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作者:指尖上的行走      更新:2025-09-16 10:12      字数:3746
  
  这样,往后阿妹回家也更方便了。
  户部尚书最先坐不住了,“若真能如此,那就太好了。”
  便是他们没去过大魏,也听闻过大魏的繁荣,能与之互贸,先不说大渊的国库能丰盈,就是临海地区的百姓们,也不愁没饭吃了。
  经济,军事,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活脱脱一条金大腿啊。
  皇帝岂有不抱的道理,忙也笑道,“那便多谢时兄和时姑娘了,是我谢家有福气,能得如此良媳。”
  时晏给大渊这么多好处,全是看在叶桢的面子上啊。
  可先前……
  “说来是朕愧疚,竟未察觉叶正卿夫妇的野心,让昭宁吃尽苦头。”
  后头猜到叶桢身份,也因没证据不能轻易动作。
  时晏不是个难说话的人,他自己也是日理万机的,明白为君者的各方衡量。
  并不与皇帝计较此事,但,若往后皇家敢亏待他的女儿,那就别怪他带着女儿回大魏了。
  其实,现在也很想带女儿回去,可他打听过了,女儿中意昭临太子。
  他没尽到父亲的责任,自不能摆出父亲的架子,胡乱干涉女儿的感情。
  只想着事情做完,早些散了,好回去和女儿叙话。
  皇帝看出他的心思,也想着早些结束宴会,总归霍湛已当众允诺两国休战。
  只需改日双方再签订友好盟约便可,而他也需见见李恒。
  至于霍湛,他对今晚的宴会也无留恋,倒是有些想见殷九娘。
  叶桢如今身后有强大依仗,她又维护自己的师父,若她阻拦自己和殷九娘,自己追妻之路怕是更难走了。
  不过,经过今晚一事,他倒是觉得可以提一提李恒了。
  便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这是叶将军战死那年,前朝皇帝给我的密信。”
  信中是交代他前往沼泽围困叶惊鸿一事。
  “这次东梧内乱,霍某偶然得知,当初是有人与东梧帝密谋了沼泽祸事。
  只不过事情过去多年,前朝皇帝已死,霍某还未查出那人是谁,但想来叶云横没有与前朝皇帝联络的本事。”
  他不好明着提李恒,只能委婉提醒。
  敌国皇帝岂是那么容易接近的,何况,叶云横不过是军营小小将领。
  话已经说了,信不信在皇帝。
  殿中不少人想到了李恒。
  刚刚叶桢说,叶云横是李恒的义子,那说明李恒早已知道叶云横还活着。
  既知道,为何从来不提。
  叶云横又为什么是李恒的义子,先前从未听说这两人有交集。
  皇帝早已从谢霆舟处得知了内情,只不过碍于无证据,眼下霍湛倒是给了他由头。
  “来人,传李相。”
  而这个时候的相国府,兵戈相撞。
  一刻钟前,一群黑衣人突然冲进相府,提剑便杀,相府奴仆死伤无数。
  李恒大腿也中了一剑,而萧氏更是被刺客一剑割喉。
  “快,给夫人请大夫,请大夫啊。”
  李恒抱着萧氏的尸体,哭的声嘶力竭,“究竟是谁欲取我性命,究竟是谁容不得我李家。
  我李家如今就剩我们两个半截身子入土之人,为何还要如此赶尽杀绝,连个妇人都不放过……”
  刺客还在攻击,相府护卫搀着李恒,“相爷,夫人已经去了,您先随属下前往安全之地,等解决了这些狂妄之徒,我们再来替夫人报仇。”
  李恒在护卫的劝说下,随着他一并逃往门外,街上顿时灯火通明……
  第338章 想娶媳妇儿
  李府死伤过半,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附近的邻居,也惊动了官府,并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京城。
  奉皇帝令来传召李恒的太监过来时,李府大门外围了许多人。
  李恒抱着萧氏痛哭,不少人被他的哭声感染,也纷纷红了眼。
  有人擦着眼睛道,“刺客太猖狂了,天子脚下,就这样明晃晃入府杀人。
  相爷这些年可是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今年近花甲,身边只剩萧夫人一个,结果萧夫人还被害了,这往日孤身一人多凄惨。”
  也有人道,“可不就是,究竟怎样的仇恨,要如此赶尽杀绝,以往那么多年,也没听说有刺客入相府啊。”
  大家想不明白。
  便有人道,“太子前些时日不也是重伤了吗?听说眼下还卧床不起呢。”
  “先杀太子,又杀丞相,这是要做什么啊,不会是有人想从内部削弱我大渊王朝吧?”
  那个在宫宴上踢了叶云横的臣子道,“定然就是如此了,刚在宫宴上,昭宁郡主说叶云横是李相的义子。
  叶云横不承认,昭宁郡主也没拿出有力证据,想来应该是被人误导了,让她以为李相和叶云横是一伙的。
  陛下若信了,李相必定也无好下场,那岂不是如了对方的意。”
  李相其余党羽纷纷附和,“从未听说叶云横和李相有何关系,怎的突然将这两人牵扯在一起。
  自陛下登基时,李相便为大渊殚精竭虑,或许有些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但绝不可能是谋害叶将军,挑起西月和大渊战事之人。”
  ……
  他们明里暗里称颂李恒以往功绩,弱化李相前些时日爆出的丑闻。
  大多百姓就是这样的。
  不涉及自身利益,在家破人亡,生死面前,他们很容易原谅一些人的错处,并同情他眼下的境况。
  李恒府中走的走,死的死,自己还受了伤,一头花白头发乱糟糟的,抱着萧氏尸体悲痛欲绝的样子,多可怜呐。
  大家难免就忘了他的位高权重,纷纷同情起他来。
  并在李恒党羽的引导下,念起他昔日的好来,哪怕是对百姓的一点细微善意,在这种情绪下也很容易被夸大成不可磨灭的恩情。
  传召太监见此,知晓此时是无法带人回宫,只得回宫复命。
  皇宫里,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离宫,只有身居高位,或得陛下重用的留在了皇宫。
  听闻此事后,皇帝沉吟道,“传朕旨意,请冯院判亲自前往相国府,为李相诊治,直到李相身子康复为止。”
  随后又吩咐,让人去查刺客的来处,势必要为李相报仇。
  众人暗自惊讶。
  陛下都疑上李相了,这会儿不传召问罪,反而施恩。
  莫非,当真是冤枉李相了,还是惧了李相的势力。
  不过帝王心思大家也不敢猜。
  叶桢倒是明白一些。
  李府的这场刺杀十有八九是李恒自导自演,一来博得世人同情,翻出他往日政绩,让皇帝不好轻易问罪。
  二来,趁机杀了府中知晓他秘密的人,而萧氏这样的枕边人,自然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些。
  “他倒是够狠。”
  不光折损那么多条人命,连自己也伤了。
  叶桢莫名想到了云王,那也是个对自己狠的下心的。
  邢泽道,“刺客全部死了,有的死于相府护卫,有的死于后面赶去的官兵手中。”
  这就有问题了。
  能避开巡防,入相府杀人的刺客,身手都不会差,否则也不会在相府护卫的阻拦下,屠了相府半门。
  可这样厉害的人,轻易就被巡防官兵和官府衙差给杀了。
  这京城的巡防兵和衙差几时这么厉害了。
  “郡主,那些人十有八九是自己赴死的。”
  叶桢颔首。
  邢泽看的明白,但寻常百姓却是看不明白的,而李恒的这出戏就是做给百姓看的。
  “继续盯着。”
  李恒屠尽半府人,又舍弃那么多死士冒充刺客,也算穷途末路了。
  若他还有别的子嗣,此时,定然会联络对方。
  邢泽点头,“外头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论都有,有说是别国做的,有说朝堂内斗,有说是皇家做的,还有人隐隐扯到您身上。
  连李恒先前那些丑事,都被再度说成是被人构陷,这老匹夫当真不要脸。”
  他都被李恒的厚脸皮震惊到了。
  “陛下还不得不让人给他诊治。”
  叶桢抿了抿唇,“陛下这也是无法,只怕明日会闹的更凶。”
  李恒是文官之首,这些年不知主持了多少春闱,多少文人学子拜在他名下。
  纵然他先前名声有碍,但总有人为了前程昧着良心,希望他永立不倒。
  而他前头那些年,的确做了一些实事,加之他会造势,三分功便传成了十分功。
  若非谢瑾瑶的投靠,叶桢也很难发现李恒的真面目。
  她能想到的,皇帝自然也能想到,纵然今晚将李恒带进了宫,只要李恒坚持不承认,最多也是让他配合调查。
  无多大意义,反而会被用心之人带节奏,说皇家刻薄。
  甚至极有可能还有人煽动学子们闹事,学子可是国家未来栋梁,若让他们对朝廷存了恨意,寒了心,那于皇帝来说是极不利的事。