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
积羽成扇 更新:2025-09-15 10:04 字数:3279
他怕他一旦问出口,眼前的大侄子就会和聊城那一晚的荀彧一样,只想独自面对着墙壁,好似多碰一下就会轻轻地裂开。
“既然是误解,公达何必自责。”顾至扶着荀攸的臂膀,让他直起背脊,
“公达若真的在意,下次我到你帐中做客,也拂袖离去便是。”
“……”荀攸被顾至这奇思妙想一哽,一时之间,竟忘了接下来要说什么。
他只得将目光转向一侧,从侍从手中取过竹篮,递给顾至:
“这是赔罪之礼……只是些许吃食,不值一哂,还请顾郎收下。”
如果是其他赔礼,顾至还真的不一定会收,但既然是吃食……
顾至看着眼前的竹篮,不由沉默。
虽然他确实喜欢美食……但是曹营的人,是不是对他有什么误解?
迟疑只持续了片刻,顾至便接过了竹篮。
美食不可辜负……就这样吧。
见他接过赔礼,荀攸神色略松。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荀攸便带着侍从离开,原路折返。
顾至打开竹篮,里面盛着两道糕点,与一只玉壶。
他给阿猊分了糕点,打开玉壶的封盖,一股浓郁的酒气扑面而来,清香而呛人。
竟然是酒?
“酒香醇烈,必是好酒。”
熟悉的声响从拱门的方向传来。
郭嘉神色倦怠,眼睛却是极亮,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上的玉壶。
“如此好酒,顾郎是从哪得来的?”
“此乃公达所赠。”
“公达?他倒是舍得。”郭嘉凑近玉壶,往壶中一看,见到了碧色且清澈的酒液,“顶好的竹叶酒。如此品相、香气,即使在荀家也不多得。”
顾至望着手中的酒壶,颇为不解。
他与荀攸之间分明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为什么荀攸如此郑重,又是行大礼致歉,又送格外珍贵的好酒赔罪。
早知道里面的“吃食”这么贵重,他刚刚就不该收下。
顾至看着手中的玉壶,犯了难。
退是不可能再退回去了,只能将错就错。可他又不会喝酒……
眼角扫到郭嘉眼巴巴的模样,顾至将玉壶递向一侧:
“我不懂赏酒,奉孝若是有意……”
“君子岂能夺人之美?”
郭嘉把黏在玉壶上的目光强制收回,
“何况,这是你大侄子孝敬你的,若是给了我,像什么话。”
听了半晌的阿猊终于忍不住询问:“为什么说荀军师是先生的‘大侄子’?他与先生又无关联。”
郭嘉的唇角挂起一道意味深长的笑:“那自然是因为……”
话未说完,郭嘉就被顾至堵了嘴。
顾至往郭嘉口里塞了个硕大的糕点,硬生生地将他剩下的话逼了回去。
“唔?唔唔?”郭嘉艰难地将糕点取下,顺势咬了一口,
“味道不错,荀家的仆从做饭、做糕饼都很有一套。”
他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嘴上却还打着趣:“顾郎果然有口福。”
“奉孝这些日子是否皮有些痒?我也略看过几本医术,可以帮你缓解一二。”
“……这倒不必。”
掂量着顾至的武力值,郭嘉决定见好就收,
“也不知这竹叶酒是何滋味。不如顾郎饮上一口试试?”
第94章 饮酒
顾至无动且拒:“我不喜饮酒。”
青色的酒液在玉壶中摇晃了一圈, 暗香涌动。
郭嘉盯着壶中的美酒,缓缓展开唇角。他的眼中带着堪破一切的了然,问得不慌不忙:
“是不喜, 还是不会喝?”
顾至面不红心不跳地回答:“不喜。”
不知郭嘉信了几分,只见他接过玉壶,手法娴熟地晃动,让酒香散发得愈加浓烈。郭嘉将壶口凑到顾至的跟前,过于馥郁的酒气顺着嗅觉直冲而上, 只是闻着就莫名令人犯晕。
这点酒气自然不至于让人醉倒,哪怕明知道这是心理作用,顾至也还是向后退了半步。
“奉孝确定要与我两败俱伤?”
郭嘉听了这话, 反而笑得更欢:“再过一年, 顾郎就要及冠, 不学会饮酒, 以后如何与人应酬?”
“白吃白拿即可,何须应酬?”
郭嘉顿时一噎,哪怕明知道顾至是在故意胡说八道, 但对方每一回的胡诌,都能精准地让他失语。
“真的不喝酒?”
“不喝。”
“一口也不饮?”
“不饮。”
“那好。”郭嘉捻起瓶塞, 将手中的酒壶盖上,
“既然顾郎不喝, 这酒就归我了。我们到别部署衙的后堂坐坐,尝一尝糕点,说一说话。”
正捧着一叠糕点吃成花猫的阿猊立时探头:“走走走!我也去。”
阿猊刚挤进两人中间, 就被郭嘉按住头上的总角。
“二公子止步。”郭嘉笑吟吟地制止阿猊,“这是长者之间的聚会,小孩子不能参加。”
阿猊不满抗议:“你算什么长者?”
然而抗议无效, 因为授课练剑的时间早已结束。
“二公子,时间已到,你该散学了。”
阿猊敢与郭嘉对嘴,却不敢和顾至呛声。见顾至站在郭嘉那一头,阿猊将眼睛睁得浑圆,带着渴求与期盼,昂首仰望:
“先生,阿猊想去。”
郭嘉好整以暇地抱着肘,走到树荫之下,耐心等待。
顾至从竹篮中又取出几块糕点,垒在阿猊面前的碟子上:
“二公子,你应当明白一个道理。”
仰着头的阿猊抱着怀中沉甸甸的漆盘,做洗耳恭听状。
“卖萌,对我无用。”
“?”
阿猊听不懂卖萌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后半句代表着拒绝。
他垂头丧气地站着,抱着糕点碟子,一步三回头。
顾至与郭嘉心硬如铁地站着,已经一人一块,开始吃起剩下的糕点,没人在意他脸上的忧伤。
刻意流露出的不舍之态缓缓裂开,阿猊面无表情地抱着糕点,默默磨牙,脚步飞快地走了。
“你对二公子还真是冷酷啊。”郭嘉嚼嚼嚼。
“不及奉孝,奉孝怕是要被二公子惦记上了。”顾至嚼嚼嚼。
两个嚼嚼嚼的曹魏谋士,带着荀攸赠送的糕点与美酒,来到别部署衙的后堂,光明正大地摸鱼吃糕点。
顾至掀开竹篮,拿出放糕点的漆盘,发现盘子底下还垫着一块缣帛。
一旁的郭嘉眼疾手快地捡起缣帛,展开:
“此酒后劲大,不可多饮,每次小半杯,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提神醒脑之效。”
念完上面的文字,郭嘉摩挲着下颌感慨:“还挺贴心的。”
不管是字条,还是美酒的功效,都展现了荀家人细致而贴心的一面。唯一的百密一疏,大概就是荀攸不了解顾至,不知道他从不喝酒。
顾至给自己倒了一杯清水,捻起一块糕点,细细品尝。
虽然郭嘉往日和他一样喜欢胡诌,但有一句话他没有说错:荀家侍从的厨艺确实很妙,不管是硬菜还是糕点都比别处好吃许多。
郭嘉从里间摸出一只酒卮,倒了一杯竹叶酒,浅浅摇动杯底。
他先闻酒香,抿了一口清酒,愉悦地眯起眼。
“配糕点哪能用水。大侄子的心意,你真的不浅饮一口?”
“我现在在吃的就是大侄子的心意。”
顾至并不上当,慢悠悠地咬着糕点,配着平平无奇的清水,
“公达特意留字提醒,‘此酒后劲大,每次小半杯’,奉孝倒满了一整杯,当心醉酒伤身。”
郭嘉不明白顾至为何经常出言提醒,阻止自己过饮,但他明白其中蕴含的关切,每回都从善如流地接受。
唯独这一次,郭嘉并没有将劝告放在心上。
“这壶竹叶酒虽然名贵,烈度与其他清酒并无不同。这样的酒,即使酒量一般的人,饮满了一壶也不会醉倒。像我这般千杯不醉的人,更难饮醉。”
顾至这才隐约地想起——古代的酒,度数其实不高。受酿酒工艺所限,此时的酒的发酵度数普遍较低。
虽然不知道具体大概是多少度,但既然曹操和夏侯惇能面不改色地喝完一小缸,郭嘉自称千杯不醉……大概,这酒也就一两度左右?
顾至嗅着清甜勾人的酒香,瞧着郭嘉惬意饮酒的模样,难得对酒的味道生出了几分好奇。
他还未喝过古代的酒,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如果是一两度的酒,也就和掺了少量酒精的咖啡、饮料差不多,他大约也是能喝的。
要不……抿一口试试?
郭嘉察觉到旁侧的目光,将卮中的酒一口饮尽,从竹篮中取出一只拇指大的玉杯。
“这应当就是公达为你准备的杯子,怎么样,要不要尝一口?”
顾至瞧着那只与现代儿童退烧药计量杯差不多大的迷你杯子,又看了看郭嘉手中那半个巴掌大的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