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作者:冬日解剖      更新:2025-09-15 09:31      字数:3317
  裴挽意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两个姐姐都已经去了寄宿制的私立学校, 家里就剩她一个, 自然是被外公和外婆宠得无法无天,谁也管教不了半点。
  毕竟在那个时候, 家里的话语权始终是在外公的手上,而小孩子也是很会察言观色的, 她太清楚谁才是家里的“老大”, 所以格外会讨大人的欢心。在别人面前再怎么调皮捣蛋上房揭瓦,见了外公外婆都会立刻变一副嘴脸,甜甜地撒个娇,要外公外婆抱抱。
  以至于就连她的亲爹,都无法在管教她的事情上面完全做主, 因为一不留神, 就会被她偷偷在外公面前告状。
  “人小鬼大,你倒是会看人下菜碟。”
  每一次被偷摸告了状,她的亲爹就会气得捏一把她的脸蛋,笑骂她几句,但再多的就也没有了。
  裴中书年轻的时候很算得上仪表堂堂,站在唐碧昀的身边倒也没给她掉价,起码在外人眼里是称得上“金童玉女”的。
  但裴挽意不止一次在别人的议论里听到过他们对裴中书的评价,话里话外, 都是说他一个草根出身的港商小子,居然能让唐家毁了和周家的娃娃亲, 认了他这么个上门女婿。
  甚至就连小孩出生后,都在唐碧昀的坚持下,跟了他的姓氏,这让裴挽意的外公一直很不满。
  所以裴挽意原本应该是要叫做唐挽意的,但造化弄人,也许从这个名字的落笔开始,命运的列车就无法再回转。
  小时候的裴挽意一直不太懂,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相处的方式好像有很大的不一样。
  在别的小朋友的家里,一直都是爸爸说了算,也一直是爸爸忙着在外面赚大钱。每到开家长会的时候,来的一定都是妈妈或者家里的阿姨——有的小朋友,父母好像忙到了连来学校的时间都没有。
  但在裴挽意这里,刚上小学的那一年,接送她上下学,来给她开家长会的,一直都是裴中书。
  因为唐碧昀很忙,作为唐家的大小姐,她有一大堆应酬,今天和那家太太喝下午茶,明天和这家太太逛街,全都是长年累月的社交需求,也是唐家和亲朋好友们来往的日常。
  而一直不怎么被外公待见的裴中书,在家里更像个闲人,所以裴挽意和两个姐姐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在操办。
  后来裴挽意一直怀疑,把两个姐姐送进寄宿学校,纯粹就是因为他嫌麻烦,懒得管。
  但裴中书是个能言会道的人,理由找得好,倒是也成功说服了唐碧昀,再由唐碧昀去说服外公,事情总是能这么办下来的。
  无论是姐姐们的学校选哪里,还是更多的事情上的决策。
  就比如,再要一个孩子。
  唐碧昀最后一次怀孕的那一年,裴挽意上了小学三年级,正是人小鬼大最为调皮的年纪。
  她仗着自己有外公撑腰,有外婆宠着疼着,在家里一直是横着走,谁也不敢管到她身上。
  所以唐碧昀因为怀孕在家闲下来养胎的时候,裴挽意一有空就去烦她,连晚上睡觉都得抱着枕头溜进她的卧室,搞得裴中书也只能去客房睡。
  那时候的裴挽意还不太懂生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家里的阿姨们时不时就在她面前笑着说:“三小姐要有个弟弟了,以后就是姐姐了。”
  裴挽意没做过姐姐,自然很好奇那是什么感觉,但她和两个姐姐也不怎么亲近,对小孩子来说,差两岁就不配在一起玩了,何况是差好几岁的姐妹,关系疏远得还不如和同班同学的关系。
  所以好奇归好奇,但对于这个还没出生就备受关注的“弟弟”,裴挽意也有种本能的排斥感。
  ——尤其是当她察觉,外公也很期待这个弟弟的出生时。
  大概自私自利就是裴挽意的天性。
  她从小就知道怎么能让自己在家里过得轻松如意,偌大的一个唐家,来来往往的亲朋好友和帮佣那么多,她却始终能横行霸道,上蹿下跳,靠的就是那敏锐的本能和嗅觉。
  就连唐碧昀都只会在她闯了祸之后无奈地给她擦屁股,谁又还能说什么呢。
  但尽管做着家里的小霸王,一直无法无天,裴挽意的心里却很清楚,这些替她擦屁股的人里面,有一个是不怎么心甘情愿的。
  而在唐碧昀怀孕之后,又多了一个注定会挤占她的“地位”的存在,裴挽意又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为什么已经有两个姐姐,有了一个我了,还要再有一个弟弟呢?”
  裴挽意在外公的面前总是很会撒娇,再佯装天真无邪地问出这些话,就会逗得平时不苟言笑的外公哈哈大笑。
  “因为姑娘家在世上活着太辛苦了,家里得有个男丁撑着,以后才不会让你们姐妹受欺负。”
  外公对她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哪怕他其实也清楚,裴挽意根本就听不懂他说的都是什么。
  而这些话,他也绝不会当着裴中书的面说。
  裴挽意虽然听不明白这些话的深意,但直觉让她不太认可其中的逻辑,好半天才软软地问一句:
  “那要是弟弟长大了之后欺负我和姐姐呢?”
  小孩子怎么会有心机呢。
  所以这些话,哪怕她直接说出来了,也不会被人当作是她的有意为之。
  外公那时候也被问得愣了一下,下意识要说什么,却又沉默了下来。
  在那一秒,裴挽意就隐隐从他脸上看出来,其实外公也知道他说的话没有那么绝对。但更深的道理,是在她逐渐长大之后才终于明白。
  ——外公也有过兄弟姐妹,为何后面都不再来往了,他身为过来人,又是在动乱的年代一路打拼到老的,何尝不明白人心最难测的道理。
  但那时候的他想了想,也只是摸着裴挽意的脑袋,笑呵呵地说了句:
  “放心吧,等你弟弟出生了,外公亲自带在身边教他,必须把他教成个磊落的孩子,就像你李叔叔那样的。”
  裴挽意看着他那双藏在皱纹与风霜下的眼睛,不知为何有一种错觉。
  ——外公像是看出了她的不安和忧虑,才对她说这样的话的。
  仿佛是一种给她的“承诺”。
  可惜他注定无法兑现这个承诺。
  在唐家上上下下都期待着的那个孩子出生之后没多久,去了趟国外探亲的老两口就在半路上遇到了连环追尾,而还在坐月子的唐碧昀,和升上了四年级的裴挽意,连他们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突来的巨变像一场局部降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席卷了整个洋房里的空气,连路过的脚步声都小心翼翼,不敢惊扰到任何伤心欲绝的人。
  裴挽意的两个姐姐都哭成了肿泡眼,更别说刚生了孩子的唐碧昀,几乎当天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连葬礼的一切安排都是裴中书一个人操持的。
  唯独裴挽意,这个最受外公外婆宠爱的孩子,在葬礼上出奇的平静。
  以至于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都忍不住小声议论,最后归咎于她年纪还太小了,不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但其实,裴挽意是知道的。
  她知道人死如灯灭,死了就等于这个人从世界上消失了,连带着他们活过的痕迹都会慢慢变淡,最终消失得一干二净。
  可比起为之悲伤难过,裴挽意更先感受到的,是难以言喻的不安和恐慌。
  一种没有来由的直觉告诉她,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开端,有一些她还无法理解,也还看不见的东西,在悄然发生着质变。
  大概出于某种本能的嗅觉,又或者仅仅只是她失去了在家里的“靠山”,让她对自己接下来的处境感到了失去掌控感。
  尤其是当唐碧昀的状态随着葬礼的结束,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差,时不时就在家里发脾气砸东西时,裴挽意竟然觉得,那两个被送去寄宿学校的姐姐其实才是幸运的。
  不必像她一样,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场天翻地覆的巨变,日复一日地在呼吸间上演。
  再后来的事情,裴挽意就也记不太清了。
  她只记得那段时间,家里的每个人都噤若寒蝉,活得小心翼翼,而平日里经常来做客的那些叔叔阿姨们也不再来了。
  刚出生的弟弟每天都哭得没个消停,吵得所有人都快神经衰弱,以至于在家里照看了唐碧昀二十来年的老妈妈也遭受不住,提出了辞职回老家休息。
  就这样,家里的熟面孔一个个地消失了。
  再后来,裴中书也变得越来越忙,却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忙什么,晚上连家都很少回。
  唐碧昀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更差,时不时就抱着刚出生的裴铭扬站在二楼的窗边眺望。
  裴挽意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就看到那一片外婆精心栽培的郁金香早已荒废成了杂草丛生的草地。
  那是外婆心心念念的家乡的花,也是裴挽意身上流着的那一点血液的来源之地,盛开无数的国花。
  终于在又一个春天开学之后,裴中书说服唐碧昀签了字,卖掉了这一栋她自出生起就没离开过的老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