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作者:蕉三根      更新:2025-09-15 10:25      字数:3811
  
  明绰有些失落地最后看了六娘和她的孩子们一眼,又朝袁綦道:“这些百姓就有劳少将军费心了。”
  袁綦忙低头领命:“是!”
  袁煦已经把自己的马牵来,扶着明绰上了马,不多时便回到了主营。王藻挨了军棍还没好全,听见袁煦来了,瘸着腿都要来迎,似是想告上一状,但看到袁煦恭恭敬敬地把那美人儿扶下马,唤了一声“长公主”,便愣在了营前。
  大雍没有第二个长公主。
  底下的将士把这美人儿献上来的时候他起过色心,甚至想先自己享用一番再去给主将。就是因为当时明绰的态度太从容了,他被她身上的气度震慑住,才去跟袁綦提了一嘴。后来袁綦把他打了一顿,他心里不服,觉得是这美人儿告状,还趁袁綦不在去骚扰过一回。
  但是长公主就这样经过他身边,眼神都没有多给一个,反而是袁煦,看着他跪倒在地抖若筛糠的样子就变了脸色。王藻是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当即问也不问,朝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马上就有人把王藻拖了下去。
  明绰听见动静才转回头来,人已站在主将营帐前,呼唤袁煦:“伯彦?”
  “来了。”袁煦面不改色地跟上,手背在身后,朝袁綦做了个手势。袁綦脚下顺溜地转了个弯,跟着那两个拖走王藻的人下去了。
  明绰还是当做没看见,抬脚进了主将营帐。袁煦跟在她身后,重新放下了门前厚重的毛毡帘子。
  袁綦再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袁煦让长公主住在主将营帐里,让弟弟跟着他挤挤。袁綦倒是没意见,但他有个东西想送给长公主,所以又回来了一趟。进门之前仔细检查了一下袖口和衣摆,王藻那厮挣扎得厉害,血溅得到处都是,也不知道有没有弄脏。等到确认身上是干净的,才在帐外唤了一声:“长公主?”
  明绰的声音马上响起来,请他进来。但是声音带着鼻音,似是在哭。等袁綦进来,她已经抹干净了脸,就是眼睛还红红的,对着他露出了一个微笑:“这么晚了,少将军何事?”
  袁綦看着她一双哭红的眼睛,神色似是不忍,低下了头,什么也没说。
  看来兄长也没有借兵。这一点袁綦不意外,兄长自己还没从汉水大营动身,就已经快马加鞭急报建康,等陛下的令。
  陛下若是愿意出兵相助长公主,那他们兄弟自然别无二话,洛阳也好长安也好,都是长公主一句话的事情。但长公主不愿意这么做,她只想私下借兵回到洛阳,决不能让人知道。堂而皇之地带着大雍的兵马去打自己的儿子,无论她有多么正当的复仇理由,这件事情都会变成两国之间的征伐。赢也好输也好,从开战那一刻起,她的儿子就不会再认她,大燕的朝臣们也不会再忠于她。
  另一种情况,就是陛下不愿意出兵相助,命他们立刻送长公主回朝。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从袁煦那一道急报从汉水大营出发开始,长公主就注定回不去儿子身边了。
  此局无解,所以袁綦也不知道能怎么劝慰,半晌,从腰上解下了佩剑,双手呈上,递给了明绰。明绰一愣,抬起眼睛看着他:“这是……?”
  “这是当年末将去长安,大燕天子所赐鸿鸣剑。”袁綦小心看着她的脸色,“长公主身遭离乱,身边连一件信物都没有,末将想着……还给长公主,也算是个念想。”
  明绰一下子说不出话来,看着他手里那柄剑,眼泪夺眶而出。
  她想起来了,那时候乌兰徵误会她年少时的情郎是袁家人,有意留住了袁綦不让他随兄长觐见,没招了就赐了他一柄剑,还到她面前倒打一耙是袁綦主动问他讨的。明绰想起旧事,没忍住笑了一声出来,笑到一半,又成了哭腔,伸手接过了剑。
  是好剑。乌兰徵挺大方的,倒是也没轻慢袁綦。可是这剑怎么做信物呢?她都没见乌兰徵佩过。他的好剑太多了,成排成排地摆在剑器阁,明绰从来没有在意过。长安上下都知道陛下好剑,人人都挖空心思搜罗宝剑来赠,唯独她不以为然。
  她崩溃得突如其来,却无法阻挡,已经根本顾不得袁綦还在眼前。袁綦愁得不知道怎么才好,又后悔自己这事儿做得不应该。可是也不能把话收回来,只能手足无措地跪坐在明绰面前,想安慰她,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语无伦次地把当日如何面见大燕陛下说了一遍,说他如何英武,如何豪杰气概……可是他越说,明绰眼前越发只浮现出乌兰徵最后那一刻无力跪倒,被人割喉的样子,她突然发起怒来,要把袁綦赶出去:“你出去!出去!”
  “是……”袁綦不敢磨蹭,起了身就走,可是走到外面,听见长公主哭得这样伤心,又不放心走。门口守着的亲卫也听见长公主的哭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袁綦皱起眉头,朝他们做了个手势,让他们走,不要在这里窥探长公主的隐私。然后他自己站在了营帐前,手持斧钺,为长公主护卫。
  营帐里的哭声渐渐弱了下去,然后慢慢地没有了。袁綦站得挺胸直背,动也不动,好一会儿,听到长公主唤了一声:“少将军……”
  “末将在。”
  “你回去吧。”
  袁綦只道:“末将在这里守着,长公主安心歇息吧。”
  于是明绰便没再说什么。已经过了营中宵禁的时候,整个大营一片寂静无声,只有火堆里的木柴偶尔爆出“噼啪”一声。袁煦来过一趟,见到袁綦亲自守着长公主,眼神很深地远远看了他一会儿,最终什么都没说,转头走了。
  营帐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明绰已经歇下了。袁綦问了一句,是不是要从寡妇营里找两个女人来服侍,明绰也没有回答。可是没多久,便听见营帐中又传来了紧迫压抑的啜泣,像是她被梦魇住了。
  袁綦不敢进去,只好在外面唤她:“长公主!长公主醒醒!”
  里面马上传来倒吸一口气的声音,然后便是寂静。明绰睁开眼,在黑暗中伸出手,又触到了袁綦交给她的那把剑。剑鞘上冰冷的纹饰抵在她的手心,却带来一种抓握住现实的安定感。乌兰徵临死前木然的眼神从她眼前消散了,她转过头,看见营帐门帘露出了一道细缝,外面的火光映出了袁綦的侧脸。
  “少将军还在?”
  “末将在。”袁綦让她放心似的。
  这一次,她什么都没说。袁綦在一片寂静里抬起头,看到了天上一轮皓月。他就这样守着,发现长公主睡得不踏实,听着像是睡下了,不到一个时辰便会醒。也不知道这段日子,她是不是都是这样过的。是因为失去了丈夫的悲痛,还是流离失所,孤身一人,不得不这样警觉?
  到后半夜,她醒一次,就轻轻地唤一声:“少将军?”
  袁綦便答:“末将在。”
  然后便是或长、或短的沉默。
  “少将军?”她的声音不那么确定了,似乎只是试探。
  但袁綦的回答没有犹豫:“末将在。”
  然后她勉强多睡了一会儿,再醒来,已是一片绝对的黑暗。营帐的帘外看不到他的侧脸,外面的火光也熄灭了。
  “少将军?”
  太轻了,外面没有回答。明绰犹豫了片刻,又叫了一遍:“袁綦?”
  还是沉默。明绰轻轻呼出一口气,翻过身,闭上
  眼睛,强迫自己重新入睡。
  然后帘外传来了一个同样轻的声音:“我在。”
  第118章
  明绰依然没有死心,建康那边还没有回复,明绰日日求见袁煦,左一句“伯彦”,右一句“宜华姐姐”,很快就把袁煦逼得不敢见她。他人躲了起来,就让袁綦整日相陪,陪着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千万别让长公主再来谈借兵的事情了。
  袁綦抓耳挠腮,总算想出来一句能劝慰长公主的说辞:“说不定陛下会答应我们暗中行事,送长公主回去呢?”
  明绰没忍住笑出来,有些无奈地看着他,那眼神像是在问他自己信不信。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段知妘和乙满已经借着新帝的名义摁死了萧皇后谋逆的罪名,她暗中回到大燕,若没有南朝兵马相助,唯一的胜算就全都押在了从前那些忠于她的人身上。可是局势瞬息万变,人心也是瞬息万变。她信任方千绪、石简等人,萧盈没有任何信任他们的理由。经历了宣平门之祸,萧盈是不会放手让她去这样冒险的。
  袁綦底气不足,自己也不好意思,揪了地上一棵草在手里揉。天气冷,草本就是枯的,让他一揉,全碎了。
  他小声地,似是不好意思,又说:“我也不想看长公主冒这样的风险。”
  明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他奉命陪她散心,就骑着马往没人的地方走,找了个有水的地方,就坐着,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总之是离袁煦远远的。后面跟了一小队人,远远地护卫着,不敢靠近。
  明绰突然道:“你阿兄要直进长安,不是圆了你的心愿吗?”
  袁綦一愣,抬起头看着她:“什么?”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eC.html" title="蕉三根" target="_blank">蕉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