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作者:
刀四顾 更新:2025-09-15 09:48 字数:3305
“皇后莫要跟着胡闹。”
自见林黛玉得了如此军功,心中意动的皇后召了不少朝臣之女入宫做女官。
不得不说被家族精心培养的姑娘们各个才华斐然,管家理事很有一手,短短时日便替她分担不少宫务。
“我觉得皇后提议不错,不止宫中女官,京中女子皆可考。”
不等元庆帝反驳,大长公主道:“若她们不行,不过是陛下怜惜女子给她们一个机会;若她们强过男子,有何道理选弱的去治理新打下的疆土。”
加之有林如海与九皇子暗中相助,此事很快传遍京都。
一时不少女子前往报名。
司棋听闻消息,一路小跑进内室,见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在,笑呵呵恭维一番送了人走,又撵出跟前伺候的,小声道:“姑,二奶奶,如今京中选拔人才,男女皆可参加考试,您可要去报名?”
迎春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想着刚刚看似关切,实则敲打的话,摇摇头,“我不过识得几个字,还是不去了。”
“姑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司棋恨不能摇醒迎春。
面上祖上同为八公之一,未来姑爷品貌双全,便是她睡觉都笑醒好几回。
嫁过来才知姑爷陈瑞兴竟是宠妾所出。
那时老夫人同样有孕,宠妾难产而亡留下一子,老夫人却生了个死胎,为宠妾遗言陈老太爷来了一出李代桃僵,将其充作死胎。
老夫人面上只做不知,直到陈老太爷临终前用当年恩情为陈瑞兴求了一门好亲事,要老妻好好教养两个儿子,便撒手人寰。
忍了多年的老夫人哪里肯将这样好的婚事给妾生子,得知清贵人家最忌讳婚前有通房,命人寻了一美貌丫鬟。
怕不中计,老夫人使了烈药,因此陈瑞兴小小年纪便落了毛病,再也做不成男人。
此事偷偷被传到亲家,婚事便落在袭一等将军的陈瑞文身上。
或许是愧疚,老夫人寻过医,无果后便请了最好的先生,这等事虽隐蔽,也有不少人家知晓。
因而陈瑞兴瞧着是个香饽饽,门户相当的疼爱女儿的皆不愿意嫁女儿。
荣国府虽再度有了国公府名头,不过是个空架子,哪里知晓这等秘辛。
况且,媒人登门,只会夸的天上有,地上无,哪里会揭短。
甚至因当年事留下阴影,陈瑞兴洁身自好一事更是被大夸特夸。
最善妒的凤姐儿早年打碎过不少醋坛子,后来琴瑟和鸣自也想妹妹寻个好人家。
至于陈老夫人,好容易有个性格好拿捏又门当户对的岂会不同意。
也因娶了国公之女,哪怕是记名嫡女,哪怕陈家早已暗中分家,陈老夫人心中依旧不舒服。
一个妾生子也配!
因而在立规矩或明里暗里刁难时让人悄悄透了当年真相。
如她所料,针扎不动的迎春从未回娘家诉苦。
司棋见状,跪在迎春跟前,“姑娘,难不成你要这样过一辈子?”
“哪样的日子?”
“自然是……刚那嬷嬷可是又挤兑姑娘了。”司棋说不出口,只能拿刚来的嬷嬷说事。
她可是姑娘的贴身大丫鬟,竟敢对她如小猫小狗!
“姑娘,凭你的才华,想来是能,”
迎春喝断司棋,“不必说了,我才疏学浅,便不去了。”
司棋声音里带了哭腔,“姑娘,我也是心疼你啊。”
迎春放下手中绣好的扇坠子,“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好呢?”
陈家也算勋贵人家,于家中亦能互相助力,夫君懂她、知她,还无需担心夫君变心,有三两丫鬟使唤,不愁吃穿。
隔三差五婆母的冷言冷语与规矩还不敌当年奶嬷嬷十之一二。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好不满的?
难不成闹到没了情分,改嫁会比今日更好?
迎春恍惚看到一酗酒好色之人对自己拳打脚踢,冷声道:“若你往后再说这些,我这里便留不得你了。”
类似的场景和对话在各处内宅响起。
很快先到了考试的日子,听闻女子亦参加考试,不少臣子提出抗议。
这一次无人理会他们的闹剧。
第88章 归京都黛玉授官职,起歪……
诸位入场的贵女见长公主亲自坐镇, 暗中给自己鼓劲。
拿这位长公主事迹给两个孩子当睡前故事的王熙凤险些控制不住表情,被探春悄悄拉住。
本次男女同考,考的是如何治理茜香府。
姑娘们虽未治理过一郡府, 却都跟着家中长辈管过家。
治国与治家不同,却有不少共通之处。
譬如办一场赏花宴,除了邀请家中男人官场上的上下级同僚,更要留意其中可有政敌亦或当下有矛盾的。
糕点如何挑选, 如何让众人宾至如归, 其中门道与如何识人、调剂下属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府中刁奴欺主,两层婆母辖制下如何掌家,奴才怂恿触碰法律捞钱……桩桩件件都有所对应。
十几载苦读圣贤书不通庶务的大人们哪里比得过自小便学管家理事的姑娘、奶奶们。
当日由皇后与长公主亲判的名单出炉,王熙凤、柳湘江、史湘云、贾探春等数十位姑娘皆在榜上。
反观几位不得志来考的大人里,贾琏堪称黑马脱颖而出。
剩下便是一位等待授予官职的同进士并一位做了二十年师爷的卷子被选中。
不少臣子心有不满,待看完卷子, 也知这些人乃实干派,想着所去之地乃新更名的茜香府,弹丸之地与流放无异, 反倒拱手道喜。
听闻自家三人皆在,王熙凤高兴之余不由偷偷问探春, “给你选的那些人家竟一个没瞧中?”
去了茜香,还不知哪年哪月能归家, 真耽误了婚事便不好再寻。
探春苦笑一声, “多谢嫂子为我费心, 那些人皆是瞧着我与庆云郡主与大房关系好才来提亲。”他们图的从来不是她这个人。
凤姐儿知她从小性子要强,文采也是三人中最好的,偏偏出身受了拖累,好容易母女得了身份, 却与贫民无异,还要受二叔风评影响。
去茜香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
“你啊。”
探春听着凤姐儿叹气,心中一暖,“嫂子还有功夫操心我,且想想你与琏二哥哥同去,祖母与大伯父那里如何交代吧。”
凤姐儿回握探春的手,并未开口说这次她与二爷同考是得了老爷的许可。
这几年跟着出席各种宴会,帮着贾琏打点上下同僚,又忙着挖来的铺子审查,凤姐儿也养出些政治素养。
当年贾琏任户部侍郎,除了有林姑父提点、帮助更因当时情势所迫下他是最好的催债人选。
虽说是陛下准许,又有九皇子总揽,贾琏到底遭了人嫉恨。
与其在户部围着银钱打转,不知何日升迁或做了替罪羊,还不如去茜香府。
赴任名单很快便定下,贾琏出任茜香府知府,那位同进士张肃被封同知,二十年师爷李无涯任通判。
王熙凤与柳湘江则是因一个成婚夫君同去,一个则因未有婚约被选中。
因茜香地大,虽是府却与一州一省无异,二人皆是通判官职,不过职责划分不同。
女子为官,哪怕是去才打下来的茜香府,亦引得士大夫们不满。
九皇子亲自下场,以大长公主与开疆拓土的庆云郡主说事,诸位不服,也可如此证明。
一个保卫北疆二十载,一个兵不血刃拿下茜香,更是让周遭几个小国称臣纳贡。
这等功绩,千古未有几人能得,让他们去,怕是尸骨无存。
偏本朝出了两位,还皆是女子。
加之剩余未分配官职的几位姑娘先留内务府,想着自家亦有女儿、孙女,只得同意。
荣国府内,贾母听闻虽有些不满,更多是感慨自己当年真的是看错了,宝玉实在不是能扛起贾府荣耀之人。
出发当日,不止出嫁女迎春夫妻到来,薛家也前来相送,惜春不舍拉着巧姐叮嘱,“莫要忘了四姑姑。”
众人依依惜别后,赴任之人拖家带口赶往茜香。
早得了消息的黛玉与萧景衍理好政务,于郊外十里处迎接。
见着一身官服的王熙凤与一英姿飒爽着同品阶官服女子下拜,“微臣王熙凤(柳湘江)见过庆云郡主,见过世子爷。”
黛玉有些恍惚,更多是压不住的欢喜,朝中允了女子为官,亲托住二人手腕,“两位大人快快请起。”
早被黛玉本事震惊的诸位武将嘿嘿一笑,拍着贾琏肩膀一副哥俩好,“知府大人来了,我们就能好好带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