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 第103节
作者:好人哇      更新:2025-09-16 09:32      字数:3605
  第123章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平时只有郑大明自己去公有田赚工分,偶尔除草忙几天也是姜韵宜去帮忙。
  所以,郑大明和姜韵宜没提过年底分粮的事,其余人也忘死了。
  此时忽然听到张二哥提年底分粮的事时,郑大明速来没什么想法的脑袋醒悟了一瞬。
  他闷声闷气的道:“分也分不了多少,就当没这回事吧。反正也就忙活了一个春耕,其他浇水、除草啥的,咱家也没咋上工。”
  这话一出,不光人精子张二哥诧异,连不怎么了解时代情况的张翠花也蹙起眉头。
  她想问什么。
  可看到妹妹似乎想教训老公公的样子,张二哥赶紧拦了一下,帮她问:“啥叫没咋上工?”
  原来,这几年大家不好好种地,粮食比以前产出少不少,比自留地更是远远不如。
  所以林家村的人不怎么乐意老郑家几口人开好几份公分。
  上学的上学、小的小,天天出不了几分力气,就得好几份公分?那可不行!他们出的力配得上那些公分吗?
  至于帮扶小孩和老人的喂猪、看苗之类的力气小就能干的,被他们选择性无视了。
  笑话,那好差事凭啥让外姓人干?他们早就自己人分了,老郑家听都听不到。
  于是,村里一直压着不让郑建军几人当正经劳力算,只在农忙的时候,让他们和小孩一起帮忙抢农时。
  至于平时,有郑大明自己算上工不就行了,一份公分还不够几个老弱病残吃?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老郑家只剩保底积分和郑大明的上工公分、农忙的公分。
  大队长再以保底太多影响积极性为名头,减少了这种纯按人口分的家庭口粮。老郑家的粮食一下就被削掉一大半。
  这一大半进了林家村的嘴里,至少一人多吃半碗饭呢。
  好多人都觉得这主意不赖,并且由此开始排挤外乡人定居,免得有更多人抢他们的口粮。所以当有知青自愿下乡帮扶的时候,大队长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坚决不收,只说自己这边路格外难走,还是让知青同志去其他村子吧。
  至于听说某些村子因为农大学生帮扶,粮食产量上升?笑话,这两年天时变好,就是随便种种,都能比之前饥荒产的粮食多。
  而排挤老郑家成功后,林家村又排挤了其他几个外姓,虽然没老郑家那么顺利。但是那些可上工、可不上工的年纪,外姓小孩就是不被允许上工。
  这些人浑然没觉得,仅有的那几户勤奋耕地的没了,他们地又减产了点。
  只想破脑筋的思考从外姓人嘴里扣口粮的办法,完全不想努力干活增产。
  就这,还是想得明白的那部分人。
  另有一部分懒汉,连老郑家拿保底都不乐意。觉得老郑家就一个半人干活,竟然还能一家子得保底口粮,不公平。
  所以他们总得从老郑家自留地拔棵葱、薅把菜。问他们,他们就说,“就算是抵消白给他们的口粮了。”
  这种趋势越演越烈,前些年还收敛着,这两年发现老郑家当兵的儿子也没回来帮老子教训他们,胆子愈发的大。
  甚至到了,没有郑爱国寄回来的粮票和钱,郑大明要带着一家子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了。
  要知道他们前几年饥荒还能吃的七分饱呢。
  郑大明嘴拙,磕磕巴巴的絮叨事。在姜韵宜的补充下,这才把这
  些情况概括出来。
  一听,张大哥气炸了,“你家就这么面团子啊!那还敢娶人家姑娘!”
  合着我家妹妹是给你家顶雷来的?
  第124章
  张大哥一生气就声音就大,完全达到声若洪钟的效果,几乎是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包括隔壁被张翠花嘲讽了一顿,最近不敢吱声的张奶奶。
  老婆子是她们家唯一在家的人,其余人被她赶去地里忙活了。
  也不知道前段时间在怎么回事,地里草都比苗高了,也没人拔草。不知道一天天住地里都干了点啥。
  那公家的哪有自己的重要。既然不想耽误上工赚工分,那就晚上回家的去自留地干活。
  所以此时张奶奶格外小心,生怕被张翠花听出她在听墙脚。垫着脚,悄悄爬上梯子,不敢露出头,只贴在墙面上听。
  而张大哥说话,完全不用仔细听,他说话,聋子都得被震得再聋一次。
  “俺们这么好的妹妹,能和野猪群打的有来有往,还能一拳打死成年野猪。十里八乡的好姑娘,你们家竟然有胆子把她糊弄进来!”
  我说呢!原来张翠花娘家不是特别清楚老郑家的情况啊!那怪不得了。
  张奶奶暗暗点头,她就说,老郑家那些个软蛋人们,哪有福气有这么厉害的媳妇。
  都能打野猪呢,原来真的她自己就能打死一头野猪。
  想到整天都有野猪肉的生活,张奶奶越想越难受,早知道就截下这桩亲事,给自己小儿子留着。
  虽然现在小儿子也没正式工作,但是耪地可是一把好手,他们也给留意着临时工呢。万一有机会就可以去当工人了。
  而且,虽然小儿子不如郑爱国工作贴面,可是他们老张家可比老郑家能立起来。
  都是外来户,他们就能被林家村的人们接纳,还被大队长表扬过,哪像老郑家,被欺负的都不成样子了。
  这么想着,张奶奶又想到了张翠花吓唬自己。琢磨道,要是张翠花成了自己儿媳妇,那肯定自己指东,她不赶往西。
  好吃的全给自己和乖孙孙,家务、地里都给张翠花干。她那么力气大,肯定能一个人干一家人的活。
  张奶奶把自己想的美滋滋,王权没意识到自己是在白日做梦,还是做的没头没尾的糊涂梦。
  另一边,张大哥已经被张二哥拦下来了,不在拿他那大嗓门吓唬人。
  张翠花被他咧咧的头疼,说他,“咋不是早知道他家这情况吗?你咋还往回翻账呢?”
  她也知道张大哥说的是实话,这老郑家真是从根上就是软的。就一个郑爱国还凑合事,但也拿家里这一摊无计可施,还是个锯嘴葫芦。
  但是,图这不图那,对别人是灾难开局,她对现在一家子都听她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对那种正常的家庭,一家子一人一个主意的,还有胆子实施的,她反而不适应。
  最重要的是,她图森林这个傻小子,又不在别的。要是嫁别人还不如自己过活呢,反正前世她自己过的好好的。
  而且这不是情况还不赖吗?要是碰上个自己在外立不住,还想在家跟她还逞威风的,她早就把人揍一顿,帮着森林走了。
  哦,绑不太好,有点烦法外狂徒的意思。但总归有办法。
  她挑着能说的提了两嘴,让郑大明他们也别一副愧疚难当的模样。
  对张家哥哥们道:“我这不是都护住了吗?又不是真被栽坑里了。”
  这时候张翠花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哥哥们是为她好,可嚎的声音也是真大,一点也不给人留面。两边都轻不得重不得。
  此时看张大哥还有点愤愤的,头疼的把不知所措的郑爱国推出去,顶他爹娘前边挨骂,“你要骂骂他,哪有当人面嚎嚎人家爹妈的。”
  张大哥是真的想给妹妹要个说法,然后带回家,不给他们当牛做马。
  但是看着情况,妹妹一说话,老郑家全家都当圣旨似的态度。忽然有点明白啥叫‘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被弟弟们扯了扯衣角,张大哥热血回温,也意识到自己有点过分。又想着自己是大舅哥,不能坠面。
  不能嚎长辈,嚎妹夫总不出错。
  继停顿片刻后,张大哥又开始说张翠花有多好,郑爱国多黑心。
  听得张翠花一头黑线,说话就说话,骂郑爱国倒是骂他,干嘛话里九成都是夸她。
  老郑家院里风波刚起个小火苗,就被张翠花掐了一半,留下一半让郑爱国自己享受。
  “你们先吃,让大哥嚷嚷吧。”
  张翠花瞥了张大哥一眼,“一会你们把肉吃完了,他就知道到底是吃饭大还是逞威风大。”
  郑大明和姜韵宜被张翠花推去厨房看孩子,现在堂屋就她们老张家的人。
  张小哥每个顾忌,嘿嘿笑,“刚才是真想维护你。”
  三哥接茬,“现在也是真逞大舅子威风。”
  “一摞舅子,逞得过来吗?”
  张翠花心累的摆摆手,“我去给你们装袋子牛肉干,回头饿了吃。”
  现在这季节,说不得什么时候猛兽下山突袭村庄,啃鸡逮鸭就算了,及时发现能合理驱赶。
  要是给张家哥哥们装生肉,让他们烤肉。引来野兽,把他们啃了就罪过了。
  “嘿嘿,你咋知道我们夜里爱饿,有的时候还饿的我睡不着呢。”
  张小哥啃着瓜直笑,现在没大哥看着他,他可以继续吃瓜。
  “你让你媳妇多给你做点吃不就行了。还没养孩子呢,就那么抠门,天天米汤能照见人影。”
  张二哥不待见小弟妹,觉得她忒抠门,还不是自己媳妇那种生财有道,而是硬攒钱,不琢磨开源。
  小哥也护媳妇,当即和二哥呛呛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吵闹。
  张翠花也要去厨房了,把战场留给他们,“三哥你看着点,这么大人了,还吵。”
  第125章
  张翠花觉得问题不大,隔壁张奶奶觉得问题大了去了。
  这张家老大这么能嚷,都嚷了十多分钟了,这可不得是对老郑家特别不满意啊!
  张奶奶控制不住自己八卦的心,脑袋越冒越高,直到超过墙头,直接把半颗脑袋探出来看。
  说实话,还挺惊悚,跟恐怖片似的。
  张翠花正好往厨房走,就看到墙头挂上半颗头。
  好家伙,原来隔壁家探墙头是一脉相传啊。还以为是张大妞的重生者特性,对周围情况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