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15节
作者:杏皮水      更新:2025-09-16 09:58      字数:5183
  这几天,铺面才开始装水电,地面和墙面都还没有弄呢,陈华也天天过来帮忙,本来心情还挺平和的,但是,这几天突然仿佛开闸放水般的人流一下子就刺激到他了。
  陈华那是看着这些在各个小吃店排队还吃不上饭的顾客,那简直恨不得自己马上就生火给他们做上饭,他现在真是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早一点过来看看,不早一点定下这个铺面。
  这熙熙攘攘的哪里是人啊,那都是一个个行走的人民币啊!
  跟陈华报有同样懊悔心思的可不止他一个,都是那些开业之后才来租铺面的人,现在一个个都看着人流望洋兴叹。
  三天后的那天早晨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十一月下旬的滨江市已经很冷了,可是,这样的冷并没有阻挡住人流的热情。
  早上五点的时候,刚刚上任的农业销售部经理刘玉城就已经带着人把刚刚从冯美华家大棚里面摘来的新鲜的各类青菜已经摆放整齐了。
  这些蔬菜一把把都捆得很特别,像是一把把展开的扇子,在拦腰捆绑的稻草上都挂了一个小小的标签,标签上清楚的写着“万年青”。
  细细的看去,蔬菜的杆子上还有着细细的毛刺,叶片上更是鲜嫩得能掐得出水了,甚至脸根须上还有些许的泥土。
  经常买菜的人都知道,这无一例外的说明,这些摆在摊位上的菜都是刚刚才采摘下来。
  乖乖!
  这可是大冬天,昨天开始都下雪了,居然还能看到这么新鲜的小青菜。
  不光光是摊子上的菜让人稀罕,就连摊子后面卖菜的人也是稀罕的。
  他们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不过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的胸前系着一个大大的长围裙,还带着一对套袖,围裙是鲜艳的橙色的,而套袖则是深蓝色的,最妙的是,无论围裙还是套袖上都有着万年青蔬菜几个大字。
  虽然说万年青市场在整个滨江市那是头一份,可是大家对于卖菜这个事情还是存在着一定鄙视链的,总觉得卖菜的人都是干不下去的老头老太太才来干的事情,当然老太太居多。
  不过万年青这一溜挨着的五个摊位上却是五个年轻人,其中甚至还有两个小伙子,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干净,说话热情,只要是有人来了,就连忙招呼,一下子就把所有来市场看热闹的人都吸引过去了。
  这五个卖菜的人可是刘玉城和闫刚两个人层层筛选上来的,有厂里面的待业青年,也有附近的居民甚至还有一个姑娘是村里的农民。
  因为他们是直面顾客的第一线,所以对于这几个销售人员,刘玉城和是花了大量的心思。
  性格要开朗,要会看眼色,情商还不能低,除此之外,个人卫生也重要,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蔬菜。
  别看当时招人的时候来的人不少,不过,最后花了几天的时间最后才精挑细选的剩下了这五个。
  而这五个人也是相当的卖力,一开市,就已经卖力的开始售卖起来了。
  为了看热闹也好,也是买个稀奇也好,大家统统的往那万年青的摊子上涌了过去,一问这个蔬菜的价格,才发现,这里的蔬菜和别的摊位上卖得也不一样。
  他们不称斤,而是论把卖,一把八毛,平时的小菜也就是四毛五毛一斤,这个一把就八毛,确实挺贵的。
  不过几个人嘴巴会说,还有这物以稀为贵,你不买的话,后面等着的人不少,所以,就算是有人觉得八毛一把的小菜贵,可是,在各种原因之下,成交量并不低。
  除了卖菜之外,这买菜的不少人都看着几个人身上的围裙眼馋。
  这个时代的围裙基本都是拦腰系的那种,而这几个人的围裙则是后世那种特别常见的长围裙,从胸口一直到膝盖,看着真的是十分特别。
  来买菜的人都是家里做饭的人,一看到这种围裙,谁不羡慕呢,于是在卖菜之余纷纷的打听这个围裙在哪买,不过当得知是万年青市场管理处发的,也只能遗憾的告辞了。
  不过,这点事儿还是在当天售卖结束之后被当成了一条市场总结被报了上去,当天,就已经呈现在了桑瑜的面前。
  开市的第一天,万年青的蔬菜都已经卖爆了,桑瑜把许向文和冯美华家大棚里面可以采摘的小菜都拉来了,足足有近两千斤,按照一斤一把的规格绑起来的。
  她本来想着,这怎么都有两千把的菜呢,晚上六点休市之前能卖完的,可是一早上就给卖完了。
  这生意好,是在桑瑜的意料之中,可是生意这么好,却完全在桑瑜的预料之外了,
  刘玉城来问桑瑜:“姐,明天我们是不是加大采摘的数量?我早上去看了,明天大概能有三四千斤可以摘……”
  桑瑜摇了摇头:“不,还是两千斤。”
  “两千斤不够卖啊。”刘玉城以为桑瑜不知道当时的盛况,又把早上那抢菜的情况给桑瑜学了一遍,希望桑瑜能弄清楚现在的情况。
  桑瑜笑,她怎么会不知道,虽然她没有走到市场里面去,可是她在办公室的装修现场看着呢,看得更清楚。
  “玉城,你想想看,如果你妈今天做了一个你爱吃的酱肘子,但是你一天只能吃一口,你馋不馋?”桑瑜想了想,打算用生活化的大白话给刘玉城解释一下这个饥饿营销的意思。
  “这肯定馋。”
  桑瑜:“那如果你妈看你第一天吃了,没吃够,第二天给你做了一盆肘子,让你放开肚子吃,你第三天第四天还想吃吗?”
  刘玉城的眉头微微皱起来,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一种被油糊住的感觉就弥漫上了心头。
  他恍然,已经在销售第一线打转了一段时间的刘玉城立刻就了解了桑瑜的意思:“所以,姐的意思就是,我们卖菜就跟吃肘子一样,一天就给一口,那么买到的人,会觉得自己厉害,而那些没有买到的人就更想来。”
  桑瑜:“而且,我们的冬季蔬菜是独一份,我们上市少是应该的,不这样怎么能表现出我们精贵呢?你要知道,当一件东西拥有它就能彰显身份的时候,它的价值就已经不只是自己的本质了。”
  这些事儿桑瑜只能点到为止,她相信在上一世卖保险都能卖到销冠的刘玉城在这种事上,不会迷茫多久,想来,要不了多长时间,说不定他就已经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更何况,这些人来买菜的,虽然到了我们这里,买不成蔬菜,也绝对不会空手走的,毕竟来的公交车可是要钱的。我们虽然现在重点是在做蔬菜,可是,我们万年青市场的根本就是做市场的,做市场的话,我们的要的是人流,要的是他们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的念头。”
  “只有每个铺面、每个摊位都挣到钱了,我们万年青市场才会好。”
  桑瑜这么总结的时候,她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那报告上面写着的围裙的事情上。
  她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围裙能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不由得心里一动,立刻去联系来赵婶子。
  卖菜的人的围裙是桑瑜为了体现万年青的标准化服务,所以才在前几天让赵婶子做的,料子也是刘业那边顺便发来的,颜色鲜艳有点分量,重点是不透水。
  这些料子原来是用来做羽绒服的,不过,那一批羽绒服卖得不好,所以这个料子剩下了不少,桑瑜知道后就让刘业都发过来了。
  她本来也只是为了卖刘业个好,看看什么地方用得上,就一直放在仓库里。
  于是前些天她把这个料子拿去让赵婶子给做了几个围裙,还做了“万年青蔬菜”的字片缝在了围裙上,就是当成一个宣传。
  原本就是一个无意之举,可是现在,当很多人问起这个围裙的时候,桑瑜就在里面看到了不一样的商机。
  赵婶子一听桑瑜还要做围裙,还要给钱,连连摆手:“就几个围裙值当什么啊?我两个钟头就给你做出来了,你跟我之间还说什么钱啊?”
  前一个月赵婶子家的儿媳妇生孩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可把赵婶子一家高兴坏了,桑瑜知道了之后送去了一百个鸡蛋、五斤红糖和两只鸡,这个事儿赵婶子一直记到心里面呢。
  关系好是关系好,但是不能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啊,这人和人之间得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嘛。
  所以,就算是赵婶子现在在照顾孙子,桑瑜请她做几个围裙,她也立刻就给做了。
  桑瑜却说:“婶子,我这一次找你做的可不是几个围裙,是很多个,而且你自己一个人也是做不完的,你看看能不能找几个人一起做。”
  赵婶子眨了眨眼睛,能有几个围裙啊?
  桑瑜伸出手朝她比划了一个“五”,赵婶子:“五十个啊?”
  桑瑜想了想自己仓库里面的料子:“不,先做五千个吧。”
  “啥?!”赵婶子的声音都提高了。
  “一个围裙,我给你两毛的加工费,料子我出,你看看你多久能给我交货?”
  赵婶一下子就坐在椅子上了,她现在腿软,脑子里则在不停地转着,一个围裙两毛的加工费,五千条围裙就是一百块。
  如果有人帮她裁剪,她只负责缝的话,几乎就是十分钟能出来一条,五千条不找人的话自己做的话,十天怎么都能做出来了。
  十天啊,十天就挣一百块啊!!!
  于是赵婶子试探的问:“十天我给你出来?”
  桑瑜摇头:“我只给你三天时间,不用你在围裙上贴字,就是围裙,十天内能出来吗?”
  三天啊!
  家里还有孙子要带呢。
  自己如果接了这么一个活儿,老伴会不会生气?儿媳妇会不会生气?还有,三天时间,她能不能做出来?
  可是,可是这个钱,这是桑瑜和她关系好,给她找活呢,她这次要是拒绝了,要是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儿,可就轮不上她了。
  一百块啊,一百块啊!
  赵婶子在心里挣扎了一两分钟,最终狠狠地咬牙,一口答应:“行!你放心,我三天肯定交给你!”
  第99章
  桑瑜让人给赵婶子把料子送到了家里面, 料子送到的时候,赵婶子家里的人正好都在,一看见那么多的料子全部都堆在了屋子里,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后还是儿子问了:“妈,桑瑜给你这么多料子干什么啊?”
  儿媳妇一听是桑瑜送来的料子,习惯性的一下子就注意起来, 也抬起了眼睛, 看着赵婶子,
  一时之间屋子里的老伴儿女儿媳妇全部都眼巴巴的看着赵婶子,赵婶子一看这个事儿实在是瞒不住了,只能吭吭哧哧的把事情给说了。
  说完之后,她连忙看着儿媳妇保证:“你放心,我不耽误带孩子的, 毕竟是一百块是吧, 三天啊!三天就挣一百块,怎么就能往外面推呢?这有钱了, 可以给我大孙买点奶粉,你也可以早点上班不是……”
  儿媳妇看着婆婆那小心谨慎的样子, 噗嗤一下子笑了。
  她嫁了个好人家, 老公对她好, 婆婆更是对她好, 自然而然的她也就全心全意的回报。
  “妈, 你说得是!这一百块呢,家里几个人一个月工资呢,三天就能挣, 怎么能往外面推。”
  赵婶子连连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她的目光落在了那睡得呼呼的小孙子的身上,眼睛都红了:“这几天我们虎头可咋整,奶奶得陪着你少了。”
  儿媳妇手一挥,给赵婶子了一个主心骨:“妈,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让我妹妹把他带去几天,我早晚去喂奶就行了,而且,我娘家有缝纫机也借过来,到时候,我别的干不了,但是能给你剪裁,你和妹妹负责缝,我们娘几个一起努力,三天之内保证能交货!”
  赵婶子一听这个话,连连点头,那悬吊吊的心也终于落在肚子里面。
  直到这个时候赵婶子忽然发现,桑瑜给的那一百块钱像是一个小石头子,把一家人都给调动了起来了。
  吃完饭,她去洗碗,她的儿媳已经和儿子往娘家赶,借缝纫机去了,而家里面老伴已经把客厅里面的东西挪开了,闺女也已经开始把那送来的布料抖开了,拿出了上面几个围裙的样子,比着开始画起来了。
  每个人都动了起来,拧成了一股绳子,家里面好像一下子有了无尽的活力,真好。
  不是说,以前的家里不好,而是,现在每个人都有奔头,感觉更好。
  桑瑜把围裙的事情交给了赵婶子之后,就让毛雨桐跟报社的广告部联系,说了他们想要在围裙上印字的想法。
  报社是经常帮人印条幅的,可是这个在衣服上印字还是破天荒头一次,毛雨桐拿着已经做好的贴片的围裙给他们打样,让他们就印这么大的字,广告部那边调试了一上午才把这么大的字给调出来,又在废掉的条幅上印了好几个,总算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因为桑瑜跟毛雨桐说,三天交货,所以毛雨桐就觉得三天之后才能过来印,可是两天之后,她就已经收到了围裙了,都是无比鲜艳的红色、橙色、蓝色、绿色。
  不要说毛雨桐觉得这个速度够快的,就连桑瑜也吃惊了,她是知道现在的工作速度的,五千条的委屈两天之内就干出来了,赵婶子家这缝纫机怕是都要冒火星了吧。
  “婶子,你这速度可以啊!”
  赵婶子刚刚从出纳陈秀琴那里拿到了一百块钱,捏在手里激动地不得了:“哎呀,我们分工干,裁剪的裁剪,锁边的锁边,做绳子的做绳子,最后在用机器一钉,哎呀一个小时能出一百来条呢。”
  桑瑜是想象不出来这个画面,不过看着赵婶子那个兴奋的样子,她也觉得高兴:“那你先休息几天,好好带孙子,我过几天再跟你订下一期的。”
  赵婶子的眼睛“歘”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还有下一期啊?”
  “我那料子还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