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366节
作者:一片苏叶      更新:2025-09-16 09:19      字数:3050
  独孤盛眉头深皱:
  “有些难办,张须陀见过陛下之后,已说过要闭门谢客,不知他要作何布置。倘若我亲自登门,一定会引发关注,甚至张须陀因此怀疑我也不无可能,陛下的姿态,他可是瞧见过的。”
  “此事交给我,你只需掌笔书信。”
  周奕看向临江宫方向:“另外,在朝会之前,你每天都得入宫寻陛下,手上能掌握的禁军越多越好.”
  两人一直聊到天黑,直到张夫人过来掌灯。
  周奕把自己知晓的所有信息拢在一处,结合独孤盛对皇城的了解,将当下能想到的策略和盘托出。
  又让独孤盛将细节复述两遍,这才作罢。
  独孤凤来到内堂,喊他们去用饭。
  独孤盛还在合计,周奕便先一步离开了。
  张夫人把灯剔亮,见独孤盛正望着那两道年轻人影远去:“你在想些什么?”
  “我在想这小子除了对长辈不太礼貌、说话讨人厌之外,其余地方倒是优秀。换句话说,有这样的本事,高傲一些也属正常,何况他这样年轻。”
  “夫君因何有此改观?”
  独孤盛老脸上充满忧悒之色:“夫人,这江都凶险莫测,若无这小子在,我恐怕是九死一生。”
  他深呼一口气:“即便如此,也难想象这次朝会将发生什么。我心中没底,倘若我没法再回东都,你就到老娘身旁替我尽孝。”
  “胡说八道。”
  张夫人皱眉训斥:“你且将手上的事办好,不可像往常一般马虎.”
  翌日。
  江都城中忽然又冒出闹事的突厥人,可见那晚张军大营也没能将塞外之贼清剿干净。
  夜里,就有人潜入张军大营,妄图纵火。
  营中高手早有防备,与之拼杀一场。
  尤宏达大战后,秘密寻找张须陀。
  与此同时,又有小贼想潜入宫中。
  只不过,这伙人的轻功不算高明,连皇城宫墙都没越过,就被加派的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射杀。
  杨广正在水殿中听曲,一点不慌。
  他身边不仅有韦公公等太监高手保护,独孤盛、裴虔通、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勘五大护驾,皆在身边。
  还有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这两位专典机密,参掌朝政的‘心腹’也在一旁陪侍。
  然皇城禁军调动频繁,杨广似是完全不知。
  他在宫中设宴,与这些将军心腹同饮,聊到君臣之情,聊到家族之间的关系。
  众人各都感动,表示要誓死效忠。
  话虽如此,宫内的气氛却丝毫未变,现如今,已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杨广见过他们的态度,在宴会后召来大批宫娥起舞。
  水殿四下,金灯冉冉,彩光处处,盛大恢弘。无数宫娥翩翩而动,管弦之声直传成象殿,杨广怀抱萧皇后,又让贵妃醉酒,楠木华堂,全是他的欢笑之声。
  伴随着靡靡之音,宫廷禁军正在皇城穿梭。
  他们的名义,自然是捉拿入侵临江宫的刺客。
  宇文化及望着隋宫冬月,古拙的脸上似有一丝疲惫。
  裴虔通与司马德勘冷眼旁观。
  宇文智及那对狭长的眼睛中,带着关切笑容:“城内可真不太平,听说独孤老兄家中也遭了刺客。”
  “你可真是后知后觉。”独孤盛语气不善,懒得给他露好脸。
  宇文智及却不计较,只道:“怪我太忙碌,如今宫中被刺客破坏,也需我带人修缮。若非这些事情耽搁,我已带人去府上慰问。毕竟,我们也是老交情。”
  宇文智及精于土木营造,除了是五大护驾之外还担任少监,江东城北的归雁、回流等蜀岗十宫,都是他监督建造的。
  独孤盛哼了一声:“陛下曾对你推心置腹,我劝你好自为之。”
  宇文智及收敛笑意,他自幼顽凶,好与人斗,习放鹰狗乃家常便饭,哪里有什么好脾气。
  这时也冷声回应:“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独孤家与反贼勾结众人皆知,又何必大言不惭。”
  独孤盛甩袖而走,同时也留意司马德勘与裴虔通的反应。
  瞥见二人表情,心中冒出寒意。
  这两位就算不插手,以他们的性子,大家同朝为官也该两头劝上一句。
  周先生说得不假,再不能抱有幻想。
  又过一日,城内传来了更劲爆的消息。
  骁果军中的一名孙姓校尉,竟然带着八名亲随一道逃出江都。
  宇文成都奉命追拿,短短半日,就将叛逃之人的尸体带回城内。
  并遵循江都官署的安排,将这些人吊在城楼上。
  此条消息传到了骁果军大营,立刻引发巨大风波,军中喧哗不断。
  对于上官的畏惧、对关中的渴望,对于江都的迷茫.
  无奈、愤怒的情绪已压抑到了极致。
  诸多将领来到营中,多有许诺,由将军到校尉,到旅帅,到队正,再到诸多兵卒,军营的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
  就在这般时刻,杨广在临江宫成象殿,召集朝会。
  从洛阳带至江都的文武百官,齐呼万岁。
  周奕在宫城之外,留意四下情况。
  本以为大战将起。
  然而,却并无大军冲击皇城,以致于城楼上的布置都没了用处。
  “周先生。”
  在城门附近当值的独孤雄寻到了周奕,为他带来成象殿的消息,这都是从皇宫中传来的。
  从独孤雄的话听来,这像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君臣议会。
  甚至有些太过正经,因为杨广很久很久没有问及国事。
  近午时,文武百官才在惶恐不安中离开皇城。
  周奕于御道旁等了一会儿,独孤盛也出来了,他的表情极为复杂。
  “怎么了?”
  独孤盛道:“这是陛下在成象殿坐得最久的一次,他听了众官奏表,有官员揣测上意,将江淮军占据江北大部、李渊造反、瓦岗军攻打洛阳等消息尽数上奏。
  这都是以往报不上去的消息,陛下这才知晓天下近况。
  但非常奇怪,陛下只是当众责骂裴蕴与虞世基,却并未惩处。”
  “陛下对你也是责骂并不惩处,因为你够忠心,这两人却是知心,如果天下太平,可能已将二人斩首,但此刻杀了他们,也无济于事。”
  独孤盛摆了摆手:“别那么沮丧。”
  小老头显然误解了,周奕莞尔一笑。
  “还有一件事,老夫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哦?”
  “陛下离开成象殿之后,召我说话。他说.”
  “说了什么?”
  “陛下说这样做皇帝很累。”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处理国事自然费力劳神,谁都会累,但在其位,本就该谋其政。”
  “这般道理老夫自然知悉,只是不懂陛下为何要单独召我说这话,且只说了这么一句。”
  独孤盛一脸求教。
  周奕心下了然:“没那么复杂,仅是因为信任你。”
  “陛下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迟暮之人在做人生中最后几件事,我看了之后,心中甚乱,大隋还没到这一步。听得先生一言这才安心,看来是老夫游思妄想。”
  他手拈长须:“但若论信任,老夫自问当得起。”
  小老头腰杆挺起,正要再说时忽被一阵马蹄声打断。
  一匹快马踩着“嗒嗒”声急速逼近,皇城前的左屯卫兵将举起长枪,老远就语气强硬地呵斥:“止马勿前!”
  马上一人急忙勒停。
  他跳下马来,朝皇城门口急奔:“急报急报!”
  守在城门口的独孤雄问道:“甚么急报?”
  那人嗓门极大,周围人都听得真切:“窦将军带着数百人冲出江都,朝关中去了!尉迟胜总管为了追击叛贼,已调动近三万人马,正要去捉拿窦将军。”
  “什么~!!”
  独孤盛双目瞪大:“这可是真的?是哪个窦将军。”
  “是禁军中郎将,窦贤。”
  独孤盛听罢顿感不妙,那些文武百官原本正走出皇城,他们听到这条消息,越走越快,哪敢再朝临江宫看一眼。
  追拿一个窦贤,岂能用上三万人马?!
  这是要去攻打杜伏威防守的六合城吗?
  “速闭宫门!”
  独孤盛大声吩咐,但是左右武卫,左右屯卫的人手并不归他管辖。
  哪怕他这个右翎卫将军是隋皇直属,身份更高,却也不能僭越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