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与西风别      更新:2025-09-15 10:27      字数:3744
  
  ——那个为国捐躯的护国将军。
  周安琳想,沈瑜拒绝她是对的。
  黎民百姓的性命远比情情爱爱重要得多,她没有驸马照样衣食无忧,这些百姓却因为增加赋税连水都喝不上了。
  可惜她明白得太晚了。
  ……
  临漳十八年,长公主周安琳在及笄的第二天就染上风寒,病倒了。
  周安琳感觉自己的眼皮很沉,她有些费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有着刺绣边的床帐,她以为自己睡迷糊了,慢慢往床头挪了挪,想要坐起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
  黄鹂眉头紧皱,拿着御医开的药方有些发愁。
  这么多味药啊,一会公主睡醒估计又要闹了,她家殿下最不喜欢喝药了。
  黄鹂把药方放到桌子上,刚想看看公主额间体温有没有降,就看见了一个费劲扒拉被子的周安琳。
  “殿下,您这是干什么呢?风寒还没好呢!”
  黄鹂又急又气,把周安琳塞进被子里掖好被角,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殿下既然醒了,奴婢就去煎药了。”
  黄鹂试探性地提出这件事情,打算速战速决。她转身要走,却被周安琳扯住了袖子。
  唉,黄鹂在心里叹了口气。殿下估计又要撒娇不吃药了。
  这种一年要发生好几次的场景,黄鹂早就了然于胸。她正搜刮肚肠,琢磨着如何安抚公主时,却听到周安琳的询问。
  “现在是临漳几年?”
  难得周安琳没有撒娇耍赖不吃药,但黄鹂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怎的突然问起年份,莫不是烧坏了脑子?
  黄鹂不顾周安琳的挽留,用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
  周安琳在背后喊她:“黄鹂?黄鹂?”
  黄鹂哪儿都没去,只是把太医找来了。
  “太医,殿下刚刚问我年份,是不是烧糊涂了?您快看看吧。”
  可怜刘太医年过半百,被浑身是劲的黄鹂抓着,被迫一路小跑,好不可怜。
  到了安乐殿的时候,他整个人还在喘粗气。
  黄鹂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急:“刘太医,我不是故意的。”
  “罢了罢了,老夫进去看看吧。”
  刘太医也不是第一天跟长公主打交道了,黄鹂这小丫头也不是第一次见,这么心急,估计真是大事。
  “多谢太医。”
  刘太医把脉后,发现并无大碍。
  “公主的体温已经降下来了,你好生照料,不会有大碍。”
  黄鹂去送太医了,留周安琳一个人在寝宫里思考。
  她刚刚是梦到了两年后的事情?还是她真的重生了?
  黄鹂推开门,又慢慢阖上,生怕惊动主子。
  周安琳知道黄鹂聪明,只能换个方式问她:“本宫吩咐你的事情,办怎么样了?”
  黄鹂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殿下放心,上元节出去的事宜我都办妥了,您到时候只管玩就好。”
  上元节……周安琳愣了一下,那是她和沈瑜的初遇,从那天起她就跟中了邪一样,一直缠着沈瑜。担心他驻守边疆有危险,不惜违抗父皇的旨意,想让沈瑜留下当驸马,从此不过问政事。
  不去边疆,就不会受伤。想到自己当时的想法,周安琳有些好笑。
  当时年少,还是太自私了,只顾着自己,没想过黎明百姓的苦楚。
  天下男子何其多,又何必执着于沈瑜一人?只要周安琳开口,要什么样的好男儿没有?
  “你费心了,上元节本宫就不出门了,待在宫里陪父皇母后。”
  “啊?”黄鹂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之前殿下明明很想出去的啊。
  况且殿下不出门的话,太子殿下的惊喜就落空了啊,她嘴唇嗫嚅几下:“殿下,其实……”
  第2章 故人重逢
  她的声音太低了,周安琳压根没听见,也就不知她心中所想:“本宫有一件事,要交予你办。”
  此话一出,黄鹂很快作出决定,那就是抛下远在天边的太子,继续好好服侍自家殿下。
  “任凭殿下吩咐。”
  太子:???
  ……
  长公主性情大变的消息,很快在没有秘密的皇宫里传开了。
  “你们知道吗?长公主自从风寒好些后,便一直窝在屋里看书。”
  “啊?殿下不是不爱看书吗?”
  “就是说啊。”
  黄鹂听到这些人的耳语,只觉得他们大惊小怪。
  她家殿下本就爱看书,不过先前看的是话本子,如今爱看《武皇传》罢了。
  “殿下,奴婢回来啦,瞧瞧奴婢带来了什么?”
  周安琳听到动静,循声看去,黄鹂的喜悦溢于言表。
  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了二十岁的黄鹂。
  那是她还执着于沈瑜,多次抗旨后被父皇贬到了封地宜城的时候。
  虽说是贬,但父皇到底心疼她,给她安排了最富饶的城池。在封地度过的两年里,她从没担心过吃穿用度,时不时还会收到边疆送来的信件。
  沈瑜怕她再生事端,经常给她寄信。那些等信的日子,如今想来依旧温暖。
  那日,黄鹂也是这幅神色,扯着嗓子朝她喊:“殿下,边疆来信了。”
  周安琳欢欢喜喜打开一看。
  “护国将军沈瑜,战死沙场。”
  信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一看就是匆忙之中写下的。
  震惊、心痛……
  当时的周安琳整个人都愣住了,心乱如麻。一旁的黄鹂见她脸色不好,有心安慰,等到看完信上的字,她也愣住了。
  “殿下,殿下?”
  黄鹂见周安琳愣在那不说话,唤了他好几声。
  周安琳这才回神,她险些忘了沈瑜有此劫难。
  华国不能一日没有护国将军,她一定要想办法护住沈瑜的命才行。
  话又说回来,沈瑜刚刚殒命,几天后她就喝下了毒酒,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
  眼见殿下又不说话了,黄鹂只得将信在她眼前晃了晃。
  “殿下别发呆了,是太子殿下的信,赶紧拆开看看吧。”
  “阿琳,我很快就回京城了,到时一起过节。”
  原来太子得知自家妹妹成了小书虫,不仅平日里爱看书,连上元节都不过了。
  这怎么能行?
  他自认为了解周安琳,她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街上的小吃食,每次出宫都能买上不少。
  “皇兄费心了。”
  周安琳捂了捂额头,虽说先前与皇兄有诸多的不对付,但经历了一番生死过后,反倒有些想他了。
  她这样想着,默默将收到的信件收在木匣子里,继续看书。
  原本安静的殿外却变得有些嘈杂。
  黄鹂见周安琳皱眉,神情间多了些不虞,连忙起身:“太没规矩了,奴婢去好好管教管教他们。”
  黄鹂还没踏出门外,就听清了宫女们口中的敬语。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周安民见黄鹂愣住,笑问:“不是说要好好管教我?”
  黄鹂哪敢啊,连忙讨饶道:“殿下折煞奴婢了,莫要再拿奴婢逗乐。”
  “行了,我就说个笑话,瞧你怕的。”
  周安民本意也不是吓唬她,轻轻揭过此事。
  “公主在内殿?”想到能看见妹妹,周安民的步子都加快了不少。
  黄鹂连忙跟上。
  本来外面就闹哄哄的,黄鹂一出去,不仅没安静下来,反而更吵了。殿内的周安琳哪里还读得进去书,整个人半靠在榻上小憩,等着黄鹂进来。
  “阿琳!”
  周安民看见妹妹,别提有多高兴了。碍于男女大防,他没有上前拥抱,只是用自己亮晶晶的眼神盯着周安琳。
  周安琳一下子有些没反应过来,他们曾经原来是这么亲近的兄妹。
  后来她一味追逐沈瑜,兄长看不惯又管不住她,这才慢慢疏远了。
  年少时的一句疏远,最后却是天人两隔。
  “皇兄,我好想你啊。”周安民的外衫都被她的泪水浸湿了,他更是动都不敢动。
  才几个月不见,就这么想他吗?看来他这个兄长还是很合格的嘛。
  周安民拍了拍妹妹的背,以此来安抚她。
  “怎么瘦成这样?”他突然捏了捏周安琳的脸,一脸严肃,“背上全是骨头,摸不到一点肉,这脸也是,最近在节食?”
  “没有。”周安琳将哥哥按在椅子上,给他倒了一杯茶。
  “不过是一场风寒罢了。”
  经历过生死的周安琳根本没把风寒当成一回事,周安民却如临大敌。
  “风寒?可是着凉了?现在还难不难受啊?”
  一连串问题抛出来,周安琳实在是应接不暇。
  “我真没事,你衣服湿了赶紧回去换一件,别忘了跟父皇母后报平安。”
  周安琳几乎是把嘴皮子磨破了,才把他这个十万个为什么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