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1      字数:3763
  
  他不能跑,跑了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领路太监对此毫不知情,去了帝后跟前回禀。
  皇帝欣喜,“说曹操曹操到,快,让他进来。”
  忠勇侯一点不想做这个曹操。
  本没想这么快进宫的,结果刚进京就听说了侯府今晚发生的事,让人将蔡老妪送回了府,他担心谢霆舟与大长公主杠上,不是老公主的对手,这才急急进了宫。
  谁想竟听到这么惊悚的话。
  暗暗吐了口气,忠勇侯进了殿,行礼,“陛下,老君山土匪悉数招安,几位当家已随队伍出发前来京城。”
  “招安了?”
  皇帝眸色欣喜更甚。
  地方折子都说老君山的土匪人多势众,如何难缠,如何横行乡里,厌恶朝廷和官府。
  他以为忠勇侯过去,会有一场恶战。
  忠勇侯便将那边情况说了说,大致就是地方官府奏折所述不实,老君山的土匪虽凶悍,但极少鱼肉良善百姓。
  只是官府将他们名声恶化,才叫百姓们畏惧,以讹传讹。
  但实则他们大多是无地可种的可怜百姓,亦或者被乡绅恶霸欺压走投无路之人,甚至还有战场退下的老兵。
  忠勇侯剿匪之前,便命人佯装投奔,秘密潜入老君山,才了解了实情。
  见里头不少人青壮汉子,他起了招揽之心,而土匪们的要求并不高,不过是吃饱穿暖,有事可做,有屋可住。
  出发前,皇帝给了忠勇侯酌情行事的权利,土匪们的要求,忠勇侯估量了下能满足,便没专门来信请示皇帝。
  皇帝听闻,连夸了两句好,不知想到什么,同皇后感叹道,“你我虽天下至尊之人,但困在这深宫,许多事还真是别人让我们看什么,我们才能看到什么。
  皇后,你好生养着身体,待日后我们好好出去看一看。”
  妻子这些年因着太子的事,郁结于心,身体可见的差了许多。
  他很怕皇后身子坏下去。
  接着又道,“你看谢邦是个能耐的,朕交给他的事,从未有让朕失望,每次完成的都比朕预想的还好。”
  他轻声细语哄着,没有一点帝王架子,似寻常人家的丈夫,“这次他定也能找回太子。”
  忠勇侯扯了扯嘴角,他一点都不想成为皇帝哄妻的工具。
  便见皇帝正了正身子,轻咳一声,恢复君王威严。
  先说此番忠勇侯有功,会重赏,接着便将半年内寻回太子的任务砸了下来。
  最后威胁,寻不到人提头来见。
  皇后暗暗扯了扯他的衣袖,暗示君无戏言,若忠勇侯找不到人,他还真要杀了忠勇侯不成。
  她知道自己儿子,很小的时候便在外头培养了不少人,很是能干,她派出去那么多人都没寻回来,忠勇侯半年未必做得到。
  皇帝明白皇后的心思,在她耳边低语,“这只有你我三人。”
  皇后顿时明白皇帝意思,不是当众说的,便可不做算,皇帝不发难,谢邦还能自己主动提醒皇帝杀他。
  被父亲宠坏的谢邦可没那么老实。
  躬身立在他们身侧的陈伴君也听懂了。
  他不是人?
  同时又无奈,觉得两主子当这帝后当的跟过家家似的。
  心里也盼着太子回宫,至少太子比这两位老成稳住多了。
  忠勇侯也听到了那话,但是一时没明白两人的暗语,只当他们又当着自己面打情骂俏。
  不由就想到娄听兰,他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光,想着娄听兰,思绪就有蔓延到了崔易欢身上……
  那两人还等着审讯结果,一时没得睡,就嘀嘀咕咕说着悄悄话,这个则思维发散到了天边。
  门外太监的唱报让三人归了位。
  帝后忙坐正身子,还给彼此理了理衣裳,忠勇侯则敛了神情。
  是谢霆舟和两位皇子到了。
  谢霆舟在门口看到帝后动作,眸色暗了暗,随着两位皇子入内行礼。
  宁王行完礼,一屁股坐在帝后脚边,将头靠在皇后膝上,“母后,儿子困死了,累死了。”
  皇帝踢他,“二十岁的王爷了,还这般,不嫌丢人,起开。”
  他真的很烦儿子和他抢媳妇。
  “二十岁我也是母后的儿子啊。”
  他躲都没躲,和皇帝顶嘴,“再说这又没外人。”
  显然平日没少在帝后跟前得宠,才不惧帝王威严。
  皇后忙笑着看向陈伴君,示意他去给宁王准备吃的。
  宁王得意地朝皇帝哼,“还是母后疼我……”
  云王轻咳一声,“好了,宁弟,正事要紧。”
  他很有哥哥的威严,宁王忙坐正身子,做出手指封唇的动作。
  帝后得他提醒,也忙肃了神情。
  谢霆舟眸色深敛。
  从前,他们一家四口私下也常如此,但每次只要他出现,他们就会恢复皇家人该有的样子。
  起初,他觉得他们言行与他所学的宫廷礼仪不符,后来年岁渐长,他见过民间人家的相亲相爱,便有些羡慕且渴望融入。
  但他们都会在他出现后,立即恢复严肃神情,好似他是个打搅者。
  可母后私下的宽慰,又让他觉得许是他性子不讨喜,他们玩不到一处,故而拘谨,并非嫌弃他。
  可秋猎一事后,他才明白他的确就是个局外人。
  咬了咬腮边软肉,谢霆舟让自己收回思绪,多年过去,渴望母亲关注的少年早已被杀死,再想这些实在矫情。
  可鼻头还是有些涩意。
  “你可有受伤?”
  浑厚关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忠勇侯在上下打量他。
  涩意褪去,谢霆舟笑,“别小看你儿子。”
  忠勇侯心一虚,当着帝后的面他可不敢认这个儿子,忙转移话题,“审讯得怎么样了?”
  宁王是个嘴快的,“有两个是大长公主的皇家暗卫,撬不开他们的嘴,不过我猜应该是去杀你母亲和儿媳的。
  东梧细作倒是都交代了,他们这次全力出动是为了杀殷九娘,其余那些个也是去杀殷九娘的。”
  顿了顿,他看了眼谢霆舟,继续道,“不过他们不肯招认受谁指使。”
  虽不搞懂谢霆舟为何要他这样说,但谢霆舟说这样能帮父皇分忧,那就照他要求的来吧。
  第157章 老糊涂
  宁王大嗓门,大长公主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了,她眸色闪了闪。
  太监唱报,她由人抬着入内。
  白日都能站起来的人,晚间入宫请罪,又只能坐软轿了。
  由人搀着,她颤颤巍巍地跪下,“陛下,老身是来请罪的。”
  从前她极少对皇帝行跪礼,最近短短时日她跪了几次。
  “哦?”
  皇帝故作不知,“皇姑祖母请什么罪?”
  大长公主沉了眸,皇帝这番明知故问,看来的确是要对她下手了。
  她叹声道,“老身这把年纪被殷九娘造谣,一口气咽不下去,便想让她吃点苦头。
  江湖女子多诡谲,不知她究竟藏身何处,老身分别派了人前往将军府和忠勇侯府,没想却惊动了陛下,是老身之过。”
  她将刺杀说成只是给个教训。
  且不承认刺杀侯府少夫人和老夫人,性质便完全不一样了。
  大长公主身边的皇家暗卫,从入训第一天起,便是先学会挨打,承受住各种酷刑后,才开始习武。
  如此,将来落入敌方手中,才不会因受不住酷刑而出卖主子。
  大长公主很笃定,自己的暗卫不会招认去侯府的真正目的。
  而皇帝此时亦有自己的心思。
  培养暗卫都是从孩子开始,又有多少孩子能在没有习武之前,就能经得起那些惨烈酷刑。
  因而能培养出来到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都是百里挑一的顶尖人物。
  仁昭帝虽只给老公主指定了四名皇家暗卫,但是为防止老暗卫丧命,无人及时接替,因而这些年大长公主一直在培养新的暗卫。
  她手底下到底有多少暗卫,皇帝不清楚,这也是他忌惮的原因之一。
  “皇姑祖母,殷九娘于大渊社稷有功,你派人刺杀,会让百姓觉得我皇家忘恩负义。”
  皇帝只当没听明白她的狡辩,将刺杀罪名扣了回去。
  老公主平日最喜以为皇家着想为由,干涉皇帝诸多事,皇帝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将她这次的个人行为上升为皇家行为。
  身为皇家大长公主,做出让皇家被百姓谴责的事,有负皇家圣恩,危害祖宗家业绝不可轻饶。
  大长公主怎么会听不明白皇帝意思,心中不喜,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她今日进宫,便是做出有所舍弃的打算,“陛下怪罪的是,老身有错,老身愿交还皇家暗卫及暗卫集训地。
  只求陛下看在老身年迈无几日活头的份上,放付江一条性命。”
  皇帝微微蹙了眉,问陈伴君,“雷策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