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作者:楚清      更新:2025-09-16 09:56      字数:3669
  
  皇帝甚是满意,“如此,便开始吧!”
  三人走向公堂,于公案桌前的主审位,并肩落座。
  大理寺的衙役,手执上黑下红的水火棍,冲上公堂,分列两边高喊“威——武——”
  百姓们一凛,愈发屏息凝神,不敢发出只言片语。
  而喜堂这边,太后开口道:“中山王,吉时快到了吧?该入座了。”
  中山王朝着皇帝和太后行礼,多的恭维话没有说,只道:“老臣叩谢皇上和太后娘娘隆恩!”
  今日的婚,究竟能不能成,中山王心里是有数的。他只盼着沈坼能够接受命运,不要意气用事。
  “传嫌犯宋纾余上堂!”
  “新人到——”
  随着两道声音交织落下,被刑部捕快押解而来的宋纾余,和迎亲的队伍几乎同时抵达!
  隔着人山人海,一身囚服的宋纾余和身着大红喜服的穆青澄,遥遥相望……
  第372章 :结局(41)
  沈坼在马下,视野不够开阔,踮了踮脚,才看清楚宋纾余。然而,就只是惊鸿一瞥,便惊得他目瞪口呆!
  囚服在身,墨发凌乱,脸色苍白,眼窝凹陷,眼下青黑,整个人憔悴不堪,仿佛受了天大的苦楚!
  这……这与他昨日所见之矜贵俊美的宋纾余大相径庭!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阵风吹来,宋纾余一缕鬓发随风而起,殷红色的血迹印在他额角,教人心上一悸!
  沈坼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不由分说地看向穆青澄,想要揭穿宋纾余的伪装,“你别被他迷惑了,他肯定化了战损妆……”
  穆青澄掀了掀眸子,只是一眼
  ,便令沈坼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她只字未言,但她的眼神,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她不仅相信了宋纾余的凄惨,而且产生了愤怒和心疼的情绪!
  沈坼低头看向自己,同样是故意卖惨,他全力保护了脸,可宋纾余反其道而行之,全身完好,偏偏在脸上下了功夫,从而触发了穆青澄的保护欲!
  想明白了这一点,沈坼不禁懊悔连连,又气又恨,宋纾余真是端得正室的身份,妾氏的手段,勾栏的作派啊!
  以免他东施效颦,引来宋纾余的嘲笑,沈坼连忙手动清理喜服上的脏物,让自己尽量看起来不像个笑话。
  穆青澄足够冷静,她的目光在宋纾余身上并未停留太久,表情也没有半分异常。
  她从容下马,喜婆将绑着大花的喜绸两端分别交给她和沈坼,并提醒她,“请新嫁娘盖上盖头。”
  盖头已经被穆青澄捏成了皱巴巴的一团,她随便抻了抻,盖在头顶。
  见他们准备就绪,喜婆绽出满脸笑容,扬起红手帕,搀上穆青澄,高声喊道:“新人入喜堂——”
  沈坼定了定神,执喜绸,领着新嫁娘走向红毯铺就的台阶,登上喜堂!
  而从始至终,宋纾余眼眸淡漠无神,像是被人操控失了魂魄,又像是心如死灰绝望至斯,没了半点涟漪。
  公堂上,秦松阳拍下惊堂木,厉声喝道:“嫌犯宋纾余,酒坛藏尸一案,你可认罪?”
  “不认。”
  宋纾余语气不咸不淡,平静异常,“本官好端端的参加个宴会,却被指认为杀人凶手,还被下狱三日,折磨成这般,本官的冤屈,又与何人说?”
  闻言,台下的百姓,立时激动起来!
  宋纾余虽然上任不足一年,但他的官声和威信,却是有口皆碑,人人称赞。
  而民意,就是最大的斗争筹码!
  果不其然,皇帝将百姓的反应看在眼里,厉目一沉,“秦尚书,这是怎么回事儿?宋纾余官身未废,罪名未定,你刑部岂敢动他?”
  秦松阳大惊,连忙步出公案,跪地陈情,“启禀皇上,宋大人自入了刑部大牢,臣谨遵律法,从未刑讯逼供、苛待用度,请皇上明察!”
  闻言,皇帝当即生了怒意,“你当朕眼瞎吗?宋卿是配合调查,并非罪臣,何故身着囚服,头上有伤?”
  秦松阳迟疑不决,他昨夜才见过宋纾余,穿着入狱时的官服,吃着鲈鱼、燕窝,喝着桃花醉,全身上下安然无恙。所以今日乍见宋纾余,他也被吓了一大跳,不明就里。
  但看眼下的形势,他隐隐明白宋纾余葫芦里卖得药是什么了,只不过,若从他的口中说出去,秦家满门的性命,便都悬在了刀尖上!
  好在,宋纾余及时开了口,“皇上,此事与秦尚书无关!”
  皇帝下颔微微一抬,“说下去!”
  “自微臣下了狱,秦公公总是奉太后娘娘的懿旨来探望微臣,这探望的次数多了,微臣就成了如今这幅模样。”语到中途,宋纾余看了一眼太后,又飞快的低下头去,语气惶惶道,“幸亏只有三日的牢狱,若再多上几日,怕是皇上再也见不到微臣了。”
  太后神情一滞,来不及分辨,便听得百姓唏嘘,起了骚动!
  第373章 :结局(42)
  “太后娘娘不是宋大人的姑母吗?怎会如此苛待宋大人?”
  “难不成太后娘娘是想屈打成招?”
  “咱们宋大人廉明清正,查办了多少积案、悬案,严令禁止刑讯逼供,没承想,宋大人自己竟遭了这样的大难!”
  “为何不让穆师爷侦办宋大人的案子?”
  “大案当前,太后娘娘竟逼迫穆师爷嫁人为妾,究竟是何居心?”
  “是呀,哪有审案和拜堂同时进行的?而且还是上司和部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简直是荒唐透顶,可笑至极!”
  “……”
  百姓议论的声音,起初并不大,三五成群,交头接耳,但说着说着,便有人激动的拔高了音量,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发出了更多质疑的声音!
  距离百姓最近的,是文武百官,对于百姓的失望和愤怒,他们的感受最为直观。
  除了中立派淡定如斯,站队于两方阵营的官员,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宋氏一族,因为宋纾余大义灭亲而怀恨者,暗中全都依附了太后,见此情况,不免紧张地频频回头张望,不知今日会如何收场,他们亦会有怎样的下场!
  台上,秦槐吓白了脸,投向宋纾余的目光,写满了不可置信,但宋纾余连个眼神都未曾回应,且扬声道:“求皇上为微臣作主!”
  周春扬起拂尘,示意百姓肃静。
  皇帝微微侧目,沉着嗓音询问太后,“何故如此?宋纾余是否犯罪,自有三法司调查审判,太后把手伸进刑部,教朕如何向天下臣民交待?”
  太后美丽动人的脸庞,一瞬间染上戾色,宋纾余这一招,可谓是先发制人,利用无知百姓,先将她一军,破坏她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令百姓失去对她的信任,以便为他接下来的脱罪铺路!
  此招数,简单又粗暴,毫无含金量,却偏偏起了大作用!
  今时今日,她总算是明白了宋纾余为何要当京兆尹,为何不惜拿父兄多年积攒的军功来换一个从三品官,且对她低眉顺目,央求着她出手,替他摆平反对的大臣!
  原来,宋纾余早就开始谋划了,他倾尽全力做好官,自掏腰包做实事,就是为了笼络人心,把百姓变成捅向她的利刃!
  原来他们父子,一直在对她虚与委蛇,他们早就想拉她下马,将她除之而后快!
  而她,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却不承想,早已不知不觉掉入了宋纾余的圈套!
  想明白了这点,太后沉住气,迅速思考对策,她美眸一转,睇着秦槐,冷声斥道:“大胆阉人,竟敢阳奉阴违,背着哀家作恶?宋纾余即便下了狱,亦是哀家的好侄儿,岂容尔等欺辱?”
  秦槐浑身一软,瘫在了地上,哆嗦着嘴唇,道:“太后娘娘,奴才……奴才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求皇上和太后娘娘惩处!”
  这一刻,秦槐知道,他活不了了。
  宋纾余需要以他为刀对付太后,太后为了脱身需要他背下黑锅,所以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第374章 :结局(43)
  这时,周春似想起了什么,俯身禀报道:“皇上,奴才记得,秦槐出身国公府,与宋大人有主仆的名份。”
  “主仆?”皇帝惊诧,“朕倒是头回见到有刁奴恶意欺主的,而且欺的,还是宋国公的爱子!”
  秦槐浑身抖如筛糠,却是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皇帝的脸色一分分沉了下去,“不知太后如何看待此事?”
  “是哀家治下不严,未曾及早察觉秦槐的祸心,哀家有失察之错。”
  太后毕竟是块老姜,轻飘飘几句话,便将自己摘了出来,且为了安抚百姓,对宋纾余释放出了最大的善意,“纾余侄儿,是哀家对你看护不力,对不住你,哀家这便宣太医为你治伤。至于秦槐,即刻处死便是!”
  闻言,立于太后身侧的嬷嬷,心头一寒,从太后入宫为妃起,她和秦槐便跟在太后身边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可谓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但到了关键时刻,同样沦为了弃车保帅的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