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6      字数:3698
  
  余红卿瞪他一眼,含笑起身:“贺世子,请。”
  两人一前一后往外走,廖玉珠一颗心突突直跳。
  便宜侄女不接话茬,连未来侄女婿也是这个态度,以后女儿出嫁,除非她一直守在京城亲自看着女儿……否则凭着袁六郎那样的态度,女儿受委屈是必然。
  想到那位袁家姑娘纠缠贺元安,廖玉珠头都有点疼了,两家没结仇,但绝对没有那么和睦,让贺元安替女儿出头,估计是不可能了。
  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哥哥。
  她没好气地骂女儿:“傻丫头,你气死我算了。”
  陈菁儿深吸一口气:“娘,我会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别人照顾。”
  又说气话。
  她不需要别人照顾,那以后去帮她撑腰的都是多管闲事?
  廖玉珠呵斥:“你快闭嘴吧!”
  白如意还在呢,再说下去,要把人得罪光了。
  *
  两人有说有笑往书院外走,期间又远远看到了林大同,不过,林大同没有凑过来打招呼,二人便当做没有看到他。
  贺元安的马车在书院之外,他上了马车,不放心地道:“要不还是我送你回?”
  他把人叫出来,主要是替未婚妻
  解围。
  那个陈菁儿脑子不太清楚,袁六郎对她和对妹妹什么态度都摆在面上了,她还要继续履行这桩婚约……哪怕是表面上的应承,他都不想未婚妻答应。
  余红卿哭笑不得:“送来送去好玩吗?没事的,大刀小刀还在,而且这是书院之内,不会有事。”
  读书人特别懂礼,即便不是知礼之人,装也要装出一副有礼的模样。
  光天化日,她身边带着几个丫鬟,只在书院之内,能出何事?
  天确实不早了,贺元安再不回,今儿就要被关在城门之外。
  “那我过几天来看你,到时一起去赏菊。”
  看着马车离开,余红卿才笑着往回走,念儿小声道:“我觉得贺世子特别有眼力见。”
  盼春提醒:“不能这般说主子。”
  余红卿唇角微翘,随即笑容就落下来了,林大同站在了不远处的路旁,明显已等她许久。
  林大同怕她误会自己故意偶遇,忙道:“是姑父,姑父让我给你带个信,我们就住在丙字五十六号院,表妹有空,可去探望。”
  余红卿印象之中,父亲不爱管家里的事,但如果她被人欺负的事情传入父亲耳中,父亲也会过问几句。
  正因如此,林月梅那些年并没有过于苛待她。
  “此次入京的人多吗?”
  林大同忙答:“就我们二人。”
  余红卿点点头:“有空的话,我会去探望父亲的。”
  说着,她就要转身离开。
  林大同心中很是不舍:“表妹,方才那位就是你的未婚夫?”
  余红卿大大方方邀请:“是,婚期定在明年六月,表哥若有空,也可来喝一杯水酒。对了,表哥的喜事办了吗?苏姑娘勤劳善良,是一份良缘,表哥千万莫辜负了人家。”
  林大同得知前未婚妻要成亲,心里还来不及失落,就被表妹嘱咐了这话。一时间特别尴尬。
  “苏姑娘她……已经嫁人了。”
  余红卿一脸惊讶,这还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两人在假山之中私会不是一两次,被发现的那次,确实是余红卿有意为之,念儿去假山不是偶然,而是故意掐着二人私会时出现,然后故意叫来了人捉奸,她才好顺理成章退亲。
  未婚夫妻之间解除婚约,若不说明是谁的错,男人都会以为是女子身上有什么不妥当才会被退亲。余红卿什么都没干,对不起她的人明明是林大同,她才不要背这个黑锅。
  她以为自己退亲之后,林大同应该会娶苏芸儿……两人似乎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苏云儿对林大同那是势在必得。
  林大同见她惊讶,怕她以为自己是负心汉,忙解释道:“是苏姑娘找好了下家,主动退了我们俩之间的婚约。”
  余红卿讶然。
  这话说的,好像是苏芸儿移情别恋了似的。
  她到底是憋不住,问:“口头婚约吗?”
  苏芸儿为了和他在一起,完全是豁出去了,连名声名节都顾不上。所谓找下家,多半是林家长辈不表态,她看不到嫁给林大同的希望……甚至是林家长辈逼迫其另嫁他人。
  林大同脸色青白交加。
  余红卿又觉得没意思,她也不是什么正直无私之人,说得多了惹人嫌,于是告辞:“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表哥自便。”
  再次回到彭知礼的院落,得知廖齐去后山摘花了,廖玉珠被女儿伤了心,已带着闺女回房。
  “估计是又在教闺女。”
  余红卿心头有事,到底是说了范继海住在丙字院之事。
  从山顶往下,院子分为了四段,靠近山顶是甲字院,山脚底是丁字院。
  甲乙丙丁等级分明,就如书院内弟子们的学堂一般。
  越靠前,院子的位置就越好,价钱也越高。
  白如意有些疑惑:“当年我给的银子大半都被他还给了你,他们又是从哪儿来的银子住书院内?”
  从家乡到京城这一路的盘缠应该能凑够,可想要住在书院……即便是租,对于范继海而言,也不是一笔小数。
  “我没问。”余红卿强调,“报信的是林大同,我不好多问。”
  白如意赞同:“对对对,离他远点,能不说话就别说话。”
  第99章 辞别
  在白如意看来,女儿与贺世子之间感情不错,而侯府也着实是一门好亲事。
  她也没想到范继海和林大同还会到京城来……当年的那些人和事,白如意已不愿再回想,唯一求的,就是希望两人的出现别影响了女儿的亲事。
  对于余红卿而言,她希望此生都再不要与林大同见面,但亲爹到了,该见还得见。
  于是,她挑了一个学子们正在学堂的时辰去了丙字院。
  范继海不在。
  邻居院子里有人……像这种院落中,一般都有学子的家眷,有些是学子的长辈,有些是学子的妻儿。
  “范夫子去讲学了,不在家里。”
  那中年妇人说着话,眼神还打量着余红卿浑身,瞧她满身华贵,笑盈盈问:“你寻范夫子何事?”
  余红卿转身:“多谢大娘告知,那我稍后再来。”
  妇人惊讶:“你和范夫子的口音很像,是同一地方来吗?”
  余红卿刚才是故意带上了一点潍州府的口音……好在当初入宫选秀时,她就跟着嬷嬷学了官话。方才妇人那眼神,好像她和范继海之间有一些不可言说的二三事似的。
  别看范继海人到中年,但他并未发福,浑身气质又儒雅,就是走起路来有点跛。听妇人唤他夫子……说不准,这个不到二十就中了进士的乡下人,兴许已做了奉禹书院的夫子。
  奉禹书院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书院。
  范继海能进来,余红卿并不意外。他当年那么年轻就能考中进士,后来那些年一直都在书院之中讲学……只是,白如意肯定很意外,得赶紧把这事告诉她。
  *
  白如意确实很惊讶:“啊?”
  余红卿不说话。
  白如意若有所思,扶着肚子转悠了两圈:“有可能的,奉禹书院为了教出优秀的学子,选夫子从来不看家世门第,再好的出身,也要有相匹配的学识才会出聘书。当年……”
  她一脸怅然。
  若是范继海一无是处,当年她也不会看上他,更不会在看他断腿就愧疚到陪他一起回乡成亲。
  当年他断腿时,正是她和家里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而在那之前,范继海已经被发配到偏远小县做县令,兄长和父亲已承认是他们所为。当时她勃然大怒,认为父兄不该徇私,还撂了狠话,说了诸如范继海即便去小县她也还是会同行之类的话。
  结果,一转头范继海就断腿了。
  变成了残疾,连偏远小县的县令都做不得。白如意下意识认为是家人所为,满腔悲愤,以为和家中人无法沟通,一怒之下,收拾了细软送范继海回乡。
  当时她心有怒火,年轻时想法不那么周全。以为自己离京会让家人伤心……拿自己的不听话来惩罚家里人针对范继海。
  后来她从潍州府回京后,才知道范继海的腿压根不是太傅府算计。
  至于是谁打断了他的腿,她不知。
  潍州府一行,让她对潍州对范继海一家都失望透顶,回京后即便得知真相,也懒得查当年之事。
  “你父亲有大才,当年就得过书院山长的盛赞。”白如意坐了下来,“也正是因为山长的赞誉,我才会注意到他,太傅府将他弄到偏远小县时才会那般顺利……因为想他倒霉的不只是太傅府,断腿之事,也是因名声过盛之故。”
  余红卿暗自咋舌。
  她是真没想到当年范继海在京城有这么大的名气。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