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13节
作者:
杏皮水 更新:2025-09-16 09:58 字数:4866
桑瑜此时此刻更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野猫一样,她一把把自己的手腕藏在了身后,另外一只手还使劲的推裴铮的手,人更是巴不得距离裴铮十万八千里,不认识才好。
只可惜,裴铮的手像是烧火的铁钳一样,不光是滚烫,还紧紧的扣住了桑瑜的手腕就上了锁一般,别跟桑瑜怎么抖,抖纹丝不动。
一直到那两个人走远了,桑瑜才松了一口气,她转头瞪着裴铮,想要质问他干嘛拉住自己。
不想,裴铮比她的动作还快,他仔细的看了看桑瑜的手腕,那里有一条伤口,桑瑜一直都没有发现,看起了是跟岳金铭争执的时候受的伤。
“疼不疼?”
“不疼,你要不提,我都没感觉到。”桑瑜这才明白了裴铮突然拉住自己的原因,她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质问说不出来。
而裴铮则扯了扯嘴角,凉丝丝的语调中有着毫不掩饰的不愉快,他确认了那只是一块擦了皮的小伤口,并没有什么大碍的时候,就放开了桑瑜的手腕,反而盯着她的眼睛:“怎么了?我很丢人吗?”
“我……”桑瑜想起自己刚刚的那个动作,换个角度想确实有点伤人,她干笑两声:“那啥,我们不是还没有处对象嘛。”
裴铮:“所以,你就可以不管不顾的跟人撸袖子打架嘛?”
桑瑜:……
不是,这个事儿刚刚不是说完了吗?
“你觉得你能打得过王自力,那是因为王自力就是一个弱鸡,所以你就觉得你打得过所有的男人了,你就打得过岳金铭了吗?你没看见岳金铭那一身肥肉跟墙一样。你打得过吗?”裴铮越说越生气。
桑瑜则完全被裴铮的生气弄懵了。
她不太明白的看着裴铮那张俊秀的面孔,因为生气更是变得艳色无边。
“你在生气啊?”
“我不该生气吗?你遇到这种烂人你不是应该想着先回来找人帮忙吗?”裴铮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你说得把我放在排队的第一位,你到底有没有当真啊!”
第97章
这个年代的人表达情感都比较含蓄, 特别是在这种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那说话就更含蓄了,再一个, 裴铮也不太常说一些直抒胸臆的话, 现在发着脾气说了这么一堆的话, 桑瑜愣了一会儿才算是明白了裴铮的意思。
其实也简单,裴铮就是觉得桑瑜把自己置于险境之中,又没有来叫他, 万一当时没有那么凑巧的普开源他们的到来, 说不定今天她就要跟岳金铭干起来。
而对方是个男人,还是木材厂的厂长,要是真的打起来,桑瑜可是占不到便宜。
当然这是裴铮的想法,可是对于桑瑜来说,在她没有重生之前的几十年的岁月中, 她早就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处理。
不过, 她并没有拒绝裴铮表现出来的焦灼和担心,反而有了一种陌生的温情, 那是她之前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感觉。
是一种出了什么事儿,别人都在问结果, 而只有他问你有没有受伤的温情。
在这十一月的冬日里面, 这份温情让桑瑜觉察出了一种春天才会有的生机, 正在她的生命里, 她的心里肆意的生长了起来。
桑瑜笑了笑, 她没有再这个事情上多解释。
因为在这种事情上没有对错,只要是她感受到了来自裴铮的那一腔炙热而真诚的心怀就好了。
她说:“好的!我知道错了,下一次, 我一定不这么干的。”
裴铮也是好哄,听到桑瑜这么说,似乎心里面的气儿也就跟着顺了不少,不过,很快他又愤愤不平的指责桑瑜:“刚刚那两个人来了,你还藏着我!”
桑瑜干笑几声,把这件事个敷衍了过去。
她能说自己其实对于答应把裴铮排在第一位这个事儿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感嘛?被人看到了,只是本能的觉得和一个男人拉拉扯扯的不太好,根本就没有把一个男人跟裴铮这个人联系到一起。
裴铮显然是对于桑瑜这样的敷衍十分的不爽的,这一刻,他像是一个没有得到自己希望答案的孩子,非要逼着桑瑜说一个明确的表态出来。
“不行,你必须跟我说一下,我是不是排在第一位?”
“是是是,你就是第一位。”
“那么下一次遇见人了,你可不能甩开我!”
“我这不是不习惯身边有人吗?”
“那你习惯习惯我呗。”
“行行行。”
……
十一月中旬的日光偏西很早,哪怕才六点,天都已经快黑了,最后一丝的夕阳将那红色的光罩在了两个人的身上,把他们的背影脱得很长。
在桑瑜看来,像是普开源这样的领导下来,能来自己的市场逛一天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应该和自己不会再有更多的交集了,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二天又被杨大姐给抓着去陪普开源了。
这一次是去了四平乡。
杨大姐在车上跟桑瑜说,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说起这个冬天的时候蔬菜种类十分的单调这件事,而杨大姐为了凸显他们的万年青和其他地方的市场不一样,就多了一句嘴。
她说了万年青马上就要有小青菜上市了,他们木材厂的职工这个冬天可是有口服,能吃到春夏秋三季才会有的时蔬。
一说起这个,普开源一下子就来了兴致,连连询问了杨大姐是怎么回事,可是杨大姐也就是在开业那天听桑瑜说了一嘴,更多的信息自己也不知道。
这就是今天一大早她又被杨大姐揪来给普开源作陪,而普开源更是兴奋,他其实对于农业不是太懂,可是他懂经济,当他听到了在冬天都能有春夏秋三季的蔬菜吃的时候,他立刻就敏锐的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一行人,三辆车就这么开到了四平乡。
冯美华看到三辆吉普车停到自己家的门口的时候,人都傻了,当从桑瑜那里知道是这么大的一个领导来自己家看大棚的时候人就更傻了。
她操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普通话磕磕巴巴的给普开源介绍大棚,又亲自带着普开源和秘书及随从钻进了大棚,在里面细细的观看。
普开源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从桑瑜那里了解到了关于大棚种植的基本信息了,可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听得再多,都比不上他亲自用手摸一摸那嫩绿的小菜苗,看一看那已经有鹌鹑蛋大小的番茄。
中午的时候,普开源一行人就是在冯美华家吃的,吃得就是那刚刚才大棚里面摘下来的各种小青菜,他一边细细的品尝一边问:“你们这个菜要上市了吗?”
冯美华在这个上面是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快了,我们有四个大棚里面是专门种这样的小菜的,按照它们的成熟时间我们分批上,我算过了,也就是三四天后,就能有第一批的菜到市场了。”
“那你这一个棚子能卖多久?”
“一个棚子怎么也能卖半个月吧。”
因为是刚刚开始种,所以无论是冯美华还桑瑜都是比较谨慎的,还是得看市场反应。
“那你这四个棚子的菜,两个月能卖完了呀。”
“差不多吧,这不是还没上市呢,具体也不清楚,但是不管如何两个月都能卖完了。”
“这个小菜种个一茬要多久?”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滨江的冬天出太阳,这个大棚里面暖和,小菜们长得可快了,也就四十天到四十五天就可以完全成熟了。”
普开源这么一了解,算了一下,都有点吃惊:“那你这完全是可以转圈卖啊,一个棚子接着一个棚子。”
冯美华笑眯眯的点头:“是,这个法子还是桑瑜给我想的,我一开始想着一起下种,桑瑜说,如果一起下种,那么都是一个时间成熟,卖不出去就烂在地里了,最好就是这么错开了时间下种,无论是收获也好,上市也好,这个做法都最好。”
普开源一边点头一边对着桑瑜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个年轻人可真是不得了啊,心细、谨慎还胆子大,最重要的是,她对于市场的把握似乎一直十分的清晰。
也难怪她能搞出一个万年青来。
于是普开源又问了问冯美华现在大棚的规模,冯美华说:“我们家第一批最开始建的有二十三个,后来我又去村里面租了一点地,后面盖了四十个,全现在全部加起来有六十来个,不过,能上菜的只有前面这二十三个,后面的四十个还得再等一个月,才能陆陆续续上。”
而一个月多月之后,就是一月份,距离过年没有多久了,那个时候正好就是大家购买力最强的时候,可以预见的,冯美华家的这六十个大棚今年可是要火啊。
“你的意思是除了你家还有其他家也在盖大棚吗?”
“对,现在暂时还有一家,就是村尾那家养鱼的,他们家也有几十个大棚。”
“那村子里面其他家有弄这个大棚吗?”普开源急切的问,他的脑子里已经对于这个大棚产业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需要更多的案例和范本。
冯美华却摇摇头:“没有。”
“为什么?”普开源有点意外,按道理这样的好事情大家都应该积极的相应才是啊。
桑瑜在一边开了口:“成本。普局长,是大棚的成本,这一个大棚从搭建到完成,光是材料费就是四十多块,还有人工不算,这个费用不太便宜。”
冯美华也接着说:“是的,这大棚太贵了,虽然说是一个棚子可以用很多年,但是要一开始就拿这么多钱出来,没有几家能做成的,就比如我们两家,说是我们的大棚,但是实际上,这都是万年青市场投资的,所以以后我们两家的菜是要归万年青市场统一调配的。”
普开源也冷静了下来,四十多块的成本,这在城里都是一个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在农村里面那几乎是一家人半年的收入,看起来这个事情要弄成,前面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大棚和万年青时候确实给了普开源一个新的思路。
杨大姐在一边听着真是吃惊。
关于大棚养菜的事情,她就是在开业那天听了桑瑜说了一嘴,又认识了一下冯美华,她对于这个大冬天能吃上绿叶子菜这个事情本来就觉得稀奇,今天跟着来了一看,才发现这个里面门道真是不少。
而且不管什么门道,这里面都有桑瑜的手笔。
杨大姐不禁想起半年前,自己去处理桑瑜跟王自力的事情时,那个时候的桑瑜又干又瘦,人的身上还那么多的伤口,看起来好像是一阵风吹过就能倒下去一样。
那时桑瑜说要离婚,杨大姐是觉得桑瑜那个畏畏缩缩的样子,估计也就是闹一闹,最后可能离不成。
哪能想到,当时那个瘦弱的姑娘不但说到做到离婚了,还在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时候,闯出了这么大的一份事业。
这么一回想,杨大姐自己也不由得雄心万丈起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普开源并没有在滨江市逗留太久,他在视察完了大棚就走了。
不过他挥一挥衣袖走了,倒是给一直都如同古井一般的四平乡带来了很多的震撼。
什么?有三个吉普车来到他们的村子里面了!还去了冯美华家?
什么?三个吉普车里面拉着的是一个大领导!他们去看了冯美华家的那个怪棚了!
什么?领导们还在冯美华家吃饭了,冯美华家肯定捞了不少的好处了。
……
因为普开源他们的到来,村民们一直都围着冯美华家,等到普开源他们走了,这种围观和打听消息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桑瑜不是村子里的人,她没有办法应付这个事儿,本来她还想跟冯美华商量一下这个青菜销售的事情,但是这个情况她也没有办法留下来,只能暂时离开,约定了明后天的时候再过来。
而冯美华则车马娴熟的应对起村子里面的人。
桑瑜回到了万年青立刻就把市场管理处的人招来开了个会。
现在桑瑜的市场管理处里面有这样的几个人,周会计是总会计,她只负责总账,也就是月末、季度末尾以及半年和年末过来总账,为了能够全面的盘活整个市场,桑瑜又招了两个财务。
一个是会计范霞,一个是出纳陈秀琴。
桑柳现在主要就是管理着那四个铺面,别看她只有十八岁,可是卖了几个月的菜,又张罗着卖衣服,现在的她也成熟了起来,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出现些许稚气,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已经能够独挡一面,完全可以帮到桑瑜了。
再一个就是刘玉城。
刘玉城是第一个跟着桑瑜干的人,更是为万年青的建立出了很多的力,他现在主要管理的就是整个市场里面的事情,上到市场的拓展和摊位出租,下到摊位上吵架都要归他管,事情实在是杂。
所以,桑瑜让他自己招了一个助手,叫做闫刚,专门辅助他做市场里面各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