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作者:猫芒刺      更新:2025-09-15 10:06      字数:3662
  
  潘太太与郑蝉挑了个好日子,在过去的半月里让潘敏珏与徐柏舟定了亲,潘敏珏此番就很是高兴,亲昵贴过来。
  她稍稍歪着脸往纸上瞧,“四妹妹,我也打算开一间习字的私塾,眼下正观望着呢,正巧你先开了,我来观摩观摩,你在提字?”
  说话间,院子里淌过一阵清风,树上长满浓浓茵绿,徐怀霜提着笔思来想去,又迎头看一眼斜进院内的晴光,心中有了主意,落下二字。
  潘敏珏提起纸张念道:“昱曜......这二字都有光明之意,四妹妹这是定下书斋的名字了?”
  徐怀霜笑弯了唇,“正是,就叫昱曜斋。”
  “好名字!”徐蓁蓁猛然一抚掌,笑吟吟接过纸张斜在天光下瞧,“听着就能生出希望来。”
  妙青妙仪呈上瓜果点心,又搬来竹椅请主子们入座,徐蓁蓁掐了一瓣甜瓜轻咬,眼神瞟向徐怀霜,没几时,就凑近来低语:“四姐姐,我今日来与你说个好消息。”
  徐怀霜神色微动,噙着一抹笑望向她。
  徐蓁蓁三两下将瓜吃干净了,说道:“爹爹今晨去上朝听见的消息,因爹爹忽然回家取东西才叫我第一时间知晓。”
  “边关来报,说是烜赫将军与另一位将军在阵前擒敌,大涨了我军士气,大梁恨得咬牙,却又硬扛着不肯滚回去呢!”
  “哟,这还真是个好消息,我头先也听爹爹说了,只说这大梁心高气傲,去年被打得灰溜溜逃回去,一时咽不下这口气。”潘敏珏坐在徐蓁蓁身侧,也顺势搭腔。
  “爹爹说,大梁这样的打法太冲动,官家没了和平共处的念头,这回若是又一举击退,恐是官家要逼迫大梁向我大澧俯首称臣了。”
  言毕,潘敏珏笑吟吟望向徐怀霜,“我爹说,烜赫将军兴许生来就是成为武将的,这样一看,还真是。”
  徐蓁蓁又道:“折子上说,烜赫将军手下除了大军还有两支骑兵一支步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骑兵迅猛,步兵狡诈,擒敌这一回便是步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怀霜抿着唇笑,望进徐蓁蓁那双亮晶晶的眼,“兵书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据我所知,那支步兵是完全依照兵书来训的。”
  徐蓁蓁眨了眨眼,蓦然意识到了什么,一双眼愈发透亮,望向徐怀霜的目光里充满崇拜,趁着潘敏珏与徐文珂没注意,悄悄在桌下撞了撞徐怀霜的腿。
  几位姑娘正嬉笑着,潘敏珏倏然想去小楼上转一转,便拉着徐文珂去了。
  “四姐姐,你可真厉害。”见二人离去,徐蓁蓁贴近徐怀霜的脸,尽可能压低声音,“你先前与他互换,那支步兵可是你训的?”
  莺雀婉转啼鸣,轻风吹动徐怀霜鬓边微散的碎发,亦吹动她缥碧色的衣袂,她反撑着手,稍稍仰头轻笑,“嘘,眼下在外头,切莫声张,我也是误打误撞罢了。”
  徐蓁蓁不知该赞她什么好,只能揽紧她的臂弯,紧紧贴着她,“四姐姐这样厉害,我要紧紧跟着你,将你的本事都学去。”
  “但哪里称得上是狡诈?我可没教他们要使狡诈的手段。”徐怀霜后知后觉计较起来。
  徐蓁蓁勾着她垂下的发丝打圈,意味深长搭腔,“那......就是有人手段狡诈,将他们带坏了。”
  徐怀霜夹了块点心塞进她的嘴里。
  “四姐姐,”徐蓁蓁抖着肩笑,一张俏丽的脸笑得比花还娇,不紧不慢咽下点心,便迤逗着问:“你忙活这么些天,就不想他么?”
  徐怀霜扭头看来。
  斑驳光影下,她的眼睛益发明亮,隐隐闪动着什么,凑近细看,才知是一缕笑意,这一笑,眉毛就弯似一轮月,眼神里笼罩上一层薄薄的思念。
  她坦然道:“想。”
  第60章 乞巧
  初夏时节,请来的袁娘子因家住庄子上,心中也记挂箐娘,每日暮色四合时就往城外赶。
  她干活利索又贴心,是副热心肠,徐怀霜便使她将箐娘带来,让箐娘在昱曜斋念私塾,夜里就宿在后院,也好过来回奔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袁娘子惦记着徐怀霜的好,偶尔回庄子上,也要带上满满一麻袋杏子回来,好果子分给徐怀霜吃着玩,稍稍次一些的碾碎了酿酒。
  绿树阴浓,蝉鸣惊眠,日复一日的新蝉迭起,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晃迈进七月。
  昱曜斋有书可租,极大限度满足了坊间一些手头拮据的年轻学生,世道便是如此,人人都想争一个念书的机会,从前是买书贵,现如今能租书,便都一窝蜂往昱曜斋里去了。
  可这样的安排又变相地令其他书斋不满,有几位书斋老板仗着自己在正街开了许多年,便刻意在外头放出一些难听的话。
  譬如说徐怀霜在扰乱行情,又譬如说徐怀霜身为大家闺秀,不过是在胡乱发散善心。
  徐怀霜在几位出身贫寒的学生嘴里听了这样的话,也只暗窥几人衣袂上的补丁,不疾不徐道:
  “扰乱行情?那可真谈不上,能买得起书的学生,不会租书与旁人共用,既不会租书,就不会往昱曜斋来了,能来昱曜斋的自然都是想租书的学生,既只能租书,又怎会往别的书斋去买书?做的本就不是同一批人的生意,怎叫扰乱行情?”
  “发散善心?那更谈不上了,昱曜斋既能租书,便是为学生们提供帮助,若真要大发善心,昱曜斋何不改为送书?几位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读过来的,几位虽衣着贫寒,却肯花钱租书,足以见得几位心有盘算,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想必几位也愿凭自己的本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几位学生本就如她所说,哪怕是家世贫寒,也保持本心,至少每日都在念书。
  听她一席话顿觉很是有道理,对昱曜斋一连迭夸赞,租还过一轮书籍,忙不迭就往家里赶,期间遇上别的学生,也不忘将此话尽数告知。
  一传十十传百,来昱曜斋租书的学生一如既往的多,其他书斋传出的那些难听言语,也就悄无声息淹没了。
  租书的学生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子,而来昱曜斋念私塾的,则是十岁以下的女孩子们。
  下至四岁,上至十岁,因年龄差距有些大,徐怀霜托高梧巷徐家的西席寻了两位西席来,一位负责教授六岁以下的懵懂孩童,一位负责教授六岁以上开过蒙的孩童。
  见势头正好,徐怀霜不免又思忖起日后的盘算,一来要考虑学生们年龄渐大,该再怎样区分开,二来又要考虑一些琐碎繁杂的事。
  这日正值午晌,二位西席用过午膳便去了后院歇息,学生们也有一个时辰的午憩,二楼却隐隐传来压抑的嬉笑声。
  徐怀霜轻步踩上木梯,细细一窥,才见学生们绕成一圈,将一位妹妹给围了起来。
  有学生眼尖发现徐怀霜来
  ,忙竖起手指“嘘”了一声,笑嘻嘻朝她悄声道:“玉娘不知梦到什么,在梦里发笑呢!”
  说来也巧,二楼这些学生里,最小的竟是周玉。
  经上回的惊心动魄,周夫子夫妻对周玉已是到了恨不能就让她在眼皮子底下活动的地步,一面忧惘盯着周玉,一面也不忘蔡妙翎这位恩人。
  自第一回带着周玉登门道谢后,每逢节气与节日便又会再送些节礼过去,赶上上回端午节,又带了周玉登门。
  蔡妙翎虽娇蛮任性,但到底是心肠软,还是客气请周夫子夫妻进花厅坐,逗着周玉玩了片刻,便问:“你们这样带着她,如何好去书院教书?”
  周夫子闻言苦笑,“没办法,我是真怕了,如今是每日赶着最早的时辰出城,又赶着宵禁回来,白日就是她母亲带着她。”
  “这样岂非耽误事?”蔡妙翎听着连连拧眉,“城里私塾这样多,就没想给她送去?”
  说到此节,蔡妙翎话音一顿,蓦然忆起曾听婢女说,徐怀霜开了间租书与私塾并存的书斋,她虽与徐怀霜谈不到一处,但心中却是记挂她先前帮过自己。
  因此便向二人道:“你们可知徐四姑娘也开了私塾,我想你们也是不放心别的私塾的,但总是做这惊弓之鸟,总归是不妥的,倘或信得过,不如将玉娘送去她那。”
  周夫子夫妻回家一合计,便将周玉送到了昱曜斋。
  这厢周玉正歪在矮几上呼呼大睡,软嫩的腮肉紧紧贴着桌面,嘴角挂出一抹晶莹,时不时还哼笑两声。
  徐怀霜一时兴致盎然,也不忍其他学生扰了周玉美梦,摆了摆手使她们去睡,自己持扇替周玉扇起风来。
  俄延半晌,周玉一个噗哧笑醒,眼色还有些蒙蒙之意,一双眼珠乌溜溜的。
  徐怀霜泛起温然笑意,轻问:“玉娘梦见什么了?这样高兴。”
  周玉仰脸看她,眨眨眼,先乖声喊过人,才捂着嘴笑:“我梦见有很多坏人。”
  “坏人?”徐怀霜摇扇的手一停,眼里嵌起迟疑之色,恐她是对先前被绑一事有什么阴影,细细窥她神情,倒不像如此,过去片刻才问:“什么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