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467节
作者:一片苏叶      更新:2025-09-16 09:20      字数:2719
  周奕坐在甲板上,在动笔之前朝侯希白说道:“侯兄,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侯希白胸有成竹,只以一个笑意回应。
  “师仙子,你能做到公正吗?”
  周奕又看向师妃暄,在一个侯希白看不到的角度,她丹红薄唇微微弯起弧度:
  “两位的画技皆是当世顶尖,可惜妃暄鉴画能力有限,总会掺杂个人情感,若是评得不好,还请不要责怪。”
  “妃暄会尽自己的心意来做到公正。”
  她说话时,眼神清澈而深邃,配合完美无瑕的面容,给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侯希白完全信任,笑道:“最难得的便是心意,师姑娘照着本心来评,便是极公正了。”
  周奕点了点头:“开始吧。”
  二人都沉浸在画中。
  三峡两岸,猿声不止,提供了一种独特意趣。
  这是落榜艺术生与花间顶尖骚客的终极对决。
  为了公平,师妃暄没有看他们作画,所以,她就欣赏三峡之景,又时不时看向周奕。
  这或许是慈航圣女来巴蜀这段时日一直期待的时刻。
  侯希白心中早有腹稿,他画得很快。
  周奕心有山川,只将墨色渲染,速度只快不慢。
  二人几乎是同时收笔。
  能在行于三峡的船上作画,非是把控精微的高手,绝对做不到。
  “师姑娘请看。”侯希白展开了他的画作。
  画中人一条浅绿丝绦束素腰,身姿翩然似欲乘风去。容颜完美无瑕,清丽若九天仙子,眼神深邃宁静,蕴含悲悯与智慧
  侯希白画美人的技法,可谓是出神入化。
  天下间,无有几人能抵抗。
  周奕真心点评:“好。”
  侯希白笑道:“周兄这便要认输了?”
  周奕徐徐展开画作:“倘若师仙子要我认输,那我也只好认了。”
  师妃暄将目光凝在他的画上。
  那是洛水。
  这洛水自苍茫处流来,水势转折处,数峰青黛斜插天穹,山腰被虚白的云岚悄然吞没。
  水畔蜿蜒着石径,孤鹜横江,尽头跨着一座单拱石桥,青苔覆满桥身,桥下流水无声,只余空明的澄澈。
  桥头独立一人,只有背影,他白衣如雪,临风远眺.
  洛水弯弯柔美像是个难以描绘的女子,而石桥上的白衣人正在欣赏洛水,无声无息的画,在师妃暄心中,却像是有了心跳。
  自己的心声,仿佛也能被人读懂。
  一看她的表情,侯希白登时色变。
  他朝周奕画上再看,还有五个字“洛水沧溟客”。
  这幅山水画颇有意境,但若谈及对女子的吸引力,恐怕不如自己的美人赋。
  可是
  恢复清醒的侯希白敏锐感觉到,慈航圣女有着巨大的情感波动,对于普通人这不算什么。
  但她是师妃暄。
  侯希白的心猛得一沉,难道
  “这水墨交融的苍青里,像是天地初开时便已落笔的底色,也许,正是妃暄追寻的境界。”
  “侯公子,很抱歉”
  周奕觉得此时的圣女有些过分。
  你表达歉意时,好歹眼睛从画上离开,给老侯一个歉意的眼神也好。
  侯希白看向师妃暄,再看向周奕。
  他想起了长江下游,那时一个小妖女让他惨败。
  这一刻,在这长江上游,侯希白产生了相似的感觉。
  两岸猿声啼不住,多情公子好无助。
  侯希白叹道:“周兄,是你赢了。”
  周奕真心安慰道:“论画而已,侯兄别太伤心,其实在我心中,你这幅美人赋,已是登峰造极,天下间画美人图,没人是你对手。”
  “唉”
  侯希白又叹一口气:“不得欣赏的画,没有灵魂,就像一朵纸上的花,散发不出香气。”
  “周兄,我先冷静一下,之后会去东都寻你。”
  周奕正要应声“好”,忽觉这话不对劲。
  “扑通~!”
  船上的船夫吓了一跳,周奕和师妃暄也被惊到了。
  侯希白带着那幅画,跃入三峡江水之中。
  望着侯希白朝白帝城方向游,周奕出声呼喊,侯希白只对他招手,去意已决。
  “秦姑娘,你就不能委婉一些吗?”
  师妃暄依旧看那画:“道兄,我并未偏袒你,这幅画我真的很喜欢。对了,这个人是你吗?”
  她指了指画中石桥上的白衣人。
  “不是。”
  “那他是不是在欣赏洛水?”
  “也不是,他只是一个垂纶客,瞧瞧水里面有没有鱼。”
  周奕把意境全都破坏了,但洛水仙子没有失望,与他一道坐在船头。
  过夔门险隘,豁然入巫峡。山势渐转幽邃奇秀,千峰竞翠,万壑堆云。
  神女峰亭亭于烟霭之中,雾绡烟袂,若隐若现。
  有道是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周奕瞩目在渐变的山色中。
  “梵斋主知道你来见我?”
  “不知。”
  她凝神江波,神色渺远:
  “宁散人传信给袁道长本不用我送,但妃暄想到道兄可能还在成都,便主动请行。其实我很早就想寻道兄说话,但师父一直在身旁。”
  “你别管她不就行了。”
  周奕循循善诱:“你能来找我,说明我之前说的没错,梵斋主的练功法子不对。由此可见,你从小到大听到的话也不一定对,你这乖乖仙子做不得,得叛逆一些。”
  师妃暄听罢,竟没反驳他的话。
  慈航剑典的修炼上,祖师留下的法门,竟真的有误。
  她走在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上,却进境神速。
  “道兄,我听师叔祖说过一句话,可否转问你?”
  周奕想到那老尼:“她能有什么好话?说来我听听。”
  师妃暄先讲述了一心师太说他是魔门之事,接着便是她自己提出的观点。
  然后
  “师叔祖说我的想法太朴素,杨广在做皇帝前后变化很大,以致百姓受乱世之苦,而我静斋,有让天下回归秩序的责任。师叔祖说的有问题吗?”
  “当然有。”
  周奕不屑道:
  “说得冠冕堂皇,其实还是为了道统。她若是相信所谓的天命,干嘛要下山,随波逐流便是,难道这天下只得靠她来救?既然如此,这还叫天命吗?抑或说慈航静斋就是天命?”
  周奕语气平淡:
  “既然她对我露出杀意,也就说明,她自己都认为所谓的天命有变。为何又不顺应而变?倘若佛门现在也支持我,天下岂不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
  “那么,她还是为了苍生吗?”
  “她只是认为自己正确,想说服别人。”
  “在我这里,她这一套行不通。命运这东西,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师妃暄安静地听着,随之思考。
  自从慈航剑典打开一个缺口,她就开始接受师尊教育之外的东西。
  尤其是出自周奕口中。
  本想继续往下听,周奕却懒得说了:
  “扯来扯去都没用,非要斗一场才行。我提前和你说,不管是你这什么一心师叔祖,还是别的宗门底蕴。给我添麻烦,只能找人出黑。”
  “你若是劝不了她们,她们被我打杀。到时候因你拿我练功,估计会对我又爱又恨,那可有得你难受的。”
  师妃暄听罢,心情颇为复杂,凝目瞧他:“道兄.”
  周奕对着那完美无瑕的俏脸摇了摇头:“我从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师妃暄沉默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