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31节
作者:
积羽成扇 更新:2025-09-16 09:51 字数:3580
“战场上的生死,意外有之,但更多的是人为。”
意有所指的话语,暗示着其中的真相,
“笮融、张邈与黄祖三方势力的牵线,少不了后方的推波助澜。”
顾至讶然抬眸:
“那豫州……”
“豫州自然也被主公提前安排了人马。趁着九江大乱,孙策兄弟与孙氏部将不得不折兵回返,枣祗与曹仁已借势拿下梁、沛两国,在颍川大破张济的军队。”
这应当是刚刚从前线传来的军情。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夺下两个诸侯国,还击破张济在颍川的军队,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为之前被夺粮的憋屈局面出了一口恶气。
“笮融、张邈必会与孙策争夺九江、丹阳。”
想到笮融在史书与原著中的作风,那一边杀新主一边挖取遗产的架势,岂会轻易放弃扬州这块肥肉?
这两人与孙氏部队,还有得争。
“阿兄……如今对笮融究竟抱着怎样的打算?”
这个问题他早先也问过一回,那时的戏志才并未明确回复。
而今,听到他的再度询问,戏志才不再隐瞒,语气平静而冷峭。
“若让他步上陶谦的后路,轻易地死去,未免太便宜他。”
果然,陶谦的死藏着阿兄的手笔。
顾至肯定了心中的猜测,想着原著中“顾彦”的几次兴风弄雨,决定安心地做一个甩手掌柜。
他回到自己的卧房,按照缣帛上的指示调配,挤出了一团黏糊糊的植物汁。
他将植物汁挤在竹简上,用油灯小心地烘烤、晾干。半刻钟后,深紫色的文字在竹简上浮现,仍是他熟悉的简体字,熟悉的草书。
[《大魏枭雄志》全员he线实况。]
只看到第一句,顾至就猛地一怔。
即使之前已多次通过细节做了相关的猜测,但这还是第一次,以石锤的方式,将“原主”的来源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一周目方案:基建。
过程:割据一方,招揽人才,提升粮产,兴修水利,研究火药、三酸二碱等物。
成果:天降陨石,时间线重启。
吐槽:????不是,发生了什么(懵)?
是因为原著没有带基建标签,这次发展路线与原著的主题冲突,所以来个宇宙意志的制裁是吗?
好消息,世界线重启了。坏消息,陨石砸得耳朵嗡嗡作响,比郭奉孝的山歌听着还难受。]
一周目?世界重启?
顾至消化着这段话,心脏砰砰直跳,几欲跳出喉口。
这个世界,竟然会重启?
[二周目方案:匡扶汉室。
过程:游说张温、皇甫嵩、朱儁,杀董卓,保刘协,平祸乱。
成果:火山喷发,时间线重启。
吐槽:????洛阳附近哪来的活火山???]
[三周目方案……]
顾至看着竹简上的描述,越是阅读,脸上的神情越是微妙。
接下来的三到六周目,他经历了各种尝试,包括联合世家阻止曹操称公,投效其他势力,归隐避世,迎立陈王刘宠。每一回都会因为各种意外——或者可以称之为冥冥之中隐藏的规则——导致时间线被重启,一切从头再来。
终于,七周目,他忍无可忍。
[说真的,以往我从来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但是这个世界有大病,总是重启。好在,只要在异世界死亡就能回到现代,我还有一条无往不利的退路。必须得承认,伤害自己很傻,但是留下来显然更傻。]
[七周目:开局杀。坏消息,时间线又重启了,但我没有回到现代。]
顾至翻阅着熟悉的字体,眉峰越皱越紧。
仿佛隔着时空,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新奇感,只持续了几秒就荡然无存。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竹简上的内容所慑,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针对这个变态的世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主题、主角、主线,不然世界会出bug,莫名其妙冒出各种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线毁灭,时间倒退到剧情开始之前。]
[2、在走完原著时间线之前,可以用特殊的方法重置世界——改变主线,让身为原著主角的曹□□亡,或者“我”死亡。一旦世界重置,“我”将回到第一次穿越之后,剧情线开始之前的某个时间点。重启次数越多,回返的时间点越接近原著第一章 的节点——曹操与夏侯惇到扬州招募新兵,在龙亢河边,士卒皆尽背叛。]
[3、重启并非没有代价。我感觉我的记性变差了,经常出现记忆断层或者混乱的情况,有时还会失控……重启后,颈部的伤痕并没有消失。或许,这并非真正的重启,至少对我而言,我感觉有什么东西——或许是记忆,或许是自我认知,或许是理智——在一点点地流逝,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大魏枭雄志》,原著线结束时间:公元213年。目前启动8次,重置7次。根据每次重启时间的间隔,与原著第一章 的时间点,这个世界大概还能重启10次。这次重置后,为了防止下次连重启的事也忘了,我会把这个竹简进行特殊处理,交给最信任的人。反正每次重启,时间线都会推后一截,不怕竹简凭空消失。]
[现在是第八次。我真的要继续打全员he吗?说真的,既然改变世界主线容易崩盘重启,那我只要摆烂地走完剧情,将时间线推到公元213年,就可以离开这个世界了吧?几个周目下来,我身边熟悉且在意的朋友只有志才、郭奉孝、老甘……老曹就算了,忽敌忽友,把他放生吧。我要摆烂走剧情了。]
后面是大段的空白,直到最后,留着少许血印的地方孤零零地写着一句话。
[我要救他。]
第98章 卑劣之吻
前面都是笔走龙蛇的草书, 唯独最后四个字,端正而锋锐,仿佛要穿透竹简, 刻入灵魂。
“他”是谁?
一个猜想骤然浮现,顾至极力忽略心头的躁乱,用显色剂反复擦拭空白的竹片。
那片空白始终一干二净,仿佛是它的主人忘记书写,抑或是不愿提及。
顾至皱眉, 将竹简翻到背面,重新涂上草汁。
竹简的背面出现新的文字。
[志才:不去瘴气之地。]
[奉孝:重点不在禁酒,需少饮, 但更重要的是加强锻炼, 避免风寒、燥湿等外邪犯体。不去严寒之地。]
[文若: ]
后面还有关于其他人的注释, 顾至已无暇去看。
冒号后面的大片空白让他的思绪也随之一空, 无法思考。
只有文若的这一段是空白的。
难道……“他”没有找到解救文若的办法?
[公元212年,侍中荀彧薨逝。]
冰冷刺骨的原著在脑中浮现,顾至蓦然合上竹简, 摁着发胀的眉心。
多周目循环,来自游戏术语, 意思是“重启剧情, 叠加新的线索”, 每次开启的新周目都会与上一次不同。这个概念与模式经常被文学作品使用。
它与平行世界的区别在于,多周目模式通常只有一个世界,一条时间线。如果改变了过去, 变数并不会衍生出新的平行时空,而是直接作用于未来。
在上大学时,与循环有关的电影他不说看过百八十部, 也有四五十部。
这些作品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恐怖游轮》的无解型循环,另一类则需要达成特定的条件才能终止重启,例如完成使命、解开谜题、改变悲剧、熬过关键的时间点等等。
如果他真的在这个世界“重启”了很多回,他一定会按照这类作品的套路反复尝试,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选项。
顾至重新翻阅竹简,盯着“招募新兵”这几个字。
他醒来的时机已无限接近于原著的开头,如果竹简上的第二条规则是正确的,那么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重启”。
最后一次……
顾至心中微沉,反复重读前文,试图寻找被他遗漏的线索。
如果这是最后一次,排除摆烂的八周目,他后面应当做过九次尝试。
以他对自己的了解,经历这么多次尝试,他不可能什么都没发现,更不可能什么线索都没留下。
竹简厚重如铅,沉得难以握持。
他攫紧竹简,从竹简的首段开始,逐字逐句地重读,在背面有关荀攸的注释中看到一句话。
[荀氏之心结,皆在己身,非惟外物。]
文若的心结,也在己身。
意识深处短暂地划过一道流光,顾至想抓住那道思绪,却怎么也捕捉不住。
少许模糊而纷乱的画面兀然浮现,迸裂四散。
他靠着墙脚坐下,抱着膝,将头埋在膝前,极力回想刚才一闪而过的画面。
那应该是一段重要的记忆,破局的关键,或许就藏在那些画面中。
“……”
隐约觉得自己记得但就是想不起来的感觉,像极了高考最后十分钟,死活想不起数学公式的烦躁。
他埋着头,抓着鬓边的碎发,一遍遍去捕捉那道灵感,一次次折戟。
碎发被他薅掉了几根,在他把自己的鬓角薅秃之前,一双温暖的手蓦然抱住他的肩背。遥远而熟悉的声音涌入耳中,仿若隔了一层坚冰,模糊难辩。
“阿漻……阿漻!”
被压得发酸的面颊被一只温热的手小心抬起,荀彧跪坐在他身前,眼中摇曳着焦灼的火光,
“你身上哪一处不适?哪里疼?”
炙热的温度触及腕骨,欲要替他把脉,被顾至反手抓住。
他抓得极紧,几乎要在荀彧手上嵌出一道伤痕。可荀彧无暇顾及疼痛,只愈发焦炙。
“我去找疾医来——”
“文若,我无事。”
顾至彻底回过神,下意识减轻手中的力道,却仍然握着,没有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