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378节
作者:一片苏叶      更新:2025-09-16 09:19      字数:2805
  沈法兴占据毗陵、吴郡,将隋宫诏书丢入了垃圾堆。
  一郡太守有什么好封的?
  沈法兴趁着杨广发丧这段时日,一路从吴郡打到余杭,自封梁王。
  同为梁王的萧铣更是一步到位,沿袭梁朝旧制,设置百官,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拥兵十万,在巴陵称帝,建元鸣凤。
  并且,他大手一挥,连封七王。
  手下大将郑文秀,被封楚王。
  听到这个消息后,好邻居林士弘只觉被冒犯。
  你也是楚王?
  于是将宫廷诏书撕成碎片,在豫章郡称帝,国号为楚。
  称帝那一天,林士弘面色发紫,有种紫气东来之感。
  南部得到消息更快,待杨广驾崩与江都拥护燕王传至中原之后,东都百官岂能认同。
  为何是燕王?怎不是越王?
  诏书我们没看过,就是萧皇后说了,那也不算。
  况且,要立新帝,也该在东都。
  于是,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
  等消息传到关中时,李阀阀主李渊拥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在兰州与李阀挨着的西秦霸王薛举不落人后,称帝建立西秦。
  尽有河西之地的李轨也相继称帝,建立凉国。
  只在月余时日,足足冒出六位皇帝,反王更是难以计数。
  北方还有梁师都、刘武周两大突厥走狗。
  中土混乱的局势,让塞外之贼蠢蠢欲动。
  天下间的世家、宗派也纷纷下注,一波又一波人奔向那些中立势力,寻求更多支持,以图霸业。
  去巴蜀寻找独尊堡、巴盟,川帮这三大势力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帝崩历第四十一日。
  两位着灰色棉袍的中年文士驻足在枫林宫前,此地亦是蜀岗十宫之一。
  地如其名,宫苑前正有一片枫林。
  这两位分别是范忆柏、邱晖,为太府寺的太府卿、太府寺少卿。
  一个正三品,一个从四品。
  他们身后跟着的那名书生,正仰头朝“枫林宫”的门头上瞧,那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
  宫苑守卫正要上前问话,范忆柏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那守卫便退了。
  “周先生,随我们走吧。”
  “好。”
  周奕冲二人笑了笑,迈步时又问:“两位高卿不是掌管财货库藏吗,怎会在枫林宫中行走。”
  他语气随意,范忆柏、邱晖却不敢怠慢。
  范忆柏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二人随先帝来江都之后,他知晓我们有此爱好,便一直被安排在枫林宫书库整理书卷。在东都时,虽有管理库藏之责,倒也是这般行事。”
  邱晖露出一抹追忆之色:
  “先帝在江南任扬州总管时,就网罗学者来整理典籍,城中大乱之前,我二人还带人至此。枫林宫本是先帝常来的地方,后来渐渐疏远,书库也交由我们打理。”
  周奕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在范邱两人带领下,周奕辗转几个院落,来到了巨大书楼。
  两人陆续介绍,从《长洲玉镜》,说到《区宇图志》。
  只这两书,便有一千六百卷。
  “这卷《诸郡物产土俗记》费了好些心力,乃是诏命天下诸郡按照各地风俗物产地绘制。”
  在邱少卿介绍下,周奕还看到了三卷《西域图记》。
  里面是有关西域的山川、风俗等资料。
  翻开一看,书中有地图,有记述,还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人的彩绘图。
  此书是裴矩搜集编撰,合四十四国。
  邪王把这书册搞出来,也是费了巨大心力。
  他们一边说书,一边说杨广的事,比如提及“今于大隋盛世,图书屡出”。
  杨广坐在皇宫中,忽然想到这一出,便对着手下人一番指点,要他们去做。
  于是,便成书一万七千多卷。访求遗散的图书,更是有近四十万卷。
  这件事做得很成功,他亦很满意。
  某一天,他灵光一闪,想到了运河,马上叫人去挖。
  想到高句丽,那就打一下。
  仿佛一切都和他想象中一般简单。
  如果都办成了,他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圣帝。
  事实却是异想天开,搞得天怒人怨,被万人唾弃。
  于是从东都仓皇离开,躲避现实,来到江都摆烂。
  周奕自我感觉,像是更懂了杨广几分,这货该死得很,害得天下大乱,却又有几分可悲。
  至少从太府寺这两人看来,只在成书这一爱好上,他们对杨广多有追思。
  周奕一路看到工程技术、天文历算、医学等书籍,这都是广神的小爱好。
  甚至,在书楼中,还有“飞仙”这一机关。
  范忆柏走到二楼,朝地上的木板一踩,幔帘卷了上去,书柜的门随之自动开启。
  见识过鲁妙子将自己埋葬的安乐窝机关。
  面对杨广的一点小机关,他自然不以为奇。
  “周先生,你想看的东西便在这里了。”
  周奕闻言朝书柜中一看,登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当皇帝的。
  他首先看到的一部,便是《黄帝九鼎神丹经》,接着便是《彭祖摄生论》。
  后部典册,还有务成子、老子、关尹、庚桑子、老莱子.
  《鬼谷子天髓灵文》.
  “两位高卿自去忙吧,我便在此看看。”
  范忆柏与邱晖对视一眼,正要告辞离开,周奕忽然又问:
  “陛下收集的典籍都在这里吗?”
  范忆柏道:“东都还有许多。”
  邱晖咳了一声:“那边还有丹炉呢,只是还没开炉。”
  周奕听到这里,不禁笑了。
  当皇帝的果然都想长生,又有些恶趣味想到,广神这丹炉落在东都没用上,是否被二凤夺了去,晚年正好开炉。
  范邱二人觉得周先生有点冒昧。
  笑话先帝,你也该避着人才是。
  与周奕话别,二人走到书库一楼,站在门口朝后张望。
  “老范,你说他与独孤家到底是何关系?”
  范忆柏拉着他走远,低声道:“独孤阀主有个女儿就在江都,据说与他关系亲密。”
  “独孤阀主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么?”
  “就是这位。”
  范忆柏思量道:“你要具体问他消息,那我也不知。不过,他武功极高,恐怕能算当世最顶级,未来有望成为三大宗师那样的人物。”
  邱晖砸了砸嘴:“独孤家也真是厉害,怎这样会挑。独孤老奶奶若是不在了,有这位坐镇,依然是高枕无忧。”
  他又道:
  “如今这世道乱得很,拳头硬一些,比虚飘飘的名头要好用。”
  范忆柏附和点头,又感慨道:“听说宇文化及带着杨浩去到魏郡,让杨浩也称帝了,真是乱啊。”
  谈到这些,邱晖不由想起一件事。
  他露出一丝慎重紧张之色:
  “陛下发到清流的诏书石沉大海,江淮军那边,李靖与一名徐姓将军联手往西攻下永安郡,就在十日前,这竟陵郡与南郡派出人手,前往安陆,太守鱼具容不战而降。
  这鱼太守还曾发急信朝张大将军求援,誒~!”
  他叹了一声:
  “事态变化如此之快,江淮之间全归那大都督了。这人也真是沉得住气,竟还未称帝。”
  范忆柏捋着胡须满脸愁色:
  “此人非同小可,早有一剑斩杀魔门宗师的凶悍战绩,在一众反贼中,他势力最大,风评最佳。你有所不知,我听内史省的人说,从南郡派去安陆劝降的人,出自飞马牧场。”
  一听飞马牧场,邱晖的脸上更沉重了。
  “那牧场巨富,战马无数,却一直在商言商,若是他们也倒向江淮军,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