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
刀四顾 更新:2025-09-15 09:48 字数:3252
不是单独申斥,没让人彻底丢了脸面就不开心?
皇后又是好笑又是心酸,罢了,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你代舅母和嬷嬷去瞧瞧林家丫头如何?”
他想去瞧妹妹便能去,何须借着皇舅母的名头。
皇后叹一口气,“你既知晓闺中女儿家名声要紧,代国公府同林家素无往来,你大喇喇上门人家不敢拿你怎么样,背后岂会不讲究玉儿?”
“她们敢!”
高八度的语调听乐了皇后:“面上自然无人敢,私底下呢?”
她担心玉儿那性子听入了心,以后躲着衍哥儿。
傻小子好心办坏事,届时哭都来不及。
萧景衍想到当日黛玉入府,想到贾府那群拜高踩低的奴才。
“那我去申斥一番贾府。”
这等无伤大雅的小要求,皇后自由着他。
非是皇后手中权柄大,而是皇后了解她的枕边人—元庆帝。
京中勋贵之家,大半是太上皇老臣,日常没少给陛下使绊子。
凭着陛下不甚宽广的心胸早就想收拾这些人,只是有太上皇护着,元庆帝也不敢下手。
不然,他这个皇帝先被训成孙子。
萧景衍提议丢军营练,若真调教出来,有脑子的自该知晓忠心陛下,即便不忠心陛下,也不会继续跟着唱反调。
便是都不能,京中也少了一堆寻衅滋事的纨绔子弟,于帝王声誉只好无坏。
而且这话传到太上皇耳中,她这位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公爹也不能说什么。
太上皇听此消息龙颜大悦。
不愧是他一直看好的衍哥儿,还知晓帮他调教臣子儿孙,何其贴心。
再看只知为子孙牟利,从他手中要权、要财的几个儿子,太上皇大手一挥,直接让萧景衍去他库房挑。
太上皇心里打起算盘,若丢军营效果好,那几个逆子逆孙一同都丢过去。
被哄日后能光明正大见妹妹的萧景衍笑呵呵出了坤宁宫。
铁矿那里还无切实消息,眼下最要紧的依旧是林如海。
只要两淮不乱,边疆粮草便出不了大纰漏,他有足够的时间将这堆蛀虫拉下马。
眼下他要回府给玉儿再备些东西,省的那群狗眼看人低的玩意背后蛐蛐玉儿。
刚一出宫门,萧景衍便遇见元庆帝的大太监冯久宝与太上皇身边的大太监戴权。
一个请他去养心殿面圣详谈朝会所提之事,一个言太上皇龙颜大悦,让其去库房挑选。
正愁送什么的萧景衍对着冯久宝道:“我还小,你让皇舅舅唤那些吃皇粮的臣子研究。”
萧景衍说完,笑着看向戴权,“戴公公,咱们走吧。”
冯久宝想留却知自家主子也得让着太上皇,最终只能回养心殿如实禀告。
小?
景行八岁便言大丈夫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当初义忠亲王这个年纪已帮着父皇处理政事。
也就他敢开口说自己小,拒绝商讨。
到底是个孩子,元庆帝笑笑,看向冯久宝。
“你说父皇听此消息高兴,让衍哥儿去库房挑选?”
冯久宝应一声,“太上皇身边的戴公公是这么传话的。”
元庆帝沉吟一瞬便知他的好父皇想些什么,最后谁有利有未可知。
元庆帝吩咐道:“一会儿让衍哥儿去朕库房也挑些。”
冯久宝忙应声,吩咐夏守忠去大明宫外守着。
这点消息自瞒不过太上皇。
做了皇帝还如此小气,这都跟他比,当即叮嘱萧景衍多挑些。
正准备收手走的萧景衍听闻不得不再多挑几件。
在萧景衍挑选期间,皇后宫中的嬷嬷已经到了几家府邸,传来女眷直接宣了皇后口谕。
各家老爷刚在前朝抬不起头,闹了没脸,归家便得知女眷被皇后申斥罚抄女训百遍,将子女唤来打骂一通。
其中尤以孙家最重,因为孙家无人有官爵,是一块听训的。
不止被嬷嬷训斥教女无方,更言孙家女目无法纪,公然贿赂狱卒等罪责。
被分派来孙家的嬷嬷乃是最威严嗓门也最大的一个,想着入宫对她恭敬又送亲手绣的香囊的庆云县主,声音愈发大。
嬷嬷一遍遍念着,引得周遭邻里贴着墙根细听。
待嗓子发疼,嬷嬷才停下来,“孙家女品行不端,罚其抄录《女训》、《女则》各两百遍。”
不止如此,因孙思语所为,孙继业刑期无效,再加一年,便是孙家父母也各自领了惩罚。
孙思语身子一软,被一旁丫鬟扶着才没跌坐在地,闹出洋相。
怎么会这般?
名声扫地应是林家姑娘,为何自家全受了惩罚,以后她该如何自处?
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
被爹娘打骂过的孙思语趁着家人不备,偷偷从后门溜出。
她要去找小郡主问个明白。
孙思语刚到南安郡王府街口,便听一阵阵凄厉哭喊。
喊的正是当初她提议,穆瑶派人去铁网山寻猛兽恐吓林家姑娘未成一事。
字字泣血,言事已办,没吓到人想来是贾夫人保护为她做小祥的女儿,怨不得他家男人,求让她见一见自家男人。
不止如此,更有已死的几位小厮、婆子家眷哭诉。
称自家爹娘(儿女)因无意知晓穆瑶乃南安郡王妹妹婚前的私生女。
穆瑶为防泄漏将他们家人害死,哭求南安郡王府给个公道,还他们父母命来。
这等消息比皇后申斥几家女眷来的刺激,不过盏茶功夫便席卷半个京都。
待南安郡王府管事出来,想将几人弄回去,恰碰上来传皇后口谕的嬷嬷。
南安郡王府管事谄媚道:“这些人都是乱说。”说着,便想塞银子到嬷嬷手中,祈求通融一二。
能在这种时候出来攀咬主子,怕是背后少不了世子爷的手笔。
“既敢攀诬府上姑娘名声,便该送官府查明。”说着,嬷嬷示意一旁小太监。
“这……这乃府中小事,不必兴师动众。”
嬷嬷只冷笑一声,便是南安太妃亲来,嬷嬷也只有这一句。
刑部官员来的极快,听闻此事无比头疼。
待听闻嬷嬷说要旁听,会将此事如实告知皇后,几位官员只能硬着头皮将人押走审理。
证据确凿,线索口供完整,便是南安太妃都无法抵赖、狡辩。
这些下人是怎么知晓瑶姐儿非她嫡亲孙女乃外孙女的?
待出衙门,南安郡王胞妹婚前私生女为保身份,杀害府中仆人若干,更因嫉妒心恐吓庆云县主一事满京皆知。
南安太妃听着议论责骂,揽着呆愣的穆瑶,“我苦命的瑶姐儿,莫怕,祖、外祖母在。”
“祖、母,她们说的都不是真的,对不对?”
她怎能是姑姑的孩子!
是父王手下将领的孩子!
不,绝不!
南安太妃揽着穆瑶,“你永远是外祖母的心头肉,是咱们南安王府最尊贵的姑娘,你母妃也是宠你的。”
是了,还有母妃。
穆瑶眼中又重新染上神采。
殊不知萧景衍早命人守候在外,趁此良机将此消息并当年真相告知南安郡王妃。
当年南安郡王妃同样怀了身孕,南安太妃为了女儿将孩子换走,又怕未来误事,直接将刚出生的女婴掐死。
当年侥幸活下来的稳婆并一件带血小衣为证,南安郡王妃哭的几次晕厥。
婆母,你好狠的心!
这么多年,她疼的竟是害死自己亲生女儿的凶手!
第36章 族谱除名穆瑶离京,得见……
南安郡王妃两行血泪流下。
心疼自家姑娘的嬷嬷忙命陪房去通知舅老爷兵部侍郎徐寿大人。
萧景衍除了将林黛玉彻底摘出, 并未过多遮掩。
便是没有渠道的大人们也知晓了南安郡王府门前的这一出闹剧。
个个感慨也不知南安郡王府究竟怎么惹了世子爷,竟让这等丑事传的满京皆知。
不同于贾政没有半点人缘,兵部同僚得知此事, 交好的拉住正忙的徐寿。
才刚透露一二,南安郡王妃的陪房徐兴胜找了来。
徐寿自小最疼这个妹妹,听闻此事忙告了假,吩咐小厮回家禀告。
知情的徐家人急忙赶往南安郡王府为女儿寻公道。
徐家得知当年女儿闯鬼门关生下的女儿竟因杜绝后患被弄死。
原本有些心疼穆瑶的徐老太爷与太夫人任由其哭闹。
徐家不认这个外孙女, 南安郡王妃要求除去穆瑶嫡女之名, 从哪来回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