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6      字数:3690
  
  她生来就带着罪,也不想管贺元安变了心意,还是不好在人前不好对她亲近才如此冷漠。
  “娘,我们回吧。”
  白如意好奇:“如何?”
  “自然是过了啊。”几人站在宫门口看着青蓬马车一架接一架的往里进。余红卿第一次认识到了出身高门的好处。
  早上一起进宫那几位,都是城内高官之女,她们来时特别早,初选几轮都不用等,此时进去的秀女,必然要排队等候。午后都不一定能出来。
  白如意并不意外,点点头道:“你累不累?若是不累,我们一起送知礼去奉禹书院。”
  余红卿惊喜:“成了?”
  京城附近有两个书院,还有国子监。
  国子监中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然后是京城当地的举人,若有缺额,奉上大笔银子,非京城本地的举子也能入学,或是由地方官员举荐的当地俊秀。
  这里头更看重出身,非富即贵。
  另外两个书院,虞山书院距离京城稍远些,每次中榜的学子人数至少比奉禹书院少一半,因此,里面的学子都削尖了脑袋往奉禹书院挤。
  奉禹书院隐隐是三大书院之首,朝中有三成的官员都出自奉禹书院,入学不看出身,地位再高,不符合书院规矩,照样进不去。
  只是,想要入学,年纪不能超,学识不能差,还得有夫子举荐。
  刚过年那会儿,彭知礼写了三篇文章交由大舅舅,让其帮忙寻夫子举荐,但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夫子即便收了好处,看在太傅府面上,也还是要考校彭知礼一番。
  余红卿知道入奉禹书院之艰难,都想好了等彭知礼被拒绝后要怎么安慰。
  彭知礼微微仰着下巴,小小少年努力挺直脊背仰着头,勉强和余红卿一样高,此时他一脸傲然,睥睨的姿态道:“当然能成,我可是认真读了的。”
  余红卿故意道:“是谁过年那几天挑灯夜读,去走亲戚还藏一本书在袖子里?”
  彭知礼:“……”
  姐姐真不可爱。
  “姐姐肯定看错了。”
  他一直都知道读书辛苦,当初在兴安府,他是一府主官的儿子,不甘也不能落于人后。后来听说母亲要带他入京,本以为这段时间能松快几分。
  还没轻松几天,就听说母亲再不回彭家,他成了家中唯一的男人,得给母女俩依靠……只会读书的他,为了母亲和姐姐,只能拼了命的读。
  若入奉禹书院,好歹能给母亲挣几分面子。他嘴上装作一副平静模样,实则心里欢喜疯了。紧接着就是更大的压力。
  所有的学子在县试和乡试时必须回祖籍参加,而奉禹书院中的学子能避免奔波之苦,由夫子举荐直接在京城参考。
  彭家祖籍冀州,他想参加县试,必然要回冀州去考。冀州距离京城七八百里,他不可能带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奔波,若是将母女二人留在京城,他又实在放心不下。若能入奉禹书院,就不会为难了。
  但并非入了奉禹书院就高枕无忧,书院以防学子怠惰懒散,每一季度都有一次季考,但凡考得不让夫子满意,就会被劝退,若是入了书院不守规矩,或是被夫子发现品行不端,照样会被劝退……这些年奉禹书院中被劝退的学子也有不少。
  奉禹书院中人才济济,彭知礼能进去都自觉是侥幸,压根不敢保证自己能每次季考都让夫子满意,往后还得更用功才成。
  不过,这些压力,就没必
  要告知母女俩了。
  他是男人!
  可不能让家中女眷为自己担忧。
  余红卿逗他:“我没看错。”
  彭知礼眼神一转:“我带的是账册。”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上各自的马车。
  却有一人身着甲衣打马而来,白色盔甲熠熠生辉,姿态潇洒。余红卿都忍不住多瞅了一眼。
  马儿靠近,余红卿认出来是那位廖将军。
  恰在此时,马儿停了下来。
  廖将军冲着白如意拱手:“白姑娘。”
  白如意回礼:“将军有礼。”
  廖将军目光一转,问:“你们这是……准备回府?”
  “打算出城去奉禹书院。”这是件喜事,没必要遮遮掩掩。
  廖将军迟疑了下:“最近京城到处都在抓拜天教余孽,又出了几桩人命案子,只是知情人都被封了口。此时出城,要千万小心。”
  闻言,白如意还真有几分紧张。
  拜天教那一群人疯起来连自己的命都不要,真的惹不起。
  “多带点护卫成吗?”
  说了今天要去书院,若是不去,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名额飞了怎么办?
  廖将军沉吟:“本将今儿刚好要出城,可以护送几位一程。”
  白如意瞬间欢喜不已:“啊,这么巧?”她福身一礼,“那就多谢将军了。”
  “不必多礼,本将也是顺手为之。”廖将军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半个时辰后,咱们在城门口会合。”
  他飞快打马而去,身形高壮,背影□□,如山般巍峨。
  余红卿忍不住多瞅了一眼,然后回头看向白如意。
  白如意已经在吩咐车夫赶紧回府取行李。
  若一切顺利,彭知礼今儿就要在奉禹书院住下,往后每半个月回来一趟。等选完秀女,母女俩还可以搬到奉禹书院附近陪他一起住。
  白如意确实没有时间多想,不光要把儿子安顿好,她还打算尽快在奉禹书院附近买个院子,那地方的院子有价无市,早打听才能早买上。
  彭知礼这是第一回离开家中长辈单独住在外头,白如意各种放心不下,光是行李就收拾了两马车,就这,还是在彭知礼再三提醒要两人住一间,屋中地方不够宽,放不下太多东西的结果。
  不然,行李还会更多。
  母子三人拿行李时,才知白如松也在府中。
  白如松是知道外甥今日要去奉禹书院,特意告假留在家里等,他打算送外甥一程。
  这一趟当然不只是护送这么简单,当初他也受教于奉禹书院,曾经有些同窗如今在里面做夫子,他打算去叙叙旧情,顺便带外甥去拜访。
  白如意自是感激不尽。
  当白如松听说廖将军要在城门口汇合时,眼眸深了几分,瞅见妹妹那无知无觉的模样,他没有多说。
  既然妹妹不知,还是别挑破的好。
  一行两驾马车出城,廖将军还是骑马。
  奉禹书院在山顶上,附近景致特好,书院中的学子常常出来游玩,还作出了无数诗作。
  白如意没进书院,年轻时不顾及名声,如今她怕自己拖累儿子,干脆不出现。于是,带着余红卿去了旁边的腊梅林。
  梅花开得正艳,母女俩没有进林子深处,只在林子外的亭子里都等,刚刚坐下来,忽然有呼喝声传来,林子深处似乎还有人在求助,白如意下意识先抓住女儿,退到亭子之中。
  廖将军带着十多个人打马而来,白如意忙道:“廖将军,林子里有人遇袭。”
  她说话间,还朝着那个方向指了指。
  廖将军微微点头,手利落地一挥,十几个官兵一阵风般狂卷而去,直入林子深处,很快捆了五六个黑衣人,解救了俩文弱书生。
  两个书生年纪都不到二十,身着素色长衫,那是奉禹书院发给学子的衣衫。
  二人惊魂未定,脱困后再三对着众官兵道谢。
  廖将军板着脸:“是这二位女子指路,我们才能那么快找到你们。”
  腊梅林深处有一片高崖,两个书生被几人捆了以后挂在了崖上,官兵到时,他们身上的绳子只差最后一点儿就要被割断了。
  但凡慢上半刻,他们就不是如今身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而是落到山崖底下东一块西一块。
  二人真心觉得自己是死里逃生,听到廖将军的话后,立刻转身对着被丫鬟们围在中间的两位女子一揖到底。
  “多谢二位救命,小生李文理,感激不尽。”
  另一人忙道:“小生柳成西,救命大恩,无以为报,日后夫人若有驱策,只要不违律法,不违道义人伦,小生一定竭尽全力。”
  白如意不觉得自己帮了多大的忙,救人的是廖将军,她只是指了个方向而已,忙谦虚拒绝。
  她真心觉得最近京城很不太平,这天子脚下,按理应该比兴安府那些地方要安全,如今竟乱成这般。
  好在奉禹书院不让外人进,她暗暗打定主意,稍后就嘱咐儿子没事别出书院大门,有事也别出。书院另一边由上而下建了不少院子,那些院子是被圈起来的,外人进不去,就是院子有价无市,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回头想尽办法也必须要买!得尽快买!
  两个书生吓得不轻,都不敢回书院,还是廖将军派人护送了他们一程。
  二人自是千恩万谢。
  在小命面前,什么读书人的风骨,不存在的。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