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486节
作者:一片苏叶      更新:2025-09-16 09:20      字数:2839
  “估计是怕被老夫人打断腿。”
  他俩小声嘀咕,皇甫无逸与郭文懿时不时投来目光,皆露出了然之色。
  卢楚与郭文懿,一个是内史令,一个是内史侍郎。
  标准的老大,老二。
  现在郭老二眼巴巴望着卢老大,心道卢楚这厮怕是已投得彻底。
  这主官也太不厚道了,不提携也不知会。
  人家现在身份还未暴露,你老卢也不帮忙引荐一下,给我也留条后路。
  郭老二甚至恶意揣测他是否在吃独食。
  倘若没有小郭从轩辕道上带来消息,他此刻还被蒙在鼓中,就和那赵从文一样。
  黄门侍郎赵从文没什么多余心思,第一个迎上独孤朗,互相打了一声招呼后,问道:
  “郑国公与独孤总管可到了?”
  “已在大业殿。”
  “好。”
  赵从文也不废话,既然不是在乾阳殿,也就不会有大规模朝臣进宫。
  “诸公,请。”
  赵从文在东都官场能神气得起来,可在七贵中他地位最低。
  这时先请陈国公段达,再请其余人。
  因赶在鲁国公被杀的特殊时期,众人身边都有门客护卫,既然不是乾阳殿这种正式场合,见惯了这种场景的独孤朗也没拦着。
  他摆了摆手,左武卫营的人散开放行。
  周奕跟在卢楚身后,穿过那以夯土为芯,外覆青砖的高峻宫墙。
  接着便是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巨大的“凹”字形建筑群。
  中央门楼高耸入云,两侧伸出长廊连接东西对称的朵楼,再向前延伸出巨大的双阙,如同展开的巨翼,拱卫着中央御道。
  连过三重门庭,层层递进,将皇城的威严与不可僭越展现得淋漓尽致。
  乾阳殿拔地擎天,入目便是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
  卢楚、皇甫无逸等人司空见惯,没作逗留。
  周奕随他们越过金玉辉映的乾阳殿,穿过大业门,来到举行常朝的大业殿。
  规模虽稍逊乾阳殿,但更为精致,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所。殿内陈设更为生活化,但同样威仪不减。
  进殿之后,除了几位太监。
  就只有独孤峰与王世充两人。
  周奕眯着眼睛盯着王世充,那王世充冲他魔性一笑,予周奕一种血溅大业殿的冲动。
  “陛下呢?”
  皇甫无逸平声问道。
  众人看向独孤峰与王世充,独孤小老头道:“陛下身体有恙,今日议事就交由我们自行商议。”
  东都的事本就由他们说了算,皇泰主听到他们的决定,基本不会反对。
  “郑国公,事情是你提议的,由你说罢。”
  卢楚问:“不是说要商定鲁国公之事吗?”
  “正与文都兄有关。”
  王世充道:“文都兄为何会死?归根究底是江湖之乱,涌入东都的江湖高手太多,以致于我们束手束脚不敢惹犯众怒。”
  “这些江湖人仗着身具伟力,那胆子可大得很。”
  王世充斜了周奕一眼,朝独孤峰问道:
  “总管,倘若你和你的妻妾在办事,有人跑到府上杀人,无法无天,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废话,当然该杀。”
  独孤峰缓缓抬眼:“你在皇城说这些粗鄙道理有何用意?”
  卢楚撇了撇周奕,身体稍稍朝他前方一挡,怕他年轻气盛做事冲动。
  若在此对王世充动手,他便要被全城通缉,就算能走脱,也难在东都办事。
  王世充沉默一会,才道:“所以,我们需从根源上杜绝,江湖之乱的根源,就在和氏璧。没了和氏璧,这些人立时作鸟兽散。”
  赵从文与郭文懿一惊:“郑国公要夺和氏璧?”
  “我要和氏璧作甚?”
  王世充朝大业殿的龙椅拱手:
  “这和氏璧是帮陛下夺的,倘若陛下夺得,便是天命注定,承载拯救大隋的使命。既能招揽民心,也叫更多势力追随,那我东都之势,定远远强于此时。”
  “诸公意下如何?”
  周奕有些意外,卢楚则是在思考。
  周奕站在他身后,聚音入耳。
  卢楚面色微变,第一个接话:“我也想帮陛下夺和氏璧,但身单力薄,恐怕斗不过江湖豪强。郑国公势大,既然提议,可是要做先锋?”
  “倘若如此,卢某人也没意见。”
  王世充双臂舒展张开,自信道:“王某义不容辞。”
  “好。”
  卢楚一声好后,皇甫无逸也道:“我赞成。”
  “我也赞成。”郭文懿紧随其后。
  段达与没反应过来的赵从文先后出声,除了死掉的元文都,六贵都已赞成。
  众人看向独孤峰。
  这小老头目色生变,他还在盘算利弊,周围人全同意了,忽然感觉自己被他们孤立。
  若是这些人串通在一起,那他独孤家可就麻烦了。
  独孤峰审时度势:“禁军要守护皇城,不可大举出动。不过你们都没意见,老夫想拦也拦不住。”
  王世充阴鸷的眼中泛出笑容,半开玩笑:“总管只要不从中作梗,便是最大的帮助。”
  “哼。”
  独孤峰冷声道:“倘若你诚心为皇泰主办事,老夫怎会作梗?”
  王世充笑而不答。
  独孤峰招呼也不打,第一个离开大业殿去寻陛下。
  六贵有联合之势,必须告知。
  王世充也准备离开,忽又停在卢楚身前,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吸了一口气。
  “周公子,我脑中顽疾又犯了,一直隐隐作痛,你何时得空给我医治一下?”
  “病疾不可拖,改日我会登门拜访。”
  “好,那便恭候大驾。”
  王世充礼貌拱手,走出大业殿,像是一点不在乎其余人议论。
  卢楚还想说什么,受到周奕提醒,也闭口不言出了大殿。
  等走远之后,他才问:“周公子,你在避着谁?”
  “段达。”
  卢楚微微一惊:“陈国公!这是为何?”
  “他与王世充是一伙的,你方才无论与皇甫无逸他们说什么,王世充都会知晓。”
  卢楚眼皮一跳,他并未察觉到段达的异常。
  但周奕充满笃定口吻的话,总叫人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真叫人想不通,王世充为何要夺和氏璧?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别管他的目的,你先想想,他为何要争取你们的同意。”
  周奕这个问题难不倒卢楚:
  “私下反对他的人不少,但我们也点头,东都官场就不会有反对声音,军队那边也一样。他想安稳办事,也会怕我们作梗,尤其是独孤峰,忠于大隋的人,基本都会听听他的意见。”
  “我现在怀疑,他派人杀死文都兄也是这个目的。文都兄必定第一个反对他,而我则会与文都兄站在一起。”
  “如果你不开口,我依然会反对他。”
  周奕聚拢目光,看向王世充离开的方向:“今日这个王世充,与那天晚上见到的不是一个人。”
  卢楚眉头大皱:“为何我看不出端倪?”
  “他的声音,他的样貌,他的气质,都没有变化,是卢某熟悉的那个王世充。”
  “不。”
  周奕轻轻摇头:“当你的功力够高,便能感受到精微波动,那就能体会到每个人都不同的气息。这气息与脉气、血气、真气都有关联。”
  “那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知道,因为我从未见过王世充。”
  明明王世充方才就见过,此刻听到周奕的话让卢楚脑袋有点蒙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从经验角度出发,卢楚并不认可:“我觉得他就是王世充,那晚上也是,他们与过往的王世充一模一样,并无分别。”
  “那为何他不死?”
  卢楚锤了锤额头:“也许真像你说的那样,他是九头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