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6      字数:3703
  
  贺元安侧身避让,贺元慧却不依不饶,兄妹俩转瞬之间就在院子里打了起来。
  最后,贺元慧软剑被夺,才总算消停。
  “大哥怎么有空来?”
  贺元慧没能劝动母亲,反而还被禁足,心里很不高兴,脸上就带出了几分,整个人气鼓鼓的,“你不是大忙人吗?就你这样的,谁嫁给你,都得独守空房。守活寡就算了,日子都是一个人过,不如不嫁。”
  贺元安皱眉:“余姑娘不答应与我相看。”
  “不答应就对了。”贺元慧瞄了一眼他身下某处,“嫁给你,连个孩子都没有,图什么?”
  贺元安:“……”
  “我这儿有幅画,你帮我送给她。”
  “不送!”贺元慧强调,“你敢让我去找她,我就劝她不嫁给你。”
  贺元安转身就走。
  贺元慧跳着脚道:“你能不能不要祸害人?你敢害她,我跟你势不两立。”
  *
  余红卿不明白侯夫人非要求娶的原因,原还想着下帖子约了贺元慧出来把玉佩带回去……上一次贺元慧承诺了会帮她退还。
  反正还到贺家人手里就行了。
  玉佩还没还,又收到了一幅画。
  画上是一池水,正是当初在兴安府彭府内的那个湖,边上还提了一首幽幽怨怨的诗。意在指责余红卿占了便宜不负责,又表明了非君不嫁之意。
  余红卿先是感慨于画技的高超,然后就气笑了。
  谁知道他会大冷天的泡水里?
  从来都是女子被男人看了之后非君不嫁,怎么贺元安看起来挺英武的男子,胸膛硬得能把她的鼻子撞出血,竟然也这么……放不开。
  还非君不嫁,笑死人。
  合着他派母亲上门求娶,是为了维护自身清白?
  男人有清白那玩意儿?
  白如意原是想拖一拖,好事不怕晚,女儿的婚事虽着急,却也没那么急,侯夫人都主动说可以推到七月再相看……足足两个月,若是侯府不改心意,再推俩月见面,应该也能行。
  可是,安东侯府的侯夫人对白如意下了帖子,二人一起出门喝茶这件事情被府中其他人看在了眼里。
  白如意回来后也没说是为了什么,就有人好奇。于是,在白如意去给祖母请安时,海氏当着儿媳妇的面问了此事。
  侯府想要求娶余红卿,乍一看,这确实是一门好亲事。本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可白如意心知,这事若有长辈掺和在其中,那就由不得她做主,于是含含糊糊道:“说了一些卿娘和贺姑娘之间的事。姑娘家嘛,名声要紧,所以就把下人都撵了出去。”
  海氏不悦:“你看我信不信?”
  她一拍桌子:“你和侯夫人关起门来到底密谋了什么?说!难道我还问不得了?”
  安东侯府位高权重,侯夫人平时也忙,若不是有重要的事,也不会来见白如意,俩人之前压根儿就不熟。
  白如意和侯夫人之间确实不熟,两家之间的交集就是女儿与贺元慧交好,不是她找的借口不好瞒不过长辈,而是压根就找不到其他的借口。
  她又一想,自己看不出端倪,兴许老人家火眼金睛能发现,还有,朝堂上的事情她一概不知,廖齐愿意跟她说,可两人见面的时间少。
  而且,他们俩到底还是没有熟到无话不谈的地步,有些事,尤其是事关政事,她不太好问。但祖母能知道一些朝廷中的动向……她不再隐瞒:“侯夫人想要让两个孩子相看。”
  此言一出,婆媳俩面面相觑。
  魏氏惊讶:“侯府求娶卿娘?为何?”
  她知道自己的外孙女长相好,规矩也不错。可是这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大家闺秀,倒是外孙女的出身很容易惹得旁人诟病。
  京城中许多人家都不会愿意求娶外孙女。
  海氏肃然:“侯府哪位公子?”
  白如意老实答:“侯府世子。”
  “啊?”海氏也觉得重外孙女不错,但侯府那么多的大家闺秀不选,竟然选一个身世复杂又出身不高的姑娘,图什么?
  此处没外人,婆媳俩没掩饰自己神情,魏氏也是满脸的疑惑。
  白如意见婆媳俩如此神态,心知自己的谨慎是对的。
  魏氏忙问:“那你答应了吗?哪天相看?”
  在她看来,这么好的事,女儿不可能不答应。
  白如意低下头,她的怀疑是一场乌龙,但若不是那场乌龙,怕是侯夫人一提,她就答应了。
  “没答应,我说要多留卿娘一段时间。”白如意在娘家人面前,还是有几分依赖之心,“祖母,侯夫人很热情,还亲自给我倒茶,您觉得这其中……”
  海氏蹙眉沉思,想了半晌无果:“那就先答应下来。即便相看成了,从定亲到成亲也有一两年,肯定能发现侯府的算计。大不了,到时再退亲。稍后就去回话,将相看的日子定在七月,如今最要紧是你的亲事,还有将将一个月,万万不可出岔子。”
  她看向孙女,提醒道:“今早上我得了娘家人送来的消息,兴安府的彭大人要回京述职,这几年他年年考绩都是优良,此次很可能会高升,兴许会留京,如意,你不年轻了,不能再任性妄为,知道么?”
  第71章 送母出嫁
  海氏就差明摆着说让白如意跟彭家人断个干净。
  白如意二嫁时,与潍州府私底下一直有来往。这是她前段时间跟母亲独处时自己说的话。
  当时魏氏也不是刻意打探,只是感慨一般说卿娘没有在她身边长大,但对她还算亲近……有些孩子与母亲分别久了,会不认亲娘。
  白如意那会儿也是随口一说,说自己只是没在女儿身边,并没有不管女儿,私底下有往兴安府送银子,又控诉范家人拿了银子不办事。收了那么多钱,却不肯将银子多花一些到孩子身上。
  当时魏氏就有些紧张。
  在魏氏看来,不管是送银子也好,送信也罢,只要是和前婆家来往,现婆家都会不高兴。
  白如意送银子一事,没有瞒着彭继文,只不过其他人都不知道。
  魏氏认为,彭继文不计较,那是他大度,但不是天底下的男人都这么大度。万一廖齐就在意呢?
  兴安府距离京城千里之遥,坐马车都要走上近一个月,原本婆媳俩还挺放心,认为白如意不可能与彭家继续来往。
  可如今彭家人要回京,凑得近了,白如意又是个心软的,万一分寸把握不好,惹了廖齐不满……廖齐不满是应该的,可若这三婚不成,名声会更差。
  海氏的话不太好听,魏氏觉得婆婆还说得不够明白:“不能再搭理彭家人了,知道了么?”
  白如意觉得母亲的担忧有些多余:“原先我私底下和范家来往,是因为我有个女儿在那儿。从彭家离开时,我连孩子都带上了。那宝儿是我养大的女儿,来太傅府偏门几次,我都没有让人进来,也未去见过她。”
  复选过后,彭宝儿还留在京城,就住在其中外城一间客栈里,时不时的就来太傅府找人。
  白如意从来都不见。
  她确实很容易对人心软,但对背叛过自己的人,从来都毫不留情。
  当初宝儿说要选秀,她不愿意,明明可以继续说服她,彭宝儿却选择去求老夫人。白如意到现在还记着呢。
  “你有分寸就好。”魏氏递上了一张单子,“这是府中给你准备的嫁妆。”
  这一次又准备了十二抬。
  白如意第一回嫁人,那时是私自离开。太傅府为了挽尊,大张旗鼓的给女儿准备嫁妆,准备了二十八抬,箱子都塞得满满当当,样样都要最好。这些东西没有送往潍州,只是锁在太傅府的库房里。
  她再嫁彭继文时,侯府又添了八抬。
  如今又添十二抬,由此也可看出,太傅府很重视这门婚事。
  “嫁妆已经够多,不用再添了。”白如意捏着那张纸,心里有些愧疚,她不听话,让家里长辈跟着操了不少心。
  不管祖母和母亲骂她也好,嘲讽她也罢,有事是真帮,有银是真给。
  魏氏道:“一半是从我私库里出的,一半是你祖母给的,公中出了两抬,全在这里了。我们都希望你往后的路一片光明坦途。”
  白如意不缺银子,但这些是家中人给的心意,她拿着单子起身,跪在了两位长辈面前,认认真真磕了个头。
  原本她对于祖母让女儿去和
  安西侯府世子相看还有诸多顾虑,此时也没了抵触,说到底,长辈们是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相看对卿娘更好,才会定下此事。
  于是,余红卿就被告知,七月初时,她要与侯府世子相看。
  而安西侯府等了这么久,也还愿意相看,看来对这门亲事是势在必得。
  余红卿不明白贺元安怎么说服的长辈,愣是让堂堂侯夫人愿意要一个小地方来的姑娘做儿媳妇,为此还愿意等待。
  一个月一晃而过。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