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456节
作者:一片苏叶      更新:2025-09-16 09:20      字数:2774
  她扭过脸,再去运气。
  可真气一过,血液更沸,一旁的灯火,在朦朦胧胧间,照出她眼中的水光,白嫩的脸也像是涂了胭红诱人至极。
  平日里,哪里能见到这般景象。
  “快”
  石青璇朝他招手,清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音:“快帮我。”
  周奕来到她身边,伸手按在她后背上。
  大明尊教的宝贝毒雾真是邪门,这淫毒能穿过皮膜透入经脉窍穴,一来影响真气叫血液沸腾,激发欲望。二来迷惑精神,乱人神志。
  不过,碰到他这种万毒不侵的人,再毒也无用。
  随着周奕不断渡入真气,石青璇中的毒快速解除。
  她气息平稳下来,给自己倒一杯水喝。
  只不过,脸上的晕红还在。
  “好些了?”
  “嗯。”
  “我觉得,倘若我不在,你这处地方也不能住了。”
  石青璇解释道:“我这谷内也有机关,就是因为你在这,否则我早就走了,也不会与他说话,叫你看到我的狼狈模样。”
  她没露出羞涩表情。
  话罢轻呼一口气,反倒露出一丝嗔意:“你赶紧把方才的画面忘掉。”
  周奕哦了一声,没回话。目光上抬,望着屋顶横梁,微微入神。
  “你在想些什么?”石青璇朝他望来。
  周奕又把目光落在她动人的脸上,打趣笑道:
  “我正按照你的吩咐尝试去忘,可没成功,都赖你仙姿玉貌,越想忘反倒记得越深,好在我勉强算个君子,否则便要乘人之危了。”
  少女眼波流转,嘴角早已憋不住地漾起笑意,如微风拂过水面。
  “不知你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
  石青璇起身,拿来一个竹筒递给他,笑道:“君子,请饮酒。”
  这竹筒好精致,以竹根制作,圆润光滑,上边还有个翠绿色的盖子,严丝合缝。
  里面装着的,正是郫筒酒。
  当日他说喝此酒该用竹根盏,石青璇做了一个更精致的。
  作为精通机关术的技术宅,这可难不倒她。
  周奕坐在竹榻边,笑着喝了一口。
  “你是不是叫了川帮的人,不是说这好酒精贵,怎么每回都有。”
  “因为隆兴和换了主人。”
  石青璇见他喜欢这个竹盏,心中也很高兴,说到正事,又认真起来:“安隆已不在成都,他的生意基本被独尊堡收了去,尤其是巴蜀的酒水铺子。”
  “解文龙如今已坐稳独尊堡堡主的位置,你想要什么酒,只要巴蜀有的都不会缺。”
  从酒水中,也隐能看出解晖信守诺言。
  加之石青璇去成都带回来的消息,可以确定,巴蜀三大势力已彻底稳定。
  只要自己不出事,巴蜀就不可能跳槽背刺。
  “对了,你方才提到席应,怎么大明尊教又与他合作。”
  “那只是我的猜测。”
  石青璇立时将席应与灭情道“天君殿”的事说给他听。
  “席应能收集独尊堡叛军旧部,应该是大明尊教安排,也就是说,安隆一直在与大明尊教合作,他这次逃走,定是自知败露,怕了石之轩。”
  石青璇露出疑惑:“可我不懂,他们杀我有何用?”
  “杀了你,邪王就更邪了。他如今治好了精神分裂,你一死,恐怕又会对他产生影响。”
  “不会。”
  石青璇依然不想提他。
  周奕见她闷闷不乐,笑道:“那他们杀青璇,就只能是为了刺激我。我一生气,就会大开杀戒,因此留下污点,后世人会说,我是个残暴的天子。”
  少女定睛望着他:“真的吗?”
  “真的。”
  “不要,”她灵动一笑,像是很高兴,微微晃动身子带起微风,“史官的笔如同利剑,我可不要成为伤害你的武器。”
  话罢,石青璇又看向来回摆动灯火。
  “那舍利中的能量,你可炼化完了?”
  “嗯。”
  周奕点了点头:“最多再有三四日。”
  少女的明眸像是闪过一抹失意,情不自禁道:“好快.”
  她又添了句:
  “难怪你在短短时间就能练就这一身功力,如此练功速度,我从未听闻过,包括我娘与我提到过的那些名宿,也找不到与你相近的。”
  “等这次出关,你有何安排?”
  周奕想了想:“我会顺三峡往下,与我家军师打个照面,让他寄信去岭南,试探一下宋阀主的态度。之后要回南阳一趟,还有”
  不用说,石青璇便接上话了:“还有和氏璧。”
  “对。”
  周奕望向东都:“佛门在巴蜀谋划不成,他们会利用和氏璧造势。”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可是有着不小魔力。”
  石青璇柔声道:
  “当今天下群雄,唯你名声最响。但这次在巴蜀,你也得罪不少势力,加之你武功又高,定会叫旁人生起一同对付你的心思。
  在巴蜀你的朋友多,到了东都你的敌人多。和氏璧若是得不到,放弃也不要紧。”
  晓得她是好意,周奕也不多解释。
  “成都那边,等席应的人手再聚一聚。在离开巴蜀之前,我会去一趟他这什么‘天君殿’,再叫三大势力把大明尊教的人清理一番。
  没了领头之人,他们就没法兴风作浪。只要我不倒,巴蜀一定能比之前更安稳。”
  如此一来,周奕也算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听他把前后都安排妥当,石青璇在心中数起日子。
  也不剩几天了。
  她暗自寻思着,他走后,自己应该能和之前一样,安安心心在此隐居避世。
  这样想着,眼睛却又忍不住朝举杯喝酒的人看去一眼。
  周奕又在幽林小筑待了三天。
  这三日,他在打坐练最后一处窍穴。
  石青璇就隔着一个竹帘,时而擦箫,时而看谱,偶然翻开娘亲留下的武学典籍。
  日子过得极快。
  到了第四日傍晚,天上打了个响雷。
  石青璇把手中的剑谱放下,她不是被响雷所惊,而是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木屋内无风起浪,竹帘被掀了起来。
  她看到,里面打坐的白衣青年,正做着各种手势变化。
  那动作她是看不清的,明明手动得很慢,可一盯着他,眼前模模糊糊,能看到后面的指影拖出一条尾迹来。
  奇特的是,竹帘掀了起来,说明劲风很足,可他身边的那盏灯,丝毫不见晃动。
  也就是说,他能将自己的劲力在一定空间中收发自如。
  石青璇为他功成而高兴,心下又有种自己都难察觉的失落感。
  周奕在一阵喜悦过后,全身心投入在十二正经之中。
  起于少阴,终于少阳。
  气出涌泉,入井窍阴。
  天下武人,多练奇经八脉,以任督为主,开辟丹田黄庭、金炉、关元,再通生死窍。
  修完地,再炼天,打开眉心祖窍。
  类似这种性命双修的法门功成,哪怕是再普通的武学,也可以后天入先天。
  十二正经,乃是各类奇门秘术专修而练。
  周奕在这最后一条足少阳胆经打通的瞬间,顿时有种能将灵感兑现的错觉。
  仿佛精妙万法,都囊括其中。
  也更加体会,为何独孤老奶奶的披风杖法有此威力,甚至,就连老奶奶体内的症结所在,他都有所猜悟。
  这种心有明镜的感觉,能映照各般武学巧思,非常神奇。
  按道理说,能成为武学大宗师,必要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奕也不知自己是不是。
  也许当世的大宗师们,也不是他这般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