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作者:
楚清 更新:2025-09-16 09:55 字数:3636
“你……”
“依据我大周律法,若陆某真的有罪,需得郭大人先禀明圣上,由圣上下旨查办,待证据确凿,陆某认罪之后,再由圣上发落。”
言及此处,陆询眼中难得有了笑意,“说到底,陆某虽然官位在郭大人之下,但陆某亦是侯爵世子,除了王公和圣上,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动陆某一根手指头的。除非,郭大人胆敢罔顾国法,藐视圣上!”
郭宣怒归怒,脑子还没完全昏聩,陆询说得没错,这是开国以后,太祖为了保障勋爵世家的利益,而赐予的特殊权利。
所以,他只能审问,而不敢动刑。
可审了这么久,陆询愣是半个字都没吐出来!
看见郭宣气到内伤的模样,陆询素来不苟言笑的俊容,竟频频露出笑意,“郭大人,下官再好心提醒你一句,以下官的品阶,大理寺是不能进行内部查办的,需要呈交监察院,若涉及刑案,刑部亦会介入,同监察院联合办案。郭大人今日之举,已经违反程序了。兴许这会儿,郭大人已经被监察院盯上了!”
郭宣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深知这小子不好对付,却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刺头!
讲完这些,陆询便懒得再废话了,他翘起二郎腿,阖上双目,就地休息。
不过须臾,陆询便睡着了。
昨儿在下河沟忙碌整夜,几乎一眼未阖,刚一回城,连衣服都没顾上换,便到了这儿,挨至此时,他确实又累又困。
陆询做了个梦。
梦里,他又回到了江南吴州的穆家。
他吃饭规矩,说话规矩,坐姿走路睡觉,无不规规矩矩,与随性不羁的穆青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穆父便问他,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出来的?他不敢说实话,只能摇头说他失忆了,不记得了。
青儿便笑话他像个古板的老夫子,无趣得很。他生怕青儿因此不喜欢他,便厚着脸皮让青儿教他如何不像个老夫子,青儿托着腮,瞅了他半天,竟笑得狡黠,她说,他无须改变,继续保持克己复礼的端正模样,如此,旁人就会夸父亲教子有方,她学仵作的事儿,就会被人忽略了。
他暗暗松了口气,终于能帮到青儿了。
但是,青儿十余岁的时候,偷看了一个话本,话本里的男子潇洒不羁,经常翘着二郎腿,青儿便逼着他做同样的动作,他好不容易做出来,却逗得青儿哈哈大笑……
睡梦中的陆询,不自觉的勾起了唇笑,开心来得丝毫没有预兆。
可落在郭宣眼里,无疑是挑衅,他终于忍无可忍地抓起鞭子,隔空抽了一鞭!
“陆询!”
郭宣怒声嘶吼:“你太狂妄了!”
陆询缓缓睁开眼睛,被人破坏了美梦的愤怒,令他眼神骤冷,“郭大人,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要么现在放了我,要么我坐等圣上申敕你!”
“陆询,你监守自盗,本官身为你的主官……”
“哟,郭大人生气着呢?”
就在这时,一道慵懒的嗓音,打断了郭宣!
郭宣一震,借着昏暗的灯光望过去,竟见宋纾余和季越身着官服,齐齐立在门口!
宋纾余视线落在陆询身上,陆询摇了摇头,示意他无恙,宋纾余点点头,慢步走进审讯室,双手负后,连虚礼都懒得客套了,他唇角一勾,似笑非笑道:“郭大人好大的威风啊!”
郭宣看到审讯室门外垂着脑袋的大理寺捕快,气不打一处来,“宋纾余,你竟敢擅闯大理寺?”
宋纾余漫不经心,道:“呵,郭大人误会了,这不叫擅闯,叫奉旨办差!试问,本官带着圣上的旨意,何处去不得?谁人敢拦阻?”
闻言,郭宣面色惊变,“奉旨?”
“本官竟不知,守城副将何时成了郭大人的盟友,竟帮着大理寺对付我京兆府的人马?”宋纾余语气不温不火,眼神却令郭宣打了个冷颤,“今日我京兆府捕快所受之伤,郭大人同守城副将商量一下,看看你二人谁来赔偿?治伤、买药、误工、精神损失,种种费用加起来,给个五千两吧!”
第253章 :无头女尸(41)
“赔偿?”
郭宣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他着实没想到宋纾余会找上门算这笔帐,更没想到算帐的方式是要钱,且不要脸的狮子大张口!
宋纾余语气颇为不屑,“郭大人不必紧张,本官要的是白银,并非黄金。以郭大人的家底,区区五千两,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闻言,郭宣直接被气笑了,“宋纾余,你干脆去抢好了!”
“郭大人身为大理寺卿,遽然鼓动朝廷命官去抢劫?”
宋纾余仿若听到了天方夜谭,他回头看向季越,“季大人,你要不要找几位御史大人喝喝茶?”
“晚点儿正好有时间。”季越微微一笑。
郭宣心口一滞,想他一把年纪,纵横朝堂几十年,近来竟被几个年轻小子连番套路,他的老脸,简直被按在了地上摩擦!
但郭宣毕竟是老江湖了,不可能真给御史弹劾他的机会,遂干笑道:“本官不过是说笑而已,季大人不必听信宋大人胡言。”
“我宋纾余从不开玩笑!”
宋纾余冷冷一嗤,逼近郭宣,语气迫人道:“五千两,少一个铜板都不行!”
“你当本官蠢,还是瞎?”郭宣驳斥道:“两家的人马只是互相推搡,并未开打,你竟敢漫天要价讨赔偿?”
宋纾余拿出一个明黄卷轴,在郭宣面前晃了晃,“郭大人,你要不再想想?今日城门火拼一事,已经传遍京城,老百姓都在说,大理寺出动百名捕快,还勾联守城士兵,光天化日之下,欺辱京兆府的人,是打算造反吧?”
“没有!怎么可能……”
“呵呵,郭大人对圣上的忠心,本官心里是明白的,可老百姓不明白呀,御史台最重视民意,本官估摸着,明日早朝,郭大人少不得要同那帮顽固老御史好好解释了!”
这“造反”的大帽子扣下来,谁能扛得住?何况宋纾余善施仁政,廉洁为民,为底层百姓谋了不少福祉,颇得民心。郭宣羁押审讯陆询,已是违规之举,若是再因此事闹至御前,他便是长八张嘴也解释不清了!
如是这般想着,郭宣的目光扫过那卷圣旨,不好的预感便更加强烈了,索性心一横,道:“行吧,不就是想要讹钱吗?本官给你便是。”
宋纾余笑容阴郁,徐徐而道:“郭大人此言差矣,本官是合理讨要赔偿,并非讹钱!今日,咱们在监察院季越大人的见证下进行私了,立字据为证。待本官拿到银子,便令人张贴告示,声明大理寺和京兆府因误会而产生摩擦,大理寺卿郭宣已经当面向京兆尹宋纾余道歉,并进行了合理赔偿,京兆尹宽宏大量,表示原谅,两司衙门重修于好,将继续携手为社稷出力。”
郭宣一口老血呕在喉咙里,咽不下去,
吐不出来,两腮肥肉不停地抖动,“杀人诛心啊!宋纾余,你够狠!”
“呵呵,郭大人难道不清楚吗?我宋家的疯子,可不止一个呢!”宋纾余目光斜斜地望过去,似鬼火般的烛光,在他瞳孔中跳跃,为那张俊容更添几分阴邪,“郭大人气够了,就立字据吧!”
郭宣没来由的打了个寒颤,宋太后的疯劲儿,他是领教过的,如今看着,宋纾余可能比宋太后更疯!
思及此,郭宣认了命,亲笔写下字据,按上手印,然后吩咐人回家取银票。
待银票全额拿到手,宋纾余才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呈运,皇帝诏曰:朕闻京兆府悬案久攻不破,引发民心不稳,又闻大理寺少卿陆询才干过人,故令陆询协助京兆府力破悬案,以安民心!钦此!”
陆询跪听完毕,拱手参拜:“臣陆询接旨,定不负皇上厚望!”
宋纾余将圣旨交到陆询手里,转头看向脑袋冒青筋的郭宣,面色冷厉道:“皇上口谕:关于陆询监守自盗一案,着大理寺卿查实清楚后呈报御前圣裁!郭宣今日罔顾国法,违规处置陆询,念其为初犯,罚俸一年,以儆效尤,如若再犯,革职查办!”
郭宣挣扎到现在,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抽干了!
看着这个老东西失了血色的狗脸,宋纾余唇畔勾起慵懒一笑,“陆少卿是本官举荐的,郭大人不打招呼便处置陆少卿,显然是没将我们宋家放在眼里!日后,郭大人好自为之!”
语罢,宋纾余、陆询和季越阔步离去。
郭宣瘫坐在椅子上,沉郁着脸,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如今,宋太后和宋家明面上还是一体,但暗地里已经分崩决裂,他该如何站队呢?
……
入了夜的京城,寒风陡峭。
宋纾余将季越送上马车,抱拳道:“今日多谢季大人了!改日得了空,定要与季大人把酒言欢。”
陆询施礼,言笑晏晏,“年节休沐时,到我府上一叙吧。我酿的桃花醉,恭请季大人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