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 第96节
作者:好人哇      更新:2025-09-16 09:32      字数:3663
  说完,不等小胡子着急,张翠花接着道:“这也中午了,请你们吃顿饭,咱就各回各家吧。”
  急的想从车后座蹦下来的小胡子也安分了,没了中介费就没了吧,也没耽误什么事,那老瘟婆一闹,没两刻钟就把买卖搅黄了。
  能赚顿饭也不错。
  “咱们去……”国营饭店吃大肘子?
  “咱停前边,我老叔烩饼做的贼好吃。”
  小胡子的话没说完,国营饭店大肘子就变成了齐江他老叔的烩饼,还又挨了齐江一肘子。
  揉着被杵的肚子没话说了。
  “前边拐弯就是国营饭店,”张翠花没停下,毕竟不能让人家跟着跑一趟,还去人家家里吃,“快点吧,去的晚了就轮不上咱们了。”
  炖的软软糯糯油汪汪的大肘子是国营饭店大师傅的一绝,每天就炖一锅,正点去都赶不上买。
  现在不到十一点半,正好摸到最后四个。
  一个端上桌,配两荤一素和三大碗米饭。另外三个在锅里继续温着,等走的时候再打包。
  等菜的功夫,齐江出去一会儿,回来提了一壶酒和一瓶汽水,“崔大姐能喝酒不?还是喝汽水?”
  “汽水吧,多谢,正好口渴了。”
  虽然这次来没那个关系户服务员和张翠花练嘴皮子,但光从城边到城里骑这两会就够让人心累了。
  之前张翠花和郑爱国商量的是两点汇合,扯结婚证。也不知道那憨憨几点等着,想也知道肯定去的很早。
  【小六,现在几点了?】
  【……这叫什么绰号,】446被这七分随意八分亲昵还有点智障的称呼,雷了一下,【十一点四十了。】
  张翠花斟酌了一下,先给446买了堆零食,然后招呼齐江两人慢慢喝,“我还有事就不吃了,帐已经结了,你们慢慢吃啊。”
  说完,张翠花压下想要起身挽留的两人,小跑进后厨又买了几个大包子,提上三个香气四溢的大肘子,风风火火的朝街上走了。
  “这又是哪出嘞?”小胡子小酌一嘴,朝刚上来的肉菜伸筷子,“哎,真香。不跟你卖惨,哥俩星期没吃肉了,你之前还拦着哥挣钱。”
  “少说那么好听,你那叫坑钱。刚才看的那户卖房的,那老太太那个样,你可别领人去看了。”
  “我又不是傻子,坑人也得讲道理不是,她都上全武行了,上赶着去当小肥羊?这两天我就告诉我兄弟们,保管是个想买房的就绕着那边走。吓唬了我还想把房卖出去?美得她个老瘟婆。”
  “她那样本来就卖不出去,你别整人家。”
  “我还没说砸她家呢,实话实说算什么整……”
  ……
  说不买房就不买了,有仇当场就报的张翠花,扭头就把那场风波忘到了脑后。
  拎着回头率百分之二百的大肘子,飞舞着俩麻花辫,一路朝着公社婚姻登记科转自行车轮子。
  还没到地方,远远就瞧见高高大大的一人戳在人家门口,来来往往的就没不瞅他的。
  呆在屋檐下也不嫌冷,也不说去太阳底下晒暖。
  张翠花带着点笑,把车子停在墙角,把挂着东西的车把歪到上边,以免滑下来。
  眼看着那个大高个瞅见了她,朝她走过来。
  张翠花两步迎上去,“来挺早啊,介绍信拿了吗?”
  这大傻子可不就是她家郑爱国。
  第109章
  不是什么特殊节日,来办结婚证的人不多。张翠花和郑爱国走进去时,正好前边一对新人揣好新出炉的结婚证出来,满脸喜气洋洋。
  显得张翠花有点冷淡,郑爱国有点憨。
  人家写结婚证的同志瞅着她俩,“嘿,您两位淡定劲,这是结婚好几年了吧,来补结婚证?”
  这个年头知道办结婚证就不错,老一辈的就没这习惯,多是小年轻来扯证。其中县里的比较多,村里的好多办了婚礼就算齐活,或者有什么事用到了结婚证,赶紧来扯个。
  “是啊,娃都能跑了。”
  张翠花从兜里掏出喜糖,一人发了两颗,“您给我们把字些好看点啊。”
  旁边预备提前出去吃饭的,接了糖也停住了脚,看着同事写结婚证,“保证严肃对待,给你写的可端正了。”
  准备提前溜号的这人话没说完,写字的女同志已经写完了,白了他一眼,“你可快去吧,别搁这烦人。”
  “我哪烦了,走走走,下班了,吃饭去了。”
  随着说话声,张翠花俩人走出登记科屋子,和新来**的错身离开。
  隐约听见身后有人窜出来,嘟嘟囔囔道:“我都说了块关门,又被拌住脚了吧。”
  走到墙根下,把自行车车梯蹬开,张翠花不经意与郑爱国对上眼,笑了声:“还挺正好,赶上负责任的没提前下班。”
  说完,把车子让给郑爱国,让他上去,自己坐在后座上。
  张翠花戳了戳前边男人宽厚的脊背,硬的,“哎,不是说好的两点?我要是没来你怎么办?”
  “等会呗。”郑爱国的声音带着听得出来的喜气洋洋,“这不是你来了嘛。”
  不等张翠花说什么,在她面前半点形象都没有的郑爱国又说话了,“翠花,买肘子了啊,真香哎。”
  “……要不咱们靠边停下,先吃俩包子垫肚子?”
  张翠花伸胳膊扯了扯他长长一点的寸头,“没出息劲。”
  满足的吃了俩大包子,郑爱国有力气从婚姻登记处骑到大姑家,再骑到老张家。
  悄不做声的一家放下一尊香喷喷的大肘子,为了避免被捞到,扯着耳朵说浪费败家,张翠花都没敢和大姑打照面。
  做贼似的把肘子塞到老娘屋子墙根下的时候,张翠花听见有人呜呜的哭,声还像张老娘的声。
  张翠花又不是原主,之前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实在没什么可嘱咐张老娘的了,总不能跑进去听她那一肚子的委屈?
  不用听,张翠花也知道,无非是那几袋粮食的分割问题。比如没让她大嫂
  占到大便宜,所以她大嫂给她娘气受。
  这种家长里短,或者说家庭内部毛段,说的不好听点,要不是张翠花能干。哪怕是老张家这种自诩对闺女不错的,她都没有发言权。
  她能说带着老娘去随军吗?不能,还不如傻娃好说服呢。
  人家傻娃牵挂着傻爹,只要连爹带上就齐活了。就算在县里买不成院子,张翠花也有一百种办法安置他们。
  但是张老娘不一样,人家儿孙满堂,张老爹年老力强,跟闺女走,那不能够。
  郑爱国等在离老张家有一段距离的老树后边,时刻紧盯着院门那。看见张翠花的身影,赶紧骑过去,等人上车就‘呲溜’骑走。
  他急着张翠花说的话‘被发现了又是一顿拉扯,咱放下东西就走’,所以只顾着骑车,等骑出二里地才注意到张翠花情绪不对劲。
  而此时,正哭的伤心,忽然被蒙头扔了一把钞票的张老娘,捡起砸她身上又掉地上的一摞钱票们。一看那老些钱,她就知道是她闺女回来了。
  寻着脚步声出去,却只看到坐着自行车的背影。
  张翠花平时也不算爱絮叨的人,只能说爱骂人,现在她又没只说自己生气了。
  所以她万万想不到郑爱国这句疑问的由来,啥叫她‘生大气’了?
  郑爱国继续小心翼翼的问:“就是,我感觉你生气了,还有点伤心,有点仿徨,有点”
  “不来了啊,郑爱国,你们部队还管教文化课呢?这小词说的。”
  张翠花被他逗笑,继而沉默了一瞬,说道:“我就是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唉。”希望张老娘知道把钱握在自己手里吧。
  该说不说,郑爱国不愧是被国家培育的人才,不光小词整的一流,这体力也很不错。
  溜达了好几处,还能一口气骑到家,到家的时候连十二点半都不到。
  早春的风簌簌凉爽,把张翠花那点悲春伤秋吹得丝毫不剩。不过等她进了大门,她才知道刚才的气闷只是小儿科。
  院子里已经疯了,到处都是土堆,不知道的以为她们家翻地三尺挖古董,或者要盖新房。
  废旧木板、树枝交错插连,整个一作战现场。别说傻娃家的棚子,就是猪圈都差点让他们拆了。
  “傻娃,早早投降,饶你不死。”
  一堆土堆和木板组成的战壕后边,传出郑建军慷慨陈词。
  此时场面一阵寂静,没人敢出声提醒他们张翠花回来了。郑爱国装木头人,姜韵宜和郑大明躲在正屋帘子后面闭紧了嘴。
  据说是傻娃的埋伏点那里传来一阵细细碎碎声,“被听他的,他扯谎,我赌傻军弹弓里没有子弹。”
  是郑冬梅的声音,很坚定,颇有运筹帷幄的气场。
  但是郑森林说话了,“我听见你说话了,姑,我可一颗子弹都没打呢。”
  双方谈判进行的很不顺利,站在大门口的张翠花也快要绷不住汹涌的怒火。
  关键时刻,还是郑建军的鼻子发挥了作用,“停会停会,我咋闻见炖肘子的味了?咱嫂子是得下午才回来吧?”
  这么一说,郑冬梅好像也闻见了点香味,隐隐绰绰的勾人馋嘴,“是吧,咱哥都拿着介绍信去县里等着了,他们得下午扯了结婚证才回来。”
  拿哪来的大肘子?他家也没肘子让他娘霍霍呀。难道是隔壁?
  越闻越香,被这么肥美丰厚的大大肘子勾引,郑建军顿时没了玩打仗游戏的心思。
  他囫囵个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不顾郑森林躲避飞尘的嫌弃眼神,说道:“我去村口望望嫂子,先休战吧。”
  话没说完,被‘咻’的一声击中脑瓜。
  郑建军出离的愤怒了,不是都说休战了吗?还讲不讲规矩了?
  “规矩?呵呵。”熟悉的冷笑。
  郑森林没反应过来这是谁,腿先自己支起来,朝着正屋就跑,寻求奶奶的保护。
  其他小孩们也听得真真的,豁然起立,“嫂子?”
  第110章
  之后张翠花用实力告诉他们,什么叫‘一战未平一战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