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7      字数:3738
  
  贺元慧一日不是皇后,事情就还有变数。万一呢?
  宫里的事情千头万绪,贺元慧说到底也才十几岁而已,忙得团团转,还是抽空见了廖红卿。
  由于皇上临终之前早有安排,该杀的人头早就杀过了,血腥让大臣们格外清醒。此次新帝登基,没有出任何岔子,原先的太子早在年前就被封为忠王,皇上临终前有口谕,让忠王阳春三月时启程去往封地。
  贺元慧再不复原先的活泼,变得稳重,廖红卿进殿,看到长长作案后端坐的三皇子妃,未来的皇后,浑身都是不符合年纪的肃穆威严,廖红卿都有点不认识她了。
  “臣妇见过娘娘。”
  廖红卿跪地行了大礼。
  贺元慧起身上前,弯腰扶她:“卿娘,你快起来。”
  她脸上不复原先爽朗的笑容,眉眼一片郑重之色,廖红卿细瞧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没变。
  皇上驾崩,举国哀痛,可不敢在这时候欢喜。
  “娘娘近来可好?”
  贺元慧早已挥退了宫人,但殿中还是留着好几个人,她揉了揉眉心:“有点累。”
  廖红卿想说忙过这一茬儿就好了,话到嘴边变成了:“娘娘要保重身子。”
  两人聊了半天,又好像没聊。
  但能够见面就已是很值得欢喜的事。
  *
  出宫时,廖红卿和顾氏同坐。
  顾氏昨儿见了女儿,但身边人多嘴杂,那些宫人也不知道是谁的眼线,母女俩之间没能说上贴心话。
  “娘娘有事吩咐么?”
  廖红卿摇摇头,长叹一声:“看着挺疲惫。”
  顾氏无奈:“才迁宫,事情多。”
  先帝的后妃还在后宫之中,还没挪走呢。人多事多,眼线也多。累是必然的,没有个一年半载,估计都理不通宫中的那一摊事。
  廖红卿小声道:“母亲,我心里有点难受。”
  贺元慧本身是很向往自由自在的女子,身在侯府,已背了不少约束。原先做皇子妃,廖红卿还安慰她等去了封地就能自在,如今一下子住进了宫里……在外人眼里,这是天大的福气,但凡贺元慧敢表露出半分不愿意,那就是不敬皇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顾氏拍了拍她的手:“元慧有福。”
  廖红卿提醒:“母亲,不能直呼娘娘名讳。”
  顾氏:“……”
  “对!以后咱们府中上下更要谨言慎行,不能给娘娘寻麻烦。”
  *
  皇上驾崩,也没影响犯官家眷离京。
  顾氏之前没有去大牢里探望母亲,此一分别,大概此生都再也见不上面,她因为要去宫中跪灵,去城门口等着见人就太迟了,于是,天不亮,顾氏就去了天牢门口等着。
  来送别的不止顾氏,大多数都只派了管事过来,少数家眷有亲自过来。
  顾氏倒是不怕,这些家眷中有不少都是受牵连的,本身很无辜,皇上也并没有不许人送别。
  母女相见,未语泪先流。顾老太太短短两三个月里苍老了十岁不止,她对女儿有怨,心中也有谢意。若不是女婿派人打点,她可能都活不到出天牢。
  “清儿……”老太太想要握女儿的手,可是身上带着枷,“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
  第156章 少年人心动
  老太太涕泗横流,整个人狼狈不堪,口中一直在认错道歉,太过慌乱急切,加上头发凌乱,整个人疯了似的。
  顾氏从记事起,母亲就是个体面人,从未看见过她这副姿态,一时间心中复杂难言。
  现在知道错了有何用?
  大错已铸成。
  皇上不会因为他们知错了就原谅,顾氏眼泪落了下来:“娘,你听我说,我已让人打点了那个姓刘的押差,回头他会照顾你们。这一去,您保重身子……”
  老太太苍老疲惫成这样,接下来还有几千里的路要走,都不知道能不能到地方,即便能到地方估计也活不了多久。而且身为犯官家眷,哪怕死了,也不可能再回京城。
  想到此,顾氏特别难受,眼泪滚滚而落。
  母女俩相对而哭,但也不能哭太久,一个要忙着进宫哭灵,一个要启程出京。
  老太太哭到站不住:“我不想走,那么远,我走不到的……你想想办法……清儿,有人在换人犯,你想想办法,我年纪一大把了,这一去只有死路一条……”
  顾氏原本很是悲痛,听到母亲这话,悲痛和愁绪瞬间消散了大半。
  换掉
  天牢里的犯人,确实有先例,可这世上的事,做了就会留有痕迹。如今贺元慧即将做皇后,那么多的人盯着安东侯府。顾氏怎么可能在这紧要关头做此等杀头的大罪?
  就当她不孝!
  她不可能为了母亲不顾安东侯府上下的生死,女儿是皇后,若是她犯下大错,女儿的一生也要毁了。
  顾氏闭了闭眼,冷静地问:“谁被换掉了?”
  老太太卡了壳。
  即便有人犯被换,也不会闹出来,老太太纯粹是随口一说。
  顾氏对母亲愈发失望,转身上了马车。
  犯官家眷往京城外走,顾氏往宫内走,自此分道扬镳。
  整个正月都不平静,等到廖红卿闲下来,已入了二月。
  春日里风光正好,顾氏感觉府里过于压抑沉闷,让两个儿媳带着孩子收拾行李去郊外的庄子上。
  廖红卿这一去,倒发现了一件稀奇事。
  起因是彭知礼知道了姐姐到了安东侯府的庄子上后,说是要带着同窗一起来踏青。
  廖红卿当然很愿意招待弟弟的同窗,但也实在怕了周明跃那样的人。
  白梅花是拜天教内的人,但周明跃不是,而且他对于妻子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知情,真的是因为对其一心一意所以才违逆长辈执意求娶。
  后来白梅花被抓,周明跃还不相信,甚至求到了安东侯府,说是想见一见她。
  对于一个通晓律法的读书人而言,这番所作所为很不理智。他可能把自己也搭进去。
  贺元安没有见他,周明跃后来被同乡和同窗劝了回去。
  “姐姐放心,这次不会出那种事。”
  小小少年今年都十五了,身量比廖红卿还高半个头,看着来颇为稳重。
  廖红卿询问:“只有同窗,还是有同窗的家眷?”
  彭知礼脸一红:“有家眷。”
  廖红卿一看他这神情,立马察觉到了不对:“什么样的家眷?多大年纪?”她怀疑这小子春心荡漾,怕寻根究底把人给吓着了,解释道:“你说一下年纪,我好招待嘛,免得怠慢了客人。”
  “是表姐妹二人,就比你小几岁,都是我同窗的妹妹。”彭知礼强调,“我是邀请同窗踏青采风,同窗顺便带上她们出来游玩。”
  廖红卿颔首:“我知道了。”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彭知礼连同陈青山一起,邀请了两位读书人登门,都带着妹妹,一个哥哥曲周,妹妹曲婉儿,还有个姓袁,妹妹袁梦月,她兄长袁林几人中年纪最大,看着格外稳重。
  廖红卿一眼就看得出,彭知礼对那个姓曲的姑娘明显要在意些。
  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廖红卿准备了好多瓜果点心,二人边吃边聊,说话很有分寸。
  曲婉儿长相明艳,说话做事大气,她来自明州,陪同哥哥住在奉禹书院,兄妹两人双亲早逝,在族中不太受人看重,好像还被人欺了。曲周很有才华,在夫子兼未来岳父的举荐下入京,费了一通波折,总算入了奉禹书院。
  别看曲婉儿年纪小,她当着兄妹俩的小家,今日登门,还带了些礼物。
  “听说世子夫人原先在潍州府长大?”
  许多人在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以后就不愿提曾经的过往,廖红卿倒是一脸坦然,那是她的来时路,于是点了点头。
  “明州偏远,入京就要从潍州府路过,小时候我去过潍州府,还从奉贤书院外路过呢。”
  廖红卿讶然:“真的?”
  “是啊。”曲婉儿笑着道,“我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与住在奉贤书院里的世子夫人结识,否则,怎么也要进门去拜访一二?”
  几人所在的位置较高,是新搭出来的亭子,能够将半个庄子尽收眼底。站在合适的位置,还能看得到在底下泼墨挥毫的三人。
  只是离得远,三人只有巴掌大。
  “来之前,我以为夫人会很威严,没想到这么好相处。”曲婉儿笑看向表妹,“表妹还怕么?”
  袁梦月摇摇头,她一直没说话,吃得脸颊鼓鼓。
  廖红卿难得和比自己小的姑娘相处,这二人的性子活泼,和府中的沉闷完全不同。
  看得出来,曲婉儿很会表现自己,也有意亲近廖红卿。
  “这庄子的景致真好,我得多瞧几眼,兴许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
  说话带着几分试探之意,她想看看廖红卿还会不会邀请她登门。
  廖红卿笑了笑:“京城内都是各种高门大宅,出了城门,越往外走,风景越好。这景致并不难得。”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