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6      字数:3702
  
  廖玉珠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本来她就准备了小厨房,赶在年前让小厨房的人准备了一些食材,过年当天,在小厨房做年夜饭。
  关于小周姨娘身边养着的丫鬟是男扮女装一事,只有母女二人知情。
  但是其他人也不是瞎子,尤其是陈青山,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府中的气氛不太对劲,舅舅舅母待他看似和从前一样,但好像又有些不同。
  不在一起过年,更是说明其中有事。
  陈青山过完年十六岁,要参加来年的县试,书院的夫子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多半能榜上有名。
  也就是说,年后如无意外,他就能有秀才的功名,母亲的意思,等考中秀才,就会着手帮他说亲。
  他不太想娶妻,只一心想有个功名。
  可是,家中出了事,他却被蒙在鼓里,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陈青山想要去问母亲,但知道问了也得不到真相,问舅舅舅母,他又问不出口。
  母亲从来都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如果是舅舅舅母理亏,府中不会是如今局面。得知全家年后就要搬出将军府,他再也坐不住了,拿着文章跑去彭知礼的院子。
  明面上是求教……别看彭知礼年纪小,但人家有功名,学识比他厉害。
  读书嘛,达者为先。
  彭知礼认认真真看了文章,说了自己的见解。可一看陈青山魂飞天外,他只好放下手里的文章,问:“表哥,你在想什么?”
  陈青山只
  分了一点心思听表弟说话,原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话头递到跟前,他小声问:“你有没有觉得府里的气氛不对?”
  彭知礼一脸的茫然:“啊?”
  其实他有察觉到。
  不过,他是廖齐的继子,在有一半廖家血脉的陈青山面前,可不敢以主子自居。
  至于到底出了何事,他想找姐姐打听,奈何姐姐太忙,他原本打算等年夜饭时抽个空问一问。
  “有这回事?哪里不对?”
  陈青山小声说了自家单独过年的事:“将军府主子不多,舅舅一向看重我娘,前些年我也在将军府过年,那时候是一家子一起……我不是说舅母拿我们当外人,而是我娘她……过年了都兴致不高。”
  不应该啊。
  姐姐的婚期定在二月,不说姐姐和未来姐夫两人之间的感情,陈家能够与侯府结亲,怎么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不至于大过年了还哭丧个脸。
  “那应该大概可能是真的有事情瞒着你。”彭知礼不想深究其中发生了什么,转而道:“我这也烦着呢,彭家那边叫我去过年,我不想去,但我祖母勒令我必须去……”
  陈青山听不下去,他还一脑袋烦恼呢,哪儿帮别人分忧?
  而且,清官难断家务事,彭知礼在哪儿过年,他实在是出不了主意。
  *
  彭知礼无处询问,问到了余红卿跟前。
  余红卿心头就有点纠结,这事好说不好听啊。主要是彭知礼年纪小,可能懂得男女之情,但万一这事让他移了性情怎么办?
  彭知礼见姐姐不肯说,愈发好奇。
  “你告诉我嘛,我保证不告诉外人。”
  余红卿:“……”
  她小声提了小周姨娘身边那丫鬟是男扮女装。
  彭知礼先是一脸茫然,想明白其中关窍后,面色一言难尽。
  “这这这……这未免也太胆大了。”
  谁说不是呢。
  “都被发现了还不肯把人送走?”
  余红卿颔首。
  彭知礼突然想起来陈青山说他娘大过年的郁郁寡欢,摊上这种事……谁高兴得起来?
  这么一看,彭家的长辈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忍受。彭知礼一时间还有点儿欣慰,随即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脸。
  余红卿瞅他:“你傻了?怎么自己打自己?”
  彭知礼打了个哈哈:“爹让我回去过年,还让我带上你一起。我打算初二回去……”
  余红卿打断他:“你自己回,我就不去了,人家正烦我呢。大过年的去彭家,会扫他们的兴。”
  彭知礼想了想:“我觉得他们应该会待你很客气才对。”
  在书院之中这大半年,彭知礼那种读书人的清高渐渐淡去,变得务实,变得势利……不是他势利眼,而是懂得了权势对人的重要后,愈发能看懂人心。
  姐姐以后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彭家虽然也和安西侯府扯上了关系,但彭宝儿只是一个妾,远远不如世子夫人来的尊贵,她和世子夫人之间的距离,大概就是星星和月亮……完全不能比。
  余红卿笑了:“我又不打算和彭家深交。”
  彭知礼就是随口一说,他自己都有点烦彭家人,当然不会逼着姐姐和彭家交好。
  年夜饭时,老人家终于从佛堂里出来。
  白如意早就知道老人家要吃年夜饭,特意让人给她准备了一桌素斋。
  是的,哪怕过年,老人也要吃素。
  周氏笑眯眯的,取了两套首饰,母女俩一人一套,还给彭知礼准备了笔墨纸砚。
  晚辈收长辈的年礼,是要磕头的。
  姐弟俩磕头,周氏笑盈盈接了礼,还亲自扶了余红卿起身,又握着白如意的手:“我儿有福,得了你这个媳妇,一年就儿女双全。”
  言下之意,她拿余红卿姐弟俩当亲生的孙子孙女。
  白如意心下有些感动,过门大半年,婆婆从来没有给她添过堵,反而还帮她解围……她刚过门那会儿,看见和善的婆婆,还以为婆婆是装出来的善解人意。
  “是我有福气,得了将军真心以待,又得了您这样和善的长辈。若不是到了将军府,我……我还跟那无根的浮萍似的。”
  白如意这话有点夸张,无论如何,太傅府总不会撵她走,她始终都是有家的。只是,难免会有些孤单。
  周氏握着儿子和儿媳妇的手合在一起,嘱咐道:“以后你们夫妻好好过,互相照顾,互相理解,和睦相处。”
  白如意含泪嗯了一声。
  廖齐却觉得母亲这嘱咐的语气有些不太对:“娘,您得看着我们,万一哪天我们吵架,还得您帮着说和……”
  “你敢跟媳妇儿吵架?”周氏笑吟吟,挥了挥手,“年后啊,我想挑个日子搬去庙里。当然了,得是卿娘出阁后。留你们在府里,我没什么不放心……”
  眼看儿子不乐意,她强调,“我又不是不回来,只是想去庙里多住一段时间,逢年过节,该回还是回。”
  廖齐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您是觉得住在府里会给我们添乱?”
  周氏笑容满面:“我早就想去住庙里,与这个没多大的关系。”
  那就还是有关系嘛!
  余红卿若有所悟,应该还是和小周姨娘跑去找她有关。
  周氏的存在在旁人眼中,就是一个可以压制住廖齐和白如意的长辈,想要教训这二人,找她就行。
  偏偏周氏很烦这些杂事,她也不希望自己被利用,所以,能躲就躲,府里躲不住,干脆躲到庙里去。
  第107章 动手廖齐当然要劝。
  廖齐当然要劝。
  周氏却是难得的强硬,打定主意要走,谁都劝不住:“下半年出门,如意也生了,到时……”
  “到时您可以留在府中含饴弄孙。”廖齐忙接话。
  “我又不会带孩子。”周氏笑了,她出身差,家中只是小商户,养孩子的方法和大户人家完全不同。
  她留在府中,可能会看不惯儿媳妇养孩子的一些做法。但是儿媳妇出身太傅府,前头养大的一儿一女都聪慧机灵,尤其是余红卿那个姑娘家,独自一人在生父身边长大,竟然也能参选秀女,还被侯府世子看中求娶为妻。
  如果廖府子孙也能像这姐弟二人一般,那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对了,过年祭祖时,给卿娘上了族谱吧。至于知礼……看他自己,若是不愿,也不必强求。”
  彭知礼愿意的。
  父亲有了其他子嗣,又再一次定了亲。彭知礼在彭家人刚入京那会儿回去,明显能感觉到全家对他的重视,如今嘛……便有几分怠慢。
  关键是彭府上下没有几个机灵的,一群拖后腿的,和他们做家人。彭知礼时常需要提着一颗心,生怕自己懵懵懂懂就被牵累了。
  大年夜,多数时候都是廖齐夫妻俩在劝周氏留在府中……但其实也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感,说到底,周氏搬走,那是下半年的事。
  还有半年呢,兴许在这半年之内,周氏又改主意了也不一定。
  大年初一祭祖,余红卿改名为廖红卿,彭知礼到底还是没改名。
  至于缘由,余红卿没问。
  彭知礼已经是秀才,做出任何决定,都有他自己的考量。
  从初一起,世上没有余红卿,只有廖红卿。
  改名时,白如意还特意派人跑了一趟奉禹书院,将此事告知于范继海。
  大过年的,范继海身边只有妻子的娘家侄子。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