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后她惊艳香江[六零] 第162节
作者:
清清一色 更新:2025-09-16 09:14 字数:3634
“阮先生,你们终于回来了。你家电话响了一两个小时了,一直响,都快烦死人了。”金发碧眼的迈克尔教授,有些崩溃的说:“吵得我都没法专心解数学了,来,天野,你也来解题。今天出去疯玩了一天,简直浪费光阴。”
迈克尔教授特别看重阮天野这个关门弟子,也不管阮世轩的态度,直接把阮天野拉到自己房间去做数学题。
阮世轩无奈,只能独自进门。
这时候电话还在疯狂的响,阮世轩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接起电话。
“你干什么去了?你知不知道今天盛悠然带着天野出去疯了?”段成美质问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你怎么当叔叔的,你怎么能把天野给陌生人?”
“嫂子,如果真要说陌生人的话,恐怕你和我哥才是陌生人。”阮世轩烦躁的打断了段成美的话:“你和我哥一心把星言当亲儿子,从不管天野,你现在打电话来质问我是什么意思?”
“我……”段成美心虚了片刻,又理所当然:“我是他妈,我怎么会是陌生人。”
“生而不养的父母不如猪狗。”阮世轩的耐心,早就被哥嫂给磨光了,所以他在面对段成美发疯的时候,也嘴毒的很。
段成美被噎住。
“好了,没事少打电话过来,也别去找盛悠然发疯,人家好不容易把天野的病情治成现在这样,你要点脸吧。”阮世轩说完就挂了电话。
可段成美的骚扰就没断过,阮世轩不想被骚扰,就拔掉了电话线。
发现电话打不通的段成美气恼不已,很想打电话去找盛悠然的麻烦。
可是电话刚拨通,段成美自己就心虚的挂断了电话……
盛家,正想接电话的菲佣,见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挂断了。
菲佣也没多想,转身进了保姆房休息。
大概今天玩的太开心了,团团就算睡着了,都在梦里笑出了声音。
看着做梦都在发笑的女儿,盛悠然宠溺的亲了亲她的额头,也关掉台灯睡觉。
到了第二天早上,盛悠然醒过来的时候,团团已经被杨然和盛易安送去上学了。
她最近太忙,好不容易能安静下来休息,家里人都舍不得打搅她。
所以就算当老板了,盛悠然还是能睡觉睡到自然醒。
慢悠悠的吃过了早饭,又收拾打扮了后,盛悠然这才精神奕奕的去了纺织厂。
元宝楼那边的装修,已经彻底落幕。
如今每天都在开窗通风,没个一年半载,盛悠然并不想搬进去。
五十年代的装修材料,环不环保盛悠然不知道。
但是她不想搬进新办公室里吸甲醛,再说了,那边得等建筑公司也发展起来,才正式启用的。
现在盛悠然觉得纺织厂那边的办公室挺好的,也方便她处理纺织厂的事情。
盛悠然慢悠悠抵达纺织厂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的饭点。
于是盛悠然也拿起餐盘,混在工人堆里一起吃午饭。
“盛总。”
“盛总。”
“盛总……”
工人们看到盛悠然,都十分尊敬,有的人还想让开让盛悠然先打饭。
“你们先打,我排着就行。”盛悠然笑眯眯拒绝了。
有时候插队其实挺爽的,不过她在厂里的身份就是盛总了,总要拿出当盛总的风度来。
杨先成过来打饭,就看到盛悠然打扮精致的和工人们说话。
他有种阿妹在装大人的感觉。
“阿妹,怎么不多睡会儿?下午再来……”杨先成说完,又补充:“明天再来也行。”
他不是打趣,而是心疼:“反正最近厂子里也没什么事情,你多休息休息。”
“我不干点啥,感觉精神空虚的很。”盛悠然笑。
五十年代又没wifi和手机给她玩,她待在家里的话,团团要上学,爸妈白天也有自己的事业,就她像只咸鱼在躺尸。
一天两天还好,多躺几天,盛悠然浑身不自在,还会觉得精神空虚。
人要忙起来,忙起来就会精神满足,更别说是搞事业和赚钱这种美事了。
“盛总说的对,赚钱才得劲儿勒。”有操着内地口音的纺织女工,回应盛悠然的话:“俺每天来上班,俺也得劲儿。每个月把工资寄回去,家里老人小孩儿都有吃有穿,等钱赚多了,俺就把俺娃也接来港城过好日子。”
“可以的,以后有钱了就在港城买房定居。”盛悠然笑着说。
“房俺们可买不起,港城的楼好多都是按栋卖的,俺们只能租房住。”
纺织厂大部分的女工,都是内地来的,好多做梦都想在港城安家。也有一部分,还是想挣钱后回家光宗耀祖去!
“我听说最近有人搞起了花楼卖,大家可以试试。”杨先成提议。
“花楼?”盛悠然和员工们都好奇:“这是什么?”
杨先成解释:“就是有人准备修建一栋楼,可以按层或者按间卖,这就叫花楼,也被人叫期房。”
‘期房’这两个字一出来,盛悠然就懂了,这就是商品房的雏形嘛。
她原本还想在港城搞商品房卖,结果有人早就搞出来了。
真是每个时代都有走在前沿的聪明人,这些聪明人总能看到普通大众看不到的未来。
有的人甚至能预测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这种预测眼光的第一人,当属伟人了。
伟人曾经还预测过百年以后的新中国,和国际形势。
有著名的科学家,也在八九十年代就提议祖国弯道超车,放弃油能汽车,改方向研究新能源汽车。
只是当时因为时代的原因,搁浅了这个研究计划!
“只是现在的花楼不被法律支持,买下来有风险。”杨先成真不愧在港城商圈乘风破浪十几二十年,对港城商人的一些新动作,那是了如指掌的。
“那俺们可不敢买花楼,没保障,那钱花出去不是打水漂了嘛。”员工们纷纷摇头。
大家挣的都是辛苦钱,谁都不敢花钱去买没保障的东西。
五十年代的港城商品房的概念刚萌生,也不像未来那样,好多人都愿意付几成首付,去当月月还房贷的房奴。
“大家努力工作,多存点钱,以后我们人人都能买得起房。”盛悠然给大家加油打气:“说不定咱们现在花钱买的房,到了几十年后,就价值几百上千万呢。”
“喔唷,盛总可不敢胡说。几百上千万,谁敢想啊。”
现在大家的工资也在几百块钱,房子再贵,能值不了这个价钱啊。
很多人都生活在当下,是想象不到几十年后的社会在飞速发展。
在他们眼里,现在的港城已经够繁华了。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个观念在内地,到了八十年代大部分人都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
他们在港城虽然租房子,有的还住鸽子笼。可是屋里有电灯,楼下有电话亭,花钱就能打电话传消息。
这样的好日子,过的可真好呀。
谁敢想自己买的房子,未来价值几百上千万。
这钱他们几辈子也挣不到,光靠买房就能实现?盛总说笑呢。
员工里的聪明人也有,至少陈明杰和江海就把盛总的话听进去了。
以后的房子价值几百上千万,那趁有钱就要多屯房子啊。
有没读书的工人,也机灵,当即就打算存钱买房了。
盛悠然没私藏自己赚钱的门路,可奈何她的话太前沿,行走在几十年后的未来了。
好多人听了也当耳旁风和笑话,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才借着盛总这番话。抓住了未来房市的风口,成为了新时代的包租公和包租婆。
“如果大家有机会,也尽快把家人接到港城来吧。但凡把家人接过来的员工,厂里每个月增加一份租房补助。”盛悠然又说。
未来那十年的艰苦岁月,一直在挑动盛悠然的神经。
好在她人在港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内地最近有些地方干旱闹的厉害,大家把家人接来吃口饱饭也行啊。”
时代的巨轮缓缓碾轧而来,盛悠然人单力薄,帮助不了所有人。
可是她愿意尽力而为的去帮助自己的员工!
至于那些因为时代洪流,而源源不断过海来港城讨生活的人和他们的家人。盛悠然实力有限,实在爱莫能助。
为了动员员工接家里人来港城,盛悠然还专门给大家开了个大会。
有人心动,有人嫌麻烦,盛悠然只能最大程度的努力去救一些人,让自己不去内疚。
实在劝不动的人,盛悠然也打算放下自己的助人情节。
毕竟人要听劝才能吃不饱饭,面对不听劝的人,你就是把舌头说烂也没用。
人生在世,但求问心无愧。
这是盛悠然的人生理念。
盛悠然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也听电话一直在响。
她没接,而是让江海去接。
“hello,哦,你找盛总啊?”江海一边说,一边看着江海。
这个电话是莱文打的,自从签了合同,爽快的付了定金后,莱文就天天打电话让盛悠然加紧生产。
还十分热心肠的要给盛悠然介绍生产设备的厂家,说能给盛总打个折。
盛总没接招。
如果要在三个月内赶出三百万美金的货,她也要投入一两百万的美金来购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还要招员工,这花费太大,盛总也承受不住。
因为莱文上一个百万美金的尾款,还有90万美金没收到了。
盛悠然不想接莱文的电话,可是莱文正天找她。
盛悠然晾够了莱文后,这才慢悠悠的接起来话:“莱文啊,不是我不想生产,是你的定金被管控了,我这边一直没收到啊。”
盛悠然一脸为难的说:“合同里说了,定金到账,才算合约生效。定金不到账,我也不敢贸然生产啊。我这个小公司,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订单量。”
莱文也没办法,大量资金涌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时候,都是要被当地政府管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