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作者:
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1 字数:3772
她再顾不得皇后仪态,只想向谢霆舟证明,自己无害太子之心。
“最后一粒三更天一直被本宫锁在柜子里,这些年从不曾离开过凤仪宫。
当年本宫射击他,也是想阻止他犯错,本宫瞄准的是他的手,并非心口,这里头定然是有什么误会。”
她极力解释。
若眼前人就是太子,她希望他们母子能就此说清,解除误会。
若眼前人不是,她也希望他能替他转告给太子,好让他早些回家。
谢霆舟看着匣子里的药丸,的确是三更天。
可当初护卫头领手里的也是三更天,但被他毁掉了。
所以皇后手里的这颗,并非护卫头领逼着他服下的那颗。
当年是皇后亲口告诉他,这世间只有两粒三更天。
她之所以还留下,是因协助先皇炼制此丹药的天师,曾放言若身中剧毒,可用三更天以毒攻毒,或能捡回一条性命。
皇后便将此药留了下来。
眼下看来,这世间并非只有两粒三更天。
要么皇后骗了他,要么是皇后自己也情报有误,还有别的人从先皇手中拿到了三更天。
谢霆舟根据皇后的神情判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而所有可疑人中,能从先皇手中拿到此药的,除了大长公主,就是先皇的胞妹,他的亲姑姑康乐公主。
“娘娘,微臣当年看到的殿下,的确是心口中箭。
若非殿下心脏位置较常人略有偏移,娘娘的那一箭已是要了殿下的性命了。”
谢霆舟面色依旧平静,“且殿下逃到边境时,身边只有一群半大的孩子护着。
其余人皆被武德司指挥使和凤仪宫护卫头领带去的人所杀。
他们两人,一人有娘娘的令牌,一人拿着娘娘的三更天,娘娘要殿下如何敢回宫?”
谢霆舟刻意再次提到东宫所有人被杀,皇后这次也终于留意到这话。
震惊道,“孟同和也没了?”
那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人。
谢霆舟看她神情,已然确定了什么。
当年刺杀他的那些人,的确不是皇后所派,否则皇后不会不知道孟同和已经死了。
那晚他刻意让叶桢扮作孟同和出现,也有试探之意。
谢霆舟摇了摇头,“微臣不曾见过孟统领,听殿下说,他们都是为护他而死。”
虽确定那些事非皇后所为,但凡事无绝对,他们母子分开多年,谢霆舟无法肯定,皇后日后不会责怪侯府隐瞒。
因而他暂不打算暴露自己太子身份,能说的也就这些。
皇后再问别的,他只当不知。
在凤仪宫又呆了片刻,谢霆舟以找老公主为由,离了宫。
他一走,皇后就让人将皇帝请了来,将谢霆舟所言告知了皇帝。
“我还是太子妃时,李默便跟在我身边,多年忠心耿耿,我怎么都没想到,他竟会背着我追杀太子。
怪不得昭儿不肯回家,不顾危险,白日闯宫也要杀了李默,都是我愚笨。”
李默是凤仪宫护卫头领。
皇后红着眼,“我都不敢想,昭儿这些年在外头吃了多少苦,谢霆舟说他身边都只剩些半大的孩子。”
一群孩子啊,如何能护好太子。
皇帝听了亦凝重了脸。
李默多次为皇后豁出性命,乃皇后亲信,而武德司指挥使亦是他提拔出来的。
两人亲信皆背叛,他这皇帝做得属实无能,做父亲更是失责。
第193章 太子身世
皇帝一时间还想到了许多。
“你箭术不差,既瞄准了他的手,又怎会射进他的心口?”
他同皇后道,“还有那天气也有问题,朕记得清楚,当时钦天监呈报的明明是晴天,到了那边却是大雾。”
事后,钦天监监正主动过来认罪,说自己能耐不济,测错了天气,自请辞去钦天监监正一职。
皇后也想到了这个,“钦天监监正有问题,那人当年请辞后便云游去了,这些年再不曾在京城出现……”
想着想着,皇后后背一阵发寒。
凤仪宫护卫统领,武德司指挥使,钦天监监正,若他们都被人收买,亦或者从一开始他们就另有主子。
秋猎本就是场离间皇帝和太子的阴谋……
“那要杀你的也不是昭儿,是我们误会他了。”
皇后声音带着颤,紧紧抓着皇帝的手,“儿子没有要杀你,我却朝他射了箭,将他一人丢在猎场,丢给了李默那些居心叵测的贼子……”
她突然朝自己用力打了一巴掌,“我不配做他的母亲。”
怪不得儿子不回家,怪不得儿子说是孝道置他于死地。
先是被冤枉,后又被遗弃,之后更是无数追杀,她的昭儿该多难受啊。
偏她愚蠢,轻信了李默等人,以为当真是儿子和他置气,才不愿回京。
可笑她还自诩知道儿子早早在外培养了人手,这些年定然过得不错。
皇后闭着眼,紧紧咬着唇,她该如何弥补。
皇帝忙抓住她的手,不忍她再打自己,“有心算无心,要怪也怪不得你,是我为君无智,为父无能。”
“不,怨不得你,你本也是为了我们母子,逼着自己坐上这个位置。
你身后无依仗,先皇又留了那么多烂摊子,你为我们母子做的已经够多,够好。
真正有错的是我,我不该屈从父亲答应嫁给先皇,更不该在嫁给先皇后再连累你,还连累了孩子……”
她突然睁眼,哀求地看着皇帝,“公开昭儿的身世吧?
先皇遗腹子的身世让他背负了太多,我想让他知道你才是他的父亲。
想让他知道,你从未嫌弃过他,他自小就渴望有个正常的家,我们给他一个正常的家,或许这样他就会回来了。”
“不可,那样世人如何看你,又如何看他。”
皇帝拒绝得很坚定。
“我不在乎了,在世人眼中我嫁给小叔子,早就是个寡廉鲜耻的女人。
这些年,是我自私,是我害怕被人嘲笑,才不敢告诉他真相,是我对不住他。
可眼下我只想要我的儿子出现,想告诉他,他的母亲没有要杀他,没有要抛弃他。”
看着失去冷静的皇后,皇帝无奈,“你何须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你心里很清楚,不告诉他真相是为他好。
他是你做先皇后时与我怀上的孩子,若叫世人知晓他身世,他还如何做太子,如何做未来的君王。”
“可那是先皇给你我下药,他想利用我除掉你,昭儿是无辜的。”
“世人不会管那些的,无论有怎样的内情,他们都只会带着最恶意的目光去看昭儿。
你忘了那些虎视眈眈盯着他的人了吗?一旦他身世暴露,丢的不只是储君之位,还有可能是命。”
皇帝知道如何让皇后恢复理智,“比起被人骂奸生子,我宁愿他做我的继子,宁愿他将我视为杀父仇人。
皇后,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揪出幕后真凶,否则,他只怕还会被伤害。”
听到太子还有危险,皇后果然渐渐冷静下来。
皇帝这才继续道,“你还记得我当年为何要组织那场秋猎?”
记得。
因为他们察觉有人接近太子,想挑唆太子找皇帝报杀父之仇。
挑唆之人被他们秘密处置,但帝后担心太子心思动摇,便想着借秋猎与太子交心,隐晦告知他身世。
可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太子手中弓箭朝便皇帝命门射去。
有太子被挑唆怂恿的前提在,帝后才没怀疑那个要弑君的‘太子’,并非真正的太子。
“所以,从挑唆开始,我们就已经走进了对方的阴谋。”
皇帝点头。
既然这一切都是对方策划,那太子秋猎弑君,甚至太子的身世,对方都知道。
无论他爆出哪一条,于太子都是灭顶之灾。
皇后起身,眉目带着戾气,“决不能再让昭儿受到伤害。”
“是,所以我们不能冲动,在揪出幕后真凶前,得弱化太子的存在。”
一旦他们表现得在意太子,对方极有可能就会出来抹黑太子。
“我会透露有重立储君之意,你也可开始为老二老三择妃,届时那些人的心思都会放在他们兄弟身上。”
兄弟俩年纪都不小了,也该替他们的兄长分担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后担忧,“让他们兄弟争储,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纵然他们兄弟不争,底下官员也会拥护他们相争,储君之争有多残酷,皇后经历过。
哪一个孩子受伤害她都会难受。
“因不能告知太子身世,我们觉得愧疚,故而给他太子之位以作弥补。
剥夺老二老三公平竞争的权利,亦觉亏欠,便想着多给他们父母关爱。”
皇帝沉声,“为人父母,我们想着公平,可这世间到底没有公平,尤其是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