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1      字数:3751
  
  “陛下,这和离书的确是康乐笔迹,私印官印皆齐全,为真。”
  但其实他和皇帝都看出来了,韩子晋这和离书来路不正。
  康乐既要伪装,又怎会在这个时候和离。
  但皇帝既要逼康乐上绝路,自不会再让她和鲁国公府牵扯上。
  陈伴君明白帝王心思,故而一句话定了康乐和韩子晋的和离为实。
  就算日后闹出点什么,也扯不到皇帝身上。
  不待康乐再闹,陈伴君命人将康乐拖出了宫,且一路公布康乐罪名。
  韩子晋和伍家庄百姓连连跪喊皇帝英明。
  皇帝看向村长的几个儿子,“谢指挥使已将伍村长之事禀明于朕。
  老人家有情有义,有仁有德,是朕治下不严,未能护好朕的子民,朕心甚愧。
  朕会派人护送你们回乡,于国库分拨银钱助整个伍家庄重建家园。”
  村长几个儿子又是一番感激和跪谢。
  京城是繁华,可他们做梦都想回到自己家乡,这次回京,他们甚至连老村长的尸骨都带上了,就是盼着有一日能带着老父亲叶落归根。
  且有了皇帝的夸赞和护送,他们往后在家乡的日子不会太艰难。
  皇帝示意几人起身,感叹一句,“你们今日所得,皆因当日所种善因。”
  老村长一家不顾自身危险,救助村民,又在察觉危难时带着大家逃难,是善举。
  皇帝意在告知天下百姓,恶有恶报,善亦有善报,主张大家行善,这于大渊民风发展是好事。
  等韩子晋带着村长几个儿子,与等在宫外的其余村民汇合时,皇帝的那番话也在京城传开,随即传往大渊各州府。
  天子愿意管着底下老百姓,还向老百姓道歉,让百姓对皇帝印象好了许多。
  甚至让地方不少作恶事情都减少了不少。
  自然,这是后话。
  而付江和侯府老夫人一样,也被判处凌迟,两人明日一起行刑。
  所有人离开后,皇帝留下了忠勇侯,问道,“你可要单独见一见大长公主?”
  忠勇侯清楚皇帝话里真正含义,是在问他是否要认大长公主。
  他摇了摇头,明确道,“陛下,这些时日发生许多事,臣与大长公主之间再无和解可能。”
  母亲是母亲,大长公主是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先前未必没猜到他才是念溪的孩子,可大长公主对叶桢他们动手时,没丝毫手软。
  这样的亲人要来堵心吗?
  何况,他看出皇帝并不希望他认亲。
  皇帝起身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大长公主总觉得朕走到今日,全依仗她。
  可在朕心里,你才是那个一路扶持朕的人,谢邦,朕先前并不知仁昭帝对老侯爷的威胁。”
  忠勇侯忙跪下,“微臣惶恐。”
  他怎敢如此居功,至于仁昭帝对父亲的威胁,忠勇侯信皇帝说的。
  历代皇帝,都是驾崩前叫上储君到床前秘密交代重要之事。
  而皇帝是弑君夺位,先皇怎会将历代皇帝传承的秘密告诉皇帝。
  无人告知,他自然就不知道,在真相大白后,身为帝王,不愿臣子误会,主动解释,忠勇侯已心满意足。
  皇帝看出他对自己没有埋怨,松了一口气,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后,他道,“行了,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忠勇侯告退,待走到门口时,听到皇帝又道,“对了,休息好了别忘了寻太子的事。”
  迈出去的脚微顿,忠勇侯心头又添了一桩事,想着回去和谢霆舟好好商量商量。
  回到府上,他先去了谢澜舟的院子。
  得知谢澜舟不是自己儿子时,忠勇侯是愤怒的,可那个孩子也是他疼过的。
  如今人没了,心里说一点感觉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便大刀阔斧将谢澜舟的院子整理了下,该处死的处死,该发卖的发卖。
  一顿操作下来,心里终于舒畅了些。
  叶桢被封郡主的圣旨也到了。
  忠勇侯发自内心替叶桢高兴,大手一挥,全府皆有赏。
  下人们得了赏赐,纷纷道谢,好话不断往外跑。
  忠勇侯听着府里的说笑声,便觉得生活还有盼头。
  正当他也露出笑容时,便见崔易欢朝他缓缓走来。
  第169章 踩死你这个老帮菜
  崔易欢行了礼,“侯爷,明日舒六娘行刑,妾身可否前去观刑?”
  忠勇侯从未束缚过崔易欢的自由,这样的话本不必过来问他。
  但她过来了,忠勇侯便知,崔易欢当是还有别的事寻他。
  便道,“你想去便去吧,注意安全。”
  皇帝虽没公开当年真相,只说罪臣之女趁老侯爷打仗时,杀了老侯爷妻子,冒名顶替。
  但舒六娘谋杀娄听兰等罪名却没隐瞒,加之她先前就意图谋杀谢霆舟。
  如今外头百姓对舒六娘骂声一片,明日行刑必定不少人围观。
  从前,众人聚众围观行刑导致踩踏的事,也常有发生,故而,他有此提醒。
  崔易欢致谢,见他再无别的话,主动提道,“府中最近发生了许多事,如今恶人受到应有惩罚。
  妾身想着,是否该办点喜事,冲一冲,好叫大家往后越来越好。”
  忠勇侯看向她,“你想作何?”
  崔易欢笑,“侯爷世子和少夫人的生辰都不在这个时候,妾身便想到了世子的婚事。
  听闻王老夫人对世子很是喜爱,可否请王老夫人替世子相看相看。
  若有合适的,便定下来,如此,府上便能办喜了。”
  拐了一圈,原来是霆舟的婚事。
  可崔易欢并非他真正的妾室,两人只是交易,她日后是要离开的,为何要管谢霆舟的婚事?
  忠勇侯不由想到吴冬给自己的信,信中提到崔易欢这些日子对舒六娘的恨意。
  再想到崔易欢当初做梦的那番说词,忠勇侯眸色微闪,“本侯懒得管他的事。”
  也管不着。
  崔易欢没想到他会是这种态度,心里有些不满,“侯爷,世子年岁不小了,您就不急他的婚事吗?”
  做父亲的怎么能不管儿子呢,人家和霆舟一样大的孩子都启蒙了。
  谢邦他这个父亲到底怎么当的。
  忠勇侯不动声色,“本侯急有什么用,他不愿娶本侯还能押着他娶不成?
  就算押着他娶了,本侯也不能押着他和人姑娘好好过日子。
  行了,这个事你也别管了,他若觉得孤身一人开心,本侯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你看本侯当初不就是被押着娶了柳氏么,结果落了什么好。”
  我儿子才不会像你一样糊涂。
  不,我儿子定比你有福气。
  崔易欢气死了。
  谢邦这混蛋,自己婚事没处理好,对女人失望,就连儿子的亲身都不管了。
  还让她的霆舟照着他的经历比。
  呸呸呸!
  老糊涂的话不作数,她的霆舟余生定会比谢邦幸福千倍万倍。
  要不是留意到儿子对叶桢有意,她才不愿凑到这狗男人面前说这些。
  她也不是介意叶桢的身份,接触这么久,她也知叶桢是个好的,当初是被柳氏算计入了侯府,至今还是完璧。
  只要两人真心喜欢,她是支持的。
  可两人到底是大伯哥和弟媳的身份,至今还没公开,定也是担心世俗眼光,还有就是怕谢邦这狗东西不同意。
  那就只能做父母的来为孩子筹谋。
  否则这样私下来往,难保不会被人发现,一旦传出不好的话,再结亲总归不好看。
  她不愿自己的孩子,将来被人背后指指点点。
  原想着,让谢邦这个父亲和儿子好好聊聊,说不得霆舟得了父亲的关爱,或者被谢邦逼着娶亲,他就将心事同谢邦说了。
  谁想,谢邦这混账老帮菜,竟对儿子的婚事一点不上心。
  “侯爷助妾身脱离崔家,于妾身有大恩,妾身想回报侯爷。
  世子是侯爷唯一的孩子,妾身这才关心世子的婚事想替侯爷分忧,倒是没想竟是妾身多事了。”
  她给自己找了个关心谢霆舟的理由,继续围绕那个话题。
  “可世子龙章凤姿,万一有姑娘真心待他,愿与之共渡一生,侯爷这不管不顾的,岂不是误了世子。
  将来他年纪大了,身边无贴心人,膝下无孩儿,老来多凄凉。
  亦或者哪日世子突然开窍想成婚了,无人正确引导做出什么惊世骇俗之事,也是给侯爷填愁不是。”
  崔易欢知道自己说得太多了,容易叫人怀疑。
  可事关儿子的大事,她顾不得了。
  重生后原本以为报仇是条艰辛路,谁想有叶桢和霆舟在前,比她预想的容易太多太多。
  她甚至都没怎么出手,仇人就得到了报应。
  如今,她唯一的念想就是儿子能开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