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者:宿星川      更新:2025-09-16 08:57      字数:3372
  Charles说,这将是一次划时代的博览会。第一代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本次博览会中正式面世,标志着AI从此具备与人类相当的通用智能,能像人类一样学习与适应复杂环境。
  “这将是一个历史标志,从ANI, 到AGI,再到只有一步之遥的ASI……天知道那些资本家和科学家,将会怎样一个个地打开潘多拉的魔盒?”Charles摇头感叹,“从摘下智慧的苹果开始,人类就走在被伊甸园放逐的路上。但我已经过了那个会为人类的未来担忧的年纪了。”
  “我只知道Cyan,这场博览会,是你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博览会,那个该死的通用AI,一个机器制造的灵魂诞生了。全世界的眼睛都注视着那场博览会,还有比这更适合成名的舞台吗?”
  ……Charles说话总是很夸张。时雪青知道他有酗酒的毛病,经常怀疑自己的师父喝醉酒没醒。
  但即使如此,他也知道,这场展会对于他来说的重要性。在业内,像时雪青这样的设计师大多靠人脉接活。Charles无疑是时雪青最重要的人脉。可像Charles这样的人的团队里,当然不止时雪青这一个设计师。
  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能得到重视,得到资源。
  如果,能为上司带来人脉,那就更好了。
  另一个项目,则来自于一名故人的介绍。
  三年半过去,时雪青始终没有中断和虞珩的联系。即使对方不知怎的放弃了读研的计划,在突然消失一年后,向时雪青报了平安,却从此闭门不出。
  “我还好,我很好……就是,我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我的作品。”虞珩不断解释,“你放心,你每个月给我发消息,都会发现,我还活着。”
  他不愿透露,时雪青也没办法知道他住在哪里。时雪青只能每天给虞珩发一条消息,确定他确实还活着。
  还活着的虞珩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你知道Amaia吗?”
  “Amaia……我知道,她这几年导演过一部很叫座的电视剧,《燃烧》,讲一群精力过剩的合租年轻人搞来搞去。她要找我做电视剧的场景设计吗?”时雪青说,“我可能有点忙不过来。”
  像他这样的全职做舞美设计的设计师,多的时候,一年要管理十几个项目。而且大多数时候,他们必须同时处理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没办法先做完一个,再去做下一个。
  时雪青入行后的第一年就是这样的。他又在Charles的团队里工作,又做Louise、大学的朋友Ava、乃至于曾经的客户给他推荐来的工作。他忙得脚不沾地,几乎要哭出来。但没办法,每个项目都关乎着他的成长、他在这个行业里的未来。
  毕业后的第二年,也是今年,亦是如此。
  对于明年,时雪青原本是打算要让自己放松一点的。他想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人工智能世博会开幕式的设计上,中间,或许能接一到两个私活。
  比如,Robert说他买了个画廊。比如,吕艺萌兴冲冲地说,她明年打算和男朋友在夏威夷结婚。
  虞珩说:“没事,我也只是帮她问问。她要拍的不是电视剧,是重操旧业,想拍一部电影。她看了你前年提名奥利弗最佳灯光设计的那部音乐剧,很喜欢你设计的舞台。”
  Amaia也在洛杉矶。这项工作,也不是不能接。时雪青坐在邢钧旁边,再度想着这项工作。
  可这样一来,明年一整年都要待在美国了。
  想着想着,他点开虞珩发给他的文件夹。入目的信息让他愣了愣,而后,时雪青开始在谷歌上搜索Amaia的名字。
  邢钧也把脑袋偏了过来。时雪青拿着电脑,好久没说话,低着脑袋的样子很认真。
  四年前,两人私下相处时,时雪青从来没有处于这样的状态。邢钧想。
  那时候是什么样呢?
  那时候,总是他在用电脑处理公务。他们两人聚少离多,可公司总在上升期。电脑里的公务,好像多得没完没了,他总是抱着电脑,低着头,一封又一封地处理。偶尔,他抬起头来看一眼,看见时雪青总是能找到很多事情干。
  时雪青有时在玩手机,有时在对着镜子瞅自己今天的穿搭,还有的时候,时雪青就在沙发上躺来躺去,手里拿着一本电子书。在知道邢钧会法语后,时雪青就再也没在他面前装过法国逼,就连莎士比亚全集,也开始看中文版的了。
  那时候邢钧远远地看时雪青一眼,总觉得很安心。时雪青就像被他用很多钱买回家的漂亮小猫一样,在沙发上滚来滚去,皮毛鲜亮,柔滑不背叛。
  时雪青只要在那里就很好。他觉得自己永远抬头,都能看见时雪青。
  而现在,邢钧骤然意识到,昨天,前天,在小镇里,时雪青和店员交流、请求服务生把他需要的东西拿过来时,用的都是法语。
  现在,时雪青是不是已经能看懂那本法语版的《差异与重复》了呢?曾经用来装的东西,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真的。
  邢钧忽然觉得焦躁,他觉得近在咫尺的时雪青,忽然变得陌生了起来。他偏过头去看时雪青的屏幕,一张蓝色的海报却映入眼帘。
  蓝色海报……在看清海报上两个人后,邢钧笑了。他松了一口气似地说:“你怎么开始……”
  时雪青却好似没听见他的声音似的。
  他看见时雪青在看了那海报一会儿后,把窗口关上,又转到常用的软件里。时雪青十指如飞,熟练地开始依照对方给出的需求文件,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公式,计算自己的投入,给出合适的报价。
  最终,一个数字出现在表格的末端。熟练,精确,有数据支撑。
  时雪青又打开另一个文档,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复与报价。
  专业,严谨,礼貌而不失诚恳。
  他把它粘贴进邮箱,发给名为Amaia的导演。
  “……”
  海报上的两个少年,还坐在那座桥上。蓝色的、幽幽的夏意,好像永远不会随着时光凋零。他们的头上,也依旧顶着白色的《Blue Room》。
  时雪青却随着那座桥,完完全全地往前走了。
  邢钧就在那一刻,感到空落落的恐慌。
  “你的工作做完了吗?”时雪青揉了揉眼睛,有点累,“我马上要去登机了。”
  “……”
  “你是什么时候的航班?”
  邢钧看着时雪青。在过去的三年半里,他远远地见过时雪青五十六次。
  从21岁到24岁,人的容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更何况,邢钧还时常见到他。可就在这一刻,邢钧仿佛才意识到,时雪青脸颊上的婴儿肥少了一点。
  时雪青变得更加漂亮了,脸上有些圆钝的地方少了一些,多了一些精致的棱角。曾在他的沙发上滚来滚去的少年,长成了青年。
  当他以为时雪青在偷偷看他们第一次去看的电影的海报时,时雪青在熟练地给电影导演,写出下一单工作的报价。
  邢钧觉得手臂突地发冷。在过去三年半里,他来过欧洲56次。每一次,他都在远远地看时雪青。
  看时雪青在伦敦的雨中奔跑,看时雪青在白崖上取景,和同学一起拍艺术照。
  看时雪青在校园里急匆匆地穿来穿去,看时雪青从巴黎的剧院里走出来,在墙角抽一支烟,又被烟呛得咳嗽。
  他也看过时雪青辛苦时的模样。时雪青在图书馆里对着电脑愁眉苦脸,满桌都是从四处借来的材料。时雪青从排练的剧场里出来,和旁边的人好像在吵架。时雪青年龄变大了也和小时候一样好欺负,吵架一急就脸红。
  他当然也看过时雪青上台领奖。穿着高定西装的时雪青一副精英艺术家模样,对人笑得气定神闲。上台领奖嘛,都是这个专业的样子。
  他和奖台隔得太远了,看不明白。
  还有更多时候,为了不被时雪青发现,邢钧从他的背后看他。于是,邢钧只看见时雪青在伏案,在画图,在用键盘啪啪啪地和人聊天。
  于是,在那些重复地追逐背影的岁月里,他没有看见时雪青表情的变化。
  原来不知不觉间,时雪青已经变了一副神情。
  即使曾有五十六次偷偷去见,他也不过是站在时雪青的生活外,偷偷地看了他一眼。
  时雪青的生活比那短短的五十六眼,还要更丰满,更多。
  “问你两遍了,不说算了。”时雪青拿起行李箱时有点抱怨,但也没生什么气,“反正你自己记得登机时间吧?别迟到第二次。”
  “……”
  “行了,我去登机了。你要是等得久的话,就去找个睡眠舱睡一睡。不久的话,也在沙发上休息一下吧。看你也熬一晚上了。”时雪青说,“我走了。”
  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拎着自己的箱子。登机口就在不远处,他看邢钧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忽然觉得邢钧看起来,好像一只可怜的,被抛弃的哑巴大黑狗。
  时雪青忽然想摸一下邢钧的脑袋。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