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0      字数:3799
  
  女子取女子为妻,实属荒唐,可盖了官印的婚事又是受律法保护的。
  若按婚书看,殷九娘还真是叶晚棠的长辈。
  叶桢也震惊的微微张了嘴,她只知师父和母亲关系极好,但师父从未同她说过这桩事。
  殷九娘看着自己的傻徒儿,忍住揉她脑袋的冲动,歪头轻轻眨了眨眼。
  随即,她看向谢霆舟,两人视线相对,殷九娘抬了抬下巴。
  又转向皇帝,“陛下,晚棠欺君,又轻贱人命,身为长辈,实在没脸再让她做皇家媳,还请陛下收回她与太子的婚事。”
  一直做看客的王御史和方家人,忙附和,悉数叶晚棠最近所犯之事,斥责她不配为太子妃。
  谢霆舟亦拱手,“太子多年不归,说不得就是不愿娶叶晚棠这样的女子为妻,才不敢回。
  叶将军泉下有知,若知自己的女儿长出这副德行,只怕也盼着能取消这门婚事。”
  叶晚棠一听,天都塌了,忙眼神示意大长公主帮她,否则她就拉着付江一起下地狱了……
  第129章 棺材板盖不住
  “陛下,今日首要任务是温州的天花,其余事可容后再议。”
  大长公主只得再次以国事为借口,替叶晚棠解围。
  有些事只要当场没拍板,便有转圜余地。
  “眼下温州天花爆发,若不及时处理,恐会以极快速度蔓延,且温州隐瞒不报,说不得其他地方已有感染。”
  “天花一事,已有预防之策,陛下自会下令推行,并及时隔离医治患者。”
  谢霆舟反驳,“而太子乃一国储君,其妻品性关乎国家安稳,同样重要。
  叶晚棠草菅人命,若不惩治,难以平民愤。”
  方老翰林跪下,“陛下,我儿如今感染,生死难料,还请陛下给他一个公道。”
  王御史跪下,“此女德行有亏,不配入皇家,还请陛下取消婚约。”
  叶晚棠摇头,“陛下,臣女愿受其他惩罚,愿改过自新。
  这婚事是母亲替臣女应下的,母亲如今已不在,若臣女连她为臣女定的亲事都没了,臣女愧对母亲。”
  “如今知道拿你母亲说事了,往日怎么不见你遵循你母亲教导。”
  殷九娘哼道,“若你母亲泉下有知,知道你做的这些破事,棺材板怕是都盖不住,早就自请退婚了。”
  她拱手行江湖礼,“陛下,我如今是她唯一长辈,她的婚事我能做主,还请陛下允民女请求。”
  “你那婚书如同儿戏,大渊从未有过这般例子。”
  叶晚棠眼底充满恨意,“你不是我的长辈,亦做不了我的主。”
  “在姑母之前,大渊亦不曾有过女将军,这婚书是盖了官印,便是作数的。”
  叶桢淡淡道,“这世间没有人做错了事,不需要付出代价。
  你先是施粥用陈米烂米不顾百姓死活,现在为贪功又用活人做实验。
  如今丢的是姑母的脸,将来入了皇家,丢的便是皇家的脸,是整个大渊的脸。”
  皇帝觉得叶桢此言有理,便不着痕迹看向了屏风后,见屏风后的人点头。
  他正欲开口同意退婚,便听大长公主厉喝,“够了,疫病当前,你们不想着替陛下分忧,还执着于私人恩怨。
  叶将军早年亡夫,又为大渊出生入死,疏于对孩子的教导。
  可叶姑娘再不济,也是功臣之女,她的婚约是陛下对她母亲功绩的恩赏。
  如今,你们这么多人联合欺负一个孤女,是要抹去叶将军昔日对大渊的贡献吗?
  若将学子们知晓,误以为陛下刻薄寡恩,岂不是陷陛下于不仁不义?”
  她说得大义凛然,实则是看出皇帝动摇,故而以君王名声提醒皇帝。
  叶桢便觉老公主虚伪无比,可见她并非民间所传的那般大公无私,也怪不得她会包庇付江之流。
  正想怎么让她闭嘴,殷九娘笑着开了口,“大长公主的意思是,只要父母有功,孩子便可随意犯错?
  怪不得大长公主会仗着自己的功绩,包庇付江。”
  “大胆刁民,休得胡乱歪曲本宫意思。”
  大长公主脸色黑沉,最近诸事不顺,遇到的也都是些不给她情面的人,让她很是不悦。
  同时也恼恨叶晚棠,竟敢用付江要挟她,让她这皇家尊长自降身份与人打嘴仗。
  可她被捧惯了,早已养成不服输的性子。
  “付江之错,本宫已替他承担,休得在此胡搅蛮缠。”
  她不承认包庇。
  “殿下不是这意思便好,学子读圣贤书,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并非糊涂虫。
  叶晚棠犯错,陛下依法惩治,乃明君行径,学子们只会歌颂。”
  谢霆舟同样懒得打嘴仗,“既然大长公主急着天花一事,那微臣便说天花。”
  他朝皇帝拱手,“陛下,微臣还查到,青州辖内的一个村庄几个月前曾爆发天花。
  但满村一夜之间被山匪屠戮焚烧,整整二百三十一条性命,无一幸免。
  有村上亲戚欲为他们抱不平,状告官府,则也被屠杀家中。
  连番死人,百姓害怕,再不敢对外言此事。
  付江身为青州县令,辖内有天花隐瞒不报,满村被山匪屠杀焚烧他亦瞒下不奏,此乃渎职,是欺君。”
  叶晚棠身子一抖,谢霆舟怎么也知道这事。
  事情被他抖出来,她还拿什么要挟大长公主。
  她看向大长公主,见她整张老脸都耷拉,每根皱纹都承载着怒意。
  叶晚棠瘫在地上,她知道自己再也靠不上大长公主了。
  甚至还有可能被大长公主记恨,以为是她的行径透露了付江的事。
  她头一歪,佯装昏了过去,只求降低自己存在感,先躲过这一劫。
  大长公主沉郁地看向谢霆舟,“付江已满门被杀,独留他这残破之躯,你还要如此赶尽杀绝?”
  谢霆舟,“微臣身为武德司指挥使,监察各地乃微臣职责所在。
  而微臣祖母亦亲口指认,侯府天花乃付江所为,冯院首与禁军头领皆是见证。
  焚村一事是否属实,前往青州一查便知,微臣不过履行职责。
  倒是付江一直不放过侯府,竟妄图用天花害我满门,大长公主身为他的长辈,该给侯府一个交代才是。”
  他又看向皇帝,“陛下,微臣怀疑村子被屠一事,乃付江所为,为的就是掩盖天花。”
  说怀疑,他心里已然笃定,就是付江让人扮作山匪所杀。
  未免皇帝以为是侯府针对付江的私怨,谢霆舟选择让皇帝亲自去查,而他则会在他们查的过程中,引着他们发现证据。
  且付江的罪名远不止于此,伍二和忠勇侯都还没回来,谢霆舟亦查到付江身后似还有人,他需要点时间。
  皇帝闻言,震怒,“来人,带付江。”
  他不爱管各家纠缠的官司,可事关天花,又整个村子被杀,两百多条人命,这是将他这个皇帝当死的不成。
  于是付江刚到公主府,还没来得及作威作福,就又被抬进了皇宫。
  第130章 揭老公主的底
  皇帝发了怒,大长公主也是惧的,加之,她刚刚说自己无包庇之心,因而,只能看着付江被拖下去审讯。
  大太监陈伴君亲自动手,并未留情。
  付江腿上的伤还没痊愈,又长途来回奔波,元气大损,没几下就痛得死去活来。
  他本是气不过,一时生了歹念,想用天花惩治忠勇侯府,却没想到由此暴露了青州天花一事。
  但好在,谢霆舟没证据证明是他下令屠村。
  他熬不住,想着先半真半假招了,再等大长公主想办法救他。
  陈伴君将审讯结果回禀皇帝,“付江说得知村子有天花,他想要上报。
  但那村子大多行商,许是露了财,被山匪盯上,叫山匪灭了村。
  他见人已死,怕天花扩散,索性一把火烧了村子。
  担心朝廷苛责,故而不敢让人告官闹大,杀了几个报官之人,隐下了此事。
  但他不承认,侯府巾帕一事是他所为。”
  付江意外且愤怒老夫人会指认他,但给巾帕一事,无外人知晓。
  老夫人没有实际证据,而他则可说老夫人是记恨他,因而污蔑他。
  他也是这样同陈伴君说的,陈伴君一五一十告知皇帝。
  尽管如此,只他招认的那些也足够皇帝勃然大怒。
  皇帝一掌拍在龙椅扶手,“好大的胆子,小小县令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来人,将他押入武德司监牢,待一切查明,按罪严处,绝不姑息。”
  虽然付江没承认,但皇帝心里清楚,侯府老夫人说的约莫是真的。
  若非叶桢有应对之策,侯府的天花没准会蔓延京城,说不得此时宫里都有了。
  付江为了报复忠勇侯,如此无法无天,皇帝已生杀念。
  他看向大长公主,“皇姑祖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算他是大长公主府的外孙,此次亦不可包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