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33节
作者:积羽成扇      更新:2025-09-16 09:51      字数:3312
  “啊!这糖瓜是准备给灶神享用的,还没供上灶,你怎么就啃了一块!”
  堪称天崩地坼、撕心裂肺的呼喊从院中响起,顾至循声望去,只见炳烛正抓着一只炊帚,追着郭嘉跑。
  郭嘉叼着一只糖瓜东逃西窜。他绕过水缸,跳过小道,一边跑一边咕哝:
  “反正祭完灶,这些祭品最终还是要给人吃的。拿来祭灶的东西这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我先尝一个有什么要紧?”
  “你——!你这样灶神会发怒的!赶紧过来给灶神道歉!”
  “纵使灶神发怒,那也该冲着我来,炳烛何必忧虑?”
  郭嘉已啃了几口糖瓜,对炳烛的怒火不以为意。
  但他低估了厨子对灶神的尊敬,不管他怎么跑,怎么绕道,炳烛都始终跟在他的身后,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半刻钟后,糖瓜不仅黏住了郭嘉的牙根,更黏住了他的脚步——
  他跑不动了。
  郭嘉的体能着实称不上好,尽管身手敏捷,将炳烛遛得团团转,却远比不上他的耐力。
  眼见局势不妙,瞅见炳烛在他身后狞笑,郭嘉当机立断,将剩下的半个糖瓜往后一丢,转身跑向长廊。
  他跨过各种障碍物,翻跃围栏,嗖的一下躲到顾至与荀彧的身后,弯腰躲藏。
  “郭士子!”
  炳烛接住半个糖瓜,看着上面坑坑洼洼的齿痕,气得怒发上翘。
  郭嘉从两片云袖中间探头:“好炳烛,你看我啃都啃了,要不就这么算了吧……”
  话未说完,郭嘉忽然感到胸前的触感有些不对。
  低头一看,云袖之间,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处,十指相扣。
  郭嘉:“……”
  一口齁实的狗粮,猝不及防地闯入口中,比刚才的糖瓜还要黏腻。
  炳烛也停下了怒骂。
  因为郭嘉的挤入,原本宽大厚实、遮挡了一切异常的袖子被迫向两侧拉开,露出底下的暗流。
  前一刻还怒不可遏的炳烛,因为郭嘉的这一行动,看到了隐隐交握的两只手,顿时红了脸。
  不知是被郭嘉气的,还是另有缘故。
  顾至青筋直跳,抽出自己的手。
  与他交握的那只手并无放开之意,但在察觉到他的去意后,顺从地放手,任他收回。
  “奉孝若饿了,屋内还有糕点,何须在灶上取?”
  担心顾至窘迫,荀彧率先转身,询问郭嘉。
  郭嘉回过神,嗅到了空气中的异常气味,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
  “唉,这现成的哪有抢来的好吃。”
  眼见炳烛又要发火,郭嘉唯恐天下不乱地补充了一句:
  “就好比光明正大的牵手,远没有偷偷牵来得兴奋。”
  这句话让炳烛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不敢看家主与顾郎的神色。
  然而荀彧神色泰然,没有任何局促之意。
  他看向郭嘉:“听闻民间有一句关于祭灶的俗语——糖瓜黏着灶神嘴,不叫灶神妄言。想来这黏嘴的糖瓜不仅对灶神有用,对奉孝也是不可或缺之物?”
  郭嘉从这温和之声中听出了几丝警告,在心中摇着头。
  他的打趣从来就没惹恼过荀文若,这位好友就像是一座澄净的湖,坦然接受所有,并不会因为他的逗弄而在意。
  然而……对外界评价毫不在意的荀文若,却会因为顾及另一人的心情,屡屡向他传达警告,还真让他感慨“儿大不中留”。
  瞅着顾至转到一旁的脸,郭嘉见好就收:“还真别说,不愧是供给灶神的糖瓜,真的特别黏。”
  黏得他牙齿都快分不开了,这要是再熬成汁,不得把他的嘴黏上?
  炳烛上前,将那半个糖瓜塞到郭嘉怀里:
  “就该让你吃,把这破嘴黏住才好。”
  “黏住谁的破嘴?”
  浑厚的男声自拱门后方响起,炳烛神色一变,不安而局促地退到墙角。
  郭嘉笑嘻嘻地跨过围栏,来到来人身前:“主公来得正好,这糖瓜黏嘴又齁甜,我着实啃不下去。等祭完灶,还请主公帮着分担一些。”
  把难吃的东西献给主公,整个曹营大概也就郭嘉这一份……或许还要加上那边的顾至。
  曹操如此腹诽着,倒是没有生气。
  他看着郭嘉,故意拉下脸,做出一副不悦的神态:“往日要奉孝分我一口美酒,奉孝怎么也不肯,这黏嘴齁甜的东西倒是第一个想到我了?”
  郭嘉没有被曹操的脸色唬住,仍然挂着笑:“哪能啊,这糖瓜虽然黏嘴齁甜,却是灶神最喜欢的糕点。灶神喜欢之物,自然福泽深厚,再怎么黏嘴,也该奉于主公,让主公品尝。”
  明知道郭嘉这是在胡说八道,随便描补,曹操仍乐得哈哈大笑:
  “那这‘福泽深厚’之物,奉孝要多吃一些。”
  曹昂跟在曹操身后,缀着笑意,听着郭嘉与曹操的谈话。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转过回廊,看到回廊下的顾至与荀彧。
  未等他颔首致意,曹操亦注意到廊下并肩的两人,不禁感慨:
  “顾郎与文若,两人的性子迥然不同,却能和睦相处,倒是让人纳罕。”
  想起两人时常同进同出,在一处用食,曹操又补充了一句,
  “孤说错了。不止和睦相处,他二人关系甚好,有伯牙、子期之谊。”
  郭嘉面色古怪地听着,险些没忍住心中的嘀咕。
  岂止是好?这也太“好”了,好得让主公你难以想象。
  一股强烈的倾诉欲望即将破土而出,又被郭嘉的理智压下。
  罢了。
  郭嘉并不想将好友的感情讲给曹操听,然而曹操是何许人,他久经风月,见过千帆,虽然已经接近知天命之年,但眼神还算好使,能看得清几丈之内的情景。
  看着廊下的曹操还想感慨几句,倏然,他的目光定在荀彧脸上,脸上的玩笑之意凝固,化作几分惊异。
  莫非是风雪太大,他看岔了?
  文若看向顾郎的眼神……怎会含着情意?
  注意到曹操停留在荀彧面上的目光,顾至不明其中缘由,但在本能的驱使下迈了一步,借着行礼的动作挡住曹操对荀彧的审视。
  “主公。”
  顾至难得主动朝他行礼,曹操即便惦记着方才的那一幕,也还是笑着压下心头的疑问。
  “顾郎近日可好?”
  “托主公的福,尚可。”顾至垂着视线,看着地上的皑皑白雪。
  自从阅览了竹简上的记载,他对曹操的感观愈加复杂。
  即使层层线索表明,荀彧在原著中亡故的主要原因与他自身的心结有关,不全是曹操的缘故,顾至也仍然压制不住心中的恼意。
  顾至如此客气的言语行止,反倒让曹操不习惯。
  “今日是祭灶之日,我过来不过是求一个热闹,何必多礼。”
  曹操走上前,拍去顾至肩上的雪霰,
  “听闻文若家仆熬煮的咕咚锅一绝,我姑且厚颜,过来尝尝。”
  第100章 宽慰
  曹操心心念念的咕咚锅, 到底没能吃上。
  他刚坐到锅炉前,就有仆从急急忙忙地赶来,汇报了卞夫人即将临产的消息。
  曹操只得放下竹箸, 说了两句场面话,匆匆离去。
  顾至回忆着时间线,猜想今日出生的大概是“天下一石,独占八斗”的曹植。
  这个念头短暂地停留,就被抛到脑后。他加入争抢食物的队伍, 从郭嘉筷下飞快地抢走了一块排骨。
  被连着截走三块肉,郭嘉哪能不知道顾至这是记着祭灶时的“仇”,在刻意针对。趁着顾至捞肉的空档, 他眼疾手快地从荀彧碗中捞走了一块里脊。
  郭嘉“嘿嘿”一笑, 满眼得意:“你敢欺我, 我就从文若身上讨回来, 不算亏。”
  由于曹操父子已经离开,周遭没有旁人,炳烛也一同坐在锅炉前蹲饭、涮菜, 此刻见家主吃亏,当即发怒, 新仇旧恨一起算, 加入拦截郭嘉的行列。
  郭嘉独自一人对付两个夺食强者, 招架不住,当即向荀攸投以求救的目光:
  “公达,再不联手, 今日的咕咚锅,你我就只能嗦骨头了。”
  荀攸听而不闻,仿佛耳聋已久。
  他虽然没有理会郭嘉, 但是落箸的速度同样飞快,不比顾至与炳烛慢多少。有几次甚至捞走了郭嘉筷下的漏网之肉,让本就四面楚歌的郭嘉更加的雪上加霜。
  默默进食的戏志才见郭嘉孤立无援,出于同情,往他的碗里夹了一片蒜头。
  “慢慢吃,锅中还有很多。”
  郭嘉抢不到肉片,看着碗中的蒜头,眼角抽搐。
  上次是姜,这次是蒜头。荀家的这位大舅兄还是这么“善解人意”。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筷影如飞。
  极致的夺食压力下,郭嘉好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攻防战役中几次起死回生。他的筷子夹出残影,凭借快、狠、稳的攻势,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找到诀窍的郭嘉当即盯上了顾至,专门挑他夹不稳的时候落筷,精准地夹走滑到一旁的肉丸。
  似乎没想到自己会被郭嘉虎口夺食,顾至意外地停箸,双瞳蓦然圆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