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作者:
倾碧悠然 更新:2025-09-15 10:17 字数:3709
她真的是个很坦荡的女子,不觉得和离是什么丢人的事,也可能是她早就知道和离的后果且坦然接受。
换句话说,范家给她的伤害太深,让她宁愿承受和离后异样的目光也要远离他们。
她铁了心要走时,坐下来与他好好的谈了谈。
范继海接受不了,天上的明珠都落他怀里了,如今这明珠要跑,他哪里舍得?
又慌又乱又不舍之下,便干了糊涂事。听从了母亲的提议,不让她带走孩子。
白如意有多疼孩子,母子俩都看在眼里。他们以为白如意会为了孩子妥协,结果,她说走就走。
范母还
怕她派人来偷孩子,还撂下了话,如果她敢偷偷来看孩子,或者试图偷偷带走孩子。范家人不知道便罢,知道后一定会把孩子远远送走,让她一辈子都再也找不到。
廖红卿听完,恍然大悟:“所以,你们还给我改了姓?”
大概改姓是小时候的事,也可能范继海搬入城里时,就已明确了廖红卿的身份。旁人眼中,廖红卿是范继海姐姐的女儿,整个书院那一片的人,都不知道廖红卿是范继海的血脉。
不明就里的外人来打听范继海的女儿,就会发现查无此人。范家养了个姑娘,却是个外姓女。
范继海狠狠抹了一把脸:“我那是一时糊涂。想要惩罚她的绝情……她不要我就算了,怎么能连孩子也不要?我不相信她不要你,如果她想找孩子,肯定会来问我,那样我们就能再见一面……她已不再回头,我却不相信,还以为见了面就有和好的机会……我对不住你。”
父女之间从来没有坐下来谈过心,廖红卿没出声,只给他续了杯茶。
有些事情,说出来会更伤父女之间为数不多的情分,可范继海谈性上来了,实在憋不住。他自虐一般地想让女儿认清楚他到底又多卑鄙,深吸一口气道:“我知道她们婆媳故意孤立你,还卑劣的想着,她们对你不好,整个范家只有我对你好,你就会更亲近我几分。”
说到这儿,他惨笑一声。
“你真的是她的女儿,跟她特别像。看着温和,身上无刺,实则多情又无情。我私底下经常给你银子,你却从来都不觉得我好,走得头也不回,连封信都不肯送回去。”
廖红卿垂下眼眸,若是没猜错,她离开时范继海递出的那个匣子,也是希望她对他这个父亲多几分眷恋和不舍。
说得更功利一些,范继海知道她这一去,日子不会差。与她拉近关系,有益无害。
“就连我给你匣子,也是希望你回头看我一眼。”说到这儿,范继海满脸自嘲,“我永远都是这样,自诩聪明,却时时刻刻都在后悔,总是在事发后才后知后觉尽力弥补,看到他们孤立你,我就想着,你比我小时候好多了,至少衣食无忧,还有人给你银子买零嘴……”
范继海不知是第几次深吸气:“卿娘,我活了大半辈子,都还活不通透,如今……我只希望你以后好好的。不要因为我和范家的人费心,整个范家上下都不值得你多花心思。”
廖红卿瞄他一眼:“父亲不会是在又一次以退为进吧?”
“不是!”范继海喝了一口茶,“以退为进没有用,我在你们母女身上退了那么多次,从来没得你们进过,所有的筹谋算计都是一场空。”
他站起身,“今日来,就是想跟你说一声对不住,以后我会约束好她们。若是她们再来求你,不用给我面子,直接把人撵走,这是给我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若辖制不住婆媳俩,那我就带一家子回乡。此后一生,都再不踏入京城。”
语罢,转身离去。
廖红卿没有劝。
转过身往外走的范继海没听到身后有挽留的动静,唇角又露出一抹苦笑。虽没有指望过得到女儿的原谅,但还是忍不住奢望。
果然,这丫头从不心软,就和她娘一样。
也好!
不心软才好!
心软的人易受委屈,易吃亏。
*
范继海难得进城一趟,出城时买了些城里独有的点心。
回到家中,婆媳俩都在厨房之中,应该又在做家乡才有的吃食。
婆媳俩经常思乡,但却不愿意回乡。
范玉华看见父亲回来,急忙迎上前接过父亲手里的黄纸包。
“爹,您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才回?”
看到儿子脸上的关切,范继海心软了软,若是从前,他会帮着遮掩婆媳俩的所作所为,但如今儿子虽未成亲,却已成人,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去了一趟侯府,你母亲糊涂,我得跟侯府世子解释一二。再是一家人,也得有分寸,做得过了,就该道歉。”范继海带着几分说教之意,“哪怕是亲生的兄弟姐妹,也不能让人长期吃亏。互帮互助,才是长久之道。”
范玉华低下头,他很后悔自己年幼时不懂事听从了母亲的意思与姐姐疏远,这其中除了不能占姐姐便宜的懊恼,还有几分真切的歉疚。
有些道理要长大后才明白,孩子幼时受到的伤害,需要用一生来修复。姐姐如此冷情,对谁都不亲近,症结多半就是小时候被孤立得太多。
“可我帮不上姐姐。”
“那就别沾边,别让你姐姐为难。”范继海认真道:“像你姐姐那么聪明的人,如果她真的在意你,真的想帮你的忙。在你遇上难处时,她就不会避着你。若是不愿意与你亲近,连面都不多见……成年人了,要懂得看出别人的拒绝。不要不识相,明白么?”
范玉华半懂不懂:“我是奢望过娶出身良好的女子,但也不是非娶不可。并没有非要姐姐帮忙牵线。”
说句不好听的,媳妇家世太好了,他得处处哄着。一辈子那么长,想想都累。
娶高门女子有好处,但与门当户对的女子结亲,也并非就没有益处。
夫妻两人互相尊重,互相帮扶,其实也不错。
他之前真心想要娶那位姓李的姑娘。
“爹,你能不能赶紧把婚事帮儿子定下?”他看了一眼厨房,“婚事一日不定,母亲和祖母就……”不消停。
他希望姐姐拉自己一把,可按照母亲和祖母的做法,早晚会把本就不亲近的姐姐推得更远。若是侯府计较起来,出手针对他们兄弟,兄弟俩捆在一起都没有半分还手之力。
范继海深以为然:“明日我就出去找媒人,若是快些,后天就可以开始相看。一辈子太长了,人心易变,不要觉得合适就行,还是得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和对方姑娘相守一生。一旦答应了亲事,就要为对方负责。自己选定的人,就不能让旁人欺负了她……免得抱憾终身。”
范玉华不是三岁孩子,从潍州府到京城,他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地听说了不少当年长辈之间的恩怨。
母亲和当年那位才貌双绝的京城第一美人自然是没法比的。
“父亲还觉得遗憾吗?”
“只是后悔,后悔没有好好待她。”范继海叹气,“也后悔没有照顾好你母亲,让她对我没有半分信任,你母亲固然有错,可人非圣贤,谁没错呢?我也错过。”
范继海在女儿面前云淡风轻地表示管不住婆媳俩他就收拾行囊回乡,他已入了京城,在京城这几年,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好不容易走到如今,在书院中也有了几分地位,不算是最差的那种夫子了,他又怎么舍得放弃如今这一切回乡去?
“你若不想回乡,就帮我盯着她们。别让她们再做蠢事。”
范玉华:“……”
京城繁华,父亲在此地位不高,但得人尊重。
虽说父亲的身份在哪儿都得人尊重,可是潍州府的学子和京城的学子完全不一样。
潍州府的学子出身一般,而京城内,兴许他走出去,看在父亲面上与他打招呼的就是尚书之孙。
高官之子都会对他客客气气,这份殊荣,在家乡肯定得不到。
想到母亲和祖母搞事的精力,范玉华压力很大:“儿子怕是盯不住。”
范继海无所谓地道:“那就是天意,老天爷都觉得我们该回家乡去。”
第182章 父爱子范玉华不想回乡。
范玉华不想回乡。
见父亲回房后,他立刻跑进了厨房,将父亲的意思说了。
“娘,你以后千万别再去找姐姐。至于我和弟弟的婚事,父亲会作主。”
林月梅没好气:“我这都是为了谁?”
“知道你是为我好。”范玉华记得团团转,“可…
…”
林月梅一把将儿子推了出去,“大男人别往厨房里钻。至于你的亲事,我自有打算,放心,我不会害你。”
范玉华:“……”
又是这样。
在母亲的心里,他们兄弟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兄弟俩的想法只要和长辈的想法相悖,那就一定是错的。
他早就想娶李家姑娘,可母亲就是不松口。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 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