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
刀四顾 更新:2025-09-15 09:48 字数:3272
雪雁扫到连廊处一抹青缎粉底小朝靴,府中唯有宝二爷会穿这样的鞋。
雪雁忙上前扶住黛玉,“姑娘,上车吧。”省的宝二爷凑过来再惹哭姑娘。
黛玉点点头,待马车驶出二门,宝玉才带着紫鹃奔了过来。
凤姐儿瞧着跑出满头汗,嚷着林妹妹别走的宝玉,眉心一蹙便展开笑着上前,“你林妹妹是归家瞧重病的林姑父。”
“可是林妹妹也不是医者,”他一直喜欢这个新来的妹妹,偏妹妹总不理他,日常见了也总落泪。
如今,妹妹还不知哭成何等模样,他想妹妹留在府里宽慰。
凤姐儿懒得同宝玉讲孝心,“宝玉,你怎这个时辰还未去丰台大营。”
“琏二哥……”
琏二哥已得了受封,可不入营训练,他却需要!
宝玉如遭雷击。
紫鹃见状对着凤姐儿道过谢,忙拉着宝玉回去更衣,又命茗烟速速套车往丰台大营赶。
有萧景衍吩咐,宝玉到时自然超了时辰,免不了一番责罚。
宝玉再没功夫想着宽慰哪个妹妹哭不哭。
刚登船的黛玉并不知情,她瞧着房中摆放的物件皆是她日常所用,色色齐备。
黛玉疑惑看向雪雁,“你什么时候摆出来的?”
雪雁捧了安神茶递到黛玉手中,“是世子爷昨儿命人将东西抬到船上,留我与几位嬷嬷一同摆的。”
“哥哥~”黛玉转着茶杯,“哥哥那处可收拾妥当了?”
正说着,房门被从外面敲响,雪雁忙打开门,“世子爷,您怎么来了?”还带了如此多人。
“妹妹呢?”
萧景衍越过雪雁,就见桌边已经起身的黛玉,上前将人按回座椅中。
身后跟来的嬷嬷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摆在二人身前的桌上。
“皇舅舅已派了太医先去,妹妹如今最要紧的是照顾好自己。”
说着,萧景衍夹一筷子黛玉爱吃的添到盘中,“尝尝看。”
黛玉本吃不下,偏萧景衍威胁若妹妹不吃,他也跟着绝食。
每一道都是按照黛玉平日口味做的,因着可心,也因对面的人让人心安,黛玉不知不觉便多用了些。
见此,萧景衍让嬷嬷取出大氅,护着黛玉在三层甲板上眺望一番,又命人摆好鱼具小钓一回。
本是为了防止妹妹积食伤脾胃,谁知不过下饵盏茶功夫,黛玉手中的鱼竿便动了。
黛玉幼时常跟着林如海出行,却从未在海中钓过鱼。
此刻见鱼竿动了,忍不住低声唤人,“哥哥,有鱼。”
萧景衍看着黛玉手中几欲脱手的鱼竿,忙俯身上前帮忙抓住,一点点低声说着如何同收线。
不多时,一条扑棱着水花的鱼被二人齐心协力甩在甲板上,候在一旁的婆子将鱼送入备好水的桶中。
刚还摆尾的鱼此刻悠闲的在桶中游来游去,黛玉颇有兴致的瞧上几眼。
“妹妹钓的这条鲈鱼正适合清蒸。”
黛玉闻声瞪一眼萧景衍,她钓的鱼怎能这么快就吃掉。
偏一旁雪雁也跟着道:“姑娘,这鲈鱼是不是可以做莼菜鲈鱼羹。”
黛玉叹一声,看向雪雁,“既记得这菜,我们雪雁可还记得出处。”
对于吃,雪雁记得格外牢,此刻也知世子爷是为姑娘散心。
“若我答上来,姑娘便再钓两条赏我们一起吃个鲜。”
黛玉点头应允,雪雁才道:“是《晋书·张翰传》中所写的《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黛玉一字一顿补了后一句诗。
萧景衍虽未读过此诗,却听出一股子悲意,瞪一眼雪雁,拉过黛玉,“妹妹可不能厚此薄彼,既应了雪雁,也要给哥哥钓一条。”
“哥哥就会欺负人。”
“我钓的全凭妹妹处置。”
“哥哥莫说大话,说不得一条都钓不上呢。”
“妹妹可敢比一比。”
被勾起胜负心的黛玉握住鱼竿,“比就比。”
当天晚上便是贾琏的菜里都多了一条鲈鱼。
有萧景衍时时看顾,事事留心,黛玉也体验了一番江上行船的乐趣。
朝看日出晚看霞,午写诗歌夜观星。
有代国公府旗帜在,行船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维扬码头。
一早收到信的林府管家候在码头。
听着熟悉的乡音,黛玉一时有些近乡情怯。
萧景衍见状,亲给黛玉系好兜帽,“走吧。”
甫一下船,看着老了许多的管家,黛玉泪盈于睫,“应叔您怎亲来了,父亲可好?”
老管家林应也擦着眼角泪,“姑娘回家,我怎能不来接呢。”
至于后一句,林应只道:“外面风大,姑娘先上车罢。”
后面的萧景衍与贾琏皆有人请上林家马车。
码头周遭人见不止林如海独女归来,连带贾琏与代国公府世子爷也都到了。
一副安排后事托孤的模样,看来林如海是真的不好了。
第53章 生死间如海梦过往,百万……
自林如海兼任巡盐御史, 林家便一直住在巡盐御史的官邸。
巡盐御史府邸本是寻常官邸,还是当年林如海上任后,贾敏同黛玉一同仔细挑了各色花木石料。
此时廊外花架上的紫藤已凋谢, 廊下拱门处却极热闹。
未能选上陪同黛玉入京的几个大丫鬟早早就候在此处,想第一时间见自家姑娘。
本欲先去见父亲的黛玉被林应拦下,“老爷有令,让姑娘梳洗过后再去。”
黛玉本不欲应下, 奈何林应拿萧景衍与贾琏两位随行的客人说事。
即便她不怕累, 也要顾及琏二表哥同哥哥。
这一路,为了让她心情舒畅多用几口,哥哥可谓使了浑身解数。
不止萧景衍,宋嬷嬷等人也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应对。
黛玉甫一下轿,便被碧荷几个丫鬟围着左一句‘姑娘高了’,右一句‘姑娘终于回来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还是雪雁出马用一句“瞧瞧姑娘被照顾的如何?”吸引了全部火力。
当初她们谁不艳羡雪雁这个贪吃的跟着姑娘入京, 现在还敢邀功。
不过几人皆有分寸,瞧着宋、杨两位嬷嬷与白芷、青禾几人通身气派,便知是宫中赐下。
荣国府每年送节礼的婆子如何或许老爷不知, 但她们是自小便选了照顾姑娘的一、二等丫鬟,跟着贾敏的管事嬷嬷身边学过。
姑娘能有今日, 必是几位的功劳。
碧荷几个行礼道谢。
宋嬷嬷亲扶了碧荷,“伺候姑娘是我等本份, 哪里需要道谢。”
碧荷回敬两句, 便引着几人去早就收拾好的屋子歇息, 便是雪雁都被放了假。
简单梳洗一番,黛玉问一句贾琏与萧景衍处可都安排妥当,得了准确答复便一路前往前院见父亲。
与此同时,得了女儿归家消息的林如海才一起身, 便被张太医呵住,“还敢乱折腾,你可是嫌命太长!”
林如海这次中毒后,几次生死边缘,他恍惚又看到自己与贾敏洞房花烛,入翰林。
因诏书拟的好,得天子青睐入了御史台,后又点了盐政。
不过几年时间,儿、妻相继离世,担忧女儿步后尘的他恰接到岳母的来信。
江南水深至暗害后宅,林如海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岳母所说。
林如海在官场混迹多年,岂能不知人情世故,既岳母言接黛玉去教养,他便只派一老一小两人随黛玉入京。
打的是我全然信任岳母,有关玉儿的教养、人员皆由您安排。
贾母看明白林如海深意,安排了得用奴仆,又留黛玉住在身边。
可惜,荣国府素来眼高于顶,瞧着林家独女入京只这点排场,只当落魄人家来投奔。
便是嫡亲舅母都敢在女儿拜见时挖坑使绊子,好在玉儿自小跟在妻子身边学过管家、礼节,轻巧应付。
谁知同来的亲戚送宫花都敢怠慢,言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
好在女儿也绝非忍气吞声之人,自有一番手段,只是那些刻薄流言传了起来。
林如海在梦中看的心头火起,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林如海捶胸顿足。
他看着贾母养着女儿与二舅兄家的宝玉在跟前,看着贾母默许二人青梅竹马的长起来。
偏他一病死在任上,看着贾母年岁渐大,看王夫人拉拢薛宝钗来打擂台,饶是贾母有心也因元春封妃,王夫人不喜做不得两个孩子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