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45节
作者:
杏皮水 更新:2025-09-16 09:58 字数:4813
第二天一大早,桑瑜照例去了冯美华家给东区大食堂拉菜,等拉完菜,她揣着赵婶子给写好的条子就去了三岔路口,跟刘玉城交了车之后,她问了一句:“你爸上班去了吗?”
“我出门的时候他才洗脸呢,现在估计吃饭呢,你有事儿啊?”
“我那房子不是还没有弄好吗?我今天得再请一天假。”
刘玉城点点头,他甚至觉得桑瑜那个院子今天一天都不见得能弄好,他连忙催促桑瑜:“那你得快一点,不然你就得上厂子里找他了,那可绕远了。”
桑瑜也是这么觉得,刘玉城又问她:“要不是我骑车送你过去?”
“快别了吧,被你爸看见你骑着我的车,免不了要问东问西,真让他知道你再卖菜,你挨不挨打倒是无所谓,我可少不了一顿打。”桑瑜半真半假的开玩笑。
刘玉城的嘴立刻就翘起来了:“小桑姐,你就是这么对待你的左膀右臂的吗?”
桑瑜被他那故意装怪的表情逗得哈哈笑,她一边跑一边跟刘玉城挥手:“我自己跑过去,要不了多久,还锻炼身体,你快点过去拉菜,晚了那些大姨大妈们可能闹了。”
刘玉城也知道大姨大妈们的威力,跟桑瑜告别之后飞快的去许二青家去了。
桑瑜这一世可注意锻炼身体了,就算是不拉菜,她也没有拉下跑步,从一开始跑几步就脸红心跳,现在能快跑个五公里都不带喘的。
她抵达刘建设家的时候,刘建设正好要出门,看见她来了,就赶快让她进来吃早饭。
桑瑜也不客气,舀了一碗稀饭,就着馒头咸菜就扒拉了起来,一边扒拉一边说明了自己请假的来意,刘建设点点头说:“昨天老邓就跟我说了,你那房子是大整,半天的弄不完,怎么都得再干一天,你就去吧,先弄房子要紧。”
桑瑜就知道,只要是请假理由正当,老刘头是很好说话的。
刘建设话锋一转又说:“我还听老刘头说,你那房子弄得挺贵啊,得五百块?”
桑瑜:……
邓师傅,你一个大男人的嘴巴也太不把门了,你咋啥事都跟我师傅说啊!
桑瑜答应了一声,果然就看到刘建设眼睛鼓了起来:“你一个人搞那么贵的房子干嘛?那是你自己的房子吗?单位的赫鲁晓夫楼值得你花那么多钱吗?你真是年轻不愁啊,年轻轻的那么能花钱!”
叹了一口气,桑瑜只好解释起了。
跟和邻居们敷衍比起了,桑瑜对于刘建设实话实说:“师傅,我离婚了,自己住得弄得安全一点。”
刘建设也知道桑瑜说得是刘铁塔的事情,他还是觉得花钱太多了:“那你弄个门和窗户就行了呗,你还弄什么院子啊!我听老邓头说,你还弄了厕所和厨房,还有院子,还搭棚子,你一个人住用得到吗?”
桑瑜:……
邓师傅啊邓师傅,我师傅是有你什么把柄吗?你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你怎么不把我给你多少红包也跟我师傅说呢?
“师傅,我这几年过得够憋屈了,我就想过几年舒心的日子。”桑瑜低头扒拉了一口稀饭。
刘建设所有的教导全部塞住了,他可比任何人都清楚桑瑜结婚这几年过得什么日子,最后这些话化成了一句叹息,周会计连忙上来给他搭了一个台阶。
“算了算了,弄都弄了,而且小桑说得没错,这过日子就是要过得舒心,她好不容易自由了,舒坦几年怎么了?”
刘建设瞪了自己老伴一眼,声音软了下来,算是下了台阶,他说:“五百多啊,你钱不够吧,先从我这里拿一点吧。”
说着就让周会计去取钱,一看就是昨天晚上两个人商量好了。
一时之间桑瑜只觉得心里面涌起了一股热流,一下子就冲上了眼眶,眼睛里模糊了一片。
在木材厂里面永远都是师傅对她最好,只可惜上一世他走得太早了,自己又窝囊,都没有好好的回馈他……
桑瑜连忙揉了一把眼睛,把眼眶里面的热意给擦了干净,阻拦刘建设和周会计:“不用,师傅师母,我有钱。”
“你当我傻?”刘建设的眼睛又鼓了起来:“你一个刚离婚的,能有几个钱?”
桑瑜的早饭也吃得差不多了,她也顾不得收拾了,放下碗就要跑:“我真有钱,师傅,你别忘记了我卖了一段时间菜的。”
刘建设才不相信桑瑜的话:“卖菜能卖几个钱?”
桑瑜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笑着跑了。
刘建设捏着钱追到了门口连人影都看不见了,他越发的怀疑起来了。
上一次他拿钱给桑瑜,那个时候桑瑜没有拒绝,可见那个时候是真的没钱,所以这一次拒绝是真的有钱?他又琢磨了一下桑瑜走的时候那个笑而不语的表情,回过头看着周会计不敢相信的问:“她真有钱?”
周会计也在琢磨这个事儿:“看样子是真的有。”
刘建设更奇怪了:“她哪来的钱?”
“不是说卖菜挣的吗?”
刘建设的声音都跟着低了下去,他不敢相信的看着周会计:“卖菜真的那么挣钱?五百块的房子都弄得起?”
周会计也不知道,她也不敢回答,只能和老伴大眼瞪小眼。
桑瑜又一路小跑回了自己的家里,邓师傅和两个徒弟已经到了。
因为院子没有门,他们也没有等桑瑜,已经开始在干活了,桑瑜又上前给每个人发了一包带过滤嘴的香烟,邓师傅他们昨天的好心情立刻就持续到了今天。
今天最大的工作就是搭棚子和抹地面,再有就是贴瓷砖这种细部的事情。
因为昨天十块钱的红包,邓师傅昨天回了单位,给桑瑜去把所有的边角余料都翻了出来,什么瓷砖、马赛克、玻璃瓦(其实就是类似塑料的一种瓦,八九十年代很流行)、角钢,尽量能帮桑瑜省钱。
这一天一直干了晚上才算是所有都完工了。
邓师傅给最后结算了一下,只用了四百九十块,桑瑜痛快的给付了钱,完全不像是其他人家弄完之后总要想方法扯皮,能少赖一点是一点。
这么痛快的桑瑜让邓师傅的心情更好,实在觉得她算得上是天使甲方了,只恨不得以后遇见弄房子的人都以她为榜样那才好。
临走的时候,邓师傅没有忘记又叮嘱桑瑜一句:“你这水泥地给你打得厚,得一两天才能干,这两天你可别开院子门,等它干透了再用。”
桑瑜连连称是,那院子门关得不要太紧。
桑瑜弄了这个院子的事儿,在他们这一片家属区里也算是一件新鲜事儿,这一天晚上散步的时候,更多的人也不管顺路不顺路都绕过来看她的院子。
就算是大门关着都要趴在门缝里看一看。
这就不得不夸一句邓师傅他们有远见了,这院子门的门缝上都包上了橡胶,所有的缝隙都给堵得严严实实,就算是有人想要从门缝里偷窥,也只是看了个寂寞。
而桑瑜也不想再经历一次昨天晚上的事情了,那是早早就睡下了,反正她早出晚归的,作息和邻居们对不上,他们想要逮住自己问东问西也不太容易。
一直到两天之后,桑瑜才踩在了干透的院子地面上打开了院子的大门,把刘玉城给迎了进来。
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起来批发的大妈们,桑瑜对她们说:“大家以后早上批发菜就到这个院子里面来拿,原来那个地方不远就是垃圾桶,实在是太不卫生了。”
桑瑜这个话立刻得到了好几个大姨大妈们的赞许。
其实大姨大妈们也知道原来那个批发的地方不好,甚至已经有几个在小广场附近的职工给她们提意见了,让她们弄菜的时候离垃圾桶远一点。
可是这是真的没有地方啊,要是能有选择的话,大姨大妈们也不想在垃圾桶附近挑菜。
现在可就好了,能在桑瑜这个院子里拿菜,又干净又宽敞,而且还距离她们摆摊的地方更近了。
她们一边挑选着自己今天要批发的菜,一边眼睛忍不住的打量着桑瑜这个崭新的院子,嘴里更是感叹着:“这院子可真好啊,花了不少吧。”
桑瑜并不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反问:“大妈大姨们,最近半个月收入有多少?”
财不外露,这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道理,大妈大姨们本来想要打听的心思立刻就歇了。
其实大家都是卖菜的,挣了多少,大家心里多少都要一本帐。
几个最开始跟桑瑜一起卖菜的大姨大妈们,更是门清,特别是她们开始跟刘玉城批发菜之后,那挣得钱就不是以前那点小打小闹可以比的了,这么小二十天以来,挣得绝对比家里的职工多。
大妈大姨们自己悄悄在心里面算着,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几个月,他们家里有院子的也能按照桑瑜这个规格翻新一下,于是干劲一下子就更高昂了。
甚至还有几个大妈已经不满足每天二三十斤菜的销售量了,她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小桑啊,玉城每天就拉两次实在是太少了,我们人多,不够分啊,你得让玉城多拉两趟。”
桑瑜没有马上答应大姨们,只是等他们把这一波的菜拿完了、都走了,才问刘玉城:“玉城,他们说让你多拉两趟,你觉得有必要吗?”
刘玉城自从听了桑瑜市场调查的话之后,这段时间已经完全不参与卖菜了,但是他还是会有事儿没事的在小广场边上转悠,认真的记录哪些些菜容易卖,多少数量又多久能卖空。
桑瑜的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可以说就是开卷考试,他直接就点头:“有必要。除了现在的菜好卖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到我们这里来买菜了,我现在早上晚上各拉一次,每次拉得那二百斤是真的不够,我觉得完全可以在早上和下午各加一次。”
桑瑜点点头,看起来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习惯培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小广场上的菜了,这对于大家来说是好事。
于是她又问了第二个问题:“许二青他们那里的才供应得上吗?”
刘玉城上一世不愧是做过小买卖又当过保险销冠的人,他对于市场供求都十分的敏锐,甚至已经提前做好了所有的调研:“这个我也问过了,自从我们开始蔬菜分级,四平乡的老乡们那是非常欢迎的,他们上许二青家送菜的热情空前的高涨,现在只要是我们要,就不愁菜的来路。”
桑瑜点点头,看着刘玉城的目光更热烈了,这可真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啊!要是每个员工都跟他一样,这天下的老板估计都能乐死了。
于是,桑瑜笑容无比亲切的问出了第三个问题:“那么玉城,一天让你加个两趟,你这边有问题没有?”
刘玉城等着就是桑瑜的这句话,说实在的现在桑瑜给他的活儿他觉得实在是太容易了,只是卖点力气,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闲着的,他都有点闲不住了。
当下,他就说:“当然可以!”
看看,看看,指哪打哪,这才是天赐的好员工啊。
桑瑜笑得更满意了:“我也不让你白干,每天我给你加两块钱。”
刘玉城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很有刘建设那鼓眼珠子的潜质,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天!那就是说,他一天五块,一个月就一百五,妈呀!他爸一个月才一百出头,他现在一个月比他爸一个月都多!
“姐!有你做我姐,真是我的福气啊!”
桑瑜:不,有你才是我的福气。
第41章
自从桑瑜的后院子弄出来之后, 她最清楚的感知到的不同是来自于与大姨大妈们。
没有弄院子之前,只有六个大妈一直坚定的跟着刘玉城在批发菜,其他的大妈还是在卖自己家里们剩下的那点菜, 虽然每天也能卖完, 可是, 往往是要等到这六位大妈的的菜都卖完了,晚来的顾客实在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之下才会选择她们的。
这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 他们忽然发现, 六个大妈们的菜忽然就变多了。
应该这么说,她们无论是早上还是中午,中途的时候,都会去加一次菜。
其他的本来还在观望情况的大妈们:……
不带这么玩的!
我们原本就是在你们卖完的夹缝中来卖自己的菜,现在你们倒好,弄得无缝衔接了, 那你们还给不给我们活路了?
打不过就加入。
于是没有几天, 桑瑜就被这些大妈们纷纷给拦住了,也要求加入拿批发菜的队伍, 无论是分级不分级的,她们统统同意。
这样一来, 大家的日子一下子又变成了最开始的那样。
本来刘玉城一天四趟是够六个大妈全天无缝卖菜的, 可是, 现在一下子又加上了好些个人, 她们的菜明显又不够卖了。
原本的六个大妈们生气啊。
我们要求了加了两趟菜难道是为了你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