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者:
红蕖 更新:2025-09-16 09:30 字数:3365
谢白城神气十足地看着他:“不同意我怎么可能带着行李出门?”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拍在谭玄胸前。谭玄接过来拆开,竟是谢祁亲笔,大意是劣子无状,实在任性,给谭公子添了麻烦,但还请看在他的三分薄面上照料他云云。
谭玄惊疑地看向谢白城,谢白城却只是冲他挑眉一笑,气定神闲地跨进了门槛。
谭玄又翻来覆去看了看,见笔力苍劲,当不是伪造,便转身追上谢白城,问他怎么来得这样快。
谢白城说那一日谭玄同意了之后,他回家就收拾了东西,做好了准备。他说完看了看谭玄的脸色,似乎猜出他心中的疑惑,只笑说是舅舅为他说了许多好话,才让爹爹最终同意。
做出去的承诺总不能不认。谭玄只好收拾东西,带上常岳一起,三个人出了门。
及至出了城门的时候,谭玄才忽然醒悟过来,难怪谢祁会同意谢白城这看似无理的要求:这次围捕董宏杰,并不是哪一家哪一派要争先夸耀的事,大家是商议好要通力合作,务必不让这个罪孽深重的凶徒再行逃脱,所以有消息都会通知到参与进来的所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真正能碰上董宏杰的可能性并不大,甚至最终很可能是多家门派共同追捕的局面。如此一来,谢白城参与进来,就谈不上有太大的风险了。
想明白这一点,再看看比他快了半个马身、挺拔俊秀又朝气蓬勃的小谢公子的背影,谭玄心里也觉得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接到的消息,是从越州以南二百多里外的玉安县传来的。
玉安县下一个叫戴村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连串怪案,先是村人出门劳作时,家宅被人破门而入,但损失的不过是些粮食衣物,甚至还有人家丢了被褥,家中一些绵薄钱财却未丢失。村里人原本只是纳闷,以为是流浪乞儿所为,只是加强了在村里的巡守。
哪料三日之前,村中一户人家的女儿去山中给病重的父亲采草药,却再未回来。村里组织人手上山去寻,只找到了几片衣物碎块,还有丢在溪边的装药背篓。料此女恐怕为歹人劫去,这才上报了官府。
段凤楼最后一次发现董宏杰的踪迹,是在越州东北方向的金塘。从他之前的追踪看,董宏杰确实是在一路往南走。结合戴村一系列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董宏杰怕露出行迹,因而藏于山中,劫食果腹。而他原本就是个贪花好色之徒,只怕那采药女子十分不巧地遇上了他,他见女子落单,又年轻有几分姿色,便又犯了老毛病。
以他一贯的手段,又怕走漏风声,这女子很有可能已遭不测。
如果他在作案后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再度潜逃,要抓到他的难度无疑又会上升。
不过所幸苍风剑杨家离玉安不远,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先听到风声,进行了围截。
但谭玄这个理想状况的预料,却在出发后的第二天就破灭了。
杨家的确先行一步,对戴村周围进行了查检,在查验过程中杨清源的大哥杨清桐带着两个师兄弟遭遇了察觉不对、准备逃走的董宏杰。双方当即交手,然而董宏杰竟暗中有个帮手,趁杨氏三人不备偷袭。杨清桐被董宏杰当胸砍了一刀,身负重伤,董宏杰则和帮手逃之夭夭。
他们是从途中遇到的杨家弟子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这名弟子正在赶赴别家送信的路上。苍风剑杨氏如今已是全员出动,只是掌门担心对手实在悍勇,要求他们若是发现行踪,只可暗中跟踪,然后派人回门派报信,切不可擅自动手。
这个消息使得追捕董宏杰这件事情变得有些微妙。
当初的消息只是说董宏杰独自一人,但为何现在会冒出来一个帮手?既然有一个帮手,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董宏杰一路南下,是在逃避什么人的追踪,躲避原来犯案之地的风头,还是有什么具体的目的?
倘若他有具体的目的地,又会是哪里?和这突然冒出来的帮手,又会不会有关系?
谭玄和常岳商量了一下,决意还是先赶到代塘杨家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决策。
但他转身准备上马启程时,却见谢白城闷闷地扯着小银马的缰绳,低着头不说话。
不用问,一定是他全程只同常岳商议,而无视于这位“好搭档”令他不开心了。
但这确实不是在玩,不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对于董宏杰这种人,倘若不能尽快将其缉拿伏法,他总会去伤害更多的人。
“走吧,加快些速度的话,今天晚上应该能赶到杨家。”他语气温和地催促了一下。
谢白城乖乖点了一下头,催动小银马迈开蹄子。
谭玄控马与他并辔而行。谢白城忽而问他:“就算我们今晚赶到了杨家,不也晚了吗?就现在这会儿,那个董宏杰说不定都在越逃越远呢!”
他这种初出江湖,迫不及待想要真刀真枪来一场惩恶扬善的心情,谭玄非常可以理解,毕竟他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做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切都凭着自己的心意。
于是他耐心道:“确实如此,但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具体线索,又怎知上哪里去找?总不能指望瞎碰。杨氏毕竟有地利之便,且已经撒出了人手。也说了有任何发现会先报回门派,于我们而言,去杨家一边了解详细情况,一边等待消息,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谢白城没有作声,埋头赶了一会儿路才道:“我听舅舅说,董宏杰原本是潢州人氏,潢州距离越州好几百里呢,他怎会忽然往越州这边一路来呢?”
谭玄道:“这确实很可疑,尤其还有个忽然冒出来的帮手,你舅舅似乎也没提过他是有搭伴的。”
谢白城点点头:“的确如此。”谭玄瞥他一眼,见他白皙的脸庞上两道秀眉微蹙,似是在思索的样子,便问:“怎么,你是想到了什么吗?”
谢白城扭头看他一眼,却难得地显出了些欲言又止的意味,过了一会儿才下定了决心似的道:“我要说了,你不许笑我。”
谭玄其实已经有点想笑了,难得见到一向神气满满的小谢公子露出这般谨小慎微的模样。但他还是不敢轻易造次的,可别惹恼了小少爷,于是便道:“我肯定不笑的,你想到什么便说。”
谢白城这才犹犹豫豫地说下去:“从玉安再往南走个一两百里,有一条紫石河,是雎江的一条支流。外地人可能不了解,但紫石河往西连通着朝廷一处铁矿,沿岸又都是鱼米之乡,产粮极丰,所以漕运上很是繁忙。为争此利,几个漕运帮派曾有一番明争暗斗,最后胜出的是个叫开福帮的帮派。这些都是行有行规,内部倾轧,只要不影响运送货物,官府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过问……外人,也没有插手的道理。”
他这外人,当然指的就是越州一带的武林正派。像漕帮盐帮马帮这类,混的都是真正下九流的江湖,和那些声名在外的正统门派完全不是一回事。正统门派要脸面,要持身中正,这些打流混世的,大多却都是穷苦人拉帮结派好有个倚靠,混口饭吃。江湖中不成文的规矩,二者之间只要没有实际的矛盾冲突,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谭玄耐心听着,这些他还真不知道,多亏谢白城是本地人,才知晓这些鱼龙混杂的消息。
只是这和董宏杰会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漕运帮派大多河流上都有,主要纷争也不过是在地盘和钱财上,很少会与这些凶恶之徒有交集。
谢白城见他当真认真听着,便继续:“杨家和黄家靠得近,素有往来,大概半年多前,杨清源提过一次,说他听黄家人提过一嘴,开福帮现在来了个厉害人物,生意做得越发大了,流水似的赚钱。黄家人言谈间颇为羡慕,杨清源就顺着问做什么生意能这样赚钱,对方却闭口不语了。杨清源跟我们说,是觉得八成不是什么正经事。现在想想,若开福帮真做了非法的勾当,怕就需要好手保驾护航……”
谭玄愣住了。谢白城侧目见他微皱着眉盯着自己,不禁心里也有些没底,这不过是他刚才突然起的一个念头。他们和黄家很少有往来,黄家的事大都是听杨清源讲个一件半件的,这件事他们也管不到,原本都忘差不多了。只是刚才在脑子里过了一过继续往南走是什么地方,才想起来。
谭玄却忽然道:“去这紫石河该怎么走?”
谢白城一怔,抬头望了望前方,想了一会儿才道:“若走大路,就先到玉安,再往下走,若走小路……倒好像是有一条小路从山里穿过去。但我也没走过,怕是要问一问人。”
“走小路的话,能近些么?”
“应当是能近不少。但山路窄滑难行,只要带些货物便不好走,所以平时走的人不多。”
谭玄当即转头对常岳道:“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去紫石河的小路该怎么走。”
第145章
谢白城没想到他这一番话还真起了作用,谭玄竟会听了进去,而且立刻采取了行动。心中不禁又是高兴,又是有些不安。倘若这是他的胡想,却误导了谭玄,最终耽误了事情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