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44节
作者:积羽成扇      更新:2025-09-16 09:50      字数:3145
  他,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四个人,至少也要配备六个幕僚。
  他现在却只有两个半。
  一个效力,一个病着——最后半个没病,却更胜有病。
  如今,唯一扛起“智囊”大梁,唯一靠谱的就只有荀彧一人。
  想到这,曹操看向荀彧的目光愈加炯然。
  荀彧早已看出曹操的窘迫,也为此思虑已久。
  他想举荐荀攸与钟繇,只是二人被困长安,短时间内难以脱身。
  要说其他合适的人选……
  “彧有一好友,姓戏名焕,字志才,亦是颍川人士……”
  听到熟悉的名字,顾至稍稍抬头,往荀彧的方向扫了一眼。
  荀彧察觉到这一眼,话语微顿,
  “志才博物洽闻、能谋善断,见小而知大,可为主公之臂助。”
  曹操颇为怡悦。荀彧介绍的这些良才……他一个都没听过,但有郭嘉在前,曹操对荀彧的识人之能没有半点质疑。
  “若能收揽此人,则诸事可定矣。”
  顾至听着两人的对谈,忽然开口:
  “荀君知道戏志才在何处?”
  荀彧答:“志才去岁在阳城养病,因董卓作乱,搬到平丘。只我与他数年未见,断了音讯……”
  平丘县位于陈留郡。闻言,曹操当即笑道:
  “倒是巧了,陈留太守张邈与我有旧,待我写一封尺素,让他帮忙寻上一寻。”
  顾至故作疑惑:“可我怎么听说……戏志才前几日在东郡住着。”
  荀彧没有询问顾至消息的来源,只是缓缓颔首,认真地回望:“敢问顾郎,可知志才现下在何处?”
  “不知。倒是听驿舍的掌柜提了一嘴——戏志才曾提过‘温县’,兴许会来温县也不一定。”
  曹操的视线在二人之间来回,沉吟不语。
  坐在曹操身后,缄默已久的曹昂终于忍不住询问:“莫非先生也与荀君一样,与戏志才相识?”
  顾至总不好说“戏志才好像认识‘我’,但‘我’不认识他”。
  便只是似是而非地道:
  “同为颍川人士,总会有所耳闻。”
  曹操没有深究,决定两手都抓。
  “一会儿我便写信,派人送往陈留。至于温县……也让一支小兵去那守着,若见到人,便将志才请过来。”
  接下来有关粮草的探讨,顾至没有心思再听,径直起身。
  他指着曹操桌案上的几卷竹简道:
  “营中无聊,不知将军可否割爱,借一卷书予我?”
  古代没有手机与电脑,也没有桌游卡牌,就只能靠着看书、睡觉、吃零嘴打发时间。
  这几天他睡也睡烦了,吃也吃腻了,行军路上也没几样东西能入口,此刻看到曹操桌上的竹简,顿时来了兴致。
  曹操取过最右边的一卷竹简,递给顾至:“此为《穆天子传》上册,你且拿去。若觉得有趣,想看中册与下册,再来我这取。”
  《穆天子传》统共只有八千多字,还分上中下。
  顾至第一次对古代竹简的记载效率有了深刻的理解。
  虽然两三千字的东西只够他看五分钟,但有总比没有好。
  何况,他以前所穿越的朝代都已发明了纸张,见不着竹简的身影,如今有机会看一看竹简制成的书,倒也别有意趣。
  顾至抛开了对现代书籍与电子榨菜的怀念,接过厚且沉的竹简,道了声谢,掀帘而出。
  他离开营帐,只走出一二十步,就瞥见东侧第八个营帐后方,正猫猫祟祟地蹲着好几个小孩。
  粗略一看,是曹操与夏侯渊家的几个孩子。
  夏侯渊家的老大老二都已取了大名,一个叫夏侯衡,一个叫夏侯霸,都到了幼学的年纪。
  两人头上梳着两只总角,像是两只小山羊,一左一右地牵着年仅三岁的从妹。
  夏侯衡往顾至的方向瞥了一眼,与曹家阿猊嚼耳朵:
  “阿猊,这就是让你吃了大亏,害你挨骂,又被逼着敬酒的南冠之客?”
  阿猊神色肃穆。对着比自己大四岁的从兄,他没有多少敬重,反而如同一个小大人一般,圆润的面颊紧紧皱着:
  “不要多事。”
  “蛤?你这小子,我可是为了替你出头。”
  夏侯衡撇了撇嘴,再次将目光投向顾至,
  “瞧着瘦瘦弱弱,普普通通,除了长得好了些,个子高了些,面白了些,年少了些,与谯县那些装腔作势的宾客也没什么不同。”
  阿猊没有说话。他的脑中浮现出温县,井边,顾至按着细作的脑袋像揉面团的画面,后脑勺仿佛也随之隐隐作痛。
  他无声叹了口气,带着看透一切的寂寥,揣着袖,转向夏侯霸:
  “二从兄,你也劝一下。”
  夏侯霸同款揣袖,老神在在:
  “不撞南墙头不破,他要撞就让他撞。”
  夏侯衡:“……”
  他磨了磨小虎牙,松开从妹的手。
  “你们且瞧着吧。”
  他从怀里取出一只巴掌大的木匣,打开匣盖。
  里面躺着一只灰黑色的小虫,个头扁平,挫着六条腿,披着一层细毛。后背那米黄色的斑纹,像是农人随手洒在地上喂鸡的粟米,零散而随意。
  这是椿象,民间称之为“臭蜚”“臭屁虫”,受到惊吓时会释放奇臭无比的气体,比消化不良之人的排泄之气还臭。
  夏侯衡已经想到这位南冠客被臭屁虫吓到,掩着口鼻,狼狈逃窜的模样,不由“嘿嘿”笑出声。
  臭屁虫一现世,夏侯霸默默牵着从妹走远了一些。
  阿猊更是露出了不忍直视的神色,对着身后的两个亲弟弟道:
  “一会儿好好看着,不要学。”
  曹操的两个幼子似懂非懂地咬着手指,重重点头。
  一直作壁上观的夏侯霸提前捂住鼻,同时蹲下身,用另一只手虚虚掩在妹妹的口鼻前。
  “大兄,阿猊往日里最是记仇不过,他都让你不要多事,你又何必……”
  隔壁王虎子偷了阿猊一块糖都能被他戏弄一年,若这个南冠客真的惹恼了阿猊,阿猊又怎会是这样的反应?
  夏侯衡道:“为阿猊出头只是其中之一。方才我经过营北,听到那儿的新兵在吹嘘这位南冠客,还说这位‘顾将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这也算是试他一试,若他真的这么厉害,又岂会躲不过区区臭蜚?”
  因为耳力太强,被迫听见几个孩子“秘密谋划”的顾至:……
  那确实,他真的不会“上天入地”,也并非“无所不能”。
  阿猊的神色变得愈发古怪。
  “试他一试”,巧了,他当时惹上顾至,用的理由也是“试你一试”。
  阿猊又退远了一些,连带着两个弟弟走到另一个营帐前,一副与夏侯衡不熟的模样。
  夏侯衡并不理会。他动作轻缓地将臭蜚放在手心,收起木匣,目不斜视地从营帐后走出。
  他朝着顾至迎面走来,没有去看顾至的神情,在距离对方还有一丈远的地方,猛地将手中的臭蜚丢出。
  顾至没有躲,拿着从曹操帐中顺来的竹简,伸了个懒腰。
  竹筒恰巧打中飞来的臭蜚,仿佛拍棒球一般,将臭蜚原路打回。
  夏侯衡正准备观察顾至的反应,就感觉眼前一花,有什么东西咻的一下飞来,轻轻撞到他的鼻梁上。
  紧随而来的,是一股感人的“芬芳”。
  夏侯衡:……
  顾至好似一无所觉,晃晃悠悠地从他身边走过。
  直到顾至的身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夏侯霸才捂着鼻子走近:
  “好端端的,你惹他做什么?”
  夏侯衡屏着气,一把将臭蜚捉住,塞回匣中,这才大口大口地吸气。
  一吸,仍是那个味,他连忙捂住口鼻。
  “……那些新兵所言,倒不尽是夸大之语。”
  太邪了。
  不管刚才那一下是意外,还是刻意为之,此人确实如营中流传的那般——惹不得。
  顾至不知道自己在曹营众多二代的心中已经成功地妖魔化,与还未加入的张辽一样,起到了小儿止蹄的效果。
  他一路回到山脚,在徐质与贾信的身边坐下,继续吃吃喝喝。
  ……
  冀州。
  渤海太守袁绍回到屋中,摔了两只玉杯,将冀州牧韩馥骂了个底朝天。语调之尖锐,用词之毒辣,让门内的众多宾客不敢出声,更不敢多劝一句。
  等袁绍将韩馥拆成“卓”“韦”“香”“复”四部分来骂,从脚后跟骂到了头发丝——换着花样全部骂了一遍之后,袁绍终于渴了,厌倦地停了下来。
  他一口喝了两碗井水,再次气恼地摔碗,
  “蒙昧小儿,竟然如此欺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