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作者:鱼星草      更新:2025-09-16 09:12      字数:3358
  这些天杨今予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写歌和闫肃身上, 一时间有些忽略了, 谢忱跟他们排练之余,还一直跟谢家僵持着这些麻烦事。
  突然有点自责。
  不称职啊你, 杨队长!
  曹知知轻车熟路放了琴, 问:“那今晚还扒歌吗,他们都没来。”
  杨今予想了一下:“不扒了, 等等他们, 先给你听一下专辑demo小样。”
  “demo!?什么demo,是我们乐队专辑的吗??”曹知知吃惊。
  “嗯。”
  “这么速度!”曹知知兴奋起来, 搓搓手:“快快, 我听听。”
  杨今予:“也不算快,半年了。”
  这张专辑, 从转来蒲城后,一边物色乐队就一边在谋划着,终于是看到了成果。
  他也有些迫不及待想给大家听听。
  杨今予回头找闫肃,闫肃正默默收拾茶几上的烟灰缸。
  “闫肃。”他喊,“听吗?”
  闫肃瞬间眼睛亮起来:“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你现在是乐队编内了。”
  旁听曹知知直接傻了。
  杨今予抬手按在她脑袋上,把她瞧向闫肃的八卦脸给掰了回来,威胁道:“别看他,你哥害羞。”
  话音不大不小落入在场所有人的耳朵。
  闫肃愣了愣。
  这算是明晃晃承认了两人的关系,他没想到杨今予会突然跟曹知知挑明。
  曹知知倒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一句:“卧......槽......”
  半天都没缓过劲儿来,小姑娘偷偷瞥了闫肃一眼。
  闫肃顿时尴尬到无地自容。被青梅竹马的妹妹发现自己正在早恋什么的,自己多年来塑造的以身作则的形象全毁了。
  杨今予让曹知知先进隔音房。
  关上门,他等闫肃走过来时拉了一下,轻轻说:“我不说她也迟早发现,眼尖着呢。”
  闫肃看着他,杨今予也看着他。
  两人僵了一会儿。
  一个念头闪过,杨今予后知后觉皱起了眉:“你是不是不想让人知道。连她也不行吗?”
  闫肃闷闷没答话。
  顿了片刻,大班长低低舒了口气,抬手在杨今予头上抓了抓:“不是,只是还没做好心理准备,突然说这个,我有些意外。”
  闫肃声音嗡里嗡气的,语调居然有些撒娇的意思。
  杨今予看男朋友这个模样,心里软和的不行,没忍住凑过去啄了一口。
  闫肃大窘,紧张地瞄了一眼隔音房的门。
  杨今予推着闫肃进了隔音房,他们对上曹知知“如实招来”的视线。
  既然都选择跟曹知知公开了,杨今予也没想藏着掖着,正大光明道:“别猜了,就是你想的那样。”
  曹知知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她弱弱扭头朝闫肃看过来:“哥?”
  她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淡淡“嗯”了一声,将这段关系盖了章。
  曹知知立时拍了拍自己脑门:“老天爷,我不会是神笔马良转世吧......”
  “嗯?什么?”杨今予没听懂。
  闫肃却秒懂了,抢先一步道:“又发神经了,不用理。”
  曹知知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暗暗吐槽她哥双标。不让她乱写,结果自己偷摸搞纯爱!
  【离谱】的第一张专辑,杨今予打算做6首歌。
  抛开杨今予个人曾在沙漏乐队小有名气不论,他们是一支全新的新人乐队,还从未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最需要的就是固定风格,把每个人的特质发挥到最大。
  于是这6首歌,杨今予取材于乐队每个人本身的故事。
  装订在一起,就是‘离谱’的故事。
  杨今予抽出一张被翻得泛毛边儿的旧纸,上面密密麻麻记了很多笔记,显然是做了不少功课的。
  闫肃看着,心道要是把有这一半的劲头放在学习上,搞不好能成学霸。
  杨今予把这张专辑的理念铺开,逐一讲给曹知知。
  给曹知知听的第一首,也是几个月前在班里,谢天视唱看谱的那一首。当时歌曲还尚未成型,谢天给了点建议,说后段太过压抑,杨今予便搁浅了很久,推翻重新写了一版。
  说来也是多亏了这两兄弟,跟谢忱发疯喝酒那晚,听谢忱讲了不少他的音乐理念、以及小时候在香港的故事。
  杨今予从中汲取了许多灵感,创作出这首《浅水湾的日与夜》。
  这是一首基于“忱哥”的故事。
  第二首是从姜老师身上找的灵感,叫《贩卖青春》,加入了金属黑嗓与吉他嘶鸣,整体基调透着绝望的疯狂,是整张专辑里演出难度最大的,压力给到了谢忱。
  第三首是在五一音乐节上,看到小天儿热泪盈眶背起曹知知时来的灵感,叫《托举星星》,写的是浪漫与梦想。
  第四首写给曹知知,《蒲公英有话要说》,写的是烟袋桥的春与少女的烂漫友谊。
  至于第五首......杨今予咳了一声,扫了一眼闫肃,又飞速偏过头去。
  闫肃收到他的眼神,视线落到一首叫《踏花少年》的歌名上。
  “这首还要再改,先不听这个。”杨今予不自在道。
  曹知知一把按住,来了兴趣:“不行,我要听这个!”
  她不怀好意勾起嘴角,一脸磕到了的表情:“这首写给谁的啊,哎呀呀好难猜。”
  杨今予躲了一下闫肃的视线,坚持不当着闫肃面给曹知知放。
  他直接跳到了最后一首,指着说:“来看这首,主打歌《离谱》。”
  杨今予转过身,调试笔记本电脑,点了播放键。
  《离谱》的前奏是高亢辉煌的管弦乐,激昂的小号声呈绽放式盛开,如军队列阵、战鼓擂擂。
  仿佛一瞬间,隔音房里有了浓郁的颜色,音符很快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听觉神经。
  曹知知神色一凛。
  双手合十抵在下巴前,眼里写满惊喜:“哇牛逼!这前奏太高级了,秩序感拉满!”
  闫肃不懂音乐,但也感觉到一股力量,符号涌进耳朵,很难不跟着心潮澎湃。
  他忽然想起某日交心,杨今予跟他说过的一段话: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正如绘画是视觉的艺术、美食是味觉的艺术。
  它没有视觉塑造性,没办法像影像画面那样,直接呈现在人眼前。但也正因为这样,音乐创造了别的艺术难以匹敌的遐想空间。
  那些音符游走在人的神经与耳膜,造成的情绪共振往往能最大限度的延伸,即使不懂音乐,只要有耳朵,也能感知到它带来的力量。
  歌曲到高潮部分,昂扬直白的大调,只唱了一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歌词,是乐队名定下那夜,谢忱随口的一句讥笑。
  “就他(T)们(M)离谱!”
  “就他(T)们(M)离谱!”
  这首歌用了最无脑的表达,以乐队名命名,凝聚起团魂。
  闫肃脑海中跑出一个画面,是杨今予说那句“离谱的事,就交给离谱的人来做”时,灼灼的张扬。
  曹知知咯咯笑起来:“太坏了,你居然把忱哥的脏话写进去。”
  “不行吗。”杨今予眼底掠过一层傲慢,但那傲慢并不让人讨厌。
  “难道这不是你们想发泄的吗,高潮部分需要三部和声,到时候你们会唱得很爽。”杨今予笃定道。
  “爽!”曹知知竖起大拇指:“简直爽爆了!忱哥一定喜欢。”
  杨今予笑笑,胸有成竹指着电脑:“这段进solo,你的贝斯可以发挥到极致。”
  “好难的技巧,不过我练一下也不是不能弹。”曹知知被旋律燃得找不着北,骄傲道。
  不过,她盯着软件里的音频波想了一下,发出一个疑问:“诶?这段怎么完全没有鼓的铺底了,这段不加鼓吗?”
  杨今予神秘兮兮翘起嘴角:“不加。”
  曹知知不明所以:“为什么啊?纯即兴solo吗,连EDM都没有,要是弹不好就糗了。”
  “因为我要跳水。”杨今予说。
  因为我要跳水。
  杨今予说这话的时候,闫肃很难形容他看到了什么。
  那一刻,仿佛隔音房所有的光源都被揽进了少年眸中,尖俏的下巴微微抬起,像一位胜券在握的棋手,正在睥睨自己干净利落的棋风。
  没有再比这更明亮耀眼的东西了。
  同时他琥珀色的眸子里又有着顽劣,似乎是在期待不可控的游戏规则,要把自己完全放逐,寻求莽撞的自由。
  曹知知和闫肃瞬间懂了。
  杨今予也想玩嘛。
  作为鼓手,演出途中很难像前排乐手那样,参与进热烈互动中。他只能被挡在架子鼓后,转鼓棒已经是最引人注目的小动作了,可这远远不够满足一个少年散发魅力的渴求。
  杨今予要的,是这段全场大合唱时,他能从鼓后面走出去。去跳水,去交出后背,去感受观众。
  到底还是个青春期的男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