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黄金三两三      更新:2025-09-16 09:40      字数:3316
  李靖大惊失色,慌忙把妻子抱了回去,急命人请医官过来诊治。
  李家养着的医官,是一位来自蜀地的女医者,名字就叫“女医”。
  蜀地医疗发达,天下闻名。尤其是妇科、产科与儿科,无出其右者,早已是天下医者心目中的圣地。
  李靖家里能请来这么一位,还是沾了殷华母族的光。
  女医提着药箱进来把了脉,面露喜色,对李靖道:“恭喜总兵,夫人这是有喜了。”
  “啊?”李靖一呆,随即便欢喜起来,“我们夫妻又要有孩子了?”
  女医微笑点头:“正是如此。不过夫人情绪激动,一时血不上头才会晕倒,总兵还得多多安抚夫人的情绪,不然对胎儿也不好。”
  李靖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又亲自去殷华的妆匣底下取了一块金饼给了女医,请她日后多多费心,务必使得母子平安。
  女医收了金饼,正色:“此乃分内之事,不劳总兵吩咐。”
  李静夫妇对她还是很放心的,他们的长子和次子,都是在她的照顾下来到世间的。殷华虽然产育了两子,但按照她的医嘱调养,对身体的损伤微乎其微。
  本以为这一次和从前的两次一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李家再添一口人。
  哪知道,却出了谁都想不到的意外。
  九个多月后,殷华腹中胎儿安安稳稳,没有半点要降生的迹象。
  女医上手摸了胎位,宫胞并未下坠。宫胞下坠才正式进入预产期,如今这种情况,在凡人里明显是不正常的。
  但女医见多识广,立刻就从前人的记载中找到了例子:“总兵与夫人不必惊慌,华胥氏怀胎十二个月生天皇伏羲,附宝怀胎二十四个月生人皇轩辕。圣人降生,必有奇迹。想来夫人腹中孩儿,日后不是大贤,便有大德。”
  夫妻二人被她劝得冷静了下来,也想到了这些圣贤往事。
  殷华抚摸着滚圆的肚皮,慈爱道:“我也不求他为圣为贤,只要能安安稳稳出生,平平安安长大,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靖则道:“我也不求他出息,只求像他两个哥哥一样安稳,莫要闯出祸来带累父母,就算是堂前尽孝了。”
  女医收起脉枕,笑道:“夫人身子健壮,腹中孩儿也健康。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还是不吃的好。夫人只需每日饭后散步半个时辰,日后生产必然顺利。”
  殷华点了点头,虽然生长子与次子时这些都听过了,但她还是一一铭记于心。
  这边女医收拾好了药箱,临走时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回身叮嘱道:“对了,这孩子怀的月份不同寻常,生产时也必有异象,总兵与夫人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到时也莫要惊慌。”
  两人神色一凛,对视了一眼。殷华亲自去妆匣下取了三块金饼,只说是答谢女医的辛苦,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些年,各地诸侯势力越发强大,对大王的命令多有阳奉阴违的。更有甚者,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干脆不尊王命了。
  当今商王帝辛不是个性情软弱之辈,一直有心学习先祖武丁、盘庚等,再次压制诸侯,中兴大商。
  可五年前的迁都计划,因鬼方叛乱不了了之。那次虎头蛇尾,分明就是底下诸侯给帝辛的警告:能有第一次叛乱,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还请大王日后行事,务必三思!
  帝辛的神经变得无比敏感,若是这个时候,自家孩儿天生异象的事传到朝歌,对他们李家绝对没好处。
  女医提着药箱扬长而去,回了自己居住的院落,便如往常一样处理药材,没有半点异样。
  等到暮色降临,她关上院门,燃香叩拜正堂里摆放着的古蜀王扶荔的神位。
  这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就算是有人看见,也不会多想。
  只是今夜情况有些不同,三柱线香燃起不久,青烟缭绕中就现出一个虚幻的人影来,不是扶荔又是何人?
  “圣王。”女医看见她很是激动。
  扶荔语气温和地叫她免礼,问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圣王放心,都已经办妥了。”女医激动道,“草民以伏羲、轩辕旧事说之,李靖夫妇都深以为然,日后对这个孩儿必然格外疼爱。”
  扶荔笑道:“你辛苦了。上次我传你那段功法,可有什么疑难之处?”
  提到修行,女医连忙按耐住激动,把这些日子以来遇到的疑难全都问了出来。
  扶荔听得认真,解答的也十分详细,每每都让女医有豁然开朗之感。
  临走时,她把一个戒指递给女医,叮嘱道:“这是个时间法宝,可助你日常修行。用银针刺破食指,以心头血认主,日后可慢慢炼化。”
  女医点了点头,再拜道:“多谢圣王,女医定然不辜负您的教诲。”
  扶荔笑道:“你好生修行即可,日后你我相见有期。”
  说完,身形便越发虚幻,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女医从随身的针灸包里掏出一根银针,快准狠地在食指上扎了一下。
  她扎的是特定的穴位,并不怎么疼,却很快便有血珠溢出。把血珠抹在戒指上,瞬间便被那戒指吸收。
  下一刻,女医就察觉到,自己和那戒指之间,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但有一件事她很肯定,那就是这个戒指彻底属于她了,她就是这个戒指的主人。
  第125章
  这一胎,殷华怀了三年有余,腹中孩儿却始终没有降生的意思。
  只不过,因着女医的提醒,殷华逐渐减少了外出,李靖练兵之余,也把政务接了过去,逐渐减少家臣见殷华的次数。
  慢慢
  的,对于殷华怀孕这回事,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忽略了,朝歌那边并没有得到消息。
  只是怀了三年多还不生,不但李靖心生焦躁,就连怀着一腔母爱的殷华,也隐隐约约觉得不安。
  好在有女医一直安抚她的情绪,给她开药、推拿缓解身体的不适,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怀孕对母体的消耗。
  这天夜里,殷华睡梦中见到了一个长须飘飘的黄衣道人。那道人手捧一颗光华烁烁的宝珠,对她微微一笑,骤然将宝珠投向她的腹部。
  殷华的母性瞬间占据上风,生怕自己腹中孩儿有个闪失,“啊”的一生便惊醒过来,捧着肚子叫道:“我的孩儿,我的孩儿!”
  “夫人,怎么了夫人?”睡在一边的李靖忙翻身坐起,把妻子抱在怀里安抚,“没事,没事的。”
  但殷华却忽然觉得腹痛如绞,捂着肚子“哎哟,哎哟”地喊了起来。
  李靖一惊,多年领兵练就的冷静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
  他先扶着殷华躺下,大步走到门口,低声命心腹把女医请来。
  不多时,心腹带着女医归来。女医心里其实也慌,毕竟她也是头一次遇见妊娠时间不按常理来的。
  但心里慌归慌,做了多年的名医,她脸上永远十分镇定,对李靖道:“总兵莫慌,想是要生了。”
  说完就提着药箱走进内室,伸手在殷华腹部一摸,果然昨天还在原处的宫胞,如今已经下坠,和产道接在了一起。
  她心里就更有底了,让人去烧热水,准备干净的布,便亲自扶着殷华转移到早就准备好的产房。
  产房按照殷华的要求,每天都有人打扫,太阳好的时候不但要开窗通风,还要把里面的被褥都拿出来暴晒。
  用蜀中医道的说法,就是尽可能减少产房内的病菌,尽量避免产妇感染。
  没去过蜀中的不知道,但凡是去过蜀中的外地医者,都恍惚间觉得,蜀中医学界和外面的医学界,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这些李靖和殷华都不懂,但蜀中医者的含金量,他们不要太懂。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遵从医嘱就是了。
  殷华对女医十分信任,搭着她的手进了产房之后,便把黄衣仙人入梦,把一个大珠子扔向自己腹部的事告诉了她。
  有扶荔暗中叮嘱,女医对此早就心中有数,闻言也不惊讶,笑着恭喜殷华:“恭喜夫人了,这是仙人在给夫人送灵童呢。”
  殷华喜道:“若果真如此,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她抚摸着明显下坠了些的肚子说:“您也知晓,金吒和木吒两个虽然沉稳,资质却非上佳,无论是随男君学兵法,还是随我学理政,都差强人意。肚子里这个若真是灵童转世,我和男君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女医笑道:“别的我不敢保证,这孩子将来身体一定极好,说不得三年五载也用不上我一回。”
  “那就好,那就好。”殷华更高兴了。
  因着是第三胎,殷华身体又好,生产很是顺利。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到窗棂上时,殷华只觉有什么从身体里滑了出去,室内顿时布满异香。
  刚刚生产完的殷华,却半点没有前两次产后的疲惫,只觉得全身上下所有的不适一扫而空。
  她先是一喜,接着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忙起身问道:“女先生,孩子怎么不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