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作者:瞎蹦跶的相机      更新:2025-09-16 10:00      字数:3627
  
  邀他而来的是一条蛇一样的怪物,自称是龙家先祖,名唤鹜及。
  听了龙七的困惑后,鹜及也只是叹了口气,道了句“终是有缘无分呵!”便再无他言。
  若是放到从前,龙七肯定会刨根问底,但现在的龙七,莫名地看透了许多,对于不解之处,也大多不会执着不放。
  因为龙七明白,许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个中曲折。
  所以拜别了鹜及后,龙七便独自上路,寻找答案去了。
  这一年里,龙七踏遍山峦,阅尽千帆,追寻着心中的那块缺口。
  结果却依旧是一无所获。
  年关将至,龙七决定回元清。
  那是他醒来的地方,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故阳,临近城门,望着门上的石刻,龙七一时心中百感。
  仿佛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咽喉,又好似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让他离去,这种违和的感觉,让龙七没由来地烦躁。
  龙七伸手入怀,怀中是一支玉笛。
  这支笛子从龙七醒来就一直跟着他,每每心烦气躁,温润的触感总能让他平静下来。
  就好像一位久违的故人,耐心地安抚着所有的躁动。
  摩挲着笛口的温热,龙七心神稍定,阔步进了城。
  城中热闹非凡,货郎行人络绎不绝。
  今日是上元节,又到了半山庙热闹的时候,十里八乡的百姓聚集于此,为亡者祈福,为生者许愿。
  虽不复往年繁盛,却也是人头攒动,有些小道甚至走都走不动。
  历经三年灾难折磨,所有人都希望日后能够平平安安,顺风顺水。
  可对于人人口中的三年劫难,龙七实在没什么印象,他最后的记忆是停留在太上宗。
  记得当时是为了求入道门才去的太上宗,一来好好修炼一番,报仇才更有底气些,二来
  也为了打探仇人消息。
  上一刻才获知太上宗丢了人,下一刻便到了元清派了。
  为免白发引人注目,龙七紧了紧身上的斗篷,将脑袋遮得更严实了。
  路过一个巷口,一股药香扑鼻而来,龙七闻后只觉神清气爽,鬼使神差地拐了进去。
  巷里大多店面的都闭着门,只三两食肆酒家还开着,客人也是寥寥无几。
  大约是都去了山上祈福了吧。
  循着香气,龙七走到了一家店门前,看着烫金的“悠然居”三个大字心中一滞。
  一种莫名的力量督促着龙七赶紧离开,而龙七也确实这么做了,可就在他转身之际,一人挑着担子迎面撞来。
  龙七连忙闪身躲过,再回头时,却一个人都没有看到。
  水滴声穿过过堂,如一首恬淡的曲调,渐渐平息了龙七心中的烦躁,他很是好奇声音的由来,不由得走进了屋中。
  屋内陈设简约,一桌两椅,一个矮柜上陈列着瓶瓶罐罐,后面是一架七星斗柜,每个柜子上贴着字条,上面的字娟秀却不失风骨。
  一架屏风挡住了内门,隐约可见里面是个小院。
  按说是不该擅自闯入他人屋中的,可龙七却感觉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等着他来找回。
  龙七相信了这份直觉,他绕过屏风,刚要跨过内门,倏然一阵古怪的风吹来,龙七只来得及闻到一阵清香,便被迷得不得不抬袖遮面。
  待风息止,抬眼望去,眼前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
  院中石路药田,篱笆绿藤,恬静淡然,小院正中两口水缸,惹人注目却不突兀。
  院墙边是一棵梨树,绿叶青翠,花开正盛,片片白瓣散落如雪。
  好熟悉的景象,熟悉得好像刻在了他的血液中、骨髓里。
  树下一座木架上挂着一张吊床,吊床上一个白衣女子,秀发如瀑,倾泻一地。
  女子脸似乎是睡着了,一本话本盖在脸上,随着风极有韵律地晃动着吊床,好不惬意。
  眼前的女子霎时和梦中的女子重合在了一起,龙七心口一震,失魂上前,颤抖着手伸向盖在女子脸上的书。
  正要掀开之际,院外却传来一阵脚步声。
  “瞻砾快点!你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灌满两口缸?”
  小孩子?
  龙七当即回神,女子和梨树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张吊床随风晃动。
  刚才是幻觉?
  脚步临近,由不得龙七多想,他连忙纵身一跃翻墙而去。
  就在这时,阿道拿着糖葫芦串儿跨门而入,身后跟着挑着担子的瞻砾。
  瞻砾盯着吊床后的那面墙,他分明看到了一个人消失在了墙头,那身形像极了印象中的那个人。
  “发什么呆呢?”阿道好奇地顺着瞻砾的眼光看去,却什么都没有看到“癔症了不成?”
  瞻砾摇了摇头并未多言,自顾自地将挑的水倒入了水缸中。
  若放在平时,阿道定是要刨根问底的,可他今儿个高兴,便不追究了。
  阿道刚去城主府看望了阿葎,还见到了久违的兄弟姐妹们,阿葎更是对他好一阵夸赞,还赏了他一串糖葫芦。
  素彤陪着灵香一起去了元清派,等她们回来后,晚上还会带阿道和瞻砾去看灯会。
  一想到这阿道就更开心了,忙催促着瞻砾手脚快些。
  龙七并没有离开,而是躲在了墙边,所有的话都被他听了进去,一时对阿道口中的“师父”起了兴趣。
  那个“师父”难不成就是梦中的那个人?
  左右山中正忙,不如先在今晚的灯会上会一会他们口中的“师父”,再回宗门也不迟。
  龙七打定了主意,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开了。
  第480章 隔墙梨雪又玲珑(完结)
  天色未暗,家家户户的门口便已挂上了灯笼,待到夜幕降临,整座故阳城都沉浸在灯火之中,远远望去,彷如仙境。
  家家户户早早地吃过了晚饭,兴高采烈地走出了家门,欢声笑语溢满繁城。
  城主府举办的灯会就要开始了,百姓相互招呼着,结伴往故阳河走去,人人脸上堆满了笑容。
  故阳河边早早地布置好了,又是戏台又是摊位的,小贩货郎更是奔走吆喝,好不热闹。
  龙七早早地等在了河边,看着府衙的官差来回忙碌,心中涌上一阵暖意。
  他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感受过这种烟火气了,看着倒映着灯火的故阳河,恍惚间想起了父母兄长。
  虽有些模糊,可记忆中的上元节,兄长总会给他做各式各样的花灯,到了晚上,父亲还会让他骑在肩头,带着一家人去镇上逛灯会。
  而母亲的那一碗汤圆,软糯香甜,是龙七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味道。
  龙七眼中灯火璀璨,回忆着过往的美好,不由得扬起了嘴角。
  就在龙七出神之际,一个孩子冒冒失失地撞上了他,踉跄倒退了两步,直挺挺地摔坐在了地上,手中的花灯也滚落一旁。
  那孩子似乎是吓到了,愣了半天也没有动静,而龙七也没有反应过来,两人就这么互相直勾勾地对视了许久。
  气氛一度有些尴尬,直到那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龙七这才忙不迭地抱起他安慰了起来。
  虽然手忙脚乱了些,但孩子嘛,几个鬼脸下去,就又喜笑颜开了。
  “谢谢伯伯。”
  听着孩子的道谢,龙七嘴角一抽,一时有些哭笑不得——他看上去有这么老么?
  可转念一想到自己满头银发却又释然,长舒了一口气,像卸下了重担一样——好歹是把这小祖宗哄住了,细枝末节就不必计较了。
  安抚好孩子,龙七转身去捡灯笼,却在看到灯笼的瞬间,胸口猛然一滞,脑中蓦然地一阵空白。
  那是一盏莲灯,灯上系着一根红线,随着轻柔的晚风飘荡,像是在指引着什么。
  一滴泪自眼角滑落,龙七拭过脸颊,不可置信地看着手上的那一滴晶莹,悲伤霎时涌上心
  头。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悲伤,只觉得心中好像空了一块,那份缺失如丧至宝,令他无比慌乱。
  看着似曾相识的莲灯,龙七一时语咽,缓了许久,方才声音颤抖地问向面前的小孩。
  “这灯笼……在哪买的?”
  小孩接过莲灯,转身指了指身后:“桥头那有个卖灯的老爷爷……”
  话还没说完,便听龙七道了声谢,头也不回地顺着手指的方向奔去,留那孩子一脸不满地咕哝道:
  “恁猴儿急,也不听人把话说完,真不知紫微老官儿瞧上他什么了……”说着化成一缕青烟,凭空消失在了人群中,不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龙七一路踉踉跄跄,好不容易推开抱怨的人群,终于看到了那小孩儿口中的灯笼摊。
  摊位后的老头儿卖力地吆喝着,可生意却异常的冷淡,半天也不见一个人相询,在攒动的人流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老头儿一眼便看到了龙七,忙伸手招呼着,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能藏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