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黄金三两三      更新:2025-09-16 09:40      字数:3302
  如今尘埃落定,她当然就放心了。
  扶荔走到他身边,在袖子的遮掩下悄悄捏了捏他的手指以示安抚,问医官:“只是看着严重吗?”
  医官道:“大王放心,太子殿下自幼习武,身强体健,这病只是一时的,开两副药按时吃了,再稳定了作息,很快就能好了。”
  见扶荔点头,医官又道:“若是能请巫者跳傩舞祈福,还会好得更快。”
  扶荔眉毛一抖,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去开方子吧。”
  什么巫者,什么傩舞?
  她要是有心推广这个,当初又怎么会一力把巫和医分开?
  医官见她还是如此厌恶巫者,也不
  失落,笑着拱手告退了。
  ——大王厌恶以巫代医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他们家祖上是巫医双修的,他这几年又对巫道颇有研究,逮住机会就想试试而已。
  但大王不同意,他有什么心思也只能按耐下去。
  哎,看来他们家的巫道,是要彻底断了传承了。
  见灵珠子气哼哼的,扶荔笑着捧住他的脸颊,先是亲了亲,又轻轻捏了捏,柔声道:“好啦,别气了。她原是个凡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灵珠子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她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刚做了太子就病了,我总觉得咱们被人给诈骗了。”
  扶荔眼珠子一转,转瞬间换了副声色,甩手坐在灵珠子身侧,郁闷道:“说起这个,我也觉得可气。好在咱们蜀国不像商那样迷信,不然刚登上太子之位就生病,只怕朝野之间都要议论纷纷了。”
  见她如此,灵珠子也顾不上不高兴了,抱住她哄道:“医官不是说了吗,她底子好,身子骨健壮,喝两副药就好了。”
  扶荔依偎在他怀里叹了口气,两人静静相拥许久,扶荔才道:“罢了,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用。咱们还是去看看她吧,免得她胡思乱想,更养不好病。”
  灵珠子点了点头,吩咐寺人准备上好的药材,两人一起去了东宫探望太子湘。
  湘到底年少,又是初来乍到,目前熟悉的亲人都远在庇地,遇事连个能商量的心腹都没有。突然遭遇了这样的事,心中十分惶恐。
  她正在寺人的服侍下喝药,忽然看见扶荔与灵珠子相携走了进来,吓了一大跳,慌忙推开喂药的寺人,就要跳下榻来行礼。
  扶荔三两步赶上前,一把将她按了回去:“诶,你这孩子,慌什么?有病就得好好养着,没什么比你的身子骨更重要。”
  扭头又见大半碗药洒了寺人一身,柔声道:“快下去换身衣裳,再让人送一碗药进来。”
  湘被她按着躺在床上,身子下意识有些僵硬。
  扶荔温软修长的手在她背上来回抚摸,慢慢安抚了她的情绪,才语重心长道:“我知道你心里害怕,怕因为这场病让我对你失望。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你只是肉体凡胎,不像我们修仙之人,骤然换了地方,生病再正常不过了。好好养着吧,医官已经说了,不是什么大病,很快就好了。”
  灵珠子不爱对旁人说软话,干脆也没上前,只是示意寺人把带来的几盒药材送上前去。
  扶荔道:“这里面都是上好的补药,还有一张滋补的药方,都是王后亲自替你置办的。日子久了你就知道了,他只是不爱理人,心地是很好很好的。”
  湘抬头看向灵珠子,灵珠子微微点了点头,虽然仍旧板着脸,但周身的气息却十分平和。
  一番安抚下来,湘心头的忐忑散尽,静下心来好好休养,两副药吃下去,果然就大好了。
  等太子再次出现在朝堂上,先前因太子生病出现的些许骚乱,立刻就平息了。
  接下来就是群臣的观望时刻,他们要先掂量掂量太子的分量,看看是否值得他们提前站队。
  湘知道自己非大王亲女,暗地里不服自己的肯定很多。
  因而,她就算正式成了储君,也没有急切地想要拉拢谁,而是沉下心来跟着大王学习帝王心术,跟着朝臣学习政务,一直不骄不躁。
  十五六岁的少女,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好了。不少观望的大臣都暗暗点头,认可了大王挑选继承人的眼光。
  第109章
  转眼又过了五年,湘在储君之位上待得安安稳稳,虽也犯过一些过错,幸而没弄出过不可收拾的过失,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群臣对这位储君也算满意,已经接受了日后会在她手底下讨生活。
  正好她又满了二十岁,到了适婚的年龄,扶荔便传出消息,要为储君择妃。
  身为储君,湘的婚姻注定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但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扶荔还是愿意让她要选一个最得眼缘的。
  好在不管是湘的父母还是扶荔,教育都还算成功,至少没教出个恋爱脑来。湘明白一段合适的婚姻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本家又是最早追随大王的旧臣,但毕竟不是蜀国土生土长的。
  她的家族早已迁徙到了大商,她也是在大商出生,并长到了十五岁,才被大王选中带回了锦官城。
  蜀国朝堂上下能接纳她,与她聪慧与否关系不大,只是因为选中她的扶荔是威望极高的开国之君。
  再说得明白些,朝臣们相信的并不是湘的能力,而是扶荔的眼光。
  只有她娶了蜀国的男儿,并诞下子嗣,才算是彻底融入,大臣和百姓们也才会摒弃那些冰冷的估量,真正把她当成一个蜀国人。
  是的,她虽然已做了五年蜀国储君,蜀国人却并未完全把她当成蜀国人。
  扶荔给她的选择范围,是在都邑任职的三品官以上家中的适龄男儿。湘并没在才艺和美貌上下功夫,而是接触之后,选择了一个谈吐最有分寸的。
  原因很简单:从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他的家教。而对家中子嗣的教养,又能暴露这个家族能否有长远的发展。
  她可不想前脚刚娶了太子妃,后脚太子妃家里就犯事被抄家了。那对她来说可不只是糟糕,会把他架到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选定了?”
  “选定了。”
  “就是这个了?”
  “就是这个了。”
  “不改了?”
  “不改了。”
  重要的事问三遍。
  扶荔前后问了三遍,确定她心意已决,便颁下诏书,昭告天下,聘工部左侍郎黄玉次子为储妃,今年八月十五便成婚。
  礼部来请教婚仪,扶荔直接道:“比着立后大典减一等就是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大王在给储君做脸,帮储君巩固权威。大臣们都不傻,当然看得清风向。
  由礼部牵头,把一场婚礼办得漂漂亮亮。蜀国又无宵禁,都邑百姓自发庆祝了三天。
  为此,五城兵马司的主官担心大量百姓长久聚集,会发生许多不必要的冲突,专门来请示了扶荔,要不要驱散百姓。
  被扶荔直接否决了。
  一来储君大婚,本就是普天同庆的喜事;二来百姓自发庆贺,本就是爱戴君王的表现,她作什么要扫兴?
  不过,人群大量聚集,的确容易滋生事端。为了保证治安,扶荔做主,给五城兵马司上下多发一个月的俸禄,让他们在这三天之内多上点心,巡街频繁些,但不要与百姓发生冲突。
  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她还吩咐了虹心,让她安排羽林卫隐身在人群中,防备大大小小的意外。
  于是乎,这三天里就有许多百姓,亲身经历了堪称神奇的事。
  比如卖炸货的因人群拥挤,油锅差点被推倒。两口子眼睁睁的看着锅里的油溅出老高,已经做好了伤人之后赔偿的准备,看看要倒的锅又自己正回来了。
  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溅起来越过锅沿一尺有余的滚烫热油,竟然也自行回落,莫说是烫到人了,就连锅台上也没沾染一滴。
  再比如有的大人太热闹看得太入迷,一时不查拉着孩子的手就松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孩子不见了,急得扯着嗓子大喊。
  一般喊不了四五声,就能听见孩子在身后哭。
  当时只顾着急没注意,拉着孩子又是抱、又是哭、又是打、又是骂的。过后反应过来,仔细询问时,才从孩子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叙述中得知,他们原本找不到父母,已经哭了好长时间,突然之间就看见自己爹娘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扶荔多年来都奉行以人治人,朝中官员纵有法力高深的,也一直用人力所极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
  因而,就算大王和许多官员寿命长得不像话,还一直都不会老,蜀国百姓潜意识里也会忽略自家大王不是凡人的事实。
  那三天庆祝里出现的种种变故,被百姓们私下里流传,都说大王眼光好,选出来的储君是得天庇佑的,才让百姓们也受了益。
  湘的储君之位,比想象之中更早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