “住了两个月,因为我的签证只能停留六十天。”
  姜颜林的美签能申下来都让她很意外了,还是在疫情之前就和朋友约着一起申请的。可惜朋友都去了国外留学了,她也没找到机会去玩一次,没想到最后是和祁宁一起去的。
  裴挽意吃了点东西,端着水杯抿了口,才状似不经意地问了句:“美签一般都是十年有效期,你的还剩几年?”
  姜颜林真想给她一个白眼,但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不到五年吧。”
  裴挽意就笑了笑,“一次能住两个月呢,也够了。”
  至于够什么,她也没有再明说。
  一顿饭边聊边吃,倒是不知不觉吃了不少。
  姜颜林意识到自己吃得有点过量了,才放下筷子,喝着温水漱口。
  裴挽意就把剩下的那些都放到自己盘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聊着。
  “那除了这里和北美,你还有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
  这个世界很大,但有时候又很小。
  在考虑安全和便捷的前提下,能够选择的地方其实也不多了。
  首先欧洲就已经越来越混乱,某些地方不是在闹罢工,就是在抗议这个抗议那个,治安也很差,天刚黑下来街上就快要看不见人了。
  裴挽意前两天还听一个朋友说,她在巴黎开的某大牌奢侈品门店又惨遭洗劫,一晚上连柜台都被搬空了,损失惨重。
  ——经济不景气,不安分的就会更加不安分。
  姜颜林当然也知道这个现状,所以她的长远计划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前几年因为各种不可抗力的原因,她只能小范围地实践计划,去了港城和别的一些城市,每次停留的时间也不长。
  生活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姜颜林一边要忙着工作,一边又得应对意外和节外生枝,就像前面的那两段感情关系,对她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外,打乱了她的长远计划,让她不得不进行一些调整。
  但姜颜林并不是完全不能为对方妥协的人。
  和小优的那段关系,她知道两人之间的问题基本集中在经济压力上,以及小优年纪还小,注定会出现很多变动。
  所以姜颜林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赚钱上,但也因此导致了两人的关系更快地走向结束。
  而和祁宁的那段关系,存在的问题看似很少,实则是姜颜林无法改变的核心问题。
  ——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也无法改变祁宁的思维观念。
  金字塔尖的上位者,和底层出身的下位者,是难以真正相互理解的。
  所以姜颜林明白,自己的妥协也并不能给这段关系带来更好的走向。
  她要么当一个围着祁宁转的妻子,接受无异于“吃软饭”的巅峰人生,要么,就只能退回自己的世界,做回那个生来就一无所有,只剩自尊与自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